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
康熙二十九年,并不平靜。
康熙二十九年五月,噶爾丹在俄國的支持和慫恿下,以追尋土謝圖汗和哲布尊丹巴為名集兵3萬,渡烏劄河,揚言請俄羅斯兵,會攻喀爾喀。康熙一面警告俄國不可幹涉大清的內政,一面命令理藩院尚書阿喇尼備邊,征調科爾沁、喀喇沁等部兵至阿喇尼軍前,聽候調遣。
同年六月,噶爾丹進入烏爾會河以東地區。尚書阿喇尼領軍阻截,兵敗。
于是,康熙決議親征。七月初二日,康熙命裕親王福全為撫遠大将軍,大阿哥胤褆為副将,出古北口;恭親王常寧為安北大将軍,簡親王雅布、信郡王鄂劄副之,出喜峰口;內大臣佟國剛、佟國維、索爾圖、明珠等俱參贊軍務。
二十三日,康熙于博洛和屯因病回京。二十七日,福全所部抵達拜察河、吐力埂坷、克什克騰旗一帶。常寧所部在烏珠穆沁敗于噶爾丹。康熙急命常寧速與福全會師,以集中兵力;命康親王傑書率兵由蘇尼特地方進駐歸化城,以斷敵歸路。二十九日,噶爾丹率勁騎2萬,屯兵于烏蘭布通。噶爾丹駐烏蘭布通峰頂,嚴密守禦。
八月初一日,福全率軍向烏蘭布通發起進攻,連戰3日,大敗噶爾丹。初四日,福全誤中噶爾丹緩兵之計,使噶爾丹逃脫。
康熙親征,是一件大事,依然留下太子監國。
皇帝不在胤禩依然要去無逸齋讀書,不過心裏卻非常輕松。
至于葛爾丹這件事,胤禩并不擔心,葛爾丹肯定會敗得很慘。
不過大阿哥胤褆被康熙帶走後,太子胤礽倒是不斷的向自己示好,也不知是何居心。難道他想讓自己成為太子黨?那可不行,這太子的下場自己又不是不知。等到長大以後,還是找個理由遠離京城比較安全。但是四哥……唉!他注定是皇帝的命,不用自己瞎操心。自己的緊要任務是在民間發展資本主義。
英國都已經确定了資本主義制度,這邊還沒人知道什麽是資本主義呢。難怪我中華民族會被帝國主義列強瓜分,使中國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中。原來禍根這時便埋下了,所有人都在做着天朝上國的美夢呢。如果這些有能力的阿哥可以晚生幾年,又怎會讓慈禧專權?那個軟弱又沒有能力的守舊女人。
唉!既然自己來了,便盡自己的能力吧。不知道出海的船隊何時能夠回來。
還沒有等胤禩輕松幾天,康熙便因病班師回朝了。裕親王福全便成了此次的主要領導。但是因為中了緩兵之計,致使葛爾丹逃脫。雖然跑了葛爾丹,但這次依然可謂大勝,不過福全不但沒有受賞,反而郁悶了。
十一月,福全等至京師,命止朝陽門外聽勘,谕曰:“貝勒阿敏棄永平,代善使朝鮮,不遵旨行事,英親王以兵噪,皆取口供,今應用其例。”且谕胤褆曰:“裕親王乃汝伯父,倘汝供與王有異同,必置汝于法。”福全初欲錄胤褆軍中過惡上聞,聞上命,流涕曰:“我複何言!”遂引為己罪。王大臣議奪爵,上以擊敗厄魯特功,免奪爵,罷議政,罰俸三年,撤三佐領。
也就是說因為放走了葛爾丹,裕親王被罷議政,罰俸三年。多郁悶的事啊!辛辛苦苦打了勝仗,沒有功勞反而有罪。
胤禩心裏暗嘆:這便是帝王心術了。
這場戰争的另一件郁悶的事便是國舅佟國綱意外陣亡。這個佟國綱是孝康章皇後也就是康熙的生母的親兄長,換句話說也就是康熙的大舅舅,佟國綱在康熙朝可是一位重量級的人物。但這個舉足輕重的人卻在烏蘭布通之戰中“中鳥槍,沒於陣”。這件事對佟家甚至對胤禛也是一大打擊,因為他的弟弟佟國維正是胤禛養母的父親。自己養母家少了這樣一個實權人物,确是憾事啊。更何況目前胤禛和佟家的關系不錯,佟家目前還是胤禛的一大助力。
歷史上胤禛繼位的首位功臣便是佟國維的兒子隆科多了。只不過佟國維支持的确是八賢王胤禩,實在讓人不解。
當然現在這個胤禩不會去争奪皇位,也就不再是佟國維支持的對象了。
歷史會如何發展,胤禩也是非常期待的。
作者有話要說:今天碼了一天字,非常累。希望各位親留言啊!
各位的留言是我最好的精神食糧!
今天找了張八八的圖片啊,不知大家喜不喜歡。大家如果有更好的記得告訴我啊
上面的古文來自百度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