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過完這個年, 似乎一切都變得順利起來。
應嘉彤正式出道的第一部 戲《親愛的25歲》收視率爆棚,前三集直接打破上一年最紅火的電視劇創下的收視率記錄,後續雖然趨于平穩,但也維持在了非常高的收視率水平, 這麽保持下去, 非常有希望沖擊今年的收視率冠軍。
電視劇的收視率上來, 劇中演員自然也是水漲船高。
應嘉彤擔綱鄒導這部戲的男主, 外界原本是非常不看好的, 除了經紀人打過招呼的幾家媒體,其餘大小媒體都在唱衰, 說應嘉彤一介新人,雖說之前演過不少無名配角,但實際并沒有足夠亮眼的作品, 全靠炒作積累名氣, 根本不夠資格擔綱男一號。
眼下收視率一出, 說這混賬話的人頓時少了一半。
剩下的那些也都是在死鴨子嘴硬,說什麽要等到整部劇的收視率出來才能下結論,實際上只不過是拖延時間, 等觀衆們忘記這回事, 也就沒有人指責他們了。
而初跨界就出演男二的裴其安,倒是沒有受到太多的争議。
畢竟媒體們心裏都清楚,選秀出身的藝人粉絲都不好惹。而且不知道為什麽,裴其安明明沒有簽約任何一家經紀公司, 但自打參加節目以來,除了在《親愛的25歲》劇情洩露時被波及到一次, 在其他所有選手互相競争, 粉絲之間互相抹黑對方的情況下, 竟然一次都沒有被其他粉絲攻擊過。
就算是劇情洩露那次,輿論的攻擊目标也并不是他。
劇組裏有人看不慣應嘉彤,大部分媒體的矛頭都指向應嘉彤不應該随便帶人進劇組。
不提裴其安過于清白的選秀經歷,他的身家背景也十分值得深究。
選秀最開始入場的時候,就有鏡頭拍到各位選手的報名表,裴其安填的資料十分稀松平常,訓練之外穿的衣服也大多都是沒牌子的地攤貨,看起來就是普通家庭出來的普通孩子,為此還得到過“草根偶像”的稱呼。
但随着節目的拍攝,媒體們很快覺察到了不對勁。
首先是裴其安帶着一起去選秀的那條狗。有專業的狗舍老板鑒定過,裴其安養的這條狗毛色純淨、額頭“三把火”的形狀完美、步态結構漂亮,顯然是血統純正的純種哈士奇。
一般的純種哈士奇,普通人家也不一定養不起,但這位狗舍老板找出了一張照片,是連續七年蟬聯全球哈士奇單獨展總冠軍,獲得年度最佳種犬榮譽的一只純血哈士奇的幼年照片。
令人驚奇的是,節目中出現的那條哈士奇跟這張照片裏的哈士奇,無論是長相還是骨架都極其相似,幾乎是一個模子裏刻出來的!
而據犬舍老板所知,連續七年獲得冠軍的那只種犬是近代哈士奇的血統源頭之一,身價不可估量,在它的直系子嗣中,與它最相似的一條哈士奇,拍賣到了1500萬的高價,被華國的一名神秘富豪帶走。
這就完全不是一個普通家庭能買得起的價位了。
關于裴其安的身世,其實早就有人懷疑,只是無論怎麽查探,都找不到絲毫線索可以推翻他填在參賽報名表上的資料,他的一切信息都真實到不能再真實。
可越是真實,媒體們就越覺得這件事情□□。
能把所有人都蒙在鼓裏,還瞞得這麽結實,扒都扒不出來,裴其安的背景絕對深不可測。
裴其安的真實背景先放在一邊,同樣讓媒體們頭疼的還有另外一件事。
那就是應嘉彤的神秘粉絲。
那個能夠請動帝星娛樂現任總裁、江家小公子江翰逸,不惜與當紅影帝交惡,也要為應嘉彤撐腰的所謂朋友到底是誰?
雖說後續扒出應嘉彤身家不菲,比大多數人想象的都要有錢得多,但還是有不少人覺得他那幾身天價套裝,憑他自己肯定是買不下來的。
何況還有小江總親自出面,承認是有個朋友拜托他幫忙,他才去的片場。
只能說小江總這個朋友确有其人,且財富地位比小江總還要驚人。
但就跟裴其安的背景一樣,輿論活躍到這個方向,就仿佛進入了某個未知空間,突然消失不見,以至于大多數人都開始默認應嘉彤那幾套衣服是他自己買的了。
媒體們痛心疾首。
一套千萬,五套就是五千萬!
賣了他那家公司都買不起好麽!
于是尋找應嘉彤的神秘粉絲這件事情,依舊存在于媒體們的待挖掘列表中,只希望能在應嘉彤還紅火的時候,挖到事實真相,狠狠地賺一波熱度。
應嘉彤和裴其安都進組拍戲去了,劇組保密工作做得極好,娛樂圈這邊挖不倒他們兩個的任何新消息,卻不曾想在金融圈,應嘉彤和裴其安的消息正在以另外一種方式廣為傳播。
萬裏風投前臺,幾個小姑娘湊在一起聊八卦。
“都聽說了沒?最近又有兩家新的風投公司杠起來了。”
“好的項目就這麽多,風投公司杠起來的事兒還少麽?這也算新鮮事?”
“那不一樣。其中一家是咱們大少開的公司,好像叫……萬嘉基金?最近大火的那個《親愛的25歲》就是他們成立後投拍的第一個項目,現在估計賺得盆滿缽滿了嘞!”
“大少?哪個大少?”
“還能有哪個?當然是裴家那個大少!”挑起話題的姑娘說完,頓了頓,“你們說投資天賦這種事情,也能通過基因遺傳的麽?怎麽大少看人又準,還投什麽賺什麽,我就老遇見渣男,股票也天天飄綠?”
“那誰說的清楚?不過大少開的公司,居然還有人敢跟他作對?”
這時另一個前臺過來打卡上班,聽到她們談論的話題,插了一嘴:“那可不,商場如戰場,誰不想壓這麽年輕的金融傳奇一頭?萬嘉這回想投的幾個項目,都是從一家倒閉的老牌風投公司流出來的,不少人盯着呢,搶起來難免。關鍵是大夥兒都還沒來得及出手,項目就被一家新公司全簽下來了,誰也沒撈着好處,這才鬧起來的。”
她們說的那家老牌風投公司,就是晉峰父親留下的公司。
由于晉峰父親經營有道,這家公司在商場上的風評一直很不錯,以至于到倒閉前,還有許多不錯的項目投到他們家。
晉家的公司倒閉後,許多聲望不夠的中小型風投公司一擁而上,試圖瓜分這些項目,誰知道棋差一着,等他們出手的時候,項目早就被別人簽走了。做出這種事情的居然還是一家連營業執照都剛拿到手的新公司。
好的項目永遠不缺投資,商場上這種輸贏完全是家常便飯,可輸給大公司是一回事,輸給這種名不見經傳的新公司,那就很讓人惱火了。
正巧被傳成業界神話的裴家大少開的公司,萬嘉基金也參與了争奪,這些中小型公司就起了心思,開始撺掇萬嘉基金跟新公司打擂臺。
“這不是拿咱們大少的公司當槍使?後來呢?萬嘉不會上當了吧?”
“你都能看明白的事兒,萬嘉那群精英能看不明白?”
萬嘉雖說是新公司,但裏頭那些人才,都是沖着裴家大少的傳奇事跡去的,優中選優,能留在萬嘉的人,個頂個的優秀,稱一聲精英還真不算擡高他們。
最後來的前臺撇撇嘴:“萬嘉那群人确實不太服氣,但打電話給大少,大少直接讓他們去跟那家公司的老板談合作,分別少投點,分攤風險和壓力……現在剩下的項目也被萬嘉和那家新公司包圓了,之前的項目,萬嘉也成功摻了一腳,只有那些個中小型公司啥也沒撈着,想看戲還被秀了一臉,正氣得要死呢!”
另外兩個前臺一臉感嘆的鼓起掌:“不愧是大少!幹的漂亮!”
“不過這新公司這麽豪橫,一口氣投那麽多項目,不怕吃不下?該不會也是哪家大少出來體驗生活?”
“新公司的老板是誰啊?”
“應該不是大佬開小號。我剛剛還聽他們提起來着,純純的新人。他們都說最近天才輩出,金融圈子這天,怕是要變一變了。”晚來的前臺摸着下巴回憶一會兒,“他們老板名字有點眼熟,我總覺得在哪兒見過。”
“好像叫……應嘉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