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067 再回松陽縣,
柳蓮的婚事辦完沒過多久, 又開始辦柳蓉與馬永福的親事。
他們倆成親的日子定在九月十八,兩家離得遠,馬永福八月二十就帶着迎親的隊伍到了樹州郡。
柳天佑按照柳蓮成親的規模把柳蓉送上花轎之後, 又帶着幾個小的跟着去了松陽縣, 打算到了松陽縣之後,在縣城的院子裏修整幾天, 再由馬永福用花轎擡回去拜堂。
除了不放心柳蓉, 還有就是,他也想回去見見自己以前的兄弟們。樹州郡這邊的後續宴客這些,則交給了周新蕊和葉偉奇、小山料理。周新蕊和葉偉奇負責招呼客人送客,小山負責酒宴和管家。
柳蓉的嫁妝跟柳蓮一樣,還是寧安郡所有産業的兩成, 但她不參與管理, 每年分紅利就行。除此之外,陪嫁的那些家具什麽的, 因為路途遙遠不方便運輸, 就沒在樹州郡給她做,而是讓人在松陽縣給她定做了一套。衣服、布料、首飾這些也是在松陽縣準備的。等于說,柳蓉只穿了身上那一套行頭到樹州郡。
柳天佑時隔幾年再次回到松陽縣, 看到記憶中那低矮的城牆還是跟以前一樣, 想到自己以前早早的等在城門前排隊進城賣東西的日子,一時間竟有恍如隔世的感覺。
錢安遠把隔壁馬榮家的院子買了下來, 又把三家的院子推到重新規劃了一番,建的新院子看着比以前寬敞了很多,房間也多,正房廂房加起來有十二間。
等柳天佑一行人住進來時,把院子住了個滿滿蕩蕩, 一間不剩,甚至還有些擁擠,實在是他帶回來的送親隊伍人數太多了,有二十多人。
錢安遠和柳蓮沒住進這院子,而是住進了他們自己的小家。離這裏也不遠,出了巷子口右轉,往前過一個街口就到。
馬永福帶着迎親的隊伍先回了自己家。馬榔頭和宋招娣沒帶着孩子們搬到縣城來住,但在縣城給馬永福買了個帶前後院的一進小院,讓他們小兩口住。
兩家在商量婚事時,柳天佑本來說這院子由他買的,當陪嫁。馬榔頭覺得不妥,他覺得自家兒子又不是上門女婿,怎麽能住女方家的房子?就出錢買了這個一進小院。院子裏的家具什麽的,是柳天佑讓人定做的,算柳蓉的陪嫁。
.......
柳蘭看見院子裏的石榴樹和桃樹還是原來院子裏的,頗有些遺憾的跟身邊的柳荔柳苑說道:“三姐,四姐,說起來,這院子裏的石榴樹結的果子,我們一次都沒有吃到過呢!”
柳苑聞言用帕子捂着小嘴笑了起來,“小妹說得是呢,這院子我們家買了沒多久就搬到樹州郡去生活了,算起來這地方也算得上一處吉地了。難怪大姐夫要把這裏的老院子推到重新建,而不是在別處重新買院子。”
柳荔看了眼樹上那些紅紅的大石榴,笑道:“今年趕巧,可以吃到了。我來先摘一個下來嘗嘗,看看可甜。”
柳蘭:“三姐,我去搬個凳子來,摘上面又大又紅的那種,那種肯定甜。”
還沒等她進去搬,身邊伺候的小丫頭就機靈的給她搬過來了。看着柳荔站上了凳子,又半蹲着在下面扶着凳子。
柳苑看見都忍不住贊了一句:“還是小妹會□□身邊的丫頭,這小月越來越機靈了。”
柳蘭見自己身邊的丫頭被誇了,感覺就像自己被誇了一樣,心裏美滋滋的,“嘻嘻嘻.....四姐,你身邊的小荷也很機靈啊,那個花繡得跟真的似的,衣服也做得好。”
柳荔今年有十五歲了,個子随了柳天佑,長得高挑瘦長,是姐妹幾個當中個子最高的一個,同是也是姐妹幾個當中長得最像柳天佑的一個。親事定的是孟子實家的老二孟文樂,計劃明年秋闱之後的十月成親。
柳蘭見柳荔站上去了,開始在下面指揮起來,“三姐,摘你右手邊那一個,那個紅且大......三姐,你頭頂那一個也大.....三姐,我們多摘一點兒,待會兒給大姐和大姐夫他們也送去幾個......三姐,還有你左邊肩膀旁邊的那個也大......”
柳荔本來說只摘一個嘗嘗,結果在柳蘭的催足下,不知不覺就摘了大半筐。
柳天佑整理完東西出門,就看見柳荔站在凳子上摘石榴,柳苑、柳蘭則在樹下看着,身邊的筐子已經裝了大半筐了。
只見他笑眯眯的走過去,站在樹下問道:“這石榴你們幾個可吃過了?甜不甜?”
柳荔:....
柳苑:....
柳蘭:....
柳荔低頭看了一眼地上的筐子,有些窘迫的說道:“爹,本來我只想摘一個下來嘗嘗,哪知一摘就停不下來了,不知不覺就摘了這麽多了.....”
柳天佑樂呵呵的搖搖手,“無妨無妨,摘了便摘了。”
柳蓉聽見院子裏的動靜,也從屋裏出來,微笑着站在屋檐下看着自家爹和妹妹們說話。自己再過兩天就要拜堂成親,然後為人妻為人母了,這種在娘家無憂無慮的日子也即将結束。
她心裏既對未來充滿了向往,又對家裏的一切舍不得,因為她知道,自己這一嫁,再回來就叫走親戚而不是回家。
柳蘭一臉讨好的看着柳天佑笑着說道:“爹,這石榴這麽紅,肯定很甜。”
柳天佑:“不甜也沒事,可以用來泡石榴酒喝。”
柳蘭一聽石榴酒就兩眼放光,慫恿着柳荔把石榴全摘了泡酒,“三姐,要不我們把這石榴全摘下來泡成酒?”
柳天佑聞言笑罵道:“你個小酒鬼,咋個就這麽愛喝酒?”
柳蘭:“爹,還不是因為你泡的果子酒既好看味道又好,那麽好喝的東西,誰不喜歡喝?你不是還說過,那個野葡萄酒喝了可以變美?再說了,三姐四姐比我喝得還多呢!”
柳天佑見她扯歪理,無奈的笑道:“好好好,這就把石榴都摘下來泡酒,不過得你自己動手,我是不想動了。”
柳蘭:“行啊,我都看過你做好多遍了,應該會了。”
柳苑:“小妹,我幫你一起泡石榴酒。”
柳蘭:“好啊,四姐。三姐,你也要來一起試試麽?”
柳荔:“我沒空,泡好了告訴我一聲,讓我嘗嘗味道如何。”
“好吧!”柳蘭見她拒絕也不勉強,笑嘻嘻的應着。
柳蓉看着院子裏的這一切,也沒參與進去,只在一旁看着笑着。
........
楊平安、楊保安、楊林安三兄弟,得知柳天佑這次也跟着一起回了松陽縣,一大早就找過來了。到時,柳家正在吃早食。
柳天佑聽小竹說他們幾人來了,讓小竹把他們請去了茶樓,自己随後就到。
“是,老爺。”
看着小竹出門,他趕緊吃完早食,又去換了身衣服,整理好儀容覺得沒問題了,這才往茶樓而去。
楊平安眼尖,柳天佑還在茶樓對面,就被他瞧了正着。他走到茶樓門口,激動的朝着柳天佑猛揮手:“天佑,這裏。”
柳天佑聽見街對面有人在叫自己的名字,定睛一看,見是楊平安在朝着自己揮手,應了一句:“平安,我這就過來。”
走進看他比幾年前蒼老了很多,心裏有些發酸。眼前這人以前可是陪着自己走了好長時間的夜路,從沒聽他叫過一聲苦一聲累,每次送完貨只要給他叫上一碗肉絲面,他就高興得不得了。
他安奈住自己激動的心情,輕聲說了一句:“平安,你這幾年過得可好?”
他雖聽錢安遠提起過他,說他現在開了一家編籃子的作坊,專門為柳家作坊供貨,一個月也能賺個好幾十兩銀子,但終歸沒有親眼看到。
“天佑,托你的福,我過得可好了。”楊平安說着上下打量了一番柳天佑,又憨憨的笑着說道:“天佑,你好像看着比以前更俊了,一點兒沒見老。我就不行了,這會兒跟你站在一起,像是兩輩人了。”
柳天佑;“胡說,我看你還是這麽精神,說話還是這麽中氣十足。”
楊平安摸摸自己的後腦勺,笑得更憨了,“嘿嘿嘿.......”
柳天佑見他跟以前一樣,沒變,心情頗好的說道:“平安,走,我們先進去再聊。”
楊平安:“好,看我,站在這裏拉着你說個不停.....”
他快步走到桌子前,對着早已站起來的楊保安、楊林安兄弟喊道:“保安哥,林安哥,別來無恙?”
楊保安/楊林安:“呵呵呵,我們都挺好的。”
楊平安:“大哥二哥,你們看天佑是不是比以前更俊了?”
楊保安上下打量了一番,點點頭,“嗯,看着是比以前俊了,比城裏的大老爺看着都精神了。”
柳天佑:.......
聽見他們這樣說,在心裏吐槽道:自己又不是女人,要那麽俊做什麽?他突然一下子不知道該如何與他們交流了,只微笑着任他們打量。
楊林安:“天佑,聽說你又去讀書了,現在讀得如何?可考上秀才了?”
“僥幸中了。”柳天佑謙虛的應了一句。
楊平安驚訝道:“真的呀?天佑你也太厲害了,這才讀了幾年就考上秀才了?天佑你果然是我們幾個當中最聰明的那個。”
柳天佑:“我還是讀了快七年才考中的.....平安,有糧餘糧可好?”
楊平安:“他們啊!他們兄弟去北方種地去了,要臘月裏才回來。我二哥也打算過完年跟他們一起到北方開荒種地。聽說那邊的荒地随便開,地也很肥,并且前三年都不收稅,随便種些豆子賣了都能賺上一筆。”
“啥?還有這等好事?那真是不錯。”柳天佑詫異,“開出幾十畝荒地種豆子,一年可能賣不少銀錢呢。”
楊平安:“是啊,所以我二哥才想着把侄兒們都帶去啊,去了只要不怕苦,肯下力氣幹活,一年就能開出好幾十畝地,甚至上百畝都有可能。種上幾年豆子把地養熟了,就能開始種棉花,那個就更賺錢了。”
柳天佑認同道:“不錯,這也是一條很不錯的出路。果然是‘樹挪死,人挪活’啊,只要懂變通,就能賺到銀錢,讓父母妻兒過上好日子。”
楊保安:“是啊,誰說不是呢!”
楊平安:“天佑,說起來這些變化都是你帶來的。要不是你在村裏開作坊,引來了不少遠方的商戶,讓我們增加了見識,我們也不知道北方的事。”
柳天佑:“這跟我有何關系?人要是不肯下力氣去幹活,就算那些來往的客商帶來了消息也沒用。平安,你也很不錯啊,自己憑手藝賺錢,多好!”
楊平安:“嘿嘿嘿......也是靠你賺點養家糊口的銀子......”
“保安哥以後有什麽打算?”柳天佑又問。
楊保安抿了一口茶,“我?我就在家種種地,抱抱孫子,閑暇時跟着平安編些籃子賣。”
楊保安和楊林安現在都沒有在榆壩村的作坊裏做事了,而是把那份活計讓給了他們的兒子做。
柳天佑:“保安哥可有想過自己做點小生意?”
楊保安搖搖頭:“我沒這個做生意的腦子,就不折騰了。天佑,哥哥我腆着老臉請你看在我們以前的情份上,把我家老三帶出去見見世面,那怕是留在你身邊做個小厮也行。”
這是他看到柳天佑身邊的小竹之後才産生的想法,他覺得自己三兒子性子活泛,人也聰明,跟在柳天佑身邊學些本事才是正事。說不定以後也能培養個能讀書的孫子出來,改換門庭。
楊林安和楊平安兄弟倆聽見他這樣說,都詫異的看着自己大哥,不知道他為何突然會有這種想法,把好好的兒子送到別人身邊做下人。
楊保安見柳天佑沒說話,又繼續說道:“天佑,我家老三性子老實,幹活也勤快,要是他不聽話給你惹禍了,你只管打他把他給我送回來就是。”
柳天佑想了想自己身邊的兩個小厮--小山與小竹,小山已經慢慢的接管了家裏的事,轉型做了管家,身邊只有一個小竹,是有些不夠用。
要是楊保安的兒子機靈,自己培養一番留在身邊做個管事也可行,于是點點頭,“行,保安哥,讓你家老三明日來找我,我要是覺得可行就留下......”
他雖這樣說,其實已經答應收下了。
“謝謝兄弟了。”說完還站起來給他鄭重的彎腰鞠躬。
“保安哥這是幹啥?我們兄弟還這麽客氣幹什麽。”
“呵呵呵.....那我就不跟你客氣了。”
........
三兄弟回去的路上,楊平安不解的問道:“大哥,你為什麽要把侄兒送到天佑身邊做小厮?”
楊保安白了他一眼:“你個傻子知道個啥?天佑這才讀了幾年書就考上了秀才,說明他以後肯定能更進一步,以後成為官身也不是不可能。
你再看他身邊那個小厮的氣度,是不是與一般的小厮不同,說明他是識字的。我家小三要是跟在他身邊,不僅能識字,以後的前途也差不了。憑小三的機靈勁兒,再不濟,也能謀個小管事,好好的教養下一代。萬一能培養個讀書人出來,我們家就能改換門庭了!”
楊平安:“大哥,侄兒要讀書,我們也可以送侄兒去書院讀書啊?以你們家的收入,完全可以供得起,何必大老遠的送到天佑身邊?幾年都看不到一回。”
楊平安沒懂起他大哥的意思,一旁的楊林安卻明白了,解釋道:“小弟,這同樣是讀書,可跟着誰讀書的結果卻是不一樣的。
萬一天佑以後當官了,接觸的人是我們永遠也接觸不到的,侄兒在這樣的環境下,學到的本事可比在書院裏強多了。還是大哥的腦子轉得快,早早的求了天佑把侄兒收在身邊。”
楊平安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是這樣,那我家老二也挺機靈的,我也去求天佑把他收下。”
楊林安:“我看可行,小弟你跟天佑的關系比我們好一點,你去求他,他定會同意的。”
“嘿嘿嘿.......”
“說起來,還是榔頭最聰明啊,娶了天佑家的二姑娘,以後家裏要發達了。”楊保安感嘆的說道。
楊林安神色一暗:“這都是命....誰叫我們攤上了一個不醒事的隔房妹妹......大哥,這段時間可得把小梅看嚴一點,別讓她跑到天佑跟前去鬧。”
楊保安點點頭,“我知道了。”
翌日,楊平安果然帶着他二兒子找到了柳天佑,求他把自己二兒子收在身邊當個小厮。
柳天佑念在他們以前的情份上,收下了楊平安家的老二楊和松(今年十三歲)。而楊保安家的三兒子叫楊和文,今年十四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