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章節
。
裏屋的桌之上擺滿了一桌叫不上名字的菜肴,其中有一道非常有意思的菜,一盤大塊肥肉,上插一把五寸長的刀子,酒壺上還系一撮白羊毛,劉玉棟說這是土家人迎接貴賓的特色菜,是那種吃過一輩子都忘不了的味道。衆人落座後,村長舉起酒杯敬來自遠方的客人,李志遠、俞紫萱和艾美麗三個人也端起酒杯,劉玉棟說:這是土家人的“吉祥如意三杯酒”,不會飲酒的話,需用無名指蘸酒向空中彈三下就可以了。于是,艾美麗和俞紫萱用無名指蘸酒在空中彈了三下,以示尊敬。
敬酒結束後,村長熱情的招待說:敞開肚皮吃!為了孩子們,走了那麽遠的路,實在辛苦。席間,村長還不停的用公筷給大家叨菜,非常實在。
晚上,留宿村長家,艾美麗和俞紫萱兩個人睡在東廂房的火炕上。
“美麗,今晚你吃的不多啊!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我們要在這窮鄉僻壤的地方呆很久呢,生病了找個醫生都很難!所以,以後你要多吃點!”俞紫萱不無擔憂的說。
“我吃不下飯!”艾美麗慢悠悠的說。
“傻瓜,你什麽時候才能走出來呢?”俞紫萱嘆了一口氣說。
“不知道,我閉上眼睛就是君言的身影,揮之不去,他就那麽一個在黑暗中孤獨的站着。”艾美麗盡量克制自己的感情,她不想将悲傷傳給俞紫萱。
“這就是你為什麽失眠的原因?”俞紫萱側躺着看着艾美麗說。
“嗯!我怕自己會做出傻事來!”
艾美麗淚已經從眼角流出,俞紫萱心疼的用手指抹去了她眼角的淚。
“美麗,後悔來這兒嗎?”俞紫萱有點擔心艾美麗的狀态,當初讓艾美麗來支教,其實也出于她的私心,她希望美麗能陪她來青海。
“不,我還要謝謝你呢?如果在整日呆在家裏,可能想法會更多!”艾美麗輕聲的說道,“你放心,我會當一個稱職的老師的!”
“嗯,晚安!”俞紫萱說。
“晚安,紫萱!”艾美麗轉了一個身,背對着俞紫萱,不眠的夜啊,仍然太長。
3.勸說
Advertisement
更新時間:2014-6-9 14:37:50 本章字數:4900
支教工作并沒有想象中的那麽簡單,首先要進行招生工作,要到附近的各個村裏進行宣傳教育,講述學習的重要性,山路難走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在農村,男孩子是家裏重要的勞力,送孩子上學可能就意味着家裏飯少了的同時還多了一張嘴吃飯,所以許多家長并不願意将孩子送到學校裏去。悫鹉琻曉劉玉棟帶領着三個新來的老師背上幹糧和水,頂着大太陽在山裏的村子裏挨家挨戶的勸說,最終招來了十六個一年級新生,為了說服有些家長,劉老師答應只要家裏有事允許學生照顧家裏。就這樣,加上之前的三十五個學生再減去即将畢業的六個學生,算下來一共是四十五個學生。劉玉棟對這個結果已經感到相當滿意了!
在四個老師的共同商議下,決定将六個年級分為大中小班,即小班是一二年級,中班是三四年級,五六年級則是大班,艾美麗教語文,俞紫萱教英語,李志遠教拿手的數學,而劉玉棟擔任校長和炊事員的工作。
耀國家和生男家是兩隔壁,開學前夕,他們家分別迎來了兩位重要的客人,一位是艾美麗,一位是俞紫萱,李志遠住在村東頭的二狗家。蟠龍希望小學在村的最西頭,每天李志遠需要走上十五分鐘的路到生男和耀國家喊上艾美麗和俞紫萱上課,李志遠有時會像變戲法一樣變出三顆瑞士糖,一人一個,将糖交到俞紫萱手上的時候,他會怪模怪樣的眨幾下眼睛,俞紫萱和艾美麗都覺得這樣很好笑,而李志遠覺得自己這樣很可愛。
艾美麗從來就是知道李志遠喜歡俞紫萱的,上小學,初中,高中,調皮的李志遠喜歡欺負女孩子,可他從來沒有欺負過俞紫萱,他說他只要看見俞紫萱朝他走來,他就滿手是汗,緊張的不得了。如今,看着兩個人嬉鬧,她也挺喜歡這種氣氛的,可總是感覺自己與這種氛圍格格不入,俞紫萱說她總是以都君言的未亡人自居,所以心情過于沉重。
開學在即,孩子們陸陸續續的都來報到了,但有一個孩子眼見着天都快黑了還沒見人影,劉玉棟和其餘三個人不禁開始擔憂起來,會不會是路上遇到了危險之類的,山裏可不比大城市,處處暗藏危險,或是家裏人又反悔了,不讓孩子上學了?各種想法都在劉玉棟腦海裏浮現,最終為孩子安全着想,劉玉棟決定帶上李志遠,趁着快要落山的太陽的餘光沿路找找那個孩子。
那個孩子叫做李富貴,他家離學校有十裏山路,算是住的比較遠的,山路不好走,單趟路也需要将近三個小時的時間。所以,當劉玉棟和李志遠緊趕慢趕的到了李富貴的家裏,天已黑透。令他們開心的是李富貴沒有在上學的路上走失,而是在家好好地帶着,可為什麽他不去上學呢?
從李富貴父母和藹的态度上能看出來,他們非常尊敬劉玉棟,一口一個劉老師的叫着,端茶倒水積極異常,看樣子他們不像是阻止孩子上學的人!
“李富貴呢?”劉玉棟用土話問李富貴的父親李大貴。
“在屋裏呆了一天了!好說歹說就是不願意上學!說上學沒意思!”李大貴抽着旱煙道。
李志遠因為聽不懂青海土話,所以就只能幹巴巴的坐在木椅上等着,環顧四周,令他驚訝是,李富貴家的廳裏竟然擺着一個佛龛,裏面供奉着一尊他叫不上名字的佛像,香爐裏是滿滿的香灰,香灰上插着的三炷香應該是剛剛在他們來之前才點上的,據他所知,三柱香分別代表着戒、定、慧三無漏學;也表示供養佛、法、僧常住三寶,香的袅袅氤氲缭繞于客廳內外,加之古樸的木質結構的房屋經過多年風吹雨淋後那種特殊的滄桑,一時間李志遠感覺自己身在寺廟中,而非學生的家裏。
“你把富貴叫過來,我跟他說幾句!”
劉玉棟接過李大貴的煙槍抽了兩口,嗆得他咳嗽外加眼淚嘩嘩,就這還開心的說舒坦。
李富貴從裏屋出來的時候,滿臉的不情願,他低着腦袋不敢看專門為他而來的兩位老師,他就站在李大貴旁邊不說話。
“富貴,劉老師想跟你談談!”李大貴說道。
“爸,我說過我不去就是不去!”李富貴看着他爸說,山裏孩子的倔勁兒和野勁兒從這一句話裏就聽出來了。
“富貴,你為什麽不想去學校?”劉玉棟看着李富貴說道。
李富貴低着頭站在原地,腳上的小動作不斷,腳尖踢着地面,就這麽不停的踢着,也不搭理劉玉棟。
“富貴,劉老師跟你說話,你放尊重點!”李大貴略帶不悅的語氣說道。
李富貴擡起頭看着劉玉棟,眼睛裏顯現着孩子獨有的天真的光芒,他說:“劉老師,上學能賺錢嗎?”
劉玉棟愣了一下,他沒想到現代社會的物質獨尊的這股風這麽快就吹到了大山裏,山裏孩子的樸實純淨似乎也被這些污穢之氣侵蝕着。
就打李大貴想拿煙槍照着李富貴頭上敲的時候,劉玉棟用手擋了一下銅質的煙槍,他轉而笑了笑說道:“為什麽将錢看着這麽重要!”
李富貴看了一眼李大貴笑了,接着說道:“我爸說錢可以使我們的生活過的好一些!”
“混小子,我是不是也說過學習更重要的話!”李大貴氣不打一出來,今天早上一早就讓他去上學,死活就是不去,李富貴三代單傳,家裏的老人護的緊,打不成,罵不成,所以沒去學校也就由着他了,最後這沒去學校的原因竟然賴到自己頭上了,他能不生氣嗎?
“爸,我見那些上過學的娃現在不也在幹農活嗎?上了那麽多年學,也沒見撈着一分錢,身子還單薄的可以!”李富貴頂嘴道。
劉玉棟不相信這話是從一個七歲的孩子嘴裏說出來的,他喝了一口地道的酥油茶後說道:“你說的沒錯,不少孩子上了幾年學後又回到家裏務農了,可也有後來在北京上大學的,你們村裏的李富強不就是一個典型例子嗎?他是我帶過的學生!”
“你富強哥你可能都忘了,你一歲的時候,他還來看過你!後來他把他爸媽接到大城市裏生活去了!”李大貴抖了抖煙槍裏的煙灰,然後又添了些煙葉用火柴點着,用嘴巴嘬了嘬。
“不去就是不去,上學還要每天跑那麽遠的路,能有幾個賺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