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龍珠與天鳳(上) (2)
難以克制心中的喜悅,對幾位道長躬身禮道:“趙某萬分感謝碧山觀!”
法日走上前來,雙手扶起趙佶燦的雙臂笑道:“趙大俠言重了。”
法覺笑道:“呵呵…趙大俠見外了,武林本是一家。”
乾旭道:“倘若我們是攝政王,會這樣做麽?”
這話真像一陣不請自來的西北風,把閣裏的喜氣全刮散了。幾人的笑意全無,內心忐忑起來。
武重發對乾旭說道:“請乾旭道長明示?”
乾旭道:“朝廷費盡心機對付武林,怎麽能輕易的饒過龍少俠!縱是龍少俠和蕭鐵假戲真做,朝廷最終對付的是武林!倘若貧道是攝政王,第一必除天修門。”
法覺點着頭的“嗯”了一聲趙佶燦道:“乾旭道長所言極是。通天峰已受重創,朝廷會趁勝追擊。”
法和道:“那就怪了!”
乾通心直口快的說道:“莫不是朝廷收買了龍少俠!”
武重發喝道:“荒唐!”
乾通禮道:“武大俠切莫動氣,貧道并無它意!”
法和對武重發笑道:“武大俠,乾通向來心直口快。”
武重發笑道:“在下也是心直口快,失禮失禮。”
法覺道:“會不會是黃帝欽赦了龍少俠?”
乾旭道:“就怕是放長線釣大魚!”
Advertisement
法日道:“龍少俠為人正義,絕不會背叛武林。”
法和道:“那真是怪了!不會用易容術吧!”
武重發道:“容可易,武難易。”
法日道:“我們一起出去觀外,先辨真假。”
一幹人馬來到了碧山觀外,龍東赫和弓神捕心意相通的相視了一眼。龍東赫換了一身新衣,臉上的傷痕還不見好。修妙站在院門外的平地上,怔怔出神的看着騎馬而來的龍東赫。她發覺龍東赫每近一些,她就不由自控的緊張一些。
修妙心道:“龍少俠真是武尊轉世麽!”
龍東赫和弓神捕一并跳下馬來,發覺兩扇院門後藏着兩人。
三奇和那個被天修門子從破廟帶來的小乞丐躲在了一扇院門後。
三奇對小乞丐笑道:“嘿嘿!師父找不見我。”
小乞丐說道:“你到底幾歲了?”
三奇道:“六七□□歲!”
“修妙!”走來的法覺喚了一聲,修妙方才發覺身後有人。
法覺心道:“畢竟是女子,經不得心動。”
修妙不敢擡頭的走到了法覺身後,法覺小聲說道:“穩重。”
修妙羞道:“是!”
趙佶燦和武重發一并趕出了院門,當見龍東的那刻二人同時流出了眼淚。
龍東赫疾淚如雨的跪了下來,拜道:“弟子拜見二位師叔!”
趙佶燦和武重發一并躬下身子攙扶起了龍東赫,把辨別真假忘的一幹二淨。
武重發一瞧龍東赫滿臉傷痕,心急道:“東赫,你受苦了。”
趙佶燦愧疚的說道:“都是師叔的錯,不該派你來沈水。”
龍東赫道:“師叔切莫自責,是弟子技不如人。”
弓神捕上前抱拳道:“二位天修門師,龍少俠平安回來,是王爺胸襟寬闊,得罪之處切莫怪罪。”
趙佶燦笑道:“公事公辦,自當理解。”
弓神捕又對法日抱拳道:“恭喜法日道長榮登觀主,這千兩黃金是王爺送來的賀禮!”
法日禮道:“多謝王爺,有勞神捕大人了。”
弓神捕道:“在下告辭,衆位多多保重。”
弓神捕跳上馬背,離開了碧山觀。
乾旭刻意的咳了一聲,法日笑道:“龍少俠快請回觀。”
法覺走前說道:“慢!”對龍東赫禮道:“龍少俠突然脫險,貧道甚是不解。為了以防萬一,就請龍少俠使出天修絕。”
修妙心道:“師父老糊塗了,龍大俠身子有傷。”
龍東赫回禮道:“前輩言之有理,弟子獻醜了。”在天修絕四絕之中,天修絕飛、天修絕風,龍東赫修達了四層,已是非常不易。他筆直而站,雙掌提胸,運足內力,只見他的雙掌向上射出兩股旋風,兩股旋風瞬間射高了三十七八丈。乾旭、乾通、修妙被龍東赫周身發出的內力逼的連退了七八步,就連趙佶燦和武重發也要運功抵擋。龍東赫收了功,突見在場衆人的頭發零亂。趙佶燦和武重發相似一笑,甚是滿意。
修妙神采奕奕的笑道:“龍大俠好神勇。”
法覺笑着瞅了一眼修妙,修妙低下頭打了個哈哈。
法日舉起大拇指贊道:“龍少俠日後必定是武林第一,快請快請!”
乾旭随着大家夥走回觀裏,心裏嘀咕:“朝廷怎麽如此手軟!搞什麽鬼!”
乾通瞧見乾旭的一雙眼珠賊賊的轉動,心道:“二師兄又打什麽鬼主意!”
乾旭對并肩走着的乾通說道:“師弟。”
二人一并停住了步子,乾通笑道:“師兄,賣力氣的事找大師兄。”
乾旭苦苦一笑:“聽你這口氣,我是個壞人喽!”
乾通笑道:“師兄是猴精。”
乾旭笑了笑,正色道:“你告知後院廚堂,每餐用銀針驗過,弟子夜裏不準睡覺,直到龍東赫走了。”
乾通不明道:“這是為何?”
乾旭道:“此事太過蹊跷,不得不防!”
乾通道:“我真想不通朝廷怎麽能放了龍東赫!”
乾旭道:“八成兒龍東赫被朝廷收買了。”
乾通道:“倒是看上去不像!”
乾旭道:“看一方富,不代表十方富。看一方窮,不代表十方窮!”
乾通道:“師兄說的是,我這就去辦。”
龍東赫在碧山觀休養了數日,身上的傷好了一大半。清晨,迎來了初冬第一場雪。天空看上去有些發紫,法日、法覺、法和、乾旭、乾通在聖法閣外望着這不一般的天空。
法日道:“天空見紫,有龍回天。快去備好超度法器,挑選一百聖院弟子候旨。”
乾旭道:“是!”乾旭離去了。
法覺道:“派一名弟子趕去天貞觀,喚修妙和龍少俠回觀。”
乾通道:“是!”乾通離去了。
法和道:“師兄,修妙作何安排?”
法覺道:“我有心将修妙許配給龍東赫,就怕龍東赫不願意。”
法日道:“二位師父,修妙自幼在觀裏長大,她願意留在觀裏,弟子絕無怨言。”
法覺禮道:“觀主善意,師父替修妙謝過。修妙畢竟是女子,留在本觀的确不妥。”
法和道:“以我之見,将修妙安頓在天貞觀為上。”
法覺道:“如她不願還俗,只好這樣。”
龍東赫和修妙來到了天貞觀,二人候在客堂。
“龍大俠。”修妙問道:“何時去尋千年雪蓮!貧道願意随龍大俠一起去尋。”
龍東赫笑道:“人死不能複生,一切順其自然。”
修妙悶悶不樂的“哦”了一聲,又笑道:“西安有很多名勝古跡,龍大俠再留幾日去逛逛!”
龍東赫道:“我惦念家中雙親,盼着早日重逢。”
法了從後堂走來,一眼瞧見修妙低着頭拭了拭臉上的眼淚。
龍東赫躬身禮道:“龍東赫拜見師太!”
修妙有些尴尬,低着頭禮道:“修妙拜見師太!”
法了還禮道:“二位請坐!”
修妙強顏歡笑的擡起了頭,對着法了笑了笑,而她已是心亂如麻,情不自禁的瞟了一眼龍東赫。三人坐上了椅子,龍東赫對法了笑道:“承蒙師太相助,晚生心懷感激。晚生委托法日觀主新鑄了五尊仙像,半月後會送到天貞觀。”
法了起身禮道:“龍少俠費心了,天貞觀謝過龍少俠!貧尼也有一份禮物贈送龍少俠,請稍等片刻!”她轉過身走去了後堂。
修妙笑道:“龍大俠猜猜師太會送甚麽禮物給你!”
龍東赫道:“應是道物!”
修妙道:“那可多了去了。”又興高采烈的笑道:“大俠佩寶劍,我猜是劍!”
法了一邊走出後堂,一邊笑道:“觀裏無劍,觀裏有真!”法了走了過來,右手裏端着一個紅盒。紅盒上用金絲繡着九朵祥雲,看上去無比精致。龍東赫和修妙起了身。修妙心想紅盒裏一定是寶物,她睜大了驚奇的眼睛。法了打開了盒蓋,就聞一些淡雅的香味。盒裏的黃絲綢上有一條藍玉珠子的項鏈,共九十九顆藍玉珠子。鏈墜是一顆黑珠子,這顆黑珠子要比九十九顆藍玉珠子大一點。
法了笑道:“這條項鏈在世上獨一無二,是道教中的罕見珍寶。”
修妙驚道:“難道這就是菲真項鏈!”
法了笑着點了點頭,說道:“菲真項鏈相傳是仙祖送與藍愛上仙的定情之物,人間叫它“菲真”。這九十九顆藍玉珠子,相傳是仙祖收集藍愛上仙的九十九滴眼淚。九十九滴眼淚,象征着九心九連。這顆黑珠子是一粒菲花種子,菲花是真情之花。貧尼把菲真項鏈贈與龍少俠,是希望龍少俠早日得到真愛。”
龍東赫道:“師太,這太貴重了!晚輩心領此禮!”
法了笑道:“貴重之物佩與貴重人,方顯貴重無比。就讓修妙給你戴上。”
修妙驚訝的用手指着自己的鼻子,看着法了驚了一聲:“我!”
法了對修妙笑道:“你與龍少俠共患難,已是真情!”
修妙“哦”了一聲,雙手拿起了菲真項鏈,她眼神如花的仰視着龍東赫,把菲真項鏈戴上了龍東赫的脖頸。
法了看着龍東赫說道:“不知龍少俠何時回去?”
龍東赫道:“晚生于明日一早返往慶重城…”
修妙突然哭出一聲,把自己吓了個半死。龍東赫微微一驚,側過頭忽見修妙淚如雨下。修妙的雙手使勁抹着眼淚,越抹淚越多,越抹心越痛,索性失聲哭了出來。龍東赫發覺修妙的哭樣柔柔弱弱,倒像一個女子。
法了起身笑道:“修妙與龍少俠共患難,有了兄弟感情。”
修妙起身忙道:“是有了兄弟感情。”
龍東赫起身對修妙抱拳道:“道兄,一時離別總會相聚。”
修妙忙應:“嗯嗯,修妙失态了。”
法了走來了修妙身前,笑道:“情到深處自然傷,道長去後堂洗洗吧!”
修妙謝過法了,走去了後堂。
法了對龍東赫笑道:“上次龍少俠來天貞觀,沒來及好好招待一番。今次就在這裏用過午飯,就當貧尼給龍少俠踐行了。”
龍東赫禮道:“那就勞煩師太了。”
法了笑道:“貧尼去廚堂張羅酒菜,失陪了!”
龍東赫禮道:“請!”
法了走出了門外,修妙從後堂走來。
龍東赫對修妙說道:“咱們在這裏用過午飯,再回去碧山觀。”
修妙“嗯”了一聲,眼神暧昧的對龍東赫笑道:“貧道帶龍大俠四處走走。”
龍東赫笑道:“有勞了!”
二人從客堂走來了天貞殿,殿裏正中有一尊四丈高的仙女。
修妙仰視着神像,說道:“這就是玲珑娘娘,道教上仙。”她看去龍東赫笑道:“武尊是玲珑娘娘的關門弟子。”
龍東赫恭恭敬敬的跪上了一個蒲團,對着玲珑仙像磕了一頭。
修妙站着身子,雙手合十,仰視着玲珑仙像,心道:“弟子修妙,請求玲珑娘娘保佑龍大俠一路順風。”她對着仙像敬了敬首,瞧見有兩個女子走進殿來。
頭前的女子三十四歲,文靜而典雅,披着毛絨絨的白羽披風,肩上落了一層雪花。她的肚子微隆,是個孕婦。身後的女子三十歲,冷冰冰的一張小臉。她穿着紫羽披風,手裏拎着一個香盒。在白羽女子跪上蒲團的時候,龍東赫起了身與修妙走去了別處。紫羽女子把香盒裏的一碟金條、一碟珍珠、一碟玉糕、一碟紅桃放上了供案。
白羽女子雙手合十,仰視着玲珑仙像,心道:“弟子楊回,請求玲珑娘娘保佑弟子懷上龍子!”楊回對着仙像磕了一頭,對紫羽女子說道:“麻姑,你也拜拜!”
麻姑應道:“是!”
龍東赫和修妙走來了後院的天尊殿,看上去天尊殿比天貞殿宏偉。龍東赫走進天尊殿,仰見有左右兩尊仙像有九丈高,中間一尊仙像有十丈高,
修妙道:“第一尊仙像乃道德天尊,太上老君,三十三重天;第二尊仙像乃元始天尊,盤古大帝,三十五重天;第三尊仙像乃靈寶天尊,通天教主,三十四重天。”
龍東赫一邊瞻仰着元始天尊,一邊說道:“三十五重天,盤古應是天地至高無上!”
修妙道:“非也!天有九十九重。在三位天尊之上有五位仙尊。第一仙尊當屬創始元靈。創始元靈有四個弟子,分別是鴻鈞老祖、混鲲祖師、女娲娘娘、陸壓道君。”
龍東赫道:“如來佛主呢?”
修妙道:“如來佛主原為接引道人,是混鲲祖師的大弟子。元始天尊座下有十二大金仙,其中的文殊廣法天尊,成佛中文殊菩薩。普賢真人,成佛中普賢菩薩。慈航道人,成佛中觀音大士。”
龍東赫道:“道與佛究竟有何區別?”
修妙道:“貧道認為。道講長生長真,亦是永生。佛講自滅自生,亦是永悔。”
龍東赫瞻仰着元始天尊,笑道:“當年聽阿公說過盤古轉世,不知是真是假!”
修妙無知的搖了搖頭。
這時,走來一個道姑對二人說道:“法了觀主請二位貴客去柴房!”
楊回和麻姑走出了天貞殿,殿外的九個石階楊回走下四個。就在此時,觀裏沖進一列高大威武的黃金甲神兵。每個神兵的左臂上系着一條白孝,腰間佩着黃鞘大刀。
為首的校尉對着天貞殿外的一個道尼火急的喊道:“快去喚來法了。”
楊回心道:“宮裏出事了!”她小聲對麻姑說道:“我們進去。”楊回轉身之時就聽校尉沖她喊道:“不準動。”楊回不動聲色的轉過身來,麻姑喃喃道:“什麽東西!”
法了和四個道尼趕了過來,校尉立刻暴喝一聲:“拿下!”
兩個神兵飛快的沖了上去,拿下了法了。
法了叫道:“貧尼所犯何罪?貧尼不知。”
校尉對法了說道:“去了就知道了。”一擺手說道:“帶走!”
楊回突然喊道:“慢!”跟着跑下了石階,攔住了去路。
校尉瞪着楊回喝道:“你不想活了!”
楊回道:“道教聖地,你們為何抓人?”
校尉喝道:“滾開。”
麻姑身子一閃擋在了楊回身前,不難看出麻姑是個一流高手。麻姑對校尉喊道:“大膽。”
校尉蹭的一下拔出大刀,喊道:“給我拿下!”
麻姑當即亮出一枚鳳圖玉牌,喝道:“跪下!”
校尉一見麻姑高舉的玉牌,慌忙跪了下來:“鳳後娘娘饒命,鳳後娘娘饒命!”
楊回道:“起來說話!”
麻姑退去了楊回身後。
校尉全身大冒冷汗的起了身,楊回問道:“你們為何抓人?”
校尉禀道:“回禀鳳後娘娘,少典領袖突然歸天。”
鳳後突感頭昏眼花,麻姑趕忙上前扶住了她。
法了恍然大悟,凄冷冷的笑道:“你們是要抓我去陪葬吧!敢情他還記得我!”
校尉對法了抱拳道:“師太,請上路。”
法了道:“我要去安頓一下。”
校尉為難的說道:“師太,末将是奉旨行事!”
楊回道:“讓師太去安頓吧!”
校尉道:“是!”
楊回和麻姑迅速的離去了。
法了對校尉說道:“你們等在這裏!”
校尉皺了皺眉頭說道:“請師太快些。”
法了走來了柴房裏的密室,密室裏備好了一桌酒菜。龍東赫和修妙見法了到來,二人一并起了身。
法了笑道:“快坐,快嘗嘗貧尼的廚藝!”
修妙笑道:“真沒想到師太的廚藝這麽了得,密室裏全是香味。”
法了夾了一筷子菜,放在修妙的碗裏笑道:“你以後常來,我天天給你做。”
修妙開心的“嗯”了一聲,卻不知法了心裏苦到了極點。
法了端起酒盅對着龍東赫笑道:“龍少俠正義俠德,貧尼敬龍少俠。”
龍東赫端起酒盅一飲而盡,修妙也端起酒盅對法了笑道:“晚輩一饞了就來找師太,晚輩敬師太。”
法了端着酒盅的手微微的抖了抖,修妙見狀忙道:“師太身子不适麽!”
法了笑眯眯的搖了搖頭,喝光了盅裏的酒。忽然,龍東赫像死了一般的栽倒在地。
“啊!”修妙慌忙起身去攙扶龍東赫,叫道:“龍大俠,龍大俠,你怎麽了!”
法了起身笑道:“他不會有事,放心吧!”
修妙難以置信的盯着法了,問道:“師太,你把他怎麽了?”
法了笑道:“他中了迷藥,一會兒就會醒來。”
修妙大吃一驚,忙道:“師太為何要迷倒龍少俠?”
法了笑道:“如不迷倒他,你豈能留住他!”修妙不明白師太是甚麽意思,突見師太伸出手指了指石床。修妙一怔,惶恐道:“罪過罪過!”
法了背過身說道:“如你不敢,這裏就是你的家!”法了凄然的流下了眼淚,咬緊牙關的離開了密室。
少典領袖歸天,西安城封鎖七日,百姓不許出行,龍東赫和修妙只好等在天貞觀。趙佶燦和武重發無法會合龍東赫,也只好在碧山觀等候。當日,碧山觀接到帝旨。法日、法和、乾通、帶領一百聖院弟子趕往了皇宮。
趙佶燦十分挂念龍東赫,夜裏難眠就在聖院裏散步。他走來聖經閣外,見法覺走來笑道:“趙大俠。”
趙佶燦笑道:“道長!”
法覺道:“貧道敢擔保龍少俠在天貞觀不會出事,趙大俠不必擔憂。”
趙佶燦道:“晚輩從沒聽說過武林之中有天貞觀。”
法覺道:“天貞觀不屬武林,是少典領袖所建。觀裏的道姑全是被趕出皇宮的女人,沒有帝旨任何人不準進天貞觀。”
趙佶燦道:“那!”
法覺笑道:“不瞞趙大俠,觀庭海生前是貧道的弟子。後來,觀庭海被殺,觀府被抄,慧妃被趕進了天貞觀,就是法了,法了正是觀庭海的小女兒。”
趙佶燦抱拳道:“慚愧慚愧。”
法覺笑道:“趙大俠無需慚愧。”又正色道:“觀庭海起兵謀反之前曾拉攏貧道,貧道飛鴿傳書将這個秘密告知了紮大善人。”
趙佶燦好生吃驚的說道:“原來是法覺道長。”
法覺微笑的點了點頭,說道:“想必趙大俠早已識破修妙是女子!”
趙佶燦點了點頭,法覺道:“修妙五歲那年,被家人遺棄。是貧道救了她,将她養大。貧道年事已高,恐怕沒有多少時日了。”法覺行禮道:“貧道懇請趙大俠撮合修妙與龍東赫的婚事!”話間,武重發走來了聖經閣的附近。
趙佶燦驚道:“這,呃!”趙佶燦很是為難的說道:“龍東赫喪妻不久,斷然無心再娶。只有等過些時日,晚輩盡力而為。”
法覺道:“多謝趙大俠,趙大俠早些歇息。”
趙佶燦禮道:“道長慢走。”
趙佶燦目送着法覺離去後,打算回去聖賓閣。突然仰見一個人影飛進了聖經閣的窗戶,他立刻飛身上了人影飛進的那扇窗戶。趙佶燦剛到窗前,突被從窗裏撲出的一道掌氣穿透了身體。走來的武重發突然仰見一個人影從高處摔了下來,他趕緊使出輕功飛奔過去。把守聖經閣的兩個聖院弟子聞見動靜趕了過來,一個聖院弟子見狀趕緊去通知法覺。
武重發急喊:“師兄,師兄!”
趙佶燦七竅流血,雙眼鼓的很大:“是他…”
武重發急道:“是誰是誰?”
趙佶燦眼睛大鼓的斷了氣,武重發抱緊趙佶燦悲痛嚎哭。
法覺難以相信剛見的趙佶燦,怎麽會突然身亡。聖院弟子把碧山觀搜了個底朝天,沒有發現一絲線索。從趙佶燦身受的掌氣判斷,兇手的內力渾厚。聖法閣外圍着六百聖院弟子,一百天修門子個個痛哭流涕。小乞丐和三奇在一邊堆起了雪人。
法覺果斷的說道:“碧山觀乃道教第一聖地,鬼魂絕不敢來此。”
武重發道:“單憑一個“是他”追查下去,猶如大海撈針。”
乾旭道:“能将趙大俠一掌斃命,武林之中沒有幾人。”
法覺道:“非也,武林藏龍卧虎大有人在。就讓貧道布陣施法,救活趙大俠!”
乾旭忙道:“師伯年事已高,倘若逆天改命恐怕會折盡陽壽。”
武重發道:“道長切莫…”
法覺一擺手道:“貧道心意已決。”接着大步走出聖法閣,對着門外的六百聖院弟子說道:“掌仙燈!”
六百聖院弟子立刻跪了下來,一并央求道:“師伯三思!”
乾旭趕出閣外給法覺跪了下來,求道:“師伯萬萬不可施法,請師伯等觀主回來。”
法覺對着衆弟子禮道:“貧道活了八十九歲,修道整整八十年,從中悟出一個道理,一個是人都知是人都不做的道理。那就是人人之樂源于生生之本。助人為樂,其樂無窮。”
六百聖院弟子一并禮道:“弟子謹記師伯教誨!”
乾旭淚道:“就讓弟子服侍師伯沐浴戴冠!”
九十九名乾字道士打坐成一個圓,頭頂九十九盞油燈,手捧九十九本道經,齊口朗朗念經。趙佶燦的屍體躺在九十九名道士圍成的圓中,他的身上蓋着一塊繡有乾坤的黃布。
法覺左手持劍,右手搖響銅鈴,繞着趙佶燦的屍體而步,嘴裏念道:“天地道,玲珑道,正法道,善德道,孝愛道,文武道,生死道,輪回道,還魂道。”接着左手舉劍問天,右手搖響銅鈴,仰天喝道:“九道取一還魂道,天賜赤精還魂陣。”
夜空紋絲未動,法覺又喝道:“玲珑法旨,天賜赤精還魂陣!”
似乎上天知曉法覺在逆天改命,突然天降一陣大雨,把九十九盞油燈全部澆滅,九十九名道士同時閉口不念。
法覺望天驚道:“難道趙大俠該死!”
在外圍觀望的小乞丐驚道:“冬天怎麽下起雨來了。”
三奇道:“噓!我師弟在睡覺。”
小乞丐道:“趙伯伯死了!”
三奇輕松的笑道:“死了正好睡個踏實覺!”
小乞丐喃喃道:“你哪有六七□□歲,最多三歲。”
三奇生了氣說道:“我才不是三歲,三歲是小孩。”
小乞丐笑道:“你把趙伯伯救活了,我就信你六七□□歲。”
三奇道:“哼!你等着。”
三奇一個飛身來到了趙佶燦的屍體前,跪下身來哭道:“你快活,你快活,我和小乞丐打着賭,你死了我就是小孩了。”他哭的甚是可憐,倒讓法覺同情的紅了眼睛。
法覺心道:“縱是一死,死中永生。”他左手舉直青劍,右手橫來二指,一邊用二指在青劍的劍刃上劃下一條血跡,一邊嘴裏念道:“咪嘛咪嘛咪嘛,乾坤借法,重掌仙燈!”只見劍刃上的一條血跡,突然飛離了劍刃,變成點點滴滴的火星,飛撲向了九十九盞油燈。
九十九盞油燈重新亮起,九十九名道士齊口念經。法覺高舉青劍,仰天喝道:“乾坤大法,雲遮天眼。”
眨眼間,雲竄星蹦,幾眼功夫,一片黑雲遮住了月亮。
法覺喝道:“玲珑法旨,天賜赤精還魂陣!”
突見大如一棵樹的半只手臂從空而降,手臂上閃爍着四個大金字“赤精還魂”。手臂的手掌向地伸開,正對着趙佶燦的屍體。手掌的五指上懸着五色令旗,紅、黃、藍、白、黑;五色令旗閃着五個金字,天、地、乾、坤、法。
法覺對着赤精手臂喝道:“玲珑法旨,開光!”
赤精手掌射下一道柔和金光,金光打在了趙佶燦的屍體。趙佶燦“騰”的一下直起了身子,臉色死白的面對着法覺。
三奇起身大笑:“哈哈,我贏了。”
在外注視的乾旭突見遮月的那片黑雲向南飛走,他對着法覺喊道:“師伯,天眼快現!”
法覺聞言心頭一怔,急挑了一眼月下的那片黑雲。
法覺心道:“怎麽回事!”
乾旭忙喊:“還魂來不及了,師伯快問趙大俠兇手是誰?”
法覺劍指趙佶燦,喝道:“殺害你的兇手是誰?”
趙佶燦眼不睜的說道:“法和!”
話音一落,月亮現出。法覺登時大湧一口鮮血,赤精還魂陣随即消失。三奇趕忙接住了倒下身子的法覺,一瞧趙佶燦的屍體忽燃大火,九十九名道士一并跳了起來,齊口念咒:“咪嘛咪嘛咪嘛……”
乾旭和武重發飛奔而來,法覺對着武重發說道:“貧道盡力了。武大俠,其中定有蹊跷,法和在皇宮,不會是兇手。”
武重發心情沉痛的說道:“在下明白。”
法覺奄奄一息的從懷衣裏掏出一個藍色小盒遞給了乾旭,說道:“這是為師從修妙的,耳,耳上,摘下來的…”
乾旭慌忙把耳朵貼上了法覺的嘴巴,突然大聲哭喊:“師伯,師伯…”
趙佶燦和法覺的去世是整個武林的悲事,武重發的腦海裏反複的浮現着趙佶燦親口說出的“法和”。可是法和身在皇宮,西安城封鎖,又無怨無仇,武重發焦頭爛額的在碧山觀前門外徘徊。
一個天修門子奔出了前門,對武重發抱拳道:“監院,馬匹已經備好。”
武重發道:“你們即刻啓程,一定要護好趙師兄的骨灰。”他從懷衣裏掏出一封信遞給門子,說道:“把這封信交給拜月主持,路上照顧好三奇。”
門子道:“是。監院,那個小乞丐怎麽辦?”
武重發道:“怪可憐的,帶他回天修門去吧!”
由于法覺道長的去世,來觀的客人要從後門啓程。乾旭前來後門送行,他和武重發并肩而站。九十六個天修門子,帶着三奇和小乞丐離開了碧山觀。
有四個天修門子留了下來,武重發對兩個天修門子說道:“你們扮成道士混進西安城,去天貞觀找到龍東赫。”
乾旭道:“武大俠。西安城封鎖,滴水不漏,還是耐心等過七日。”
武重發驚道:“果真滴水不漏?”其實在武重發以及很多武林人士的心裏,朝廷沒有力壓群雄的高手。
乾旭道:“少典領袖去世,黃帝必令神兵守城。武大俠應該知曉神兵吧!”
武重發道:“師父生前說過神兵,倒沒親眼見過。”
四個天修門子察見武重發面現顧忌之色,又聽乾旭道:“上仙在三十重天上,下神在三十重天下。黃帝乃人中龍,亦是下神。倘若凡人不遵帝旨,死後會下無間地獄。”
一個天修門子半信半疑的說道:“天上真的有神仙啊!”
乾旭道:“仙、神、佛、魔、妖、鬼、人一直存在三界。各有各道,各有各法。”
武重發嘆道:“哎!一日不見龍東赫,心就懸着。”
乾旭道:“武大俠大可放心,七日內西安城有神兵守衛十分平安。”
武重發只好打消了此念,但心依然懸着不敢放下。如果龍東赫有什麽不測,他這麽多年的付出就要前功盡棄了。他心裏說道:“東赫果真是武尊轉世,應該能平安歸來!”
有兩個天修門子想為武重發分憂,夜晚二人扮成道士,騎着兩匹大馬奔向了西安城,半個時辰後二人來到了西城門外。西城門緊閉,城牆上挂滿了白燈籠,城牆上有一百名黃金甲神兵,他們的黃金頭盔上刻着“神”字。一眼看去一百神兵的相貌仿佛一模一樣,都是濃眉大眼,高大魁梧,都有着一頭及腰的水藍色長發。
一個神兵的前身朝前傾了傾,旋即縱身跳下了城牆。這一跳,就有一百丈之遠。神兵跳在了兩匹大馬前,兩匹大馬同時仰高馬頭望了望夜空。馬上的兩個天修門子吃驚的面面相觑,全無發現這個神兵從何而來。
神兵拄着一柄金矛,對馬上二人說道:“不許再進,速速退後!”
兩個天修門子跳下馬背,一個天修門子禮道:“官大人,我們是碧山觀道士。”
神兵冷喝:“住口!再敢胡言,格殺勿論。”
兩個天修門子倒不害怕,只是心裏糊塗神兵怎麽得知他們在胡言。另一個天修門子從懷衣裏掏出一個木牌,對神兵笑道:“官大人,這是貧道的道牌。”他把手裏的道牌遞了上來,神兵接過道牌瞧都沒瞧的把道牌捏成粉末。
一個天修門子怒道:“你甚麽意思?”
神兵面無表情的說道:“你們身上沒有半毫道士氣味,莫在此糾纏!西安封鎖七日,七日後再來。”
發怒的天修門子仗着自己是天弟一閣的弟子,才不把這個神兵放在眼裏。他冷笑道:“若是官大人在三招內敗了在下,在下就原路返回。”
神兵不茍言笑的說道:“盡管出招。”
天修門子抱拳道:“痛快。”
另一個天修門子接道:“師弟!官大人一再勸讓,我們還是回去吧!”因為他發覺神兵并無為難之意,反而對神兵心生敬意。
發怒的天修門子對師兄嗆道:“你怎麽胳膊肘朝外拐,我手下留情就是了。”接着對神兵喊道:“看招!”他運足內力,一拳打向了神兵的胸口,拳速相當之快,拳速相當之勁。誰知,神兵的左掌穩穩的包緊了他擊來的拳頭。而他根本沒有看清神兵出掌,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