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筝曲

不知是婉淑媛從中作梗,還是朝露公主韬光養晦,自入宮那日起,朝露公主就抱了恙,輕易不出長春宮的門,更不要說在人前轉悠了。

朝露公主君言是沒見着,可太後生辰倒是近了。

君言等了這日多時,前世的青衣就是靠着今日一舉入了太後的眼,那今天就讓做妹妹的來代替禁足的姐姐。

君言雙手撫上面前的漢筝,一邊放着極為名貴的玉甲。

在靖國,筝不是閨閣女子常用的樂器。琴棋書畫,大戶人家的女子一般都愛學琴,故筝曲在後宮之中極為少見。

而君言也不過是偷偷跑出家門之時,伏在別人家的窗戶上偷學過。

那女師父看君言學的認真,就喚她進去傳授一二,玉甲這類名貴的義甲,是從來不曾用過的。

女師傅教的極為認真,左手還輕輕拍着案幾,像是在打着節拍。每當這時候君言都會偷偷看向女師傅,覺得那時的她漂亮極了。

這副義甲是君言塞了銀子托出宮采買的小內侍從宮外帶進來的。

筝對弦,雁柱和義甲的要求極高,不同的義甲彈出的聲音也各有差別。這是君言賣了很多繡活兒才換來的玉甲,通體溫潤。

君言不敢光明正大的練習,每次都只是雙手虛放在筝上,輕輕地碰觸着。

待到太後生辰那日,君言從箱底取出一套松花色對襟襦裙,裏頭的鴨卵青抹胸上隐約有些暗紋,下身的裙擺上海棠花朵朵綻放,衣袖上繁複刺繡工藝透露着這件衣服的精致。

這是君言壓箱底的寶貝,進宮之前家裏一人給了一套,是君言為數不多的好東西。因着今日是後宮之中最貴重的女人的大日子,宮裏早早的就準備了起來,不到寅時各宮的宮女就被分派着幹起活而來。

君言端坐在銅鏡前,示意雲遲上前梳頭,雲遲左右比劃了幾下,十指靈動,一個漂亮的淩虛髻挽在了君言頭上,斜簪了些散碎宮花并一只碧玉玲珑釵。

太後娘娘的生成辦得極大,從晌午開始就賞下各類壽桃,宮人們每人又都能領了銀錢。一時間宮裏上下都喜氣洋洋。

宮妃們早早的來到壽康宮陪伴太後說話,連一些有品階的命婦都必須到場。大家嘴裏成串的說着讨喜的祝福詞,送上賀禮,太後娘娘笑得和藹。

Advertisement

至宴,歌舞升平。

君言這時才從人後走出來,曼聲道:“嫔妾啓祥宮貴人顧氏給太後娘娘請安,恭祝娘娘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給皇上請安,皇上萬福。”

君言曲着身子又道:“嫔妾愚鈍,苦練了筝曲獻于娘娘。”

太後點了點頭,示意她下去準備。

君言閉了閉眼,深吸一口氣,唇邊挂了笑,與一旁的伴舞宮娥輕聲囑咐着,這才取了筝坐在後頭,剛想起奏,趙婕妤不陰不陽的聲音就傳了過來:“整日的做些下賤人的勾當。上不得臺面的東西,正經大戶人家的姑娘,誰會去學了這來。”

聲音并不大,後妃席裏卻聽得真切,賢妃狠狠地瞪了眼趙婕妤,她才不滿的閉上了嘴。

君言笑了笑,懷裏抱着筝坐下,十指上綁着玉甲。

樂起,輕輕悠悠,宮娥們形态各異,做了最簡單的漢舞婀娜狀,雲袖略動,起伏多姿。樂聲漸漸快了起來,筝曲獨有的清脆,圓潤,渾厚的音色在君言的手下流出,太後已露出滿意的笑容。

忽的,音樂一變,左手扶着雁柱的君言竟是邊奏邊調,見她一手挪動雁柱,一手彈奏樂曲,繁複的指法與變化多端的音調完美結合。

樂聲多為歡慶,勾、托、劈、挑、抹、剔、打、搖、撮,各類指法紛飛,其中以搖指最為動人,随着君言的輕重緩急,只覺得樂聲時近時遠。

她終是放開雁柱,回到了最原始的彈奏方式,滑音配合着顫音,揉弦也恰到好處。

紮樁搖和懸樁搖的交替手法,只讓人覺得眼花缭亂。

更別提多聲部的雙手彈奏,簡直是信手捏來。

君言此時無暇顧及別人的目光,而席上除了皇上,太後,所有人的面色都十分僵硬。讓一個小小貴人如此大出風頭,但這事兒若是落在了她們頭上,還真沒有人能做到這麽高難度的演奏。

這時的趙婕妤倒是識相的閉了嘴,只是緊緊的攥着手裏的帕子,像是要狠狠撕碎了一般。

再美好的音樂也有停下來的時候,最後的尾聲結束在輪指和爬音,輕輕靜靜,慢慢悠悠,當最後一個音落下的時候,所有人都默契的沒有開口。

自古以來,舞蹈配合樂曲,定是舞蹈更吸人眼球,只是如今……

大家似乎除了開場見到了宮娥們在跳些什麽之外,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君言的手上,确切的說,是她飛舞在漢筝上的十指。

辰統帝覺得是這樣美麗,像是這手,也能跳舞一般。

從前怎的從來不知道,藏在棠梨宮裏的一個小小常在,竟然還有這樣的本事。他又想起君言的一言一行,不知不覺的唇角勾了笑意。好在現在還不晚,放在啓祥宮裏頭,自己可慢慢挖掘這小鬼精的妙處。

太後打破了寂靜,歡喜着開了口:“這是什麽曲子?哀家倒是從來沒聽過。”

君言從座上起來,欠了欠身子道:“君言獻醜,這曲子名叫《慶豐》,是君言閑來無事自個兒琢磨的,取的是願靖國年年土地肥沃,百姓豐收的意頭,太後娘娘見笑了。”

聽了這話,太後更是喜歡的不行,直說顧丫頭有心,連皇上都開了金口:“這曲子實在動人,聽過一次便不會忘,沒想到敬貴人的筝彈得這樣好,怕是宮裏的樂師都要自愧不如了。”

君言垂下了頭,連道謬贊,只聽趙婕妤嘟囔一句:“也只有樂師會在衆人面前顯擺自個兒的技藝,哼。”

君言從未将她的話放在心上過,轉眸對她笑了笑,卻惹得趙婕妤一陣心驚。

上座的太後和皇上心情大好,太後更是連連說:“賞,必須要賞,皇上看着賞些什麽好?”

辰統帝勾了勾唇邊,撫弄着拇指上的玉扳指,道:“那就晉了婉儀罷。”

君言跪下身子:“嫔妾謝皇上恩典。”

一場宴下來,想來除了太後,皇上,君言。怕是沒人能高興的起來,賢妃明确的看到了辰統帝眼裏的玩味和興趣。

是一種從前從未在他眼中見過的情愫,賢妃強壓着心裏的不安與急躁,面上換了一臉喜色:“恭喜婉儀妹妹了,這可是大恩典呢,一次就越了品級,連小儀都省了呢。”

說着那趙婕妤也接了話:“是呢,看來姐姐也該去好好學學,原來學好了筝曲竟有這用處。”

這話說的不漂亮,上座的太後蹙了眉:“趙婕妤,越發的口無遮攔了,怎的?你是想步瑤芬儀的後塵?”

話說到這兒,賢妃又輕輕淺淺的開口道:“瑤芬儀小主已禁足二月有餘了,在柔福宮裏日日抄寫聖祖遺訓,日日忏悔,現已得了教訓,今兒娘娘生辰,不如就開恩……?”

太後沉吟片刻,點了點頭:“也罷,整個宮裏都這麽熱鬧的,也讓她出來走走吧。”賢妃應了聲,眸光掃過君言,後者對她歪頭笑了笑。

“沒聽見太後娘娘的話嘛,還不快去請瑤芬儀來。”趙婕妤這才得了勢,指使着小宮娥下去辦差事。

待到瑤芬儀至宴,已又是好一會兒了。久不出現在人前的顧青衣打扮的比君言還要隆重些,眉宇間盡是柔情。

“嫔妾給太後娘娘請安,恭祝太後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

上座的太後連看都不看她一眼,只是輕應了聲,青衣的面色白了白。起了身子由着宮娥指引入了座,卻見君言竟是坐在了自己上首的位置,嘴角抽了抽道:“妹妹你這是……?”

君言親昵的拉過青衣的手,笑道:“姐姐解了禁足,妹妹打心眼兒裏替姐姐高興呢,方才妹妹獻了一曲,皇上高興,晉了妹妹婉儀的分位,怎麽,姐姐不替妹妹高興嘛?”

說着小心翼翼的看着她,聲音不大,卻能讓所有人都聽得清。

青衣面色僵硬,另一只垂下的手緊緊的掐着自己,養的極為漂亮的指甲像是要掐斷一般,她硬是擠出了笑意:“怎會,妹妹高升,姐姐替妹妹高興還來不及呢。”

太後畢竟年事已高,宴席沒有持續太久就散了去,辰統帝緩步走下來,親自執了君言的手,道:“敬婉儀随朕回養心殿吧。”

簡單一句話讓周圍的宮妃們銀牙暗咬,君言垂着頭,像是有些嬌羞,手被辰統帝緊緊攥着,身後跟着一衆宦官宮女,遠處還有宮妃們行禮恭送之音,簡直讓君言差點笑出了聲。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