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波濤暗湧(下)

孟世瑤出宮半個月,對于宮裏生了什麽幾乎是一無所知,她也不是不能打探,只怕落入了有心人的眼裏,平添煩惱。小說閱心中有多少疑惑,她都只會盡力忍耐,不得不說,世瑤的忍耐功夫是練得爐火純青,就連寧馨這樣的人精,都看不出什麽來。

“姑娘,今兒是學琴的日子,要去長樂宮嗎?”

“當然,這麽些日子沒練了,恐怕都要生疏了呢!”

世瑤并不曾真的在意琴技的好壞,她只是想要借着這個機會去探望一下苗貴妃,畢竟,宮裏生出了這麽個變故,苗貴妃那裏不可能一點反應也沒有。而寧馨今日盯着趙佶那邊的事情,暫時還顧不過來她,這可不是大好的機會!

有寧馨這麽個人時刻跟在身邊,世瑤想要做點什麽都頗受掣肘,然而,以寧馨對太皇太後的忠誠,基本上也不奢望能把她收為己用。

在沒有萬全的把握之前,世瑤絕對不會輕舉妄動,畢竟,跟朱氏那邊已然是對頭了,再得罪了太皇太後,那恐怕不僅僅是不想要自己的命,更是連她祖父和侄子都不顧了。

苗氏似笑非笑的看着世瑤,“姑娘看起來心情不錯,一回宮就到本宮這裏來了。”

世瑤溫婉笑道,“多日不見貴妃娘娘,自然是心中挂念的。況且,出宮這麽久都沒碰過琴,怕生疏了秦才人要逐了我這學生呢!”

苗氏凝眉打量了世瑤一番,由衷的贊道,“姑娘果然好心性,這個時候了還能安之若素。”

“娘娘這話臣女倒是聽不明白了。”世瑤面兒上不動聲色,心裏卻生出了幾分竊喜,她們之間彼此試探了多個回合,如今,也該到了開誠布公的時候了。

苗貴妃的目光閃了一閃,随即又恢複了常态,“看來是我多心了,即便是新貴入宮,也不能影響姑娘分毫。”

世瑤恍然大悟,“臣女昨日回宮就聽人說起此事,只不過還不知道這新貴是哪一位呢?”

苗氏注視這世瑤,微笑言道,“正式的旨意還沒下,不過,前幾日榮安郡主進了趟宮,随後太皇太後就吩咐了重新布置春景殿,姑娘猜猜是誰!”

“莫不是郡主的孫女林姑娘,那我們還真是有緣了!”世瑤心念陡轉,本來她還對這位即将入宮的新貴還充滿了期待,瞬間就跌落到了谷底。世瑤的确是需要一個人把她從皇後的寶座上解救下來,但是,林淑娴就算了,被太皇太後厭棄的人注定是沒希望的。

世瑤面色不變,苗氏一時卻有些猜不準她心裏到底是個什麽打算,照理說眼下這情形對她可是十分不利,不可能這樣的無動于衷!

“你們可不是有緣!入宮就是同一日,以後還要在這宮裏長久的相處下去呢!”苗氏的眼中頗有幾分深意,新貴入宮不過就是個開始,這以後的日子,可真是要多長就有多長!

“娘娘說笑了,臣女不過是進宮來服侍太皇太後的,用不了兩年也就回家去了。宮中再好,卻也不是臣女的長留之地。”

苗氏見世瑤說得認真,并非是謙遜或者玩笑,她雖不敢十分相信,但還是低眉言到,“彼之蜜糖,汝之砒霜,倒是本宮迂腐了。”

“娘娘是最心明眼亮的人,又豈是我這後輩能比得了的。”

“孟姑娘倒也不必如此客氣,姑娘第一天到我這長樂殿來,我就覺出來姑娘不是一般的人物,這些日子看下來,益欽佩太皇太後眼光獨到了。”

“娘娘謬贊,臣女愧不敢當。”

孟世瑤想要出宮的意圖,擾亂了苗氏原本的計劃。雖然她覺得世瑤的表情再認真不過,但是她就是不能相信,真的有人能夠抛下皇宮裏的榮華富貴!苗氏笑問道,“我那日派人送去的茶,姑娘可嘗過了?”

苗氏不稱本宮了,親近之意世瑤可是心領神會,“是,不過就只嘗了一次便不敢再試了。”

“宮裏的日子,看上去花團錦簇,然而,這個中滋味,就只有宮裏的人才最能體會。你這是才進來,往後就會習慣這個味道的。”

世瑤聞聽此語,趕緊施禮言到,“娘娘的提點之恩,世瑤已經盡知。娘娘慈心,可否幫助世瑤一二。”

“我跟你認識的時間雖然不長,但是也還算投契。這深宮大內并不是頂好的去處,難為你小小年紀能看得通透。只不過,你是太皇太後相中的人,本宮就算是有心,恐怕也難說得上話!”

若是尋常小事兒,苗氏倒是确定高氏肯賣她一個情面。可是立後這事兒,關系的不僅僅是前朝**,恐怕還有高氏一族的百年興衰,憑她是誰,也不可能影響高氏的決定。而她自己也有不少的希望要着落在這孟世瑤身上,怎麽肯輕易的放她出宮去!

“娘娘若是說不上話,世間便再無能夠相助世瑤之人了。”世瑤繼續低頭懇求,她知道苗氏對她有所圖謀,也知道苗氏所圖必定非同小可,事既未成,斷不會輕易助她。今日之舉,不過是投石問路而已。

不過,就算是問路,也得問的像不是!

苗氏心知高氏放着高家多少孩子不選,偏偏看中了孟世瑤,一定有非她不可的原因,而她冷眼觀察了這些日子,也覺得這孩子是皇後的不二人選。可她偏偏無意于宮廷,這出戲可不是越來越有趣了?宮裏難得有這個熱鬧,她如何肯輕易錯過,苗氏想了又想,緩緩地勸道,“姑娘在太皇太後身邊,又深得太皇太後的喜愛,找個合适的機會陳明情由也就是了,何必舍近求遠呢!”

“太皇太後不過是召臣女入宮服侍,臣女如何敢胡亂揣測,也就是貴妃娘娘親和,臣女才敢僭越一二。”

“你說得也不無道理。只不過很多意思,都是旨意背後的。你既不敢胡亂猜測,我又何嘗不是如此,就算是有心相助,也是無可奈何呀!”

世瑤坦言道,“如今雖然林氏入宮,但是後位未定,貴妃若有屬意之人,世瑤願意鼎力相助。世瑤雖人微言輕,但是日日在太皇太後身邊,總有一兩分助益。”

孟世瑤就是要把自己擺在應诏服侍太皇太後的位置上,跟皇後沒有任何關系,但是,她可以親近太皇太後,就是她在這宮廷裏生存下去的最大資本。

後位!苗氏一族汲汲以求這麽多年,卻沒有一個女子能夠得嘗此願,而她把目光放在孟世瑤身上,也不過就是為了尋找機會彌補當年的憾事。她費勁心機才保住了英宗趙曙的儲位和帝位,到頭來竟然是竹籃打水一場空。而苗氏先祖追随太祖皇帝可謂是戰功彪炳,然大宋朝立國之後重文輕武,百年之後,苗氏在朝堂上幾乎就沒了立足之地。這皇後的位置,對她的吸引力可想而知。

苗貴妃心裏很清楚,時至今日,無論是太妃還是太後都與她無緣了,即便是她百年之後,也難以追封為皇後。但是知道歸知道,讓她的一生如此寂寞寥落,她總是不甘。

如果能讓苗家的女孩兒為後,顯然她的心願就更容易達成,不僅是她,苗氏一族也算是無憾了。不過,她在宮中經歷的事情,比世瑤聽到的都要多,又怎會被一個小丫頭三言兩語就說動,雖然,她心裏真的很是意動。“姑娘若是一心想離宮,不如相助林氏,她家世不俗,又占得先機。”

女子入宮為妃,有幾個是自己情願的,絕大多數,還不是在踩在刀尖上給家族搏前程!孟世瑤相信苗氏此前對她有意拉攏,必定是有所圖謀,而她抛出來的條件,苗氏絕不可能不動心。而她更知道苗氏要稱準了她的分量才能決定以後的事情。而她無意于**,本來就少了跟苗氏合作的資本,能讓苗氏相助的,也不過就是太皇太後的親近而已,目前,連信任都談不上。想通此節,世瑤嘆息說道,“只怕她先機占得太早!”

苗氏心下驚駭,她這小小的年紀看事情竟然能夠如此的透徹,也難怪,大概只有這樣的人才會一心想要離開這皇宮。“來日方長,姑娘不妨慢慢斟酌。”

世瑤早知道求助于苗氏不會那麽容易,話能說到今天這個地步已經實屬不易。天長日久,還可以慢慢圖謀,急于求成,只能适得其反。世瑤微笑言道,“多謝娘娘指點。”

世瑤與苗氏随意寒暄了幾句就準備告辭出去,不過,還沒她開口,煥春卻走了進來,“娘娘,寧馨姑姑來了,說是有急事要請孟姑娘回去呢!”

世瑤與苗氏對視了一眼,顯然都不知道是何緣故。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