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被挾持了

事實證明,我應該相信我的直覺的,才剛剛進入城門不久,我就聽見一聲高昂響亮的男聲,“關城門。”

我心裏琢磨着,這還未到關城門的時刻,怎麽就關門了?

于是,心裏更加不安起來。

接着我更是聽到車外一聲慘叫,我急忙撩開簾子,這眼前的場景差些讓我暈了過去。只見馬夫的頭已經被人割去,身子直挺挺的立着,脖子裏還冒着大把大把的血。

幸而,我是心理素質極強的人,雖被吓着了,卻還沒有暈過去,又朝四周望了過去,這才發現我所乘坐的馬轎被一群士兵圍得水洩不通。

“果然不愧為武将世家的女兒,見到如此血腥的場景也未有太大的反應。”說話的應該是個領頭将領,只見他騎着一頭駿馬,一雙鳳眼好看是好看,殺氣卻未免太重,再看他手中的劍還不停的滴着血。

瞧着,瞧着,我覺着這領頭将領似乎是在哪兒見過的。

“哦。”我急切的想着,終于回憶起他是誰了,在一個月前我曾見過他,一個月前他曾來過我家,參加過哥哥的婚禮,“你是嫂嫂的哥哥,趙昂。”

說完,我又瞧向馬車裏的嫂嫂,只見她對我笑笑點點頭。

“朝大小姐的記性還真是好!”趙昂笑道。

“那這是什麽意思?”我不禁問道,心裏琢磨着他們想做什麽。

“沒有什麽意思。”趙昂道:“只是這座城裏的士兵如今都成了我們的人,而我只是想請朝小姐過來做客。”

他的這句話我聽出了大概的意思,他們這是想要謀反。

我道:“小侯爺占據歸安城,不知陛下是否知曉呢?”

趙昂玩兒味的笑道:“知曉又如何?不知曉又如何?”

我咬牙切齒道:“這可是殺頭的大罪!”

“那要看他有沒有這個本事了!”他哈哈大笑,“不過一個黃口小兒!”

趙昂都已經說出這樣的話了,我心裏算是徹底有數了,建文侯這一家想造反是早有預謀的了。

哥哥的這一場婚禮就是他們的一個陰謀,一方面他們是跟我們朝家聯姻,另一方面借着哥哥的婚禮将親信埋伏京城周邊,一般若是沒有皇上的诏書,諸侯之家是不能擅自來京的,來京參加妹妹的婚禮,這是再合适不過的借口。

先皇去世的早,當今皇上登基時不過三歲,現登基在位不過五年,諸侯中雖有幾位蠢蠢欲動,這卻是小皇帝登基以來的第一次謀反之事。

可雖說建文侯家在南方可算是稱霸,卻不知他們哪兒的勇氣,在這時挑起事端,京城的勢力一向一分為四,分別是趙姓本家昌文侯、外戚劉家、武将沐家和同為武将的朝家。四家更是掌握着付國大部分兵權。

就算他如今捉我做人質,不說父親會不會妥協,就算妥協,光憑朝家一己之力,他趙昂想攻下京城也是很難的。

但若是能攻下京城,這付國的寶座便是信手拈來的。畢竟趙、劉、沐、朝四家的主要成員如今都是在京城之內的。就算是掌握着付國大部分的兵權,但遠水解不了近渴,更何況能號令将士的、手握着兵符之人都被困在京城之內。

到時,再逼小皇帝寫禪位诏書,便可一勞永逸。

啧啧啧,這般兵行險招,我不禁感嘆建文侯家的人還真是膽子大的呀!

正所謂好漢不吃眼前虧,我也未曾再與趙昂他們糾纏,只得跟他們走。趙昂跟嫂嫂招待我的地方竟然是歸安城的衙門。

待我走進去一瞧,又不禁稱嘆:“啧啧啧,都湊滿三桌了,看來沒我的位子了!”

“既然都沒有位子了,小侯爺不如放我回去吧!”我朝趙昂呵呵一笑。

趙昂道:“朝大小姐急什麽,怎麽說,你也是我妹妹的小姑子,自然要更加禮待些,已經給朝小姐單獨準備了一間房和一桌子菜。”

“呵呵,小侯爺還真是客氣啊!”我不自然的笑着。

仔細看了看這三桌人,基本上都是些公子哥兒和小姐,乍一眼望去,居然還有幾個熟面孔。其中還有在哥哥婚禮上,讓我驚豔到的男子沐子逸。

當時,我還并不知道他叫沐子逸。

只是那趙昂太過于客氣了,竟指着一桌子的人給我一一介紹。

“這是劉家的二公子劉守。”

“這是昌文侯家的三姑娘趙冉。”

“這又是劉家的四小姐劉思。”

……

說實話,雖說我在京城呆了十七年,卻鮮少參加女眷的活動。第一是母親去世的早,父親未再續弦,雖有姨娘,但論理姨娘又不能管事,自然而然她們也不知向誰發請帖,第二就算給家中小姐發,幾個姨娘的女兒又比我至少小個四五歲,我與她們在一起也無話可講,與其他家的小姐又不熟悉,我也不樂意,第三,我尚且還有個花花公子哥哥,自然不能丢棄他,獨自去玩兒的。

自然而然,我對她們不是很熟悉。

我不知道趙昂是怎麽将這群公子哥兒、小姐找來的。但我卻是被他和嫂嫂實打實的騙過來的。

現在趙、劉、沐、朝四家的人還有京中之內重臣的兒女都被趙昂集齊了,怪不得他要那樣急匆匆的關城門!

真是個卑鄙無恥的小人!

但小人還算是說話算話的,真的給我準備了一桌子菜的,看起來比外面那群人的飯菜還是豐富多了的。不愧是親戚,就算同樣是被挾持,但我的待遇還是比其他三家的人好些的。

由此說明,回去以後該讓幾個姨娘的兒子早些定親,這樣即使被人家挾持,待遇還是能好些的。

邊吃飯時,我邊仔細想了想的,我想建文侯和我們家結親時,就早有預謀,既然這樣為何結親的人家會選我們朝家?

我想建文侯既然選擇朝家,就有可能對父親進行過試探!

如若這樣,父親在明知道建文侯有策反之心的情況下,為何還會與建文侯結親?

但如果這場謀反父親也有參與策劃的話,趙昂和嫂嫂就不可能費盡心思的騙我來歸安城。

所以,有極大的可能是,父親對于建文侯的策反是持觀望或模拟兩可的态度的,既不支持有未曾告發。

但這樣做,對父親來說又有什麽好處?

作者有話要說: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