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宋衍河坐在玉案前,虔誠無比地翻閱着他師父留下來的閉關手劄。
他師父,也就是無量山派前掌門,兩百多歲時修成無量山心法第十重,本來有望飛升成仙,可惜年事已高,又喜好美食,把自己養的身寬體胖,最終,在一個炎熱的夏天跑到山頭上閉關修煉,不但沒能突破,反而就此仙去了。
當然,師父中暑仙去的這個真相,只有宋衍河和李道無這兩個親傳弟子才知道。
料理了師父的後事之後,宋衍河和李道無你推我,我推你,最終宋衍河拗不過,勉強接下了掌門一職。當上掌門第一道玉令,就是修仙之人更要修身養性,不得飲酒吃肉,從此無量山上的夥食一律改成青菜豆腐。
第二道玉令則是,以後無量山上下有需要閉關突破的,閉關地點一律改為南冥谷的山洞中。南冥谷山壁崎岖,上面有幾百個山洞,雖不能說是冬暖夏涼,也不至于讓閉關弟子中暑凍傷,當然,這之中的其他原因,宋衍河更不能對外人多講。
宋衍河從小天資聰穎,根骨奇佳,才三十幾歲就修到了無量山心法第十層,比他師父早了将近二百年,可謂無量山史上第一人。眼看着飛升有望,前些日子閉關不免激進了些,差點功虧一篑,還好有師弟李道無煉的護脈心丹,才及時護住心脈,将他的元神從走火入魔的邊緣拉了回來。
“篤篤篤。”
一陣敲門聲響起,宋衍河想着應該是他師弟來了,趕忙起身開門。
來人果然是李道無,手裏還拿了個盛飯的大盒子。
李道無上下打量了一番宋衍河,溫柔地笑道,“掌門師兄啊,你這一經脈逆行,可是讓我擔驚受怕了好些天吶。嗯,身材保持的還不錯,看這小臉,這樣子,哪裏像三十幾歲的人,也就像是二十歲的小兄弟。”
師兄弟二人從小一起長大,感情深厚。有他們師父這個前車之鑒在那放着,二人一直很注意監督對方的飲食和作息,生怕彼此走了他們師父的老路。
宋衍河天生一雙桃花眼,面若冠玉,身着無量山道袍,皎如玉樹臨風前,哈哈一笑道,“師弟,你也不像三十幾歲啊!哎?我們這樣互相吹捧是不是不太好?快快關上門進來說。”
二人在廳中坐下,宋衍河給他的親親師弟倒了一杯茶,“師弟,那個誰誰誰,最近又來欺負你了嗎?”
李道無知道他說的是誰,低頭羞澀一笑,道,“你們怎麽總這麽叫他,陶掌門那是過來指點我一番。況且他身為昆侖掌門,怎麽能有空總是過來?已經好久沒來啦。”
宋衍河點點頭,道,“哼,肯定是知道我出關了就不敢來了,他要是敢來,我肯定要替你教訓他一番。這樣,下次我閉關之前,先去昆侖山找他,讓他也‘指點指點’我。”
李道無笑道,“不要了不要了,掌門師兄武功高強天下無雙,我替陶掌門讨饒了,成嗎?”
Advertisement
宋衍河白了他一眼,“你就會向着他說話。哎,對了,你那個大徒弟怎麽樣了?”
李道無搖搖頭,“亦然還是不太好,今日剛醒,我正要給他換藥,你遣邵北來叫我,我就先過來了。對了,你看這個。”李道無打開帶來的飯盒,裏面是琳琅滿目的幾十個大小瓷瓶、玉瓶,每個瓶子上面都貼着丹藥的名字,簡略地寫着功效。
“師兄,這是你閉關的時候,我按照祖師爺留下的方子煉制的,其中幾種對你突破頗有助益,你下次閉關的時候帶去試試啊。”
宋衍河這次閉關是半途而廢出來的,才不過三月之久,見到李道無短短三個月就煉了這麽一堆藥,試探地問,“師弟啊,不是我信不過你,我就是問問啊,”宋衍河幹咳一聲,“我真的就是問問……你煉這些藥的時候,都是按着方子,一字不差地煉的嗎?火候、藥材、時間什麽的,都對得上嗎?”
李道無把飯盒一推,佯裝生氣道,“掌門師兄,我們從小一起吃一起住,難道你還信不過我?我修為雖然比你差了十萬八千裏,但煉丹可是我畢生追求,怎麽會拿你胡亂地開玩笑?當然都是一樣樣确認無誤了才敢拿來給你的!”
宋衍河這才放了心。他倒是從來不擔心他師弟會害他,就是……他這個師弟有點……不拘小節,讓他不得不多問一句。當下便道,“師弟莫氣莫氣,我給你賠罪了。我這次閉關差點走火入魔,多虧了你的護脈心丹才救回一條小命,你可是我的救命恩人吶!這些藥裏面,哪幾樣是對我有用的,你給我挑出來瞧瞧,我過幾日還要閉關,到時一定用上。”
李道無一聽,興致勃勃地開始介紹起他煉的丹。一說到煉丹,他的話就沒完沒了,又是介紹藥方如何難得,又是介紹煉制過程如何坎坷,不知不覺,已是月上中天。
李道無走後,宋衍河拿起其中一瓶藥。
精致的白玉瓶上面貼着一張小巧地紙片,工整地寫着三個字。據說這是李道無搜集了許久的千年什麽和萬年什麽才煉成的,配方他也沒聽明白,總之是世間難得一見,以宋衍河的修為,吃了再稍一運功就能馬上飛升成仙,撇下世間雜念,故名曰“無情丹”。
若只是李道無這麽說,宋衍河自然是不能全信的,但恰好他今日翻閱師父的閉關手劄時,也見到師父提起過這種丹藥,只可惜師父那時沒能湊齊其中的藥材,最終也沒能煉成。
宋衍河又拿起師父的手劄對照。師父在手劄中記載了配方和煉制方法,但功效一欄寫得是“強身健體,延年益壽”。
宋衍河笑着搖了搖頭,他這個師弟,還真是可愛。
他打開瓶塞,倒在手中,只有幾粒。屋內頓時藥香四溢,還夾雜了靈霄丹爐特有的香氣——這香氣是李道無的靈力所化。宋衍河看着手中的丹藥,仿佛看到了師弟的那張盈盈笑臉,從小到大,生動如許,除了有點粗心馬虎之外,李道無對他可謂是無微不至地關切。
李道無雖然功力不如宋衍河,但是從小對煉丹十分喜愛,尤其是涉及宋衍河要用的丹藥,常常不惜自損功力為他煉制。師弟是這個世上對他最了解、最交心的人,他又怎麽能浪費他用靈力煉制的丹藥和這一份拳拳心意呢?
第二天,宋衍河叫來了他的大弟子邵北。
“徒弟啊,聽說你前些日子下山去收虎妖了,怎麽樣了?有沒有受傷?”
“回禀師父,弟子本得令下山收服虎妖,待到了山下查探後才得知,并非是那只虎妖作怪,而是有歹人嫁禍,弟子便做主放了那只虎妖,将為非作歹之人替天行道了,請師父責罰。”
邵北自小跟着宋衍河,為人剛正不阿卻又溫文爾雅,凡事都要捋個明明白白清清楚楚。若不是穿着道袍、腰間挂了一把劍,說他是個讀書人也沒人會質疑。
宋衍河點點頭,“你做事自有你的道理,既然不是虎妖作怪,你放了它又有什麽可責罰你的?我自然是相信你的。徒弟啊,最近我可能又要閉關了,派中事務還要你多花些心思幫你師叔打理。”
邵北拱手道,“請師父放心,弟子定當盡心竭力。”
李道無和宋衍河師兄弟二人,一個對煉丹執迷不悔,一個對奇門遁甲熱衷不已,派中事務多交由邵北掌管。好在邵北少年老成,待人接物進退有度,将無量山派和其他門派的關系保持得一如既往地和諧。宋衍河一直覺得,他有這麽個徒弟是幾輩子修來的福氣。
交代完了徒弟,宋衍河心血來潮到瀾滄江邊散步。走着走着,看到江邊不遠處地上有燒火的痕跡,似乎還有些魚骨殘骸。宋衍河不禁莞爾一笑,年輕的弟子受不得山中齋戒,偶爾開開葷,他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吧。
這幾年來他斷斷續續地一直閉關,雖然功力有所長進,但是疏于照顧師弟和徒弟們。一想到這兒,忽然心生愧疚,如果一個人連身邊的人都照顧不了,還談什麽揚法四海,道濟衆生呢?這不是個笑話嗎?宋衍河站在瀾滄江邊,望着奔流的江水,下了一個決定:如果這次閉關再沒有突破,那就順其自然吧。從今以後好好照顧師弟和徒弟們,将無量山派發揚光大,不是也很好嗎?
當下便心念一動,行至南冥谷,開始了最後一次閉關。
宋衍河直接運轉無量心法第十重。這個過程他已經重複了無數次,這次的感覺也一如之前那般熟悉。但是這種熟悉,始終在一定的軌道內有序地運行着,他既不能強行突破這個軌道,又找不到一個順應天時的突破契機。
無量山心法的這前十重都有歷代掌門和高人的閉關手劄,可以借鑒一二,唯獨這第十層之上的突破,一旦成功,便是直接飛升成仙。即使前人有能成功的,也無法留下手劄和心得,只能全憑自己領悟。
他心中默念師父的教誨,繼續不急不躁地運轉着,周身散發出一道道可見的靈力将他包裹起來。在靈力的包裹之下,他漸漸入定,耳畔不聞洞外的蟲鳴鳥啼,只有師父的諄諄教導,和他從小到大誦讀的那些口訣時的朗朗書聲。他試圖從這些記憶中找到與無量山心法契合的那一個點,他有直覺,無量山心法第十重的突破關鍵就在其中。
在入定之中,他回想起兒時和李道無同窗共讀時的光景。忽然心念電轉,想起李道無給他的“無情丹”。一想到這兒,他的靈識中似乎有什麽東西在指引着他吃下那幾枚丹藥。好在那個玉瓶他一直貼身收藏,便平息功勢,從懷中取出服下。
丹藥入口,神清氣爽,絲絲出自同門的熟悉靈力自他口中向四肢百骸散去,他順着那一道道靈力再次運轉無量心法第十重,只覺得這次包裹他的靈力比從前更甚。若說之前可見的靈力堪堪将他包裹成繭,這次便是徹底将他團團包裹住,并且層次越來越厚,越來越厚,終于,靈力結界突破山洞,射向天空,成為一道強烈的光束蕩開雲層,直沖九霄!
被包裹其中的宋衍河也覺得身體愈來愈輕,體內靈力飛速流轉毫無阻礙。這種感覺與以往突破時頗有相似,難道,這次竟是要飛升了?!
宋衍河覺得自己身體在漸漸透明、升起,在消失前一瞬,他忽然想到了那一晚李道無走前說的一句話:
“掌門師兄,我前幾日觀日斷川術又失了準頭,給人指錯了避難方向好生愧疚,借你這本觀日斷川心得回去看下哦!”
幾個時辰之後,沖天光柱漸漸散去,無量山上的所有弟子都站在南冥谷的懸崖前,等待着他們的師叔李道無下去山洞中查看掌門師父的情況。
李道無循着靈力光柱的方向找到了那個山洞查看,洞中已經不見人影,地上只留着一個空了的玉瓶,上面是李道無親筆書寫的三個端正小字:“無情丹”。
李道無出來之後激動而感慨地宣布,咱們的掌門,得道成仙了!
作者有話要說: 《可與一劍否》完結前,本文三日一更,歡迎收藏養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