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上午周窈在臺裏度過, 跟周學勤拍完新一期的《三餐四季》,下午她也不用出去,中午準備留在臺裏吃飯。
還沒去食堂, 周學勤跟幾個同事抱怨着:“今天不想去食堂吃了,來來回回就那幾個菜, 我們去外邊吧?”
幾個同事不謀而合。
周學勤回身問周窈, 周窈忽然想起昨晚在朋友圈刷到的幾張照片, 搖頭道:“我點外賣吧,就不出去了。”
“那行吧。”周學勤說,“不過外賣也要等一會的, 你不餓嗎?”
“還好。”
周學勤幾人沒再勸誡, 談笑着出門。
她點開九館的外賣, 點了兩道菜,幹煎檸檬蝦和糯米蒸排骨。
這兩道菜昨晚剛在孟之旭朋友圈看到過。
辦公室人走得差不多, 四周寂靜。
周窈鬼使神差地,再次點開了朋友圈, 從上滑到下。
這一次, 她才發現昨晚跟在孟之旭那個曬美食的朋友圈下, 安常也發了個視頻, 配文:小垃圾生日快樂。
尤許在下面評論:祝小垃圾明年依舊垃圾得這麽可愛~
視頻封面昏暗, 看不出什麽。
周窈點開視頻, 頓時震耳欲聾的嘈雜聲從視頻裏傳來,她連忙又調小音量。
視頻裏應該是在一間KTV包廂, 五顏六色的光線迷蒙。
Advertisement
背景音在放一首生日兒歌,戴着生日紙冠的許錦嘉背對電視屏幕,面前桌上擺放了一排啤酒和一個已經點燃蠟燭的蛋糕。
他合掌閉眸兩三秒,一睜眼就扭頭沖旁邊喊:“九爺, 過來幫我吹個蠟燭!”
拍視頻的人跟着将鏡頭轉過去。
點歌臺前的高椅上,戴着鴨舌帽的男人單腳撐地,垂下的手中拎着一瓶酒。
嘈雜歌聲中,孟之旭懶懶的聲音十分有穿透力地傳來:“幫你吹個屁。”
許錦嘉笑道:“那也行啊,過來放個屁。”
鏡頭再次轉回。
轉回的那一瞬間,包廂內光線忽明,孟之旭擡頭,光一瞬照亮他筆挺的鼻梁,唇色暗紅。
他嘴角突然噙起一抹淡笑,跟着迅速消失于鏡頭外。
視頻結束。
周窈愣了下,不受控制地,再一次點開視頻。
前面的內容一成不變,鏡頭轉移時,她又莫名其妙退出視頻,手指快速在屏幕上往下刷。
其他人發的內容五花八門,點開退出,點開退出,內容講了什麽一個都沒記住。
她逃避猛獸一般直到刷到前天的朋友圈,才作罷退出。
揉了揉酸澀的眼睛,周窈像個洩了氣的氣球,毫無支撐力地癱趴在桌上。
最近她真的太累了,不是工作身體上的累,是心理上的。
這種無法控制的心理令她惶恐害怕,可忽隐忽現的陌生情愫又拉扯着她的新鮮好奇感。
她害怕失控的感覺,害怕事情剎不住腳地往與她平穩生活相悖的方向發展。
莊毅的事她已告知父母,苗葉對這個結果感到驚訝。
驚訝的不是她與莊毅一事黃了,而是莊毅母親的行為。苗葉雖然催促周窈相親,但并不會妨礙她與對方的相處,是好是好全憑她個人決定。
苗葉曾問她:“如果莊毅母親沒去找你,你會不會就跟他成了?”
周窈含糊地轉移話題。
她的态度說明一切。
最終,苗葉徹底滅了幫她相親的念頭,而是告訴她:“你自己在同學同事裏找吧,先找個男孩談戀愛也行。”
周窈失笑反駁。
相親她可以接受,找人談戀愛,她沒把握。
“咚咚”兩聲脆響,将周窈神思拉回。
她猛地從胳膊裏擡起腦袋,看向倚在桌前的廖波,“這麽累啊,飯都不吃了?”
周窈表情木楞了幾秒,随即展開笑顏:“點了外賣。”
提起外賣,周窈登了下外賣平臺,靈光一閃,突然想到她剛才點外賣好像沒改地址。
點開一看,地址果然是孟之旭家。
自打她從宜賓縣回來,就沒再給孟之旭點過外賣了,平日不是在食堂就是在外邊吃,今天是她回來後首次點外賣。
她愣了足足三秒,看到九館已經接了單,想想算了,不如還當是送給孟之旭的,她走兩步去食堂吃。
周窈起身,廖波投來疑惑的視線,她聳了下肩,無奈道:“外賣地址給錯了,我跟你一塊去食堂。”
“換一下啊,多大點事。”廖波道。
這事不太好解釋,周窈就沒說,摸摸肚子道:“就算改了也要等好久,我這會已經有點餓了。”
廖波以為她退了單,沒再說什麽。
兩人并肩往食堂走。
途中,廖波突然道:“小周,李吉的事你知道嗎?”
“聽說了點。”
工作群那麽多,多多少少透露些消息。
“這個季度結束,他就會從新聞頻道下來了。”廖波淡淡道。
周窈沒什麽情緒地嗯一聲。
“你小心點他,一般老實過頭的人,更容易幹出讓人意想不到的事。”
周窈摸了下耳垂,笑了:“嗯,我知道了。”
到食堂跟廖波買好飯坐下,邱亞良一個電話突然打了過來。
周窈以為他有急事,捂着手機隔開吵鬧聲,問他何事。
邱亞良反問:“你在哪?”
周窈道:“在食堂,跟廖姐一塊吃飯。”
邱亞良好像在走,然後她聽到電梯門開的聲音。
邱亞良問:“幾樓?”
“二樓。”周窈疑惑道,“什麽事啊?”
邱亞良走得急,有些喘,忽然笑了下,“沒事,有人托我給你送個飯。”
“啊?”她發出一聲短促的疑問。
疑問剛出,一個名字瞬間鑽入腦內,“孟之旭?”
通話那頭的邱亞良笑得略微暧昧:“沒想到你們鄰裏關系搞得不錯啊。”
周窈啞了啞口。
不待她解釋,邱亞良又說:“好了不逗你了,他說這幾個菜是為了感謝你上次收留那個誰,那個關榮清來着。”
“哦。”周窈兀自緩緩點頭,像是也在肯定他的說法,“這樣啊。”
“不說了,我一會就到。”
邱亞良的速度确實快,十分鐘之內找到了她們。
将飯盒往她面前一放,“小周,專屬外賣來了。”
對面廖波望一眼滿面春風的邱亞良,又看看道了聲“謝”,準備拆飯盒的周窈,目光存疑。
邱亞良注意到,忙撇清解釋:“廖姐,你可別亂想,我只是個跑腿的。”
飯盒裏一共三道菜,份量不多。
其中兩份是周窈點的,另外一份上貼了張紙條,寫着:紅豆軟骨瘦肉羹。
字跡潦草,筆鋒犀利。
宛如其人。
廖波只是掃了眼,并未詢問。
周窈也沒有主動解釋,推過飯盒邀請她一塊吃,而後扭頭問邱亞良:“邱哥,吃飯沒?”
“吃過,”他說,“剛從九館回來。”
廖波輕哼了聲:“真是個大閑人。”
邱亞良趕忙訴苦:“我跑了一上午贊助了,你是不知道我多羨慕你們坐辦公室喝茶聊天的呢。”
廖波乜他一眼。
邱亞良摸着鼻頭笑笑,“行了,不打擾你們吃飯了,我下午兩點新區還約了人。”說完跟二人揮手道別,來得匆匆,去也匆匆。
周窈視線放回飯盒,她撕下紙條,順手對半疊起,剛要放下紙條忽而又手指輕輕一揉,将疊好的紙條揉成小團,置之一旁。
對面廖波觀察到她的小動作,只覺小姑娘做事還挺較真。
掀開盒蓋,一陣雞湯的鮮香襲來,紅豆軟骨瘦肉羹顏色很是不錯。
周窈舀了小勺,裏面零丁幾粒紅腰豆煮得軟爛,細長條的瘦肉入口酥爛,雞軟骨也很有嚼勁。
最主要的是,湯汁微微帶了點甜,她很喜歡這個味道。
廖波不是錫城土著,盡管在錫城生活多年,也吃不了甜。
瘦肉羹她嘗了口就沒再吃,見周窈頻頻下勺,不禁挑了下眉道:“看來這個廚師挺了解你的口味的。”
周窈聞言心裏咯噔一下,肢體動作卻未顯露分毫。
她不以為然笑道:“碰巧了吧。”
飯後,周窈回到工位。
思來想去,還是給孟之旭發了微信感謝。
對方估計在忙,也估計看到了不以為意,沒回。
傍晚下班拖了些時間,周窈他們有關下一期的公益活動開了個短暫會議。
會議結束,她拿手機時才發現孟之旭下午三點多回了她。
對方回:客氣,好吃的話麻煩周大主持幫忙宣傳下。
九館休息室內。
孟之旭跟活動組織者李萌通完電話,被對方拉進一個小群,群名:錫城志願者。
裏面一共六人,其中三名非錫城人。
孟之旭一進去,裏面就有人問:新人是錫城本地人嗎?
孟之旭沒回。
他看到周窈的消息跳了出來。
她發了個OK的表情。
志願者群裏有人艾特他:新人改一下名字和居住地區,我們商量下下周五在哪集合,會開車嗎?
孟之旭返回群頁面,回:濱湖,會。
組織者冒了出來:孟之旭不跟我們一起集合,他自己開車。
有人問:既然他開車,那不能順便載一下我們嗎?
孟之旭:不能。
組織者:恐怕不能,他開的摩托車,不方便。
其他人:……
組織者叫李萌,與孟之旭認識頗久,雖認識時間長,二人卻并不熟絡。
他們是在論壇相識的,那會二人都才十七八歲。不止他們二人,論壇裏一群年紀相仿的少年紛紛聚集,抱着巨大的熱情與激情,奉身于志願服務。
那時候的通訊和交通都沒現在發達,偶然有一次成功舉行的志願者活動大家都興奮不已。
他們服務的區域涉獵廣,比如贊助留守兒童、看顧孤寡老人等等。
他們成群結隊沒有正式官方組織,因而很難令人信服,活動過程中也頻頻受挫。
原本隊伍裏的人來了走,走了來,換了好幾批。
那會絕大多活動的費用都來自志願者本身,而孟之旭,是他們之中出手最大方的一個。
後來大家才得知,他還是個小有名氣的賽車手。
早些年裏,志願者聚會孟之旭來過兩三次,後來就沒再見過他的身影。李萌總共也只見過他兩面。
他們的隊伍如今有了官方蓋章,活動費用也得到各方資助,不複從前的窮酸樣。
成員換了一批又一批,唯有幾個老人還記得孟之旭是誰。
推薦組織管理者時,孟之旭的名字曾被人提過,被他主動拒絕了。
這次關愛老人的公益活動是與錫城電視臺合作的,孟之旭在大群裏看到消息,這才給李萌打了電話。
退出群聊。
孟之旭躺回沙發,按了按酸脹的太陽穴。
微信主頁面的“發現”一列冒了個紅點。
他順手點過去,看到“朋友圈”一欄出現了周窈的頭像。
她發朋友圈了。
孟之旭換了只手輕輕揉着左邊太陽穴,好整以暇地點進去。
她發了三張圖,配文:免費打廣告,店名叫九館。
圖片和文字都一板一眼地透露着屬于她的官方風格。
孟之旭點開圖片,發覺有些熟悉。
瞧清楚後,驀然笑了。
她偷了他的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