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香蹤尋跡(中)

父子深情,骨肉血親,那原來乖巧非常、明辨事理的小童,如今成了潑皮小兒,哭鬧耍賴,毫不講理,要得便是要去救他爹爹。

趙睿确實忍得辛苦,如今有了發洩的出口,似乎要将那壓抑了幾個月的委屈與傷心全部哭出來。趙睿自小便跟在趙闖身邊,看着那傻爹爹犯傻耍賴,臉上無奈,心裏卻是心疼的。父子倆相依為命,趙闖性子跳脫,但是對待這唯一的兒子,卻是實打實的好。這麽多年來,粗魯的土匪頭子當爹又當媽,将這孩子拉扯大,便也成了孩子唯一的倚靠。趙睿一想到爹爹會出事,整個人便有些發懵。

他哭得越來越大聲,似要将這幾年攢着的眼淚全哭出來,哭得聲音發啞,眼淚都哭幹了。趙睿的小手緊緊抓着諸葛泷的衣角,那微微發紅的眼睛緊緊瞪着他,帶着祈求。

諸葛泷覺得自己腦袋微微泛疼,看着那哭得一抽一抽的小童,終究硬下心腸道:“趙睿,為人之道,守諾便是其中之一,你爹爹将譚雲三州交給我們二人,我們便要守着這處。”

諸葛泷說完,目光便望向別處,沒有看腿邊站着的小娃娃。

“要是爹爹不在了,守着這地方有何用?”趙睿聲音沙啞,扁着嘴道。

諸葛泷的臉色突然變得嚴厲起來:“趙睿!這譚雲三州是你爹爹的心血,你如何能這般說話?”

諸葛泷的聲音太過于嚴厲,聲音裏的怒氣太過于明顯,幾乎成了嘶吼。趙睿愣了一下,然後狠狠地瞪了諸葛泷一眼:“諸葛泷,我讨厭你!”趙睿說完,便小跑着離開,那小小的身子格外靈活,轉瞬便沒了身影。諸葛泷愣了一下,看着趙睿身影消失的地方,輕輕地嘆了一口氣。

自從趙闖離開後,小娃娃便喜歡跟在諸葛泷身邊,吃飯睡覺都不離。趙睿也是個記仇的,到了晚上,諸葛泷也沒有見到那小小的身影。諸葛泷一個人坐在飯桌前,看着那三菜一湯,突然有些無從下口,總覺得少了些什麽。

“殿下在哪裏?”諸葛泷問身邊的下人。

“諸葛先生,殿下一直呆在房中,不曾出來過。”下人道。

諸葛泷拿着筷子的手伸到半途突然收了回來,然後便放下筷子,用那飯盒裝了一些飯菜,提着那飯盒便往那西院走去。趙睿住在西院,西院不大,卻是五髒俱全。趙睿自己有小小的書房,裏面藏着四書五經,天下大義,奇書怪談,堪稱小書庫。諸葛泷走到那書房外,然後輕輕地敲了敲門。

房間裏靜悄悄的,沒有任何動靜。

“趙睿……”諸葛泷叫道。

裏面依舊沒有動靜。

諸葛泷站在門口轉了一會兒,便在門口的階梯上坐了下來,然後将飯盒放在腳邊,雙手交握,看着前方的土地。

Advertisement

若是諸葛泷從縫隙往裏看,便可以看到一小童直挺挺地坐在座椅上,板着一張笑臉,手中拿着一本書,臉頰鼓起,耳朵卻豎了起來。聽見敲門聲的時候,輕輕地哼了一聲,等那聲音響起,他的眼睛卻又忍不住往門口看去。

諸葛泷坐了半晌,然後又提起飯盒,轉身離去。他去找了老三。有了早上的事,老三對他很客氣。兩人關上門,談到月上中天,諸葛泷才離開。

夜裏風涼,諸葛泷走出門便感覺到一股風灌了出來,他擡頭看去,月亮上蒙着一層陰影。

“諸葛先生。”老三叫住了他。

諸葛泷轉頭,看着老三站在門口處。

“諸葛先生,你剛剛交代老三的事,老三會記在心裏的。”

諸葛泷轉身,對着老三行了一個文人之禮,然後轉身離去。他直接去了趙睿的住處。

——

黑暗中,一個小小的身影從窗戶躍了出來,小小的一團,背上背着一個黑色的小包袱,幾乎完全融化在夜色裏。小小的身影沿着窗戶滑了過去,然後直直地沿着走廊走着,跑到半路,卻撞到一個身影。

下一刻,那小小的一團便被提了起來。諸葛泷看着趙睿全身黑漆漆的,一雙眼睛正瞪着他,臉色變了變,最後變成氣鼓鼓的一團。

“趙睿,你要做什麽?”

“你不去救爹爹,我自己去。”

“誰說我不去的?”

“那你要去嗎?”

“當然。”

趙睿盯着諸葛泷,那小小的臉上漸漸泛起了一層光芒。臉由黑變紅,眼睛也亮了起來。趙睿伸出手,拍了拍諸葛泷的肩膀道:“先生,我果然沒看錯你。”

第二日,天氣甚好,清風徐徐。諸葛泷和趙睿兩個人早早地起了床,身上衣着都是遠行的模樣,一人背上都背着一個小包袱。諸葛泷已經讓下人準備好了馬車,他與趙睿走在馬車前,卻發現馬車那裏已經站了一個人。

那女子正是之前端王送來的衣舞坊女子秦玉裳。秦玉裳一直住在府中,之前教習趙睿聲樂之事,後來戰事起,這些便荒廢了。秦玉裳在闖王府中,性子低調,竟是讓許多人忽略了她的存在。如今褪去羅裙,換上褲裝,頭發也盤成了發髻,整個人看起來十分清爽。

“小殿下,諸葛先生。”秦玉裳行了一個禮,然後道,“你們是要去京都嗎?奴家也聽聞了闖王的事,闖王于奴家有恩,奴家雖然不曾多識字,但是也知有恩報恩,如今闖王落難,奴家雖是柔弱女子,但是也想盡一份力。”

秦玉裳說得情真意切,面上的表情也無絲毫作假。都道伶人多薄情,如秦玉裳者倒也少見。

“諸葛先生,請您應了奴家這個要求,奴家無以為報。”秦玉裳說完,便直直跪了下去。

“秦姑娘,起來吧。”諸葛泷道。

于是這去京都的一行人,便由兩人變作三人。諸葛泷在外面趕車,秦玉裳與趙睿便呆在馬車裏,也算有個伴。

此去京都之路漫漫,一路上翻山越嶺,又遇上天降大雨,路途不穩,這般下來,他們緊趕慢趕,到第七日才到京都城外。

他們剛到京都城外,卻遇上京都戒嚴,任何人都不得入京。這樣的情況,便說明京都之中發生了大事,他們百般打聽,諸葛泷甚至找了京都舊識,都不知發生了何事。不知則愈加不安。

他們三人在京都外歇了一晚,第二日,諸葛泷便托人去找了端王,只說譚雲三州有人求見。

——

當下屬彙報說,來自譚雲三州的是一男一女,還有一個小娃娃,那個小娃娃名喚‘趙睿’時,端王的注意力全在那個小娃娃身上了。他記得,那是個可愛而聰慧的小童。

端王其實不喜歡小孩子,準确來說是當他被封為攝政王之後,便開始厭倦小孩子了。或許是因為那趙睿實在聰瑞,又或許他那惹人喜愛的外表,端王對于那孩子還是有好感的。只是這孩子與趙闖的關系……

當然,現在的端王沒有想那般多,他想着的是趙睿與趙闖,無論是不是親父子,兩人之間的感情都十分篤深。若是他還活着,知道這孩子來了京城,又會如何?

那一日,端王終于從書房裏走了出來。洗漱之後,換上錦衣華袍,頭戴玉冠,面容如玉,又恢複了往日的儒雅,身上透出一股溫文爾雅的氣質。端王在正廳見了那三人。

來者三人,端王的目光首先落在那小娃娃身上,那小娃娃烏黑的眼睛也盯着他看着。他這才發現,那小娃娃身上竟是也穿着一件長衫,雙手交疊握在身前,與那諸葛泷的做派倒是一樣,都是書生打扮,文人模樣。而稀奇的是那小娃娃小小年紀,身上竟透出一股書卷氣,與他爹爹卻是完全不一樣。

幾乎那一眼,端王便可以肯定,這孩子多半并非清離的孩子,從容貌到模樣,再到性格,差異着實太大了。想到這裏,端王的心緒又好了些,看這娃娃也越來越順眼。

諸葛泷擡頭看坐在首位的端王殿下,都說趙闖行刺端王,致端王生死未蔔,如今看端王臉色雖差,但身體并無大礙,所以趙闖的罪行也沒那般重了吧?

“諸葛泷,拜見端王殿下。”諸葛泷開口道,然後彎下腰作了一個揖。諸葛那女子跪了下去,反觀那小娃娃,小腰板挺得十分直,板着一張小臉,嘴唇也緊緊抿着,如那松柏一般,不彎不折。

“趙睿,見了本王,你為何不下跪行禮?”端王饒有興趣地問道。

“人跪天地,子跪父母,臣跪君主,我與你,三者皆不是,又為何要下跪?”趙睿板着臉道。

諸葛泷聽了這話,不禁看了趙睿一眼,然後眉頭便皺了起來。趙睿的氣性其實有些急,他的這些話分明在賭氣,氣的是端王抓了他爹爹,所以對端王并沒有好臉色。但是他剛剛的話……而且他們來本就是為了救出趙闖,若是惹怒了端王……

諸葛泷剛想說話,座上的端王卻已經輕笑出聲。他的笑聲低沉,那張五官深邃的臉也柔和了許多。

“那你今日千裏迢迢而來,可是為了求人之事?求人是不是要跪下?”端王笑得儒雅。

趙睿突然擡頭狠狠地瞪了他一眼,然後問道:“那我跪了,你是不是放了爹爹?!”

端王微笑着看着他,小娃娃則瞪着烏黑的眼睛看着他,一大一小便這樣僵持着,仿若一種較量。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