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1)

趙晉近來春風得意, 脾氣也格外好。

自打接了朝廷生意,也算晉為皇商,每年固定的訂單就是可觀的一筆, 尋常小生意都不大做了, 擔心牽扯精力。

福喜抱了一堆地契房契出來, 拿張手繪的浙州地域圖指給趙晉瞧, “衛城、東隹、兆縣、槐安鎮、桃花裏、褚林鎮,這些小地塊兒都比較分散,這些年一并交給同一個管事收租, 有時候還收不上來,歲末要賬一直要到來年中, 才勉強把帳收回來。賃了鋪子的人還做二道東主,把小樓大院隔開好幾間轉賃出去,因此格外分散複雜。爺您瞧, 這些地兒是趁年前一并賣了在浙州換個大地兒,還是暫先這麽擱着等來年要擴店時才收回來自用?”

趙晉掃過那地域圖,靠坐在椅背上揉了揉眉心。

“陳興的店,是在哪兒開着?”

趙晉一問,福喜才想起來, 指着圖上一個小黑點道:“這兒, 在槐安鎮東頭, 是個隔成四戶的小樓, 樓上給了背後那家開書局的, 樓下他跟一間脂粉店、扇子店一塊兒擠着。”

趙晉“嗯”了聲, “把那三戶攆了, 這小樓我記着不值錢, 當初跟人賭牌贏回來的?”

福喜堆笑:“是是。爺手氣是真好。”

趙晉淡淡道:“地契更個名兒, 一并給了姓陳的吧。月月收租不嫌煩?我聽着都頭疼。”

他這麽簡單吩咐一句,福喜就連忙知會相關人等。

要做工作安撫被攆了的商戶,要有人出面做出實在有難不得不賤賣小樓的姿态。陳興發覺價格低到離譜,一再确認才相信确是真的。

傍晚,陳興夫妻倆來了月牙胡同,想跟柔兒商量買鋪子的事。

東主給的價錢便宜,可對他們來說也不是筆小錢。

柔兒正跟趙晉在屋裏,今兒他來得早,陪她一塊兒吃飯。陳興沒想到遇着他,一時有點尴尬。一來初次碰面,夫婦二人只帶了點爹娘做的吃食過來,并沒帶正式的禮。二來妹妹是給 人做外房的,見了面又不得喊“妹夫”,得喚“趙爺”,多少有點別扭。

趙晉倒算溫和,他放下筷子,示意兩人一塊兒坐下來,“菜剛上來,正巧一塊兒喝兩杯。”

陳興“哎”了聲,弓腰謝過,才挨着凳子邊坐下。趙晉穿着件海藍色銀菱紋夾棉袍子,扣子散了兩顆,翻開襟露出裏頭淡绛紗絹中衣,袖口卷起,閑閑坐在主位上,一副閑适家常模樣,顯然沒料到會突然見客。

Advertisement

陳興飛快瞟了眼柔兒,自家妹妹人胖了,也白了,穿戴精致,落落大方,秀麗中多了一分穩重。

正想着,金鳳将酒盞滿上遞了過來。陳興忙謝過,站起身來,道:“趙爺,我們鄉下人,不太懂城裏的規矩,您別怪罪。我妹妹自幼在家,沒出過遠門,年紀又小,給我爹娘跟我寵大的,只怕給您添了不少麻煩。這杯我敬您,謝謝您肯周全。”

陳興仰頭把酒飲盡了,他不常喝酒,突然一杯灌下去,辣得喉嚨如火灼。

趙晉溫笑道:“客氣了。”他陪了半杯,示意陳興落座,“今日準備不周,怠慢了貴客。柔娘,你陪陳兄陳嫂慢坐,我還有事,便……”

他說着就站起身來,今天他本因得閑才會來的這麽早,柔兒反應過來,知道他這是托詞,是為了讓她跟兄嫂不必拘束的說話。

她頗感激他這份仁慈,起身朝他曲了曲膝蓋。趙晉又跟陳興夫婦打了招呼,便徑自朝外去了。

他也沒走遠,就在前院書軒坐坐。

陳興夫婦都是頭回見着趙晉,總聽人提起來,說多麽有錢有勢,不想竟是個平易近人的。

林氏拍了拍柔兒的手,“妹子,這趙官人這麽年輕?他多大年紀了?”

柔兒道:“聽下人說,他是甲辰年生的,比哥哥大四歲,今年有二十六了。”這些事柔兒甚至沒親口問過他,怕他覺得她多事愛打聽,幾乎都是從金鳳那兒知道的。

林氏不由感嘆:“真是年輕有為,才二十幾,生意就做這麽大了?我瞧他為人文質彬彬的,還挺溫和,他待你好吧?哎喲,怎麽會有這麽好的人,連模樣都這麽俊俏。”

陳興橫了林氏一眼,小聲警告:“你小點聲,旁邊站着人呢。”

金鳳就在簾外候着,随時關注屋裏的情況,以備及時進來伺候。林氏悻悻住了嘴,陳興便與柔兒說明了來意。

“那東家給的價我打聽了,遠近這麽大地兒沒這麽低的。如今風聲還沒傳出去,一塊兒競争的不多,若是能買了這小二樓,一來不必擔心将來漲租,生意做得安穩,二來錯過了這個機會,實在是可惜。”

這幾乎是個天上掉餡餅的好機會。

柔兒一聽,下意識就覺得應當抓住這個機會,房子建在地上,是不會消失的,買到手裏,将來不做生意了,也可轉賣,也不至于虧損什麽。“買這小樓需要多少錢?”

陳興有點掙紮,跟林氏對視一眼,臉色微微漲紅,硬着頭皮道:“三、三百六。”

柔兒默了會兒,她有兩個裝錢的盒子,一個是通過趙晉得到的,一個是哥哥先前給的兩塊銀子。

陳興又道:“店裏賬上能用的有二十多,要是賣了家裏的水田和舊院,能再湊三四十,但……”遠遠不夠。

若是他有這個錢,絕不會跟柔兒張口。

這店子買下來,轉手就能賣七、八百,淨賺錢的機會,他也許一輩子都再遇不到這麽好的事,百般糾結過後,林氏勸他來問問妹妹的意思,陳興拉不下臉面,在胡同裏踯躅了小半時辰,才鼓起勇氣敲開門。

柔兒道:“我這兒有些錢,不知現銀夠不夠,哥哥嫂嫂先吃點東西,我進去瞧瞧再說。”

她緩步走去裏間,這事不好驚動外人,便沒有喊金鳳進來。

她數了數現有的碎銀子,約莫十幾兩,加上哥哥給的,不足三十兩。只得開箱拿票子,是五百兩面額一張。

拿着走出來,怕陳興再糾結,直接交給林氏,“嫂子先拿着這個。原先小樓是隔間,既要買下來,定要修繕一番,打通了原來的隔板,還得新鋪走道,少不得還得往裏頭添些錢。”

陳興瞥了眼數目,臉色不大好,“妹妹,這是趙爺給的吧?我這當哥哥的,不能幫襯你,反倒叫你難做人,唉。”

柔兒握着他手,“哥哥說這個話,就是跟我見外了。官人不差這點銀子,給了我,我自然可以随便花用。你若是心裏過意不去,就當是官人借咱們的,鋪子要擴開了,将來肯定多賺錢,到時候連本帶利還上,不就行了嗎?”

柔兒細聲安慰,林氏和陳興都很感動。

她扶着肚子把兄嫂送到胡同口,再折回來時,趙晉已回到裏間,坐在炕上了。

柔兒有點過意不去,他飯都沒怎麽吃,為了他們兄妹說話方便,就連忙讓路避出去了。

柔兒湊過來搭着他的肩,“爺,适才您沒吃什麽,叫小廚房再做點熱乎的來?”

趙晉伸手環住她,把她抱在腿上,“旁的不用,來個蜜釀桃花瓣兒。”

柔兒一怔,“那是什麽?點心還是……”

趙晉湊吻她唇,含糊道:“不就是我親的這個?”

糾纏了一陣,弄得她臉熱心跳,他指頭點抹着她唇上的水光,眯着眼道:“甜的緊呢。”

緩緩從唇上移下來,劃過她白淨的脖子,一路朝下,“可惜了,還有更甜的,能瞧不能吃,可真是饞死人了。”

如今的她,白淨柔膩,豐潤可人,早不是從前那饑瘦模樣。

他手上稍用勁兒,捏得她“啊”了聲,紅着臉抱住他脖子,将頭埋進他肩窩。

趙晉笑出聲,把她擰過來非要她瞧着自己手上□□。柔兒捂住臉,哀求道:“爺您別說了……”

美人鮮活,像顆亂滾的珠子。不扣住了,就會滑溜溜逃走。

他近來興味十足,不知是長久不能享用所以格外渴望,還是因她腹中有了他的骨血叫他多感到一重親昵。

趙晉把她逗弄得快哭了,這才罷手,還不舍地俯身親她的唇,柔兒蹙眉仰躺在炕上,昏黃的燈暈染在她側邊,描繪出一條金色發光的輪廓。

她在趙晉面前越發自如,也敢偶爾說個俏皮話,表達一下自己的想法。

她發覺趙晉就是只紙老虎,只要順着他的脾氣,偶然越個矩他也不在意。

兩人正膩歪着,隔窗就聽見福喜在外哀求金鳳,“好姐姐,您幫着喊爺一聲,出大事兒了,郭二爺可說了,爺要是不出面,怕官府回護那姓姜的。”

趙晉直起身,歪過來撩開窗,“什麽事兒?”

福喜道:“适才在明月樓,郭二爺為了香凝的事跟姜無極起沖突了。崔四爺也在,喝多了酒,把姜無極帶着的一個幫閑失手給打死了。”

趙晉眉頭緊擰,罵了句“廢物”,他起身去穿外袍,戴上冠帽就朝外走。

見柔兒擔憂地站在旁,他過來牽住她手,俯身在她唇角親了親,“我過去瞧瞧,待會兒就回。你不必擔心,先睡,別等我。”

柔兒垂眼點頭,安靜地送他出去。

趙晉匆匆騎馬到了明月樓附近,遠遠就見許多官兵守在樓下。

那守衛領頭的認識他,主動小跑過來行禮,“趙爺,您來了,大人跟幾個事主都在裏頭呢。”

趙晉點點頭,跨步入內。

明月樓大廳一片狼藉,處處是倒地的桌椅,砸爛的瓷器,地毯上湯水淋漓,二樓圍欄都壞了一塊,可見當時“沖突”得多厲害。

負責治安的徐捕快是個中年胖子,一見趙晉到了,連忙丢下正在審問的那幾個人朝他走過來。

趙晉拱了拱手:“辛苦徐大人。”

捕快哪裏敢受他的禮,忙躬身連聲道,“不敢不敢,趙爺來得正好,這幾位爺……說要等您來了才肯配合。”

那幾位就是郭子勝、崔尋芳等人。

香凝雪月鸨母等女流都被一名官兵看守着蹲在大廳另一邊。

郭子勝喊了聲“趙哥”,道:“是姜無極無禮在先,哥幾個早就包圓了香凝這個月的場子,他非要橫插一腳,逼老鸨子把香凝給他帶來。崔子一激動,就、就罵了幾句,然後……”

趙晉瞥他一眼,見他沒受傷,略放下心,道:“行了,留個能說明白當時經過的人,跟崔尋芳你們幾個先回府,收拾一下換件衣裳,等衙門傳喚。”

徐捕滿臉為難:“趙官人,這……”這不合規矩,出了人命案,既報了官,就得将相關人等一并帶到官府查問。

趙晉客氣道:“這幾個都是有頭有臉的公子,鬧成這樣,家裏都不好看,還望大人行個方便,事後趙某自會向蔣大人解釋。”

聽趙晉搬出上峰,徐大人只得住了口。崔尋芳還一副憤憤不平的樣子,罵罵咧咧道:“那龜兒子根本不經打,小爺拳頭還沒伸出來他自個兒吓得哭爹喊娘跌下樓,死了也是他自個兒無用,與小爺何幹?”

趙晉橫他一眼,他方悻悻地不吭聲了。

幾人正朝外走,角落裏傳來一聲笑。

姜無極一身玄色錦袍,束着冠帶,從樓上緩緩步下,“久聞趙官人長袖善舞,無所不能,今兒才真見識了。”

他手裏折扇一開一合,抱臂倚在圍欄上,輕笑道,“徐大人負責浙州地界民間治安,是朝廷給的職銜,國庫發的俸祿。我竟不知,原來一個商戶也能指揮大人?久聞咱們浙州百姓只知趙官人,不知蔣大人,這般瞧來,竟是真的了?大人一見趙官人,立時将律法官則都忘了個幹淨,怕是也早忘了蔣大人提拔你做捕頭是為什麽吧?”

徐捕頭臉色難看的很,趙晉他固然要給面子,可是姜無極他也惹不起。他一個小小捕快,連個品級都無,被尊稱一聲“大人”,那不過是人家客氣。

趙晉橫臂,将徐捕頭攔在身後,尋個斷了一條腿的椅子坐了,笑道:“姜公子說得是,既搬出了律法官則,這幾個人,留下便留下,沒必要為難徐大人,你說是不是?”

徐捕快感激地點點頭,心道還是趙官人會做人。接着卻聽趙晉話鋒一轉,問道:“敢問徐大人,死的是什麽人?誰告的官?苦主親眷可在?有何訴求?”

姜無極譏諷道:“怎麽,趙官人在京城官瘾沒過足,跑這兒過幹瘾來了?”

趙晉不理他,一攤手,徐捕快恭敬将錄事本奉上來,趙晉沉吟:“哦,死者叫邱安,報官的是這老鸨子?”

他眼風掃過來,鸨母就縮了縮腦袋,小聲道:“是、是姜大爺命奴報的官……”

趙晉笑了笑:“死了人,固然可惜,不過苦主可不是這鸨母,難道事後談賠償撫恤,把錢給她不成?依大人看,是不是先知會死者家屬?等苦主到了,嫌犯、主事一并齊全,才好問罪拿人,該上刑上刑,該償命償命?趙某離京久了,章程怕是有些健忘,還得請問大人。”

不等徐捕快說話,崔尋芳已嚷起來,“趙哥,我都說了,是那龜孫子自己沒用摔死的,我就打了他三五七拳,總不能為這個就叫我償命吧?”

郭子勝堵着他嘴:“你可少說幾句吧,聽趙哥的。”

趙晉不理他,只等那徐捕快答話。徐捕快聽他調弄次序,哪裏敢拆穿,點頭躬身道:“是是,官人所言極是。那卑職、卑職這就通知家屬,然後帶嫌犯一并公堂審問?”

趙晉贊道:“大人英明。”他不再說話,崔尋芳弄不明白他到底是個什麽意思,究竟是要救他還是不救?難道等苦主來了,真把他拿到牢裏去,等候開堂審問?

奈何被郭子勝拉扯着,還不住跟他打眼色示意他稍安勿躁,崔尋芳跟趙晉一起的時日短,并不十分了解他為人,見郭子勝等人都是一副不緊不慢的模樣,勉強壓下火氣候了一陣。

死者家眷來得很快,快到令姜無極緊蹙了眉頭。

适才趙晉所言他沒聽出不妥,相關人等都在這裏,死者家屬是徐捕快派人去請的,難道這其中還有什麽貓膩?

來的是對婆媳,婆子年紀約莫有七十了,一見兒子的屍身就險些暈過去。那年輕婦人擁着丈夫,哭得肝腸寸斷。

大夥兒耐着性子等她們哭了一陣,徐捕快上前道:“今兒的事,需得知會二位一聲,适才死者與這位姜爺是一塊兒來的樓裏,跟那邊的崔爺等人起了沖突,……”他簡單把當時的事情經過描述了一遍,也暗示了目前兩方各執一詞,死者真正死因暫不明确。

那婦人哭得傷心,斷斷續續道:“給大夥兒添麻煩了,大人,只怕您,是誤會了這幾位爺了。”

她話一出口,在場人除了趙晉都變了顏色。

聽那婦人續道:“他是喝不得酒的,一喝酒,必得立時吃一味解酒的藥,若是不吃,就會頭暈眼花,走路不穩。前一回,因着陪這位姜公子在花船上飲酒,沒及時吃藥,一失神就從船頂上跌下水,差點淹死了。我男人手重得很,我瞧那位崔爺,纖細文秀,若真要打起來,他不是我男人對手。姜公子當是知道的,當年我男人能得姜公子青眼,正是為着投壺的時候拔了頭籌。刀槍劍戟,棍棒蛇鞭,他都能耍一耍,大人要是不信,可跟去我家看看。”

她這話說完,臉色最難看的就屬姜無極了。

投壺跟打架根本不是一回事,這不就是胡言亂語?死的人天天陪着他花天酒地,哪有什麽不能喝酒的隐疾?上回從樓船上跌下水,是惹了他生氣被他叫人扔下去的。這些事兒都被這婦人拿來說得有鼻子有眼,甚至可能都有目擊人證。他忽然意識到,為什麽趙晉一來就要求苦主現身了。

那婦人續道:“今兒他忘了帶藥,那藥丸一瓶二十粒,才從藥堂開出來的,專治他這個毛病。您瞧,一粒沒少,是沒來得及吃的。大人若有疑問,可傳我們胡同口藥堂裏的張大夫問問。今兒他沒帶藥,我眼皮就一直在跳,擔心他出事,沒想到,真出事了。留下我們這些孤兒寡婦,可怎麽辦啊?”

婦人又傷心地哭了起來。

這事好像瞬間就變得明朗了。徐捕快幾乎可以肯定,此刻這婦人家裏必然能搜出刀劍等物,佐證她丈夫是個打架高手。又能找到那藥堂大夫,證明他的确有這個毛病。再尋個目擊過他掉下水的人證,說明這事不是頭一回發生。

所以,一個活生生的人,就這麽白死了?

姜無極氣得臉發黑,怒道:“混賬!你這婦人,究竟收了他們多少好處,你丈夫給人打死,屍骨未寒,你就能睜眼說瞎話替兇手作僞證?”

崔尋芳罵道:“姜無極,他是你兒子,還是你爹?苦主不追究,輪得到你?她都說了,她男人本來就有這個毛病!人不能喝酒,你非帶着人喝,你說,你是不是早就想整死他了?”

他們鬧吵吵糾纏成一團,趙晉就在這吵鬧聲中撩袍站起身來,“徐大人,三方都到了,其後之事,便麻煩您。趙某有事,先走一步,改日趙某登門,定會向蔣大人說及您今日的辛苦。”

徐捕快弓腰謝過,一路将他送出明月樓。

夜深人靜,他乘車沒走遠,在衙門所在街前候了一個時辰。

崔尋芳郭子勝等人先從衙門出來,眉開眼笑讨論着要去哪喝場酒慶賀。後面跟着沉默的姜無極。

趙晉撩簾瞥了眼衆人,知道今日的事就此了了。

姜無極車馬停在另一側,他緩了緩步子,朝趙晉走過來,“趙官人,上回您截胡姜某生意,這梁子還未解,今兒您的狗打死了姜某心腹,您又出面收買苦主擺弄官府,看來,您是成心不叫姜某好過啊。”

趙晉探出車窗,朝他笑了笑,“姜無極,你小瞧趙某了。趙某當真沒那麽閑,跟個靠舅子給人暖床發家的玩意兒争長短。哎,怎麽,這就生氣了?”

趙晉見他臉色沉得越發難看,“你還抹不開面子?這有什麽,京城那些個貴人,誰沒個癖好呢?好龍陽又不是什麽不得了的事兒。不過,瞧在咱們同鄉份上,趙某勸你一句,靠舅子總是靠不住的,你還是得靠自個兒,瞧你這姿色,擺在炕席子上,約莫比你舅子還得人疼呢。”

“趙狗,你找死!”姜無極攥了拳,揚手就要打下來。

福喜橫臂攔住他,肅容道:“姜公子,這兒是衙門門口,您若是尋仇行兇,只怕蔣大人不答應。”

姜無極咬牙道:“趙晉,這一筆筆帳,咱們慢慢算!”

姜無極拂袖離去,郭子勝等人湊了上來,“趙哥,真有你的,您怎麽讓那婦人老婆子那麽快改口的?”

崔尋芳笑嘻嘻鑽上車,“多謝趙哥替弟弟解圍!回頭弟弟必要在明月樓大擺十桌,把花娘子都招來陪趙哥喝酒!”

趙晉靠在車壁上,已不見适才譏諷姜無極時的笑模樣。

他似乎有點疲倦,此刻并不想吭聲。

崔尋芳跟郭子勝談起今兒的事,不知怎麽又說到香凝頭上來。郭子勝道:“姜無極肖想香凝不是一兩日了,趁着這段時間我沒來,倆人沒少眉來眼去。”

崔尋芳笑着打趣他:“郭二哥近來迷戲子,可是迷得有點魔怔了,要是香凝跟了姜無極,往後可有的是機會膈應你呢。說起來,聽說前兒你那些小戲子,還給了趙哥兩個?偏心啊郭二哥,這等好事怎不想着弟弟。”

郭子勝把他揪過來,附在他耳畔道:“你別提這茬,趙哥煩着呢,我那小戲子不懂事兒,惹趙哥動氣,叫我給賣戲樓子裏去了。”

崔尋芳一陣可惜,“哎喲,暴殄天物。郭二哥既敢獻給趙哥,那必是一等一的美人兒啊,可惜了可惜了,我見都沒見着。咱們趙哥眼光可太高了,這要是我,得了小美人兒,還不好好藏家裏?”

郭子勝擰他耳朵道:“就你?三天不被你打死,也怕是活不過半個月。我說崔子,不能這麽玩兒,女人如花,那得嬌養着,疼着護着愛着……”

崔尋芳不聽他啰嗦,湊到趙晉跟前,“趙哥,按說上回跳戲臺子那小娘們兒您也膩了,什麽時候賞兄弟……”

他一開口,郭子勝就白了臉,心道壞了。

果然,話音沒落,趙晉倏地睜開眼,臉色陰沉得可怕。

崔尋芳總見他笑,一瞧他黑着臉,後面的話就縮着沒敢說完。

“尋芳,你知‘貪’字怎麽寫麽?”趙晉開口,叫人摸不着頭腦。崔尋芳懵懵地道:“知、知道啊哥。”

“那你知不知道,我這人,最厭惡什麽?”

崔尋芳笑了笑:“厭惡啥,哥不是厭惡我吧?”

趙晉沒跟他嬉皮笑臉,他連一絲假笑都不想賞給他,“我趙晉,最厭惡貪得無厭,得一想二,不識好歹的人。”

崔尋芳的臉子落下來,愣住不敢接話。

趙晉道:“滾下去,回去告訴你爹,今後浙州地界上的所有生意,他都不用想了。滾!”

崔尋芳張了張嘴,“別介啊,哥,這倒是咋了?我沒說錯啥,沒得罪您吧……”

趙晉不再理他,閉目靠在車壁上,卻怎麽也睡不着了。

郭子勝抱着崔尋芳,又是哄又是拽,把他弄下車。等趙晉的車馬遠遠駛開,再也瞧不見了,郭子勝才恨鐵不成鋼地道:“崔子,你這腦袋簡直是塊榆木疙瘩!那女人要是他肯給,用得着你一回一回要?唉,說你什麽好?不是都告訴你了,那不是樓子裏姑娘,那是他設的外房!人如今孩子都懷上了,給你?你真當自個兒是什麽寶貝呢?”

崔尋芳聽見孩子二字,整個人都像被定住了魂兒。

生孩子……她那天說的,原來都是真的?

那現在、現在他該怎麽辦呢?

趙晉回來時,已經是二更天了。

他先去淨房洗漱了一番,換上軟綢寝衣,輕手輕腳爬上床。

柔兒側卧在裏頭,已經醒了,慵懶地靠着枕頭,軟聲道:“爺回來了?”

趙晉展臂抱住她,将她圈在懷裏,“吵醒你了?”

柔兒搖搖頭,說:“心裏有事,睡不着。”

趙晉瞧她眉目間隐有幾分媚意,他笑了聲,勾住她下巴,“你惦記爺?擔心的睡不着?”

柔兒垂了下眼睛,有點害臊,候了片刻,才猶豫地“嗯”了聲。

趙晉心裏一蕩,扣着她臉頰與她親吻。

唇齒相依,激烈到有點發麻。

他牽住她手朝下去,聲音嘶啞地道:“柔柔,爺好像,忍不住了……”

——

省城第一場雪來得格外早。十月差幾日未到,雪沫子就紛紛亂亂飄了起來。

太太盧氏九月初就解了禁足,娘家侄女兒盧織懿哭哭啼啼上門,求她給自己做主。

“那薛叔寶不是個東西,他竟然打我,他竟然對我動手!姑母,我不要跟他過了,您跟我爹娘說,讓他們把我接回來吧!我就是嫁個豬狗,也比跟他過日子強!”

盧織懿跟盧氏年紀只差五歲,自小感情很好,聽說她受委屈,便有點着急,“可傷了不曾?打你哪兒了?我就知道姓薛的靠不住,除了有幾個錢,沒半點底蘊,阖家沒出個讀書人,能是什麽好歸宿了?”

織懿掀起額發給她瞧,“姑母看看,這王八蛋拿花瓶砸我的頭!我若不是命大,只怕此刻已死在他手裏了!姑母,您一定要給我做主,一定不能放過姓薛的那王八蛋啊!”

盧氏瞧她額上的傷,只紅腫了點兒,皮都沒破,知道她許是故意誇大要惹她憐惜,便不忍多怪罪。

“有話好好說,你一個女孩子,說話這麽粗鄙,哪裏像個大家小姐?咱們盧氏一門清貴,功名都是詩書裏頭掙的,任何時候都不能忘了本,不能給祖宗先人們抹黑。”

盧織懿小聲抽泣,不敢再揚聲罵人了。

盧氏又勸她:“回頭叫你爹去敲打敲打那薛公子,咱們盧家的女兒,不是他能動手打的。他今後若是再敢犯,姑母支持你跟他和離。到時候你爹娘不同意,你住到姑母這兒,姑母給你撐腰。”見盧織懿破涕為笑,她忙又正色道:“不過婚姻不是兒戲,人是你自己要嫁的,如今也做了他們家的婦人,你這樣動辄就吵鬧的性子,是該改一改了。凡事三思後行,莫太拂了他面子。姑母雖一向不屑這一套,可也不能縱着你不好好過日子。”

秦嬷嬷在旁聽了,不由一嘆。他們太太會勸旁人,不會勸自己。嫁進來這麽多年,沒見給過官人好顏色。

外頭小丫頭來報,說官人帶着薛公子回來了,“此刻人正在前院,叫問問盧大姑娘,要不要見見。”

盧織懿騰地站起身,“他、他追來省城了?”

她兩手攥着袖子,眼睛通紅,好像就在聽說丈夫追來的一瞬間,氣就全都消了。

但她又想到,自己若是這麽容易原諒他,将來吵嘴,還怎麽占上風?所以氣鼓鼓的又坐下來,惱道:“叫他滾!姑父真是的,叫這種人進門做什麽。”

盧氏一聽趙晉在家,就渾身不自在。可織懿丈夫上門,要拜見她這個長輩,托大稱病,只怕薛家怪罪織懿。若是見,難免又要假裝出一副夫妻和睦的樣子,總不能給人瞧了笑話。

她瞧織懿的樣子,似乎也按捺不住想聽聽丈夫怎麽哄自己。盧氏也有過心上人,不是不知那滋味。

她點點頭,吩咐:“待會兒正堂見吧。”

回手拉起織懿,抹掉她臉上的淚花,“你也別哭了,待會兒好好說說,他馬上就要過來,你還不去打扮打扮?”

織懿紅着臉,低聲嘟囔句什麽,飛快躲去屏風後面洗臉去了。

趙晉和薛叔寶一道跨入正堂,盧氏穿一身素白寬袍,從座上起身,行禮喚“官人”。

薛叔寶跪下來,大聲道:“姑母在上,請受小侄一拜。小侄錯了,錯得厲害,千不該萬不該,不該在奪織懿手裏的花瓶時撞了她的腦袋。小侄有錯,更不該惹織懿生氣,不該讓她因我傷心。今兒小侄就跪在這兒,什麽時候織懿原諒了小侄,肯随小侄回去,小侄什麽時候才敢起來。”

初回見面,他就大膽地說着這些伏低做小的話,盧氏不大習慣,這麽粗鄙直接的人,她向來不知怎麽應對。

好在趙晉接了話道:“你這孩子,要跪,回頭房裏随你怎麽跪。叫人瞧了去,薛大哥不該以為是我們夫婦欺負他寶貝兒子了?”

說得薛叔寶不好意思地笑了,從地上爬起來,道:“對不住,在家跪慣了,一時改不過來。”

說得盧氏怔住,趙晉揚聲笑了起來。

織懿一直就躲在屏風後頭,羞得臉通紅,忙竄出來,一把揪住薛叔寶耳朵,“你渾說什麽?別給我丢人現眼,沒瞧姑父都笑你了?”

薛叔寶更不忌諱,一見誘得她出來,當着人就揪住她裙擺跪地哀求起來。

兩人一個佯裝生氣,一個伏低做小,打情罵俏一般,盧氏實在瞧不得,起身借口更衣退回了內室。

她心怦怦跳,沒想到織懿跟薛叔寶這麽親熱大膽。

她憶起自己年輕的時候,十四五歲姑娘,憂思滿懷,寫滿了一頁紙,字字是相思。待見了面,卻一個字都不肯吐露,生怕堕了姑娘家的矜持。

她甚至在想,如果當初自己更大膽一點,他們之間會不會有什麽不一樣?

簾栊輕擺,思緒被打斷,趙晉跨步進來,坐在側旁椅上。秦嬷嬷叫人上了香茗,飛快屏退衆人,留夫妻二人說話。

趙晉啜了口茶,緩聲道:“天色已晚,上路不便,我瞧薛叔寶的樣子,也想留宿一宿。”

盧氏難得沒冷臉,她點點頭,聲線低柔:“是,織懿夜路回城,我也不放心。”

她頓了頓,道:“今兒的事,麻煩你了。”

替她娘家小輩排解糾紛,這些瑣事本就不是他本分。

多年來,他為她、為她娘家做的一樁樁一件件,她其實都記得。只是有時故意做出不在意的樣子,因為她除了自己,一無所有,她不願意用自己去償還。且她淪落至今日,難道沒有他推波助瀾?

恨他才能讓她支撐着意志活下去,她只能恨。

她揪扯着袖子,瞧似平靜,其實坐立不安。

她害怕,怕他又靠近,要她履行義務,要跟她親熱。

她做不到,每一回都難受得想死。

就在她無比煎熬的時候,趙晉放下茶盞站起身,道:“待會兒我會招呼薛叔寶,其餘的事,勞煩你了。”

他客氣得叫她覺着陌生。

他竟就這樣平靜的告辭?盧氏下意識地去瞧他。

四目相對,只是匆匆一眼,他先別過頭,轉身離去。

盧氏還保持着仰望的姿勢,她覺得剛才趙晉的表情,格外陌生。

他眼底一片幽深,深邃而平靜。沒有怨怼,沒有恨,沒有不甘,什麽都沒有。

他從來沒用這樣空曠不含任何情緒的眼神凝望過她。

隐隐的,似乎有什麽在改變。不知為何,這種改變竟叫她不知所措。

家中有男客,趙晉不好離開,陪薛叔寶喝了幾杯,小兩口雲銷雨霁,急着回房說體己話,匆匆吃了頓飯就回院去了。

趙晉去了書房,更衣的時候,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