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嘴甜心也甜
在隴俞一住就是一個月。宮曉詠充分了解到一個縣官到底有多麽的辛苦。至少他覺得自家王爺每天都很忙活,就連安啓和佐莊那些人也都各有各的累。他能做的,就是每天忙活一頓晚飯給大家。雖然一開始邢翊鴻完全不贊同自家小王妃還要給這些手下做吃的,又不是沒有招來做飯的廚子。但宮曉詠則認為自己再不幹點兒什麽就徹底變成廢物了,于是王爺只能妥協。
即便生活秩序在恢複,不少買賣人也開始往來不同的地方采購各種生活用品和食物,但一時之間還是資源匮乏的。好在這裏有山有水,那些家園仍舊在重建中的村中百姓更能利用老天賜給他們的生機。一些水分逐漸恢複正常的山林重新長出了野菜甚至是蘑菇,哪怕數量還不算多,也聊勝于無。
這天,宮曉詠又在縣衙的廚房裏忙活着晚飯。聽說過不了幾天京城派來上任的新縣官就要過來了。到時候自己和翊鴻就得回京了。估計皇上這次派來的官一定是靠譜的。隴俞的百姓應該能過上幾年好日子。至少皇上已經下了旨意,五年之內,隴俞治下的農田山林免收賦稅。商鋪減稅五成。其實算算,解決掉一個貪官污吏,收入國庫的銀錢,恐怕比這五年的賦稅還要多吧?
這陣子宮曉詠已經把自家別墅院兒裏的蔬菜都用得七七八八了。他有些郁悶別人家的空間植物都可以無限量快速生長的,為何自家院子裏的就跟外面的一樣,頂多就是不枯萎,摘掉之後會繼續開花。可從開花到成熟該多長時間就多長時間。真不是個發家致富的地啊!幸虧自家王爺有得是錢!翊鴻果然比空間可靠多了!至少在吃喝這方面……
兩天前他發了兩盆綠,今天打開一看,豆芽已經發好了,品質非常不錯。一根根白胖白胖的,雖然沒有上輩子吃的那些豆芽長,但卻比那些圓潤。宮曉詠嘗了一下,口感脆脆的,而且微微帶着一絲甘甜。真是不錯。
當天的晚飯就用豆芽解決了。早上泡的黃豆已經從一小捧發到一小半盆了。本來也是想法黃豆芽的,不過突然想吃黃豆的口感了,于是決定跟豬肉皮做成了黃豆肉皮醬。本地人自制的黃醬有着濃郁的醬香味兒,不是那麽鹹,能更好的帶出食材原本的鮮味兒。宮曉詠很喜歡這種黃醬。還跟那位送他黃醬的大娘學了如何下這種醬。至于實際操作如何,他真是說不準。不過他已經在自家別墅裏放了一壇子了。最近幾天正“伺候”那醬壇子伺候得殷勤。就快連王爺都吃醬壇子醋了。
而發好的豆芽則有一部分拿來炖湯。宮曉詠記得自己以前在電視上看到過一個用豆芽和蘋果來做素雞湯的。當時他也做過一次,覺得還真挺像的。今天想起來,決定做這一大鍋。為此,他還特意在即換網上兌換了一斤牛奶。想到失去的那一千點,他覺得還是值得的。連自家王爺都每天在工地上忙活,就更別提那些在各個不同崗位上辛苦着的暗衛們了。
剩下的豆芽,他做了一份涼拌菜。酸甜微辣很下飯的。剩下的絕大多數豆芽菜他拿來做了水煮魚。正好今早有兩個村民特意送了一盆草魚過來。說是從俞河裏網上來的,給王爺和王妃送來略表心意。一開始宮曉詠沒想收。這些魚對百姓來說可能是幾天甚至是半個月的菜色。他們這邊雖然也一樣沒什麽好材料,但自己之前拿的那些幹貨,還有小院兒裏種的菜,再不濟還有個即換網頂着呢。
可看到兩個村民一臉失望的神情,他又不忍心了。最終還是收了下來。不過他也沒讓倆人白跑一趟,送給兩個人一包芝麻糖,那是之前做給莫家那三個侄子侄女時剩下來留着自己吃的。只是平日裏吃喝選擇那麽多,久了也就忘了。今天正好讓他們拿回去,至少也可以讓那些孩子們樂呵樂呵。
他這邊水煮魚還沒做完呢準備功夫呢。那邊就有人人來告訴,衙門門口又有人來送東西了。
宮曉詠對此既無奈又覺得心裏暖和。在他的立場來說。跟着邢翊鴻來這裏,就是為了來幫助這些百姓幫助他們度過難關的,做這些事是他應該的。沒想到做這些應該的事,就收到這麽多百姓的善意和愛戴,他真是受寵若驚的感覺。他就不明白了,那些當官的,難道就不覺得被老百姓都喜歡是比錢權更開心更幸福的事情麽?
當天晚上,大家夥兒面對着論盆裝的三份水煮魚,過了一把瘾。比起邢翊鴻和安啓可以經常吃到宮曉詠所做的食物,這些禦營處的暗衛們則每天都在羨慕着王爺的口福。有這樣一個王妃在身邊,真是人生一大幸事啊!
其實宮曉詠做的水煮魚因為味道沒下那麽重,所以配合着雜糧面的餅子剛好能做到既過瘾又不太刺激。不過連日來忙活着的衆人還是有些燥火在的,所以他最後又沏了一壺杞菊茶。這菊花是在藥鋪裏買的,雖然沒有之前在禦花園自己摘來曬幹的味道香,但藥效是一樣的。
倆人回到空間,宮曉詠捧出一個陶鍋。鍋也就兩個巴掌攤開大小,但還是有點兒深度的。
打開鍋蓋,一股甜香的味道飄了出來。邢翊鴻挑了下眉梢:“桂花湯圓?”可看鍋裏的東西好像還不止。
宮曉詠道:“這個是一個老大娘送來給咱們嘗嘗的。是桂花芋子糯米圓。我那會只嘗了一口湯,可香甜了!你快嘗嘗。”說着,舀起一顆糯米圓遞到邢翊鴻嘴邊。
Advertisement
就着宮曉詠的手吃下這可糯米圓:“口感軟糯、香甜可口。桂花的香氣真是讓人喜歡。嘗得出來,那位老人用心了。”拿過湯匙,他也給宮曉詠舀起一顆。
“其實現在對她家來說,這些糯米粉和芋頭肯定是很珍貴的。還有這桂花蜜本來就不是便宜的東西。可是我要是不收,也好像對不起大家似的。收了吧,又于心不忍。其實我覺得,老百姓要求的真是不多。也就是吃飽穿暖平安度日。整天有野心的那些畢竟還是少數啊!”嘗了一口芋頭塊,一樣那麽好吃!真是嘴甜了,心也跟着甜了!
邢翊鴻坐下來,把曉詠摟到自己的腿上:“但這世上,能冒出來讓人們記住的,多半都是那些少數人。好了,不談這些。剛才我吃魚的時候突然想着。是不是那些偶爾會被水淹沒的地方,不種地,改成魚塘。這樣村民們既能保證收入,也不用到了夏季就擔心那幾畝地會不會遭殃。魚少了總比看地淹了強一些吧?雖然稻米的産量會少一些。但把那些建在好地上的大宅子拆了也就能補齊了。”
說到這些民生民計,邢翊鴻最近總有說不完的話。宮曉詠有一些聽得懂,有一些則不是太明白。
宮曉詠覺得。自家王爺是胸懷着家國天下的。如果讓他做皇帝,不一定會比邢翊策差,甚至會更好也不一定。但那樣又拘束了他的性子,看皇上就知道了,有那麽多事要身不由己。就像邢翊鴻是說的:有時候即便知道這樣做會更好,但礙于種種原因,只能去選擇另一個。其實……還是做王爺要輕松得多啊!
接下來的幾天,兩個人在隴俞受災的村子走了一圈。之前被沖垮的房屋早就被清理幹淨了,新居雖然還沒建好,但是看到那些搭建了一半的房屋的結構,宮曉詠就知道這些屋子絕對要比之前的牢靠得多。而且邢翊鴻下令讓所有房屋退離河岸兩百米。又挖了地基用石塊打好了下面的基礎,上面用堅硬結實耐腐蝕的木料做框架,肯定是比不了鋼筋混凝土,但幾十年的牢靠還是有保障的。如果風調雨順沒有人為破壞的話,其實妥善維護,堅持百年也不不難。
邢翊鴻真是在宮曉詠的電腦裏學到了很多知識。雖然他也都是臨時抱佛腳的那種,就比如治水和這個修建房子的問題,他都是遇到了才去研究。盡管看不懂那些難解的專業術語,可大體上的東西在宮曉詠的翻一下也能理解。不得不說王爺是一個絕對高智商的人,做不到完全一致,卻可以吸收一部分精髓收為己用。這其實也就足夠了,要是太過異想天開,也不是什麽好兆頭。
他們去“視察”的時候。受到了那些村民的一致愛戴。因為邢翊鴻經常在工地現場出現,偶爾也會掄胳膊挽袖子,那些村民從一開始的懼怕到後來的敬重,再到現在的覺得王爺很親切,敢說敢笑。大家已經都習慣了。宮曉詠又是個天生就有“團結”氣場的家夥,從施粥開始就被人視作菩薩心腸了,這兩人一來,前前後後跟了不少半大孩子。
宮曉詠還是挺開心的。但是有有點兒覺得不好意思。雖然他知道這些孩子們并不是想要從他們這裏得到什麽,但他總覺得如果不一人發一塊糖自己有點兒摳門的感覺。只可惜空間裏的存貨,除了一些調料和醬菜之外,都已經消耗光了。
挑了一處幹爽的地方,倆人坐了下來。正趕上中午的飯口,倆人本來是打算回去吃的。結果被一群村民給“攔”了下來。直說是沒什麽好東西,但也是他們的一番心意。
最近“一番心意”成了宮曉詠最怕聽到的一句話。每次人家這麽說,他就扛不住了。不過看邢翊鴻一臉坦然地拿起一碗雜糧粥遞給自己的模樣,他也就沒啥可說的了。
吃飯的時候是沒有人過來打擾王爺和王妃的。所以邢翊鴻才得以跟宮曉詠說說貼心話:“怎麽了?”
宮曉詠坦白:“沒存貨了啊!咱們從京城帶來的那些食物都造光了。早知道就應該再多帶一些。你都沒告訴我還有那二三十的暗衛啊!”
邢翊鴻笑了:“沒了就沒了呗。你看這些雜糧粥,雖然吃着口感差了一些,但累了的時候嚼着也是很香的。”
“我當然知道很香啊。而且還對身體有好處呢。比整天大魚大肉山珍海味要健康得多。我不是覺得,能少吃一口赈災糧就少吃一口麽。”舀了一口粥送到嘴裏,其實熬得火候十足,裏面居然還放了醬瓜丁,還是挺好吃的。
“能幹活的人多吃一口就能多幹出不少活來。你是覺得咱們倆是吃白食沒事兒幹的人?”
宮曉詠瞥了他一眼:“別妄想歪曲我的意圖啊!我這是節約謹慎找不好!不過話說,過幾天縣官一來,咱們就得走了吧?”
邢翊鴻點頭:“是啊。怎麽?想家了?”
宮曉詠搖頭:“我是覺得,這裏還有這麽多事沒做完,回去之後肯定會惦記着吧?雖然我認識你的時間沒那麽久,但我覺得你真的非常專心用心地來解決這些問題。”
邢翊鴻笑着摸了摸宮曉詠的頭:“但這裏的恢複始終都要靠百姓們自己。天下哪裏有不散的筵席呢。好了,快吃吧,這雜糧粥涼了就真不好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