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蕭璟看了女兒從宮裏送出來的密函就忍不住嘆了一口氣,如今蕭氏成了皇族和世家之間的一塊夾心餅幹。
無論他們做什麽,總是會得罪另一邊的人,只是他也沒想到崔家居然想出了這麽一條毒計。
若是崔家人針對他也就算了,可是居然牽連到夫人,這是他絕對不能容忍的。
也幸好阿因她打聽到這個消息了,不然錯不及防的發生了這事,自己恐怕一時之間還無法想出來應對之策,甚至很有可能中了他們的計。
不過襄城長公主那女人這些年明裏暗裏的給他夫人難堪,若不是顧忌到她的身份,他早就把襄城長公主給收拾了。
現在到是一個機會,既然襄城長公主不甘寂寞想要嫁人,自己一定要讓她嫁給如意郎君才是。
“父親,您如今要如何應對這件事。”蕭、瀚看着自家父親,這崔家和盧家來勢洶洶,他們可得小心應對,蕭、瀚可沒興趣讓父親找個公主當自己的後娘。
“這事兒你妹妹說她會處理,只是如今也不能把希望全部寄托在你妹妹身上,這事暫時也不要讓你祖父知曉,你祖父如今為了蕭家是什麽都做得出來。”
蕭璟有時候并不贊同他父親的有些做法,只是身為人子,他沒辦法去批判他的父親做得不對。
蕭、瀚聽到妹妹會處理這件事就放心多了,他家妹妹如此聰慧,從來就沒有她處理不了的事情,他相信這件事妹妹會處理好的。
“為了避風頭,我明日會帶着你母親回江南探親,所以家裏的事就要你來處理了。”
蕭、瀚是他和夫人的長子,這些年他對□□的教導從來不假于人手,他對這孩子也是寄予厚望,但是這孩子也從來沒有獨自處理過這麽大一攤事,他難免有些擔心。
“父親,你說世家和李氏皇族相争最後真的能得到一個好結果嗎?從前朝開始,世家的勢力便開始被削弱,特別是戾帝創辦科舉,寒門仕子有了通天之路,根本不會如從前那樣全然依靠世家提拔。本朝前後兩任皇帝都大力興科舉,打壓世家的目的如此明顯。”
蕭、瀚作為蕭家長房嫡長子,這些年來對蕭氏的事情知之甚深,蕭氏這些年的動作他從來都是知道的,可正因為知道他現在有些擔心蕭家的未來。
“何況祖父和伯祖父他們好似已經被權勢蒙蔽了雙眼,不然又怎麽會犧牲兩枝的嫡長女。”
蕭、瀚一想到兩個妹妹被送進宮為妃,心底的怒火就忍不住翻湧。
Advertisement
說得好聽是妃,實際上不就是高級一些的小妾嗎,那可是蕭氏金尊玉貴養大的嫡長女啊!
“蕭、瀚,這種話以後便不要再說了,你兩個妹妹進宮已成定局,誰也無法改變,所以小心禍從口出。”
蕭璟又何嘗願意送女兒入宮,但是父親做出決定,阿因她自己又願意,他又有什麽方法阻止呢。
蕭氏如今有太多人沉迷在權勢中,他們已經不想放開手中掌握的權勢,他們已經叫不醒了。
蕭璟已經決定次日便帶着妻子回江南探親,一大早蕭璟就帶着妻子和護衛離開杜陵祖宅了。
陸氏只知道丈夫要帶自己回江南探親,雖然有些突兀,可是已經很多年沒有回江南了,陸氏在知道丈夫要帶自己回去探親後就很是高興。
蕭因在宮裏雖然擔心父母,但是她也知道父親會保護好母親的。
畢竟她父親可不是那些沒用的男人,護不住自己的妻兒。
何況她得母親出自陸氏,陸氏雖無人在朝中任職,可是陸氏弟子卻不少。好些如今都是一方大員了,外祖他們不會任由別人其父母親的。
蕭璟帶着妻子離開杜陵前往江南的消息被蕭、瀚送進宮,蕭因得知這個消息後心情終于便好了一些。
父親的選擇是最正确不過的,如果他們待在杜陵,恐怕事情爆發之後杜陵蕭氏族人會給父親施壓,所以直接去了江南外家,杜陵蕭氏到時候就算想做些什麽也鞭長莫及。
“蒹葭,今日這天氣好,咱們去太液池轉轉。”蕭因知曉父親和母親避出京城後心情大好,叫上蒹葭就帶着宮人離開長樂殿去太液池。
太液池邊水榭衆多,蕭因帶着随侍的宮女随便選了一處,蕭因把宮女打發去遠遠的侯着,就留下了蒹葭一人近身伺候。
太液池的風吹過來讓蕭因整個人都有些放松,自從進了宮她沒有一天活得像她自己,就像是給自己戴上了一層厚厚的面具。
只是情況由不得她自己選擇,如果她和姐姐想要在這宮裏好好的活下去,不被別人拉下來,就必須忘記她們原來的樣子。
“娘娘,夫人和老爺避去江南了,恐怕崔家也不會就此放棄他們的計劃的。”
蒹葭作為顧家私軍統領之一,手上的消息來源不少,所以她是深谙崔家人的本性,知道崔家不會就這樣罷休的。
“他們當然不會輕易放棄這個計劃了,這個計劃如果順利,既可以打擊蕭氏,也可以打擊本宮,一石二鳥的計策又怎麽會輕易放棄。”
蕭因看着湖面冷笑,只不過如今她在後宮,不宜有大動作,不然她一定要讓崔家好看。“蒹葭,你過來。”
蒹葭附耳過來,蕭因悄悄的在她耳邊說了些什麽,蒹葭點了點頭。“娘娘放心,奴婢會辦好此事,絕對不會出半分纰漏的。”
蒹葭退出水榭後讓竹樂進去伺候,蕭因思考的時候并不喜歡有人打擾她。
這位伺候了蕭因好幾年的宮女,自然也知道自家娘娘的習慣,進了水榭後一舉一動都靜悄悄的。
蕭因此刻正在想她安排蒹葭去做的事情,崔家此番想要設計她父親,如果沒有襄城長公主的身影她說什麽都不相信。
既然襄城長公主自己生了害人的心思,那可就不要怪她還擊了。
襄城長公主乃是先帝的女兒,可是如今坐在皇位上的人可不是她的父親,而是她的弟弟。
當皇帝的是父親還是弟弟,這對襄城長公主來說區別還是挺大的。
何況襄城長公主乃是先帝的庶女,這庶女的母妃和窦太後一向是針尖對麥芒的,多次讓當時的窦太後差點顏面掃地,作為窦太後最疼愛的兒子,皇帝對襄城長公主的态度恐怕也好不到哪去。
所以,只要襄城長公主稍微犯了那麽一點點錯誤,那等待襄城長公主的恐怕就很可能是滅頂之災了。
在先帝逝世過後襄城長公主一直都老老實實的,不敢去招自己皇帝弟弟的眼,畢竟她基本的自知之明還是有的。
現在崔家和襄城長公主勾結在一起,這樣現成的把柄送到自己手上來,自己又怎能不利用一下呢?
陛下最是忌憚世家,襄城長公主作為皇族人,卻和世家攪和到一起,被陛下知道了,恐怕襄城長公主不死也得掉層皮。
如今她就等着襄城長公主哭着忏悔自己不應該和世家勾結的醜态了。
“淑妃的閑情逸致可真高,這一大早的就來了太液池賞景。”鄭德妃帶着随從繞着太液池岸散步的時候,恰好看到了在水榭裏的蕭因。
“德妃你不也來了嗎?”蕭因看到德妃的身影,瞬間就坐直了身體。
這宮裏的衆多嫔妃,除了姐姐之外她印象最好的一位就是鄭德妃了,只不過鄭德妃因為性子喜靜,一向很少出來走動,看來今日她的運氣是極好的了,不然也不會碰到鄭德妃了。
鄭德妃看蕭因身邊只有一個竹樂伺候,也讓自己身邊多餘的宮人候在水榭之外。
“說起來咱們也算是親戚,我那舅母還是蘭陵蕭氏的女兒。”鄭德妃說完端起茶杯輕抿了一口茶,然後将茶杯放到了桌子上。
蕭因挑了挑眉,不知道鄭德妃突然提起她自己的舅母做什麽。
“德妃應該注意隔牆有耳這個問題,可別被人抓到把柄,說你思念舊朝,你也不希望連累你的家人吧!”
鄭德妃的出身并不是秘密,她得母親乃是前朝戾帝的妹妹榮陽公主,前朝時榮陽公主下嫁給鄭氏子,夫妻恩愛非常。
只是天意弄人,前朝覆滅了榮陽公主這個前朝的公主自然也失勢了。
鄭家在戾帝被權臣鸩殺後自然也想把榮陽公主這個前朝公主了結了,只是鄭三郎終究不是那等負心漢,一力保下了榮陽公主。
鄭氏最終妥協了,畢竟榮陽公主不僅僅是前朝公主,新朝開國皇帝還是她的表哥,如果皇室追究起來,恐怕也不好交代。
最後榮陽公主就被鄭家由正妻貶為妾室,還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從崔氏聘了一位嫡女給鄭三郎當妻子。
聽說當年鄭三郎不願意與崔氏女洞房,鄭家人就以榮陽公主母子三人的性命相要挾,直接給榮陽公主母子三人下了毒。
崔氏女什麽時候生下子嗣,他們就何時給榮陽公主母子解毒。
至于這鄭德妃,是在崔氏女生下孩子的第二年後榮陽公主生下的,生來便成了庶女,聽說極得鄭三郎喜愛。
“蕭因,你說這個世界上有公平嗎?”鄭德妃突然開口問了蕭因一個莫名其妙的問題。
“德妃你自己對這一點不是深有體會嗎?沒有權力的人可沒有資格去追求公平二字,難道你竟然還天真的相信着“公平”有一日能落到你身上。”
蕭因從來不相信什麽“公平”,因為只有擁有權力的人,才有機會去追求公平。
你沒有權力,別人就算是對你不公,你又能如何。
“你說的對。”德妃聽了蕭因的話後深深的看了蕭因一眼,她問淑妃也只是随口一問,可沒想過淑妃居然會回答。
“竹樂,你們退下吧。”蕭因讓侍女退下,德妃看了一眼蕭因也讓自己的侍女退下了。
“你今日來,可不會就是想跟我一起懷念一番阿婵姑姑吧,我可不相信你單純就是來找我當懷念故人的。”
蕭因好整以暇的看着德妃。
“當然不是,如今就只有我們兩人在,我也不跟你打馬虎眼了。我阿娘想要見舅母,如今寒山庵被蕭氏的人裏裏外外把持住,我的人根本進不去。”
德妃也沒有再遮掩自己的目的,她阿娘就是想要見自己的舅母一面,想要知道舅母過得好不好。
“榮陽公主要見阿婵姑姑,你們是想害死姑姑嗎?”
蕭因那利得像刀子一樣的眼神直接往鄭德妃身上落。
寒山庵雖然環境差了一點,可是起碼能讓姑姑留下一條命。
如果榮陽公主真的去寒山庵探望姑姑了,恐怕她才踏入寒山庵附近的土地,就有人把消息呈到皇帝的禦案上了。
“蕭因,我阿娘已經沒幾日可活了,想必你對鄭家的事情應該是很清楚的,我母親當年被下毒,後來又生下了我,身體就不好了,大夫說我母親沒幾日好活了。”
蕭因聽了鄭德妃的話手上的動作也頓了一下,她是真的沒想到榮陽公主的身體居然已經破敗到這種地步了,先前也只是聽說榮陽公主身體不好而已。
“寒山庵的人不是蕭氏安排的,是先皇和陛下的人。你要知道,阿婵姑姑的女兒南陽公主可是和親到了突厥,如今是突厥王後,你說皇帝會放心嗎?”
皇帝歷來多疑,南陽公主乃是突厥王後,深得突厥可汗的寵愛與信任。
如今突厥可是大秦北方最大的威脅,手上有突厥王後生母這個王牌,皇帝又怎麽可能會不掌握在自己手裏。
“我不知道你是聽誰說的,寒山庵是蕭氏安排人在守着,可是我可以清清楚楚的告訴你,蕭氏只安排了一批侍女去照顧姑姑的日常生活,守衛全是皇帝借着蕭家的手安排進去的。”
“那你們有沒有辦法傳信進去,就算阿娘不能再見舅母最後一面,能看到舅母遞出來的信也是好的。”
想到自家阿娘的身體,德妃心裏就難受。現在阿娘唯一的願望也就是想知道舅母過得好不好。
“德妃你憑什麽覺得我會有辦法,你莫不是忘了,這些年就算是蕭家人也沒能和姑姑見面。”
蕭因并不信任鄭德妃,雖然她挺喜歡鄭德妃表現出來的性子的,可是這宮裏誰是人誰又是鬼可沒人說得清。
“你既然如此孝順,為何不去求陛下,你去求了陛下說不定你母親還能光明正大的去見姑姑一面。”
不管德妃是真孝順她親娘,想讓她見見姑姑,還是想以此為借口,達到什麽目的蕭因都不會插手的。至于說什麽想知道姑姑過得好不好,被囚禁身不由己的亡國之後能過得多好。
“我有些好奇,你為什麽不去找貴妃,而非要來找我呢?”
姑姑可是姐姐的親姑姑,對她來說就只是堂姑姑,照這種關系來說不是姐姐更清楚寒山庵的事情嗎?
德妃語塞,并沒有立刻回答蕭因的問題。她難道要告訴蕭因這是她父親讓她來找淑妃的嗎?
她父親說,蕭家兩女入宮,蕭蘭、蕭因是蕭氏最出色的一雙女孩,也警告她在宮中萬不可聽信別人的挑撥,與蕭氏女作對。
“行了,路我已經給你指出來來了,你要不要去那就是你自己的事了。”
蕭因已經沒耐心在這裏和鄭德妃多說了,反正辦法她已經給鄭德妃想到了,她要不要去做,那就是她自己的問題了。
蕭因慢條斯理的站起身離開了水榭,随侍的宮人們也跟着一起離開了。鄭德妃看着蕭因遠去的背影眼神掙紮。
如果蕭因沒有騙她,想要讓阿娘見到舅母的唯一辦法就是去求皇上了,說真的,她對這個提議動心了,因為她無法看着阿娘死不幂目。
作者有話要說: 啊啊啊啊啊,一個人名而已,為啥子給我變成框框去了,嗚嗚嗚嗚嗚嗚
為了不去全篇的修改人名,我就加了個頓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