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路德和古代路德處于偵探狀态,但其實也就是瞎猜,這時候去找人确認基本就暴露了己方已知信息,不去又實在不甘心。
反正柳幕僚和文大廚知道他們暴露了,路德也知道他們知道他知道他們暴露了,那還能怎麽辦呢?盯着呗!
按照古代路德的話說,反正其他事都有大哥二哥在呢!他不盯着攻略者還能幹什麽?
柳生和文清大概是因為關系在路德這已經過了明路還沒被趕出去,幹脆破罐子破摔的密切來往了起來,柳生一個好好的幕僚,一天到晚不去書房,反而總往小廚房跑,路二哥還挺感謝他替自己去選點心。
文大廚也開始放飛自我,約莫是覺得路德沒趕人值得感激一波,動不動就做些點心送來投喂,在路德面前也是越來越不加掩飾。柳生為此沒少撺掇路大哥和路二哥把路德抓去大書房議事——可惜古代路德醒過來了,他的小算盤自然而然落了空,這位對怎麽在哥哥們手下溜走過于熟練。
除此外,路德還真發現一個頗驚悚的點。
文大廚的名字和身材不怎麽對的上,但這心态和行為還是挺對得起名字的,路德偶爾會看到文大廚捏着塊幹淨潔白的手帕給柳幕僚擦汗,蒲扇大手拈着塊輕透薄巾,細細點在柳幕僚額上,其動作之溫婉柔和和随手能拎起柳幕僚的壯碩完全成反比,而柳幕僚竟能完全無視對方比自己高出不止一個頭的身高,試圖伸手攬住文大廚的腰……
這……
古代路德表示我們古代不是這樣的!真的!
凡是反常,必有其因。
系統明顯知道內情,在文大廚和柳幕僚“卿卿我我”的時候表現的無比淡定,有時還會對路德和古代路德崩潰的發言做出精确到點的嘲諷。
在撞見了柳幕僚和文大廚的“奸情”之後,路德有段時間沒再“住”在小廚房,而是把注意力放在了清杏身上。
水泥的事踏上正軌,清杏已經被送回了路德的身邊,感謝柳幕僚和文大廚被偷聽的那次談話,路德越觀察清杏越發現這個小姐姐十有八九也是消極怠工的一員。
清杏平時會繞着路德轉,但行為舉止從不逾越,古代路德回想了曾經被趕出去的那些攻略者,也有不少是在清杏引導下才會被發現,路德難得的産生一種自己不是孤單一人的既視感。
話分兩頭,路大哥和路二哥遇到了推廣水泥以來最大的危機。
淮州的大商戶有五家,分別是路、景、李、杜、侯,路大嫂就是景家出身。這五家紮根淮州已久,長久以來幾家基本達成了默契,你負責一塊,我扒拉一塊,把偌大的淮州分成了碗裏的餅,哪怕偶有摩擦,也不會動搖家族根基。
Advertisement
可水泥是個新東西,配方完完全全掌握在路家手裏,還有州府支持,這讓路家的地位一下子上提一大截。
景家和李家與路家有姻親關系,在水泥的生意上摻了一腳,憑着三家聯手将另外兩家暫且壓了下去,可和氣生財,五家維持了這麽久的平衡,卻不能因為水泥一件事而破裂。
路大哥和路二哥為此焦頭爛額,路父路母倒是天天趕着和老朋友們聚會,眼看着侯家和杜家越發不滿,路二哥來蹲守路德的次數越來越多。
“呵,小朋友,你信不信,我們家老頭正等着倆兒子去求助。”路德終于被路二哥抓到大書房的這天,古代路德悠悠哉哉的在路德的腦子裏說,當真是一副指點江山的架勢。
路德翻了個白眼,古代路德和他的聲音雖然非常相近,但性格上差的不是一點半點,小半個月過去,他對于對方能懶則懶和凡事漫不經心的習慣深有感觸。
就拿柳幕僚和文大廚的事情來說,古代路德顯然是對兩人的關系早有所覺,驚訝了沒多久就懶洋洋的趴在了意識海裏,系統又是個深知內情的,最後只留下路德一個人恍恍惚惚。
——說起來,這一次的隊友不好帶呀,古代路德和系統一個比一個熱衷于看笑話,哪怕這笑話是隊友的也照看不誤。
景家這一代唯一的女兒嫁進了路家,兩家幾乎是天然的盟友,而李家盛産閨女,和其他四家都有聯系,路大哥其實并沒有把握将李家牢牢綁在自己的戰船上。
最近也确實有這個趨勢,李家想要争求更多的利益,立場悄悄的向着杜家和侯家傾斜,對路家的要求能拖則拖。這才是最讓路大哥感到着急的事情。
路德這其實并不是非常在意帶不帶杜侯兩家玩,古代路德也說水泥的方子是路德帶來的,可以由他全權處理,但分蛋糕這種事,向來是不患寡而患不均,哪怕利益有一分的傾斜,路家也可能會在後續的發展中超過其他幾家,杜侯兩家也正是擔心這個。
淮州州府的實驗已經成功了,如今淮州城的大街上都用上了水泥的路面,來來往往平整幹淨,所有人都不難感受到水泥帶來的好處,也能看到水泥未來的發展。
最近在咫尺的表現是,在路德神棍似的名頭越傳越遠的同時,淮州的百姓也紛紛表達了自己對路家的支持,同樣的東西,選擇到路家買的人數量一下驟增。這就像是現代的上市公司,五家公司都上市了,偏偏民衆更相信路家的,樂意買路家的股,路家的市值自然也就水漲船高。
柳幕僚是一個狠人,狠的同時還能看清局勢,除了對着文大廚時像個婆婆媽媽的賢內助,其他時候都果決幹脆。
“哈哈,老頭失算了。”古代路德幸災樂禍的笑,平時軟綿綿不帶力氣的聲音都精神了幾分,路德匆匆聽了一耳朵,知道這位大神反正不會給解釋,蹲在大書房的角落裏,豎起耳朵聽桌邊坐着的三人談話。
“我們可以把水泥的配方上交了,到時候就是幾家争着和州府合作,路家獻上的方子自然能得到褒獎。”有幕僚端着茶盞,用杯蓋輕輕的敲擊杯口,發出一聲聲清脆的聲響。
路大哥有些猶豫,上交水泥配方是事先商定好的,但這樣一來,州府必然還是優先選擇路家合作,其他幾家照樣是只能在後頭跟着,萬一李杜侯三家聯合起來,一樣要出亂子。
“我們五家是商戶,且不說官府的選擇我們不能左右,單是這利益的分配,”劉幕僚垂眼盯着茶杯中嫩綠色的茶葉,在商戶一詞上加重了讀音,他不疾不徐的将茶杯放回桌上,輕輕蓋上蓋子,雙手攏在袖子裏,“做水泥生意要有材料、工匠,工匠又需要食物和其他東西,配方是我們的,我們牢牢抓在手裏,至于其他的——淮州那麽大,這天下需要水泥的又不止淮州一處,難不成還真能做到一家包辦所有嗎?”
“柳先生說的是!”路二哥猛地一拍桌子站了起來,吓得蹲牆角的路德整團一顫,桌上的茶盞都跟着抖了一抖。
路家不可能直接把生意讓出來,水泥的方子十有八九會被天家握在自己手裏,按着已有的慣例,民間能夠做出水泥的也就只有路家。但路家、景家、李家、杜家、侯家五家都是商戶,也一直是互有默契,平衡着過來的,面對強勢的州府總要團結一些。
和州府合作的是路家,在真用上水泥時,修的可是整個州府,甚至相鄰其他州府的路,路家一家的人怎麽可能夠?
路大哥思路一轉,立刻把主意打到了自家老爹的頭上,“父親和其他幾家的長輩關系不錯,我們不如……”
路大哥和路二哥對視一眼,同時露出心照不宣的笑容,路德把一切看在眼裏,暗暗在心裏為路父默哀,他家這兩個兒子,加上一個喜歡看熱鬧的古代路德,可真是把“坑爹”印在了骨子裏,能有機會就要忽悠着已經退休的老父親幹活——雖然說實話,單單從古代路德的只言片語裏,能猜出這種坑或許是相互的,路父必然也沒少坑兒子。
和路德印象中的古代大族不同,路家沒有像小說裏那麽複雜的宅鬥情節,路父和路大哥都只有一個妻子,家裏不缺子嗣,也不會争個人腦子打出狗腦子,甚至兄弟幾個其實都不怎麽想接手家族生意,快快活活吃紅利不香嗎?路父都是把路大哥培養出來之後立馬撒手不管了。
就這一方面來說,路德其實挺羨慕古代路德的,他在七歲後就再沒有見過父母,盡管每個月都能收到不低的生活費,但父母到底是否還活着其實他也不知道。
生活費是父母早期投資的基金會打過來的,出現意外會有基金會和保險負責,在他25歲時,所有的資金會一次性打給他,由他個人處理。
路德早早的知道了這些情況,也知道自己不愁吃穿,但難免會想了解父母的近況,在被方涼找上門,開除人籍之後,就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