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銀河帝國只有一顆大腦

遠古地球歷公元3億多年前,地球環境發生了劇烈的變化,大氣成分的改變,使得最早的海洋生命走上了陸地,他們用退化了的尾鳍變成的四肢,爬上了潮濕的海岸,第一次睜眼,遙望那片灰蒙蒙的天空。

遠古地球歷公元200萬年前,最早的古人類學會了直立行走,把自己從懵懂無智的猿猴中區隔開來。他們學會了使用工具和火種,他們雙目炙熱,圍着篝火,擡頭仰望無邊的星空。

遠古地球歷公元1969年,人類的阿波羅11號太空飛船在月球表面登陸,一個叫奈爾·安姆斯特朗的宇航員,踩着厚厚的太空靴踏在了月球表面的沙海之上。他說:“這是我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從此宣告了人類走出地球、走向太空探索的旅程,已經出發。

遠古地球歷公元2046年,人類制造的載人航天飛船飛出太陽系,在某一顆環境類似地球的遙遠的系外行星上,發現了一片沉寂的生命之海。科學家通過對“海水”成分的測定,宣布了其中可能存在的、能夠進化為高智能生物的有機細胞體的存在。從此,人類望向太空的好奇的眼睛,被徹底打開了視界。

遠古地球歷公元3077年,人類中自願前往火星的第一批移民順利登陸了火星表面,依靠成熟的太空種植、養殖技術,和他們勤勞的雙手,在火星上建立了第一個殖民地,從此開啓了人類在銀河系中開疆拓土的新紀元,史稱“新邊疆計劃”。

遠古地球歷公元6284年,人類的科學技術終于發展到能夠解決遠距離長途時空運輸的時代,“愛因斯坦-羅森橋”效應終于得以在實踐中運用,星際躍遷成為可能。人類的載人宇宙飛船終于飛出了太陽系,飛向了系外行星探索的偉大征程。這一年,也是銀河歷的公元元年,大銀河時代的開端。

銀河歷公元1543年,經過數代人的不懈開拓和努力,人類終于在全銀河系中建立了數以萬計的大小殖民地,真正實現了全宇宙範圍內的“四海為家”。人們在各個恒星系中競選出了自己的議會和總統,大家自由地生存在各自熱愛的家園中。歡樂和平的氣氛,洋溢在整個銀河系間。

然而,僅僅百年之後,由于各個星系的生存環境差異過大,導致人種在身體機能、生育能力、智力水平等方面,發生了急劇的分化,人類漸漸演化出了第二性別。即純陽性的alpha與純陰性的omega,以及人群中平庸的大多數——介于前兩者之間的beta。alpha是人群中的佼佼者,他們負責傳播優秀的基因,将人類中代表最高智能和身體素質的火種,代代傳遞下去。omega是最為稀有的品種,他們具有一年一度的發情期,在發情期內如果能夠與人配對成結,受孕的幾率幾乎可以高達百分之一百,是傳遞基因的最好載體。每一個alpha內心,都在渴求一個能夠徹底與之結合的omega,然而在這場基因的殘酷競賽中,能獲得omega芳心的本就是少數,更遑論那些沒有特色、沒有競争力的平凡的beta們。他們只能苦逼地與同性別的bata交配,生下平凡的下一代beta,繼續固化本就不甚公平的性別階層制度,成為站在種族食物鏈底端的平庸的大多數。

銀河歷公元3086年,經過數百年的征戰,銀河帝國的第一任皇帝、有着比遠古地球的亞歷山大大帝還要壯闊的豐功偉業的帝王——納尼比亞斯一世登上帝位,結束戰亂,統一銀河系。人們高呼萬歲的聲音,以各種頻段的波,在宇宙間持續回響了整整一年。從此,自由松散的星際聯盟被徹底打垮,只剩下一小撮不願屈服的聯盟戰士,流落在遙遠星系邊緣的“混亂地帶”,繼續他們的游擊和革命。漸漸地,他們忘記了争取自由和平等的初衷,他們演變成為了一支強悍的星際海盜力量。

銀河歷公元3181年,納尼比亞斯一世走到了他生命的盡頭,當時的人類技術還不能夠通過基因手術,延長他整個機體的生命。但在咽氣之前,皇帝忠誠的手下們按照皇帝的意志,保留下了他的一顆大腦,供養在生命維持箱中,用混合着腦髓液與豐富營養液的藥劑浸泡其中,用密密麻麻的神經導線,繼續傳遞和執行着不死皇帝的意志。從此,大銀河帝國成為了一個真正“團結一心”的帝國,因為龐大的帝國機器只聽從一顆大腦的指令。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