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成長
有了承裕的先例在,三兒的夢遺并未讓他多麽驚慌,甚至到了後來,他會追尋出其中的規律,定期的自己用手解決一下,男人在有些事情上總是無師自通的。只不過,偶爾的□□和夢遺,他會在腦海裏見到一個人,這就足夠他驚慌的了,甚至于那日的性啓蒙教育,在他以後的幾十年裏,他都不時的會想起來,期間種種,生動的浮現在眼前。
三兒十四歲的時候,承宗娶親了,娶了太後的重侄孫女,靖遠将軍的女兒,秦氏。而同時,三兒卻沒能見識到人生的第一次婚禮,雖然是別人的,原因是,他的娘親,過世了。三兒回到家的時候,娘親早已咽氣,娘親好似吃了什麽中毒,只是從半夜開始嘔吐,剛到早上,便咽氣了,因此,三兒也就可憐的成為了沒見到娘親的最後一面的孤兒。
伏在娘親的榻前,三兒已經沒有什麽眼淚可流了,想想可不是麽,已經到了中午,再哭下去要變成人幹兒了。可是沒眼淚并不代表三兒不難受,他這四年間,只是偶爾回來過幾次,每次都呆不了幾天,原因很簡單,當然是四少爺離不開人侍候了。但是說也滑稽,老溫都比他回家的次數多,明明應該老溫更忙一些。還未來得及換孝服,身旁的弟妹只給他搭了一條白布在肩頭,卻不能安撫他的悲傷,那雙肩膀一抽一抽的抖動,混合着少年的低低的抽噎聲,分外的可憐,他是一家的長子,他知道男兒有淚不輕彈,可這又能怎樣?他是真的很痛苦,那是他的依靠啊,曾經在肚子上他們是相連的,那是世上最愛他的人,甚至比老溫都要愛自己,就這麽抛棄自己了。
從此以後,我們的三兒要獨自長大了,他再也沒有一個殷切盼着他回來的娘親了。
榮王聽說了溫家的喪事,非常的悲痛,囑咐老溫領着三兒一定要守孝滿三年,以寄哀思。而老溫固執的忠于本家,對榮王說,自己和三兒只要守孝滿一年就會回來,榮王推卻了一下卻拗不過固執的老溫,最終同意了。
能在自己家中自在的生活一年,自然是好事,至少對于三兒來說是這樣,可是四年能改變很多東西。比如五兒和六兒都長大了許多,都已經十歲和八歲了,對于哥哥不在身邊陪伴的這四年,會使少年少女,對三兒感到陌生,甚至在最初三兒撲在床前大哭的那會兒,兩個孩子不知道哥哥是這樣的,都不知道該如何勸阻哥哥。比如,四年可以讓你回自己家會感覺自己更像是一個客人,做飯的時候,小五兒一定要把他推出去,然後自己一個人在裏面鼓鼓弄弄半個時辰,卻端出了一桌讓三兒都震驚甚至自嘆不如的菜來。比如,在許多相似的夜裏,他會想着,那個人在幹嘛?睡得好不好?日子越多,思念越重。
時光卻是不等人的。轉眼一年過去了,三兒在這一年長大了許多,也黑了一些,不過他自從失去了娘親後,性情便更加沉穩,他知道自己的長子的責任,但他卻不能常常陪在弟妹身邊,他內心的愧疚是可想而知的。一個天真稚氣男孩長成溫厚可靠的男人也許也就那麽一瞬間。
收拾完畢,他和老溫一起,再次踏入那個他更熟悉的地方,榮王府。
見到承裕的時候,三兒內心有一團火,呼啦啦的燒,有一只小兔子,蹦恰恰蹦恰恰,可是他長大了,這些情緒,都化成了一個溫柔的能融化衆生的微笑。承裕呢,被這笑閃了一下,然後便開心的擁住他,不顧那麽多的禮儀了,笑的無比燦爛。
榮王府沒怎麽變,變得更多的是人,變化最大的當然是承裕,終于從萌萌噠的小動物長成了一個俊俏的小男人,個子也真的抽長了,只是眼睛雖然不像原來那麽大,卻還是水水的,讓人看了變忍不住憐惜,再加上那一看就是嬌生慣養出來的白淨的皮膚,絕對也是個會讓提親的王妃貴婦們不住談論的美少年。而承宗婚後并未搬出榮王府,因為他是長子,而且畢竟這榮王府的主人榮王就只在兒子娶親時回來一次,而後又回了北疆,他常年不在京城,榮府沒有個拿得住事兒的主家兒是不行的。至于長相身材麽,只能說,承宗就是個可以一直讓三兒嫉妒的人,無論是長相,身材,地位,還有學識。
作者有話要說:
如果沒有見到前面兩章,那說明已經因為肉肉所以被禁了,請根據劇情自行腦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