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流産
永琪抱着血泊裏的福惠,跌跌撞撞闖進了學士府。福晉看見血泊裏的福惠,吓得驚恐萬分:“惠兒,你怎麽啦?五阿哥,惠兒怎麽啦?”
“福晉,惠兒被馬給撞了,好象肚子裏的孩子傷到。”永琪一邊回福晉的話,一邊在尋找寝室住處。
“惠兒有喜了嗎?我們怎麽都知道?”福晉一邊領着永琪往寝室的方向去,一邊好奇的問道。
“具體的情況,我也不知道,好象也沒有覺察到自己有喜的事情。”把福惠放在床上,看着蒼白無色的福惠,永琪很無助着急在問太醫有沒有來。
“惠兒,惠兒。”福晉撫摸着福惠的臉,着急無助呼喊着。
“五阿哥、福晉太醫來了。”凝香快速帶回了太醫,全然不顧自己流血有膝蓋。
“快,太醫,你來四公主?”順着永琪和福晉的指領,太醫快速給福惠把脈問診。
太醫看着病床上的福惠:“回禀五阿哥、福晉,公主憂郁成病,加上此次撞擊,再加上動了肚子的胎氣。本身公主自從上次被馬摔過之後,身體就不太好。唉,看來來勢洶洶。”
“太醫,我希望你盡力确保福惠,我不希望她有事發生。”永琪聽到來勢洶洶,每根神經都崩緊。
“太醫,太醫,公主不能有事,你快救治。”福晉急了。
“臣知道了,臣馬上救治,還請五阿哥、福晉先出去,讓微臣安心的給公主治療,微臣一定會盡所能的。”
無助的兩人只能祈禱上蒼,祈禱福惠平安。在寝室的門口,坐立不安。
福晉很想知道發生了什麽事情:“五阿哥,臣妾想知道發生了什麽事情?”
永琪原原本本把剛才發生的事情說給了福晉聽,雖然這件事情上永琪也有責任,但是這個事情總歸是一種意外。只要福惠平安無事,其他的事情應該都好說。
福晉聽到是趙紫萱騎馬撞了福惠,感到這是福惠與趙紫萱之間的結,也許經歷了這樣的事情之後,這個結就會自動的解開。不過這樣的代價是不是太大,她的媳婦那麽善良,雖貴為公主金枝玉葉,卻是與人為善沒有皇家的架子。福晉不想說什麽?一切等福惠醒來再說,突然看見凝香的膝蓋上再流血。“凝香,你膝蓋再流血,快過來我帶你包紮一下。”
“福晉,奴婢沒事,公主還在裏面呢?奴婢要看着公主沒事才能安心,福晉都是奴婢的錯,是奴婢沒有保護好公主,奴婢罪該萬死。”凝香畢竟是從小跟着公主長大了,論感情、論時間,都是不能比拟的。
“凝香,你先去包紮一下,我相信惠兒一定會沒有事情。她是那麽熱愛生活,那麽愛珊林,我相信她一定會沒事的。”永琪勸着凝香,知道凝香為福惠擔心,他何嘗不擔心。
福晉硬拖着凝香去後堂包紮了一下,而永琪一直守在屋外,看着忙碌的下人進來進去,搞得他在屋外走來走去。正在徘徊的永琪,聽到一陣急促的低聲:“五阿哥,小桂子進宮告訴微臣,惠兒出事了,現在怎麽樣?”
永琪攔住了福隆安前進的腳步,不想讓他打撓太醫給福惠醫治:“珊林,太醫還在給惠兒醫治,我們在外面等等。你先不要急,我相信惠兒一定會沒事的。”
趙紫萱失了魂,流着淚回了趙府。趙夫人看見女兒失魂落魄的樣子,連忙上去問:“萱兒,你怎麽啦?”淚流滿面的趙紫萱:“娘,女兒今天闖禍了。”
“闖什麽禍了?給為娘說說。”趙夫人很奇怪,平時雖然趙紫萱也會闖闖小禍,可是從來沒有這樣過。
“女兒跟五阿哥騎馬比賽,女兒不小心把四公主撞倒,流了好多血,怎麽辦?”趙紫萱越來越害怕,特別剛才福晉在血泊的那一瞬間。
“什麽?女兒你怎麽會闖這樣的禍,等你父親再說。”趙夫人覺得大禍将至。領着不知所措的趙紫萱到內堂休息,趙夫人內心是驚恐萬分,卻要給女兒更大的自信和勇氣。
屋內的門開了,屋外的兩個男人真着急圍了上來:“太醫,惠兒怎麽樣了?”
“回禀五阿哥,回禀額驸。”太醫要行禮時,被兩個男人攔住了,他們現在不在乎禮節什麽的,只在乎屋裏的人是否平安。
“皇上駕到,令妃娘娘駕到,瑜妃娘娘駕到。”只聽到外面傳聲,原來皇上、令妃、瑜妃都知道福惠發生了什麽事情。
“兒臣參見皇阿瑪、額娘,令妃娘娘。”
“臣參見皇上、瑜妃娘娘、令妃娘娘。”
“臣妾參見皇上、瑜妃娘娘、令妃娘娘。”
“奴婢參見皇上、瑜妃娘娘、令妃娘娘。”一波人聽到皇上、娘娘來看望福惠,全部是接駕問安。
“現在是什麽時候了,都起來說話。”聽自己的女兒出事,乾隆早就坐不住。什麽事情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女兒的安危。
“回禀皇上,公主憂傷過度,且被撞倒受傷,皮外之傷無大礙,但是憂傷需要靜養且寬心,公主身子本身比較弱加上失血過多,還有肚裏的孩子沒有保住,所以到現在還在暈迷。”太醫把福惠病情全部說了一遍,等待着皇上的發話。
“憂傷,孩子沒保住。”聽到這樣的話,福隆安心都害疼,他們的孩子沒了,福惠怎麽會憂傷呢?難道是為他。
“太醫,孩子沒了。這是怎麽回事,惠兒什麽時候有喜的,朕怎麽沒有聽說過呢?”乾隆奇怪着。
“太醫,惠兒什麽時候能醒?”令妃只是想知道惠兒什麽時候才能醒,孩子沒了,以後還會有的,只要心結能解開就行。
“太醫,快去開方子吧。”還是瑜妃看得清楚,現在最主要是療養好身體,其他都好說。
“是呀,快去開方子吧。朕進去看看惠兒。”乾隆領了一波人進屋探望着病床上的福惠。福隆安看着蒼白無色的臉,一種叫心疼的東西直冒心頭。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