第40章 幕後指使者
惠嫔聽到明夷的問話,突然傻了眼,這種事情讓她怎麽保證?宮裏那麽多的人,并不個個都是她的心腹。
“明夷格格,這種事情我真不敢保證,宮中人多口雜,就算是我這延禧宮,誰知道有沒有別人布下釘子?”惠嫔怕極了明夷盯上自己,外面都說榮嫔的事可能是明夷做的,沒有和自己扯上關系的事看看熱鬧可以,一旦明夷懷疑到她的頭上,那可能是太皇太後和皇上都懷疑到她的頭上。
但凡有這點可能惠嫔就覺得前途一片灰暗。和明夷有所不同,明夷就算被人以死潑髒水也能這樣光明正大的出頭查案,鬧得宮中沸沸揚揚也沒人敢管。她就是一個嫔,絕不敢同失了太皇太後和皇上的心。
“你這麽一說也有道理,好像我的确不應該以此類推。懿嫔都有發現,你為何全無發現?”都是執掌內廷的人,要說比起懿嫔來,自然是惠嫔待在宮中的時間更久,人手也更要充足,怎麽懿嫔能發現證據,惠嫔卻一無所獲?明夷問出疑惑。
惠嫔微微一頓,随後不好意思的回答,“我也有所發現,只是比起懿嫔的發現,我那些不值一提。”
誰不想出頭證明自己是有本事的人,好不容易有機會掌管內宮。惠嫔都準備好大展拳腳了,榮嫔一出事,她就讓人去查,查了自有所得,但是比起懿嫔來,有點差距,免不得就讓惠嫔幹脆的不亮出來。
“拿來我瞧瞧。”明夷就想嘛,怎麽可能三個人一到執掌內宮,只有一個人有所發現,昨天見榮嫔的時候,榮嫔把藏着的事都亮出來,惠嫔這裏同樣也有可能瞞着人什麽事。
明夷一試,瞧,這不就試出來了,果然啊,确實有所隐瞞。
惠嫔擡眼看着明夷,明夷立刻站起來道:“不願意給我看,那就算了,我讓外祖母來找你。”
是不太想搬出太皇太後這座大山來的,誰曾想惠嫔非讓明夷亮出來。
“別,千萬別。”誰不知道太皇太後查案是查到明夷的身上,最後更是被人潑了髒水在頭上,心裏憋着氣呢,要是讓太皇太後知道她手裏有證據能夠查清這個案子卻一直沒有拿出來,還得讓太皇太後親自出面相請,往後她能繼續在宮裏呆嗎?
明夷最是清楚這些妃嫔的軟肋所在,無非就是皇帝,要麽就是兒子。皇帝的寵愛,兒子是不是得到皇帝的贊許,都是她們炫耀的資本。
依靠皇帝寵愛而活着的女人,想盡辦法,一心一意的為了皇帝肝腦塗地。
皇帝不喜歡的,她們一定不會做;皇帝忌諱的,她們也一定會忌諱。
“我都給你。”惠嫔看明夷一副沒有商量餘地的樣子,沒有辦法,一不小心自己說漏了嘴,要是再不把證據拿出來,明夷請到太皇太後出面,呵呵明夷伸手,惠嫔再想談談條件,有談的餘地?
等明夷把惠嫔收集到的證據全部看完之後,擡起眼看着惠嫔道:“惠嫔娘娘真行啊!”
贊賞的一句,卻讓惠嫔聽得寒毛聳立。
“這些證據明明可以證明我的清白,你卻藏着不給,是想看我笑話,還是想看太皇太後的笑話?”明夷面無表情的問着惠嫔,更讓惠嫔打從心裏直發顫。小聲地辯解道:“我絕無此意,只是這件事尚未查清楚,不敢随意開口。”
“果真如此?你若是沒有別的心思,這樣的好東西怎麽可能不交出去,讨得太皇太後的歡心?”半眯着眼睛盯着惠嫔,明夷也是沒有想到打草驚蛇罷了,竟然真的有這麽大的收獲。
案子肯定是要查個水落石出的,明夷知道沒那麽容易查得清楚,一步步的來也沒關系。
現在拿到惠嫔查到的東西卻是質一般的飛躍,行啊,都說咬人的狗不叫,還真是這個道理。
平日看惠嫔大大咧咧的,不像是個有心機的人,人家拿着這麽重要的證據就是不亮出去,既不肯幫明夷洗刷嫌疑,也不願意幫太皇太後正名。
目的是什麽?大抵還是和玄烨有關系。
“這些證據能不能請明夷格格同太皇太後和皇上說,其實都是你自己查到的,和我一點關系都沒有?”惠嫔也知道自己犯下大忌,可是沒辦法呀,看到玄烨對明夷的看重,誰不想讓明夷失了玄烨的心?
榮嫔一事,一但這頂帽子扣到明夷的頭上,別管最後有沒有查到證據,只要沒有辦法證明明夷的清白,懷疑的種子種在人的心間上,早晚有一天會長成參天大樹。
日積月累的,玄烨肯定不可能再像以前一樣相信明夷。
明夷看着惠嫔帶着哀求的目光,突然露出一抹笑容道:“難得你要把功勞都給我,有何不可?”
害怕極的惠嫔,沒想到明夷答應的如此爽快,大喜過望,正要道一聲謝,明夷卻斂去笑容道:“不過落了一個把柄在我手上,對你來說可不是一件好事。”
惠嫔震驚無比的擡頭看向明夷,明夷眼中盡是冷意,“我的熱鬧不是白看的,不想讓我告訴外祖母和皇上,往後,離我遠些。別再讓我知道你在暗中盤算着我什麽事。”
妒忌的女人最可怕,根本不管那個她們妒忌的人什麽想法,是不是願意成為她們所妒忌的人,她們得不到的東西,更害怕別人得到。
惠嫔感受到明夷的惡意,方才進門的時候溫和的明夷突然間消失得無影無蹤一般。
“我的脾氣不好,這一點你該清楚,我說得出做得到。你也知道我背後有人撐腰,就算我把你這延禧宮鬧得天翻地覆,也絕不會有人說我半句不是。”明明遠在靜宜園,都會被人扯進皇宮的這些争奪,讓明夷很不高興,如果不是為了太皇太後明夷根本不會回來趟這趟渾水。
但是有些事情就算太皇太後知道是假的,玄烨也知道是假的,明夷卻依然不喜歡太多的人将注意力放在她的身上。
宮裏的女人,都不是省油的燈,能讓一個安份點,就讓她安份點。
明夷并不确定玄烨對她的心思能保持多久,但在她和玄烨保持關系時,明夷都不想要招惹這些麻煩。
“好。”惠嫔凝視着明夷的面容,不得不答應下。
這件事是惠嫔做的不對在先,有了把柄在明夷的手裏,如果不乖乖聽明夷的話,結局只有一個,那就是馬上失去玄烨的寵愛,往後再想複寵,比登天還難。
不就是不找明夷的麻煩嗎?就算想找明夷的麻煩也不好找。太皇太後不是吃素的,明夷以前的時候就是嚣張肆意的主,現在只會比以前有過之而無不及。
“雖然你給了我這些東西,不過你宮裏的人我還是一樣要問。”皇宮的女人太可怕了,看起來好像惠嫔是被明夷逼入牆角,不得不拿出這些證據的,明夷也不敢确定這些東西都是真的。
比起人心各異給出來的所謂證據,明夷更相信自己親自查到的那些經過無數人的驗證,最終得到的結論更讓明夷安心。
“啊,還要問嗎?”惠嫔以為交出證據,明夷應該馬上會離開,沒想到明夷依然要在延禧宮詢問所有的宮人。
明夷半眯起眼睛透着審視的目光落在惠嫔的身上,“看來你不太樂意?”
剛剛松一口氣的惠嫔,聽到明夷的話連連擺手否認,“不,不是。我很樂意,很樂意。”
怎麽可能會不樂意?敢說出一句不樂意,誰知道明夷又會使出什麽手段來。
惠嫔确實不敢得罪明夷,尤其看起來為了查清案子不管不顧的明夷。
“那就有勞你把延禧宮所有的人都叫到前院。”明夷一直牢牢的記着自己的目的,惠嫔給的證據是證據,她更要自己查清一切事情。
幕後的人太穩,明夷想打草驚蛇,查的越仔細幕後的人就會越慌張,結合惠嫔給的東西,明夷可以确定很快就能收網了。
明夷在內廷攪得天翻地覆,玄烨派人盯着也很快的查明很多之前他所不知道的事情。
內廷的人比起明夷引蛇出洞來,玄烨因為早早就準備了許多,比明夷更快的查清楚到底是誰想置榮嫔母子于死地,最後又将事情扣到明夷的頭上,更想污太皇太後的名聲。
“怎麽會是她。”玄烨在知道幕後的人時,臉上盡是不可置信。
“奴才已經仔細查證過,的确是她。”林興也萬萬沒有想到。事情查明之後,他怕出了差錯,再三查證,最終才給玄烨呈上來的。
玄烨神色凝重,眼中閃過一道精光,靜默了許久,問,“明夷那裏查得如何?”
“應該現在已經知道幕後的指使者了。”林興的動作更快,因為早早做好準備,也是借明夷的便利,要不是有明夷将水攪渾,引蛇出洞,林興不一定能那麽快把事情查得一清二楚。
“走!”案子既然查的水落石出了,就算明夷那裏沒有查出來,玄烨這個時候也會拿着手中已經查明的一切到慈寧宮去。
明夷那裏的動作比玄烨還要快,費時三天,查出幕後之人,送到太皇太後手裏,太皇太後看到同樣驚訝,“怎麽是她?”
一個誰也想不到的人,既然在幕後攪動風雲。
“剛開始我也不相信,怎麽想都覺得她沒有陷害我的理由。可是所有的證據都指向她,尤其是她身邊的宮女昨天自盡而亡,她是怕事情暴露,因此才會殺人滅口。”打草驚蛇絕對能把蛇驚着,瞧現在,做賊心虛的人,生怕被明夷查出來,所以迫不及待的殺人滅口。
“皇上那裏的證據應該比我還要充足。”明夷在查案的過程中也發現了其他人在查,看來看去唯一有可能的人就是玄烨。
“格格,皇上來了。”說曹操,曹操就到,蘇茉兒走進來小聲地說起,太皇太後看向明夷,玄烨果然走了進來。
明夷回宮的幾天,玄烨雖說每日都來慈寧宮請安,和明夷碰面卻是第一回 ,玄烨同太皇太後請安,明夷也同玄烨見禮。
“打草驚蛇,引蛇出洞,不錯。”原本一時沒有線索,不知如何出手才好,結果明夷動手了,一動,瞧瞧看現在的效果就可知,明夷幹得漂亮!
明夷落落大方地道:“謝皇上誇贊。”
一點都不謙虛,玄烨露出一抹笑容,不過想到查出來的結果,玄烨面上露出難色,目光凝望向太皇太後,“此事明夷同皇祖母說清楚了。”
“你也查到了?”太皇太後不意外玄烨會查清相關的事,順口一問。
“借明夷的東風,查清楚了。”玄烨正色回答,太皇太後一嘆,“那你是怎麽想的?”
畢竟這件事關系不小,幕後之人,玄烨不可能放任如此興風作浪的人不聞不問。
“賜死。”玄烨丁點猶豫都沒有的冷聲回答,“興風作浪,構陷于人,更要置皇祖母于不仁不義之地,豈能容她。”
太皇太後望向玄烨冷洌的面容,當機立斷,當如是,太皇太後道:“此事我去處理。內宮的事,你是皇帝,往後少管。”
“皇祖母,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內宮之人,無論是何人,若不能安份守己,該處置就要處置。”玄烨果斷地說來,他要安定這個天下,就不允許背後有任何扯他後腿的人,外廷他要管好,內宮的人,也要她們安安份份。
“該訓誡的話,我會訓誡她們的。”玄烨一直對宮裏的人不縱容,小小的争寵手段,各自心知肚明,可以當作視而不見,若是敢興風作浪,必不能容。太皇太後感受到玄烨比起之前更強勢,目光掃過旁邊請完安就乖乖呆着的明夷,心下明了。
玄烨提起前線又傳來的消息,吳三桂節節敗退,如今是四面楚歌,捷報不斷傳來,聽得太皇太後眉開顏笑。
“明夷之前幫我出了一個好主意,如今正好與皇祖母讨個主意。我欲效仿唐玄宗開博學宏詞科,以籠天下士人。”見太皇太後聽到前線的捷報甚是開心,玄烨順便說起另一樁事。
博學宏詞科,唐玄宗時曾開,收天下名儒為朝廷所用。大清自入關以來,就算朝廷看着掌握天下,但未得天下之心,尤其未得名士之心,玄烨自然要想盡辦法收攏人心,因而欲效仿唐玄宗開博學宏詞科。
所謂博學宏詞科,不比一般的科舉考試,比起科舉考試來,博黨鴻詞科科試高端,所考的內容比起一般的科舉考試題目更要加深奧。
玄烨細細說起如何召開此次的博學宏詞科,見明夷聽得認真,嘴色不禁勾起笑容。太皇太後聽得連連贊許的點頭,最後道:“好!可行”。
玄烨最近忙得不可開交,正是因為忙着準備博學宏詞一事。
“你素日最喜歡聽史,或許這一次,其中能有一個擅長講史的人為你講講。”玄烨想到此科一開次得到多少人才,心中頗是歡喜,說起人才時,臉上都是笑容。
“若有機會,定要一見。”玄烨那句話是同明夷說的,明夷頗是好奇,能有機會見到各種各樣的人才,相互學習,以前的時候明夷就沒少和玄烨一起見各種各樣的有才有能之人,玄烨發出邀請,亦不過是一如往日。
玄烨順口再問道:“如此可要在紫禁城再住些日子,若博學宏詞科做得好,我打算建南書房,專以讀書,選翰林文人入值南書房。”
說到這裏,明夷聽得眼睛一亮,玄烨笑問道:“如何?”
“利己利人,彰顯皇上好學上進,納谏入流,又可觀人才可為國之棟梁。”明夷一下子看透玄烨此舉的用意,玄烨更笑了,他就知道,但凡他将建南書房說出來,明夷一定懂他的用意。
“按這樣算,要多久?”明夷追問,迫不及待的想看看玄烨選進南書房的人都如何。
玄烨淡定地搖頭道:“不急不急,得一步步的來。”
明夷從小就好奇上進,玄烨讀過的書,明夷都讀過,明夷不僅讀,更有自己的獨特見解,玄烨喜歡和明夷在一起,因為不管他說到什麽問題,明夷都能接上,明夷知他的不易,更明了他的志向,更能為他出主意。
“你可不許胡鬧。”太皇太後這次出口卻是警告的玄烨,不許胡鬧,玄烨道:“皇祖母,聽書讀書,當如是。”
“那也沒有去見外男的道理,若是為人所知,你必受诟病。”太皇太後提醒玄烨,千萬不能亂來,讓人看到明夷出入乾清宮,不知要引起多少人的非議。
玄烨不以為然地道:“讀書何以多思多念,皇祖母,我知道如何行事。”
說了些小事,玄烨才離開慈寧宮,明夷好奇想看到能參加博學宏詞科的人都是怎麽樣,要說這天下的名儒,如今最有名氣的莫過于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若是玄烨能請到他們三人出來,那才真是收攏天下士人之心。
“外祖母,你說朝廷開博學宏詞科,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他們三人會不會來參加?”明夷方才沒有想起這麽三位,現在急忙地追問,太皇太後一戳她的腦門子,“那是未知之數,你真想去聽他們講課?”
“那是自然。學海無涯,多學多聽,吃不了虧。”什麽東西都不如學到腦子裏有用,有大好的機會,能夠見識最優秀的人才,學到很多以前沒有學到的東西,明夷自然舍不得放棄的。
太皇太後打量明夷半響,最終确定明夷并不是說着玩的,也就不再多管。
“外祖母現在打算怎麽辦?”案子查清楚了,怎麽處置玄烨也給了意見,太皇太後要怎麽辦好這件事?明夷好奇。
“去請皇太後過來。”太皇太後用行動回答明夷,撚着佛珠轉動着,不難看出她心中的掙紮。
很快皇太後來到慈寧宮,恭恭敬敬的和太皇太後請安,太皇太後也不贅言,“暗害榮嫔的人查明了。”
“啊,是何人?”宮中的事情傳得沸沸揚揚的,太皇太後都受到牽連了,皇太後怎麽可能會沒聽說?只是有些奇怪,太皇太後會尋她說此事,畢竟宮中的事情,皇太後一向很少管,太皇太後要如何處理事情,更是不用和皇太後交代。
皇太後雖然滿心的詫異,依然順着太皇太後的話問起究竟怎麽回事?
“你妹妹。”太皇太後沖皇太後說起,皇太後一開始沒聽清,只是應了一聲,反應過來之後,震驚地擡起頭和太皇太後對視。
注意到太皇太後的神情非常嚴肅,就連太皇太後身邊的明夷也是沉下一張臉,根本沒有半點玩笑的意思。皇太後意識到太皇太後并沒有在說笑。
“這,這怎麽會?”皇太後并不願相信,可是太皇太後如果不是查清楚,有了證據在手,絕對不會說出這樣的話來。
因此她這一問并不是質疑太皇太後,只是難以相信,竟然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
“我也希望這件事與她無關。”太皇太後何嘗想這件事最後查來查去,還是落在自家人的頭上。
“額娘,此事會不會有什麽誤會?”皇太後雖然知道太皇太後絕對不是信口雌黃的人,直到現在還是垂死掙紮,希望這件事只是一個誤會。
太皇太後站起來,“我們在這裏自說自話亦是無用,走吧,一起去和她當面對質。”
喊來皇太後,那是因為這件事和皇太後有關系,既然查得一清二楚,就沒有不敢對人言的。
皇太後姐妹之間的關系一直挺融洽的,現在出了這樣的事情,太皇太後更想知道為什麽。直接去問,未必能問得出來,讓皇太後一起去,或許有可能。
“外祖母,那我就不去了。”都是長輩們的事,明夷有意避而遠之。
太皇太後卻不以為然的道:“你也一起去,案子是你查清楚的,你也是受害者。”
把害人的罪名往明夷的身上扣,做得滴水不漏,要不是明夷回來不按牌理出牌,攪得紫禁城不得安寧,還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查清楚。
“況且宮裏的這些勾心鬥角,你該親眼去看看。将來的日子你過,你得自己護好自己。”
皇太後的妹妹,也是先帝順治的妃嫔之一,當年滿蒙聯姻,宮裏的蒙古妃嫔着實不少,皇太後是順治的第二任皇後,在皇太後之前更有一個也是出自科爾沁草原的皇後,是太皇太後嫡親的侄女。
只是順治皇帝和第一位皇後自大婚以來不是吵就是鬧,最後順治皇帝一氣之下廢了皇後,貶為靜妃。
當年皇太後差點都被廢了,好在皇太後能忍,又有太皇太後護着,順治縱然想再廢皇後,終究沒能。
皇太後的妹妹,淑惠妃,眼下該稱淑惠太妃,其實這些太妃們自從順治駕崩之後就很少出現在皇宮。
縱然都是出自蒙古,也不見得有多喜歡往來,淑惠太妃,明夷就見過幾回,是個沉默少言的,但看不出來是這樣心狠的人。
太妃們都安置在了一處,離皇太後住的壽康宮不遠。
太皇太後和皇太後來到的時候,一衆太妃都出來相迎,太皇太後和皇太後雖然偶爾會來看望她們,但是一起來的情況太少。
“淑惠妃呢?”太皇太後掃過所有人,獨獨沒有見到她最想見的那一個人。
一衆人面面相觑,并不知道淑惠太妃哪裏去了。
“都散了吧。”太皇太後此來是為和淑惠太妃對證,其他人不需要留下,因此太皇太後将她們打發了,也是不希望她們摻和進這些事情。
宮裏的女人,尤其是死了丈夫沒有兒子的太妃們,那是真正沒了指望,生活全無樂趣。
明夷在心裏不斷的怒罵着那些男人,還有這封建教條。
男人活着的時候三妻四妾,死了也照樣不給女人自由,他們就算不喜歡一個女人,一旦這個女人挂上了他們的名號,生生死死,女人都是他們的所有物。
“怎麽了?”太皇太後察覺明夷的神色有些不對勁,關心的詢問,生怕明夷出什麽事。
“我只是覺得太不公平。活着的時候,她們未必有多得先帝的寵愛,先帝死了,她們依然還要困在這深宮之中。”明夷和太皇太後并肩走着,小聲地和太皇太後說起自己的感觸。
太皇太後擡眼看着明夷,“不錯,這個世道對女人原本就是不公平的。所以如果你想得到公平,你得有底氣。你的底氣來源什麽你知道?丈夫兒子這些就是女人的底氣。”
“不。”明夷的想法和太皇太後不一樣,因此大聲的告訴太皇太後,“這是錯的,女人的底氣不是別人給的,而是自己争的。若是只能依靠丈夫和兒子而活,那麽這一輩子女人都沒有自我。丈夫的寵愛是女人的底氣,兒子的争氣是女人的底氣,女人為什麽就不能自己有自己的底氣?”
明夷回過頭看向那些還立在原處的太妃們,越發不認同太皇太後的說法。
“那你說一個女人的底氣,不是丈夫也不是兒子,那怎麽來的?”太皇太後看着明夷激動的樣子,更想明白明夷的想法。
或許她可以由此知道,明夷到底将來想過什麽樣的日子?
“當然是自己。一個女人要證明給他們看,讓一個男人知道,就算離了他我們也可以過得更好,這份就是女人最大的底氣。”其實明夷更想說證明給男人看,離開他你能過得更好,那才是真正的打在男人的臉上,考慮到太皇太後的接受能力,終究還是含蓄一點。
太皇太後不禁笑了,“就算需要丈夫和兒子給自己底氣,也應該像你說的那樣,不管有沒有他們女人都要過得更好。所以一個人究竟可不可憐,不在于身處什麽樣的地位,而在于究竟把自己當成了什麽。”
“沒有丈夫,沒有兒子,果真就痛苦不堪了?你不需要覺得她們可憐,因為她們沒有你以為的那麽可憐。”明夷的感觸因何而來,太皇太後知道,因此肯定的告訴明夷,這些太妃們并沒有過于可憐。
明夷擰緊了眉頭,“被困在這座皇城之中,不能離開這座紫禁城一步就是她們最大的悲哀。”
連自由都沒有,沒有看過外面的世界難道不可憐嗎?
“所以皇上願意讓你在外面展翅高飛,給了你自由,你也就不在意皇上對你究竟是什麽樣的心思?你不喜歡的是皇上不顧你的意願,執意将你留在這皇宮之中,折斷你的翅膀,不讓你飛翔?”
太皇太後仔仔細細的想過明夷的心情,最後得出這個結論。但還是依然帶着疑問的,想要親口聽到明夷的承認。
“我沒有喜歡的人。”明夷這樣的回答太皇太後,太皇太後不解的看向明夷。對于明夷的答非所問,一時沒有轉過彎來。
明夷露出笑容,“我沒有喜歡的人,也沒有非嫁不可的人。一開始知道皇上心思的時候,我唯一擔心的是從今往後都要被困在這座皇宮之內,要和一群女人争奪一個男人。”
“男人是什麽?對于皇上來說,後宮的這些女人與他來說不過都是閑暇時的消遣,傳宗接代的工具。我不想讓自己成為這樣可悲的人。失去自由,更令自己變得面目全非。”
想開的明夷不再糾結于玄烨現在的關系的轉變,“東躲西藏的日子不好過。”
總的來說,明夷能夠想到就算出逃,她将面臨的又是什麽樣的困難?
沒有身份沒有路引,就算她有錢,沒有自保的能力,她會如何?
說她喪失自我也好,接受命運也罷,逃過一次,明明只有一步之遙,終是沒有如願,也看出玄烨絕不會放過她。明夷在考慮過後,最終決定接受一個人在靜宜園自由自在的日子,她願意耐心的等待,等到玄烨最後不再将目光落在她的身上。
其實明夷相信玄烨對她或許是因為沒有被女人拒絕過,所以想要征服她,一旦明夷表現出他想要的溫順,或許玄烨就會厭煩。
“你也逃不掉的,你應該知道上次的事情之後,皇上派在你身邊的人比以前更多。”太皇太後這樣的提醒明夷,明夷并沒有感到意外,畢竟之前玄烨就已經派人守在明夷的身邊,防的就是明夷逃跑,現在只會防備的更嚴謹。
而一旦明夷逃跑卻逃不掉,那麽玄烨現在給明夷的自由,或許玄烨就會收回去。
“我知道,所以我現在不動。”明夷告訴太皇太後,太皇太後都看出來的事情她也看得分明。
“額娘。”皇太後在太皇太後的另一側,聽着明夷和太皇太後交頭接耳的內容,內心掀起驚濤駭浪。
明夷竟然不希望留在玄烨的身邊?更是逃跑了。這是什麽時候發生的事情?為什麽她一無所知?
太皇太後顧着和明夷說話,完全忘記旁邊還有一個皇太後,面對皇太後的詢問,太皇太後并沒有回答。
此時走到一處宮殿前,自有太監上去将門打開,屋裏正坐着一個人,一個和皇太後有三分相似的婦人,正是淑惠太妃。
“太皇太後、皇太後今日來此,真是讓我意外。”淑惠太妃一開口是蒙古語,太皇太後進去,坐在正面的淑惠太妃并沒有要站起來的意思。
“淑惠,快起來和額娘請安。”皇太後看到這樣的妹妹呵斥她一聲,讓她趕緊站起來。
“何必呢,太皇太後來此,定是知道我做過什麽事,這些虛禮有沒有結果都是一樣的。”淑惠太妃如此說起,冷洌的目光更多落在明夷的身上,帶着幾分恨意。
明夷莫名,不知為何淑惠太妃這樣滿懷恨意的看着自己,她記得從未得罪過淑惠太妃。
正在納悶的時候,淑惠太妃瞧着明夷道:“你很得意吧?”
明夷更是一臉不解,怎麽的問起她是不是得意了?明夷福身道:“淑惠太妃所言,明夷不解。”
“博爾濟吉特氏的女人從來都不得皇帝寵愛,你令皇帝為你費盡心思,你不該得意?”淑惠太妃問出的話讓明夷一下子明白了,為什麽這件案子最後會扣到她的頭上,竟是因為眼前的淑惠太妃嫉妒明夷?
“我從不認為有什麽好得意的。而且”博爾濟吉特氏的女人怎麽就沒有得到皇帝的寵愛了,太祖皇太極最寵愛可是宸妃,也是太皇太後的親姐姐,只是這個人對太皇太後的回憶并不好,明夷是話到嘴邊,生生咽了回去。
至于所謂的得意,一直希望玄烨對她只有兄妹之情的明夷,面對突然的變故,最希望的就是一切只是一場夢。因為皇帝的費盡心思就覺得很得意,這是什麽邏輯?
淑惠太妃看着明夷平靜的面孔,渾然不在乎,面目卻忽然變得猙獰,“你得到了我們都得不到的一切,自然不在乎。你若是在乎的話,就不會在這個時候離開紫禁城,更不會在靜宜園住着不願回來。你怎麽就那麽身在福中不知福呢?你知道有多少的女人嫉妒你,你知道我們這些人又有多羨慕你。”
太皇太後喝斥道:“夠了,你一個長輩和一個小輩說這些事情做什麽?很光彩嗎?”
面對太皇太後的喝斥,淑惠太妃不為所動,“當然不光彩,像我們這些女人,哪怕連太皇太後在內,也沒有得到過皇上的心。我們得不到的,她得到了。我們的不光彩不正好襯托着她的厲害。”
明夷很想罵一句神經病,得了被害妄想症嗎?
還是因為自己得不到想要的皇帝寵愛,覺得明夷現在算是能讓玄烨費盡心思的人,所以就心生嫉妒,恨不得毀了明夷?
作者有話要說:太皇太後:我太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