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宋迩在刷牙,她困得快要直接躺倒睡過去了,但不行,她想讓裴霁刮目相看。
昨晚,裴霁說,你吵我,不讨厭。
那一瞬間,宋迩特別感動,她覺得裴霁也沒有那麽遙遠了,她們也許并不是兩個世界的人。
于是她一時忘形,得寸進尺地問:“我做什麽,都不讨厭嗎?”
裴霁沉默了一會兒,才回答:“也不是,賴床還是挺讨厭的。”
六點五十分,房門準時被敲響。
裴霁敲門的方式很規律,每敲三下,叫一聲起床為一組,每五組休息半分鐘,如此循環。
往日,她得在門外叫三十分鐘,宋迩才會慢吞吞地出來,且精神萎靡,滿面困意。但今天,她只循環了兩組,門就開了。
裴霁的手還保持着叩門的姿勢,表情有些驚訝。她不由自主地看了眼表,六點五十分四十七秒。
宋迩站在門後,頭發上還沾了些水珠的潮意,氣息清爽,唇角微微翹着,與裴霁道早安:“教授早上好。”
看上去特別清醒。
裴霁收回手:“早,吃飯。”
早餐都是小區裏的一家早餐店買的。那家早餐店開了好多年了,種類齊全,味道好,很受小區裏的居民歡迎。
宋迩坐到桌前,她看不見也知道今天的早餐是什麽。
裴霁很規律,除了開始三天買了許多種類的早餐,供宋迩選擇,摸清她的口味後,之後的早餐都是有規律的。
按照三天一組循環,順序是固定的。
Advertisement
今天是三天裏的第二天,早餐是豆腐腦和蟹黃湯包。
宋迩乖乖坐着吃,裴霁就坐在她的對面。
豆腐腦是鹹的,沒有放蔥花,麻油點得稍微多了些,還加了半勺醋。
蟹黃包還是燙的,皮薄韌勁足,咬一口,汁水四溢,香氣就跟着飄出來了。
每天有這樣熱乎乎的早點,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只是早起對于宋迩來說,實在太難了。
她知道她應該早點起來的。早點起來,讓教授按時出門,不要給她添麻煩。可是床好像特別愛她,牢牢抓着她,眼皮也很有自己的想法,說睜不開就怎麽也睜不開。
今天能成功早起,完全是昨晚被裴霁激起來的好勝心。
她必須要教授刮目相看一回。
但裴教授好像無動于衷,沉沉穩穩地吃完了早飯,放下湯勺,擦了擦嘴角,像往常一樣,把餐盒都收拾了,然後和宋迩說了聲:“我去上班了。”
完全沒提她今天自覺早起這件事,更不必說誇她。
宋迩頓時感覺早起的意義大打了折扣,她特別不快樂地送裴霁到門口。
門被打開,裴霁出去,宋迩沒忍住叫了她一聲:“教授。”
裴霁停住了,看向她。
宋迩像是很糾結,她想說什麽的,但又仿佛有某種顧慮限制着她,幾番糾結後,宋迩像是忍痛割舍了什麽,一臉沉重:“教授再見。”
裴霁就走了。
宋迩聽着門在她面前關上,非常失落。她今天起得這麽早,教授卻沒有誇她。她剛剛叫住她,其實是想暗示一下的,可是她強烈的自尊心限制了她。
絕對不能這麽沒有面子。
一夜臺風過境,外邊的街道枝葉滿地,亂糟糟的。
雨已經停了,風還在打着轉,但已沒有昨夜那樣的猛烈。
裴霁在七點半差五分時到了研究院,走進辦公室,打開日程表看了看,就打開電腦,從郵箱裏下載了學生的論文來看。
到期末了,學生們都在交期末作業。
裴霁開設的那門課,沒有期末考試,只有論文,論文題目是學期初就布置下去的,也就是說學生有一個學期的時間,完成這篇論文。
但裴霁也知道,雖然是學期初布置的,但能花一個月去寫的學生都是難能可貴了,大部分學生寫這篇論文,大概只用了一個星期。
花了多少時間,多少心力,都能從成品上看出來,裴霁嚴格,卻不會有意為難,只要達到标準,都會讓過。
但寫得特別漂亮的那幾篇,裴霁會格外留意作者的姓名。
科研需要新鮮血液,而勤奮努力又有天賦的學生是很難得的。
八點半,她更換實驗用的白大褂走進實驗室。
今天開始得非常順利。她一個多星期來,第一次回歸到她原有的時刻表裏。并且昨天雖然淋了雨,卻沒有帶來任何不适。
裴霁很高興,高興到休息間隙時,聽到幾個研究生聚一塊兒聊天,她也難得有興趣地聽了一耳朵。
裴霁同時經手的研究項目有很多個,研究院裏也有多個實驗室是她同時在跟的。但大部分她只以導師名義,起一個指導作用,并不會插手具體的研究方向。
今天這個項目就是這個類型的,研究組的成員都比較年輕,說的話題就非常活潑跳躍。
從哪個教授的發際線越來越高了,到隔壁組的實驗進展很慢,因為他們組組長論文出了問題,被導師罵了三天,心态崩了,再到食堂三窗口的醬排骨分量越來越少,寒了廣大學子的心,聊得津津有味。
突然一個研究生興致勃勃地掏出手機,獻寶似的給大家看,随即便是一陣驚呼。
“好可愛啊。”
“太萌了吧,就是上次撿的那只嗎?”
“它好像發現鏡頭了,它走過來了!”
裴霁看了眼那個拿着手機的女生,認出這就是之前撿了奶貓回家的那個學生。于是她判斷,手機屏幕裏應該是小貓的視頻。
想到家裏的宋迩,裴霁覺得可以向有經驗的學生學習一下,于是就走了過去。
此起彼伏的驚嘆聲戛然而止。那個拿着手機的女生手抖了一下,叫了聲:“裴教授。”慌忙地想把手機收起來。
裴霁說:“不急。”她也朝屏幕看了一眼。
一看,她就愣了愣。屏幕上顯示的不是視頻,而是某個監控軟件,小貓在攝像頭的監控下,正在房間裏竄上蹿下,進行跑酷運動。
裴霁有些意外。
那個女生以為教授也喜歡貓,稍稍松了口氣,向她解釋:“這是我新裝的攝像頭,我擔心我不在家的時候小貓出什麽事,有攝像頭,我就可以随時關注它的情況了。”
裴霁點了下頭,但心裏衡量一番,覺得這個建議不可行。
她也擔心宋迩在家裏會捧碎杯子,或是磕到哪裏,又或者有什麽事需要她幫忙,但攝像頭肯定是不可取的,因為人需要隐私。
果然,照顧宋迩要比養貓,複雜得多。
“除了裝攝像頭,還可以做什麽?”裴霁直接問道。
她這麽一問,女生就明白了,教授是真的對貓感興趣。她腦子轉得快,很快就有了一個猜測:“教授也養了貓嗎?”
“倒不是貓。”裴霁比較含糊地定義了宋迩的物種:“是一種與貓類似的生物。”
女生也不知道和貓類似的生物究竟是什麽,她仔細地把養貓需要的注意事項都說了一遍。裴霁就在旁仔細聽着,并在大腦中精确删選出哪一條可用,哪一條不合理。
“對了,還有非常重要,但經常被忽視的一條,耐心而又溫柔的誇獎是很有必要的。”女生十分肯定地說,“小貓是需要誇獎的,正向激勵可以讓它高興,還可以讓它的性格長得更溫和。”
裴霁對此持懷疑态度,因為動物聽不懂人類的語言。見這個研究生沒有什麽別的經驗能分享給她了,裴霁點了點頭,示意他們接着看貓,自己走了開去。
她走到外面,想去喝杯水,手機震動了一下。
裴霁看了看,發現是條微信。打開鎖屏的時候,又進來了兩條。
都來自宋迩。
宋迩的頭像是一只生氣的小貓,貓臉圓圓的,眼睛特別大,趴在自己白白肉肉的小爪子上,像是自閉了,又呆又傲嬌。
裴霁的注意力在頭像上停留了一會兒,才點開宋迩的對話條。
一共三條語音,每條兩秒鐘。裴霁點開第一條,是平靜的聲音:“教授。”
第二條的聲音逐漸不平靜:“教授。”
第三條的聲音非常低落:“教授。”
裴霁:“?”
第四條語音緊接而來,宋迩委屈巴巴地說:“真的不誇誇我嗎?”
宋迩的聲音很特別,裴霁聽見過她和別人通電話,和別人說話的時候,她的聲音總有些冷清,帶着點距離感,但每次和她說話時,宋迩的聲音就會低一些,軟軟的,總讓裴霁想到嬌氣的小貓。
這條語音裏,宋迩的聲音就很軟。
裴霁其實知道宋迩想要她就早起這件事誇獎她,但裴霁認為,宋迩早起,只是糾正了過去賴床的錯誤,并沒有值得誇獎的地方。
不過宋迩鄭重提出來了,裴霁認為應該要滿足她,她輸入兩個字:“真棒。”
想發送時,看到了宋迩的頭像,又想到剛剛那名女生說的,耐心而又溫柔的誇獎是很有必要的。
裴霁覺得這條建議不合理,但行為中還是不由自主地參考了進來。
兩個字恐怕不夠耐心,不夠溫柔。
她冥思苦想了一會兒,删掉真棒,重新輸入:“早上起得很早,讓我很意外,真棒!”又從自帶的emoji表情裏選了豎起大拇指的那一個,一起發送。
宋迩的手機開了讀屏功能,智能語音助手會把屏幕上的內容讀出來,包括這個大拇指。
裴霁發送完,正要把手機收起來,宋迩卻迅速回複了。
“我會保持住的!”聲音裏滿是高興。
裴霁自己都沒發現,她的眼睛裏漫上了淡淡的笑意,表情都柔和了許多。她重新評估了那條建議,把它從不合理那一類別中劃分到了有效建議裏。
至少宋迩确實很需要她耐心又溫柔的誇獎。
她想起一件事,順便一起告訴了宋迩:“周五晚上,我們去孫老師家吃飯。”
宋迩每次都回複很快,幾乎是秒回。于是裴霁等了一會兒,但這次,宋迩卻沒了動靜。裴霁就不再等了。
直到十幾分鐘後,宋迩才回複過來:“我有點緊張。”
緊張到聲音都有些顫。
※※※※※※※※※※※※※※※※※※※※
宋迩的頭像是小泡芙。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