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方安紅聽着侄女的話,只覺得實在“新鮮”。

店鋪這個字眼都是陌生的,因為好多年沒人提起。

買賣東西的地方只有供銷社,什麽“黑市”也是得藏着的地方,不能放到明面上。只有賣菜這麽一條惠農途徑,一直沒閉塞過。

但也就是前陣子,賣菜的集市多出了籮筐、簸箕等物品;再慢慢地,菜集市自己更換了産品,雞蛋、幹貨,熟食。總共還不到一個月的時間。

方秋椒正是其中最顯眼的那個。一直照顧家裏的方安紅其實驕傲又羨慕,可以自己賣東西掙錢,那多好啊!

可現在,侄女竟然說要開店了?湖市多久沒出現一家店了?!

方建設過來喊吃飯,方安紅拉着方秋椒的手:“住姑姑家當然沒問題,你想好哪天,姑姑好收拾一下家裏。”

見方安紅起身,方建設又喊道:“英秀一塊兒去吃飯吧,椒椒你們也去,就當陪陪你們姑姑!她好不容易回來一趟。”

方建設想緩和兩家關系,可柴英秀卻不想去受管小娥的氣。

柴英秀拒絕道:“大哥,我們就不去了,家裏煮了飯。”

方建設還想勸,方秋椒直接道:“大伯,你們去吃吧。姑姑好不容易回來,讓她和爺爺奶奶安安靜靜吃頓飯,多好?”

方秋椒提前預警:你要是把我們叫過去,回頭吵起來可別怪我家裏人。

方建設一想管小娥,他也管不住,無奈地轉身帶着小妹往自家走。

方安紅則伸出手,想拉上兒子。

可葛虎沒伸手,反笑着道:“媽,我在二舅媽這兒吃午飯成嗎?我想和小博玩!”

方安紅眼睛一瞪:“吃完再過來,老實跟上。”

Advertisement

葛虎心都碎了。

小博可都說了,麻花是表姐炸的,中午表姐還會做吃的。

他表姐的手藝被國營飯店大師傅誇過,做的飯菜得多香啊?可他吃不到。

方安紅回去前,方秋椒把出發去城裏的日子定了——初八。

初八方春筍複工,兩人可以一塊走。再者八通發,有個好寓意。

轉眼就是初八。

清早吃過一碗酸辣粉,方秋椒和方春筍挑上東西出發。

有方春筍在,方秋椒只擔了一點東西。

她甚至覺得擔子輕得有點不适應,開口問道:“大哥,你哪兒重不重啊?我給你挑點。”

方春筍憨笑一下:“這點東西重什麽,你走你自己的。”

方春筍是方家最壯實的人,體格也最強,看着就是有力氣的壯漢。

兩人挑着東西,一路走到城裏,路上只歇肩了一回。

五八街。

挑着籮筐出現的方春筍兄妹二人,穿過街巷,來到小姑姑家門口。

門剛敲響,就見葛虎來開門。

“春筍表哥,椒椒表姐!”葛虎打開門,沖裏頭的卧室方向喊,“媽,表哥表姐來了!”

卧室裏。

方安紅放下手裏的東西,應道:“你先給表哥表姐倒水!”

然後方安紅望向丈夫,見葛俊茂老實點頭,這才拿了裝糖的盤子去招呼侄子侄女。

方秋椒拿出來一包麻花,立馬拿下了除葛虎外兩個小家夥的心。

葛虎那天嘗過麻花後還帶了一點回來,兩個小家夥早饞上了。

方安紅看了好笑:“你們兩個客人還沒吃東西,倒是他們先吃上了!”

“他們年紀小嘛,姑姑不用忙。”方春筍站着道,有些拘謹。

“快坐。”葛俊茂也從裏頭的卧室走了出來。

葛俊茂穿着件中山裝樣式的棉衣,樣式挺括,顯得整個人精神頭很足。

他手裏還拿着本書,顯得氣質溫和。只他的眼睛掃過客廳裏的籮筐,想到兩兄妹的東西都要拿去賣,眼中閃過不喜。

方春筍和方秋椒喊道:“姑父新年好,給姑父拜年了。”

“你們也新年好,來家就随便坐。”

正說着,葛虎倒好了水,拿盤子端着過來。

等送完水,葛虎立馬回轉過頭,沖進搶麻花的隊伍裏,把妹妹和弟弟兩個鎮壓。

“哥!你別搶我的!”

“我是大哥我來分,你們兩個別胡吃海塞。”

孩子鬧着,方安紅對着葛俊茂一擡下巴,道:“椒椒的麻花也做得極好吃,小虎吃了就一直想着。”

葛俊茂知道這是妻子點他呢,笑着道:“是嗎?椒椒有心了。”

夫妻兩在正常的言語間打着機鋒,不太明顯,方家兄妹都沒發現不對。

方秋椒謙虛道:“沒什麽。就這個零嘴做得好,當然要帶過來讓小虎他們嘗嘗!”

“你們也嘗嘗家裏的糖。”

葛俊茂把盤子朝方秋椒推推,然後轉頭看向方春筍,跟他聊起廠子裏的事。

葛俊茂是煙草廠的,但對家具廠也有了解,還認識韋志行,兩人倒是有話說。

見葛俊茂好生聊天,沒做出什麽讨人嫌的事,方安紅終于放心,心道自己的管教很有用,跟方秋椒坐去柔軟的沙發上。

在姑姑家用過午飯,方春筍就先一步離開,他得過去家具廠。

下午,方秋椒幫着方安紅弄好廚房,直接出門去看地方。

湖市有兩個城區,新城區和舊城區。

供銷社位于兩個城區的中間位置;菜集市在老城區那塊。

方秋椒選定的地方有三個片區:一是高中附近,高中和初中靠得很近,有大量學生、教師,附近還有服裝廠;二是家具廠、紅磚廠、糧油廠的中間;三是政務大院那塊,兼有公安局、還有一個比較大的布廠。

三個地方不在一處,甚至離得有些遠。

方秋椒只有一雙腿,就先朝着心儀的高中片區走去。這塊也是她最熟悉的地方,她在這邊上過學。

走到初中附近,遠遠就能瞧見高拱的校門上六個大字——“湖市第一初中”。

校門是石頭構造的石拱,約莫四米寬、三米高,“湖市第一初中”六個字是鑿出來的,刷上了紅色的漆,瞧着古樸大氣。

方秋椒打那石拱校門下,走過無數次。

初中過去,是更大更洋氣的高中。

校名刻在一旁落地的巨石上,上書“湖市高中,教書育人”八個字。前四字大楷,後四字小行楷,再有一篇校訓。

方秋椒到的時候,學校裏空蕩蕩的,初八學生還沒上課。

但因為她上過學,知道學生吃飯的情況。

早晚飯學校是不管的,唯獨中午這頓特別些,家裏近的在家吃完,抹着嘴往學校裏走;遠的則吃自己帶來的飯,學校裏會幫着蒸熱。

但是衆所周知,一大摞的飯盒一起蒸,再好吃的飯菜也蒸得沒有味了。

粗粗轉了一圈,還沒走出學校區域,方秋椒被人叫住。

“你是……你是那個方田村的學生吧,有個哥哥上高中,我教過你!”

開口叫住方秋椒的是名女老師,胸口的口袋插着一支鋼筆,頭發剪得很短,整齊地別在耳後。

粱瑩玉盯着方秋椒看了幾眼,然後又道:“你叫方秋椒吧!你退學後,你們數學老師米老師念了你許久,我都聽得記住你名字了!”

“是梁老師吧?您教的語文,我記得你的。”

又見到以前的老師,方秋椒有些拘束,兩只手交握着,好像一下回到了還在上課的時候。

粱瑩玉很高興自己記性好,笑着道:“好久沒見你,你來學校這邊是有事嗎?可以跟老師說。”

記得這位梁老師思想比較開放,方秋椒把自己在菜集市賣素鹵的事說了,又說自己還想開個店。

粱瑩玉聽得眼睛發亮:“原來那個是你啊!我先生老是去買,後來我也愛上了,他便去得更勤了。”

“開店倒是好主意,不過你想好要在學校附近開了嗎?”

“附近房子倒是有的,但是願意租給你開店的還要仔細問問。你要知道,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新事物。”

“還有住處,各處花銷怕是不小……你得考慮好。”

就算是幾年未見的學生,粱瑩玉也把自己知道的,都跟學生分享了一遍,熱心得很。

實際上,學生裏面有這樣跟着新浪潮走的,讓粱瑩玉大感自己在學校裏是不是落後了。

方秋椒也收獲很多,和粱瑩玉分開時,她拿到了不少有空房子的人的信息,粱瑩玉還說回頭幫她問問其他人。

若不是粱瑩玉要去開會,只怕還會帶着方秋椒去找人。

不過接下來,事情變得沒那麽順利。

方秋椒連找了幾戶人家,有的人表示房子有親戚開學會住進來,有的人則表示他們的房子另有他用。

方秋椒在本子上把這幾家後面打個“X”,見天色不早,開始往回走。

方秋椒回去路上走得很快,想着自己若是回去得早,能幫着姑姑把飯做了。

她中午炒了兩個菜,姑姑一家瞧着都很喜歡。

但方秋椒到了姑姑家門口,還沒來得及敲門,便聽見裏頭姑父葛俊茂和葛虎在吵。

方秋椒聽到的第一句話是——“賣東西的都是一顆資本心,你要敢學,你老子我揍死你!”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