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回憶部分,兩人為什麽會成……

鄒氏和徐嬷嬷面面相觑。

在曾淑一聲聲焦急的喊聲中, 徐嬷嬷才想起怕是之前守門的丫鬟聽到了動靜,給她通風報信了,不然大姑娘不可能來得這般快。

想到這裏, 徐嬷嬷給老太太使了個眼色, 然後對曾淑道:“大姑娘您來得正好, 剛剛老太太險些被大老爺氣暈過去,不過啊現在已經好多了。”

“用不着喊大夫。”

鄒氏也反應過來這回是把人吓着了,于是她靠在椅背上, 自個兒伸手緩慢地順着胸口,說話的聲音帶着些倦意。

“哎呀,就是疼了那麽一回兒,秀英大驚小怪罷了。”

“你怎麽過來了?”

“我, ”曾淑的臉上驚魂未定,不放心地伸手去摸鄒氏的脈搏,“我剛剛在屋子裏畫畫, 誰知道突然有人在外頭大喊您胸口疼。”

“可把我吓了一跳,祖母您真的沒事嗎?”

“您的脈跳得有些厲害呢。”

大戶人家的女子,在漫長的內宅生涯中除了讀書習字、管家理事之外,旁的多多少少都懂一些, 有的擅長女紅、有的愛種花種草、還有的字寫得好或者是易牙之術甚妙。

而曾淑則因為自小就跟祖母住在一塊, 因此懂得些許的藥理。

如今一把脈,就覺得祖母的脈象不對。

于是忍不住擔憂道:“祖母,要不還是請個大夫過來瞧瞧吧,您怕是受驚了,這人一受驚夜裏就睡不安穩,還是讓大夫開個安神湯為好。”

鄒氏在曾淑堅定以及徐嬷嬷戲谑的眼光裏點點頭,有幾分無奈地說道:“那就依你吧, 哎,我這是老咯,不中用了。”

“祖母您說的是什麽話!”

Advertisement

曾淑準備把祖母扶到床上去躺着,聽到她這般洩氣的話後不由得嘟起嘴,“您年輕着呢,往後長命百歲,是要抱玄孫的人。”

“那不成老妖怪了?”

鄒氏順着曾淑的腳步,一邊緩慢走着一邊道:“祖母呀,能看着你們一個個的,成家立業,日子過得順心,也就心滿意足咯。”

話說到此處,鄒氏已經被曾淑扶着坐在了床沿,她招招手讓想要給她鋪被子的曾淑坐下,然後道:“剛剛你也聽見了吧,你父親啊,在衙門那邊遇到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大人,他說那位老大人想要為咱們曾家做媒。”

“一個侯爺,就是幾年前大敗遼人的一個将軍,想要娶你為妻。”

“不過,祖母做主給你拒了,你不會怪祖母吧?”

這件事淑姐兒的确是聽到了,她住的地方離祖母不遠,正房裏頭又鬧出了這般的動靜,侍書早就探明白了。

她聽到這消息後也是吓了一跳,半天回不過神來,等她想明白後這心裏頭是亂糟糟的,說是六神無主也不為過。

要不是事關自己的親事,她早就坐不住了。

“祖母,我并沒有怪您,”她搖頭,然後堅定道:“若是問我我也是要拒了的,孫女并不想嫁那樣的人家。”

曾淑笑了笑,“孫女這輩子見過最大的官,就是之前戶部尚書家的女兒舉辦及笄禮的時候,我們幾個偶遇了尚書大人。”

“當時吓得是頭也不敢擡。”

“前些日子我和吳家姑娘,王家姑娘她們幾個去金波池玩冰嬉的時候,遠遠地也瞧見了什麽長公主、公主、郡主、縣主還有侯府、閣老等重臣家裏的女兒們,她們都氣派得很。”

“其中一個興德侯府的二姑娘,還當衆打了侍郎家的女兒一巴掌。”

“據說是因為那個侍郎家的女兒要進三皇子府為側妃,而三皇子的正妃則是興德侯府的大姑娘。所以這二姑娘氣不過,就扇了她一巴掌。”

“那麽多的人。”

曾淑的語氣略微有些感慨,“女兒家的臉面是何等的要緊,侍郎家的那位姑娘當場就捂着臉走了,好些天不敢出來見人。”

“由此可見,那些王府、侯府等地兒的人不講理起來是何等的蠻橫。侍郎家的女兒尚且如此,我們這種小門小戶的,怕不得被生吃了去。”

曾淑伸出手去拿起被褥的一角蓋在鄒氏的身上,“所以啊,孫女不但沒有怪您,還很感激您呢。”

“再說了。”

“我都沒見過那個什麽廣寧侯傅永寧。”

曾淑湊到鄒氏面前小聲道:“誰知道他是個怎麽樣的人啊?”

“是高是矮,是胖是瘦?亦或者又矮又肥還禿頭?”曾淑說着說着祖孫兩人都笑了起來。

“哈哈哈你這孩子。”

鄒氏笑得有幾分無奈,“人嘛,聽說長得是差不到哪兒去。不過淑姐兒,祖母之所以不同意,不是他長得如何,男子漢大丈夫,上頂天下踩地,長相嘛是最不要緊的東西。”

曾淑欲言又止。

睿智的曾老太太鄒氏了然地看着她,“好了,祖母知道你是不想說出那兩個字,怕祖母聽得傷心,其實也沒什麽。”

她道:“祖母之所以不讓你嫁,其實最要緊的,他聘的是填房。”

“祖母這一輩子,說不上順遂,年輕的時候更是吃了許多苦頭,而這些苦頭啊多半來源于我是個填房。”

“做人填房、做人後娘。”

“動辄都是錯,處處都有人等着揪你的小辮子呢。”

“更何況那還是侯府,我當年受了委屈,雖說祖父和爹娘只會嘆氣,但我那個胸無點墨的大哥卻是會打上門去,為我主持公道的。”

“如此啊,曾家的那些長輩們和田家才收斂了些。”

“但你……”

鄒氏直白地說道:“你若是嫁了過去,家裏頭沒有人能夠給你撐腰啊!說句不好聽的,你若是莫名其妙地死在了侯府,我們家裏哪怕是拼死了力氣,都掀不起棺材蓋來瞧上一眼!”

“他們男的就想着榮華富貴,不懂得這些。”

鄒氏輕拍着曾淑的手,“但我們女子想要後半輩子安安穩穩、順順利利的,還是得嫁一個知根知底的啊!”

“這個滋味……”

鄒氏停頓了半響,收回手下意識地滾動着手裏的佛珠,終究還是嘆息道:“祖母是不想你去受啊……”

“祖母……”

曾淑心疼地摟着鄒氏,伸手輕拍着她的背脊,“祖母我都明白的,我們就找個知根知底的吧。”

……

“婦人之見!”

曾老太爺的書房顯得有些淩亂,除了擺放整齊的書冊之外,還有一些奇奇怪怪的木工擺件。而此時他的心情也如同這淩亂的書房一般,亂糟糟的。

曾老太爺喘着粗氣,負着手在屋子裏轉了兩圈。最後他還是難忍怒氣,指着對面坐着的曾大老爺道:“糊塗!你真是糊塗了!和侯府結親,這是何等要緊的事,你怎麽可以,你怎麽可以全聽你母親的呢?!”

“真的,就這麽拒了?!”

“是啊,”曾大老爺解釋道:“爹,不但母親不同意,就是淑姐兒也不同意,若是勉強嫁過去那就是結仇了。”

“所以……”

曾老太爺湊過去盯着他,“所以你就回絕了?”

曾大老爺下意識地縮了一下身子,“是,是的,爹。今日在衙門裏的時候正好遇見了老大人,于是便謝絕了侯爺的好意。”

“哎!”

曾老太爺甩着袖子,“婦人之見!這件事就不應該由着你做主!”

他又再度在屋子裏煩躁地走了幾圈,然後轉頭看向曾大老爺道:“你可知道,這個傅永寧是何等人物?”

曾大老爺想也沒想就道:“他是廣寧侯,還是本朝少有的勇将!”

曾老太爺搖頭,壓低聲音道:“他還是大皇子的伴讀!不過那是十幾年前的事了,而且并不太長久。但為父今日聽聞了一件事,大皇子曾經的座師,明山書院的山長徐老大人要起複了!”

曾大老爺咂摸着父親的這句話。

他和偶然得到這個消息,又道聽途說了一些風聲的曾老太爺不同,更為年輕,對仕途更上心的他結合之前衙門裏影影約約的傳聞,自己仔細思索着,然後臉色驟然一變,驚道。

“爹,您的意思是陛下真的要準備立太子了?”

“那又如何?!”曾老太爺虎着臉,“跟咱們家又有什麽關系呢?原本還能借着淑姐兒的婚事結幾分善緣,但如今……”

曾大老爺的臉上閃過幾分懊惱之色。

正在這時,門外傳來了管家驚慌失措的聲音,“老太爺,大老爺,大事不好,大事不好了!”

他把門一推,連滾帶爬地跌了進來,“門外,門外來了一群軍漢,七八個人,騎着馬,穿了甲,為首的是個什麽侯爺,說是,說是要見大老爺啊!”

曾家父子倆一聽,相互看了看,随即大喜道:“快,快快有請!”

……

鄒氏從噩夢中驚醒,捂着胸口險些喘不過氣來。她沖着外面虛弱地喊道:“秀英,秀英啊。”

徐嬷嬷也就是徐秀英睡在屏風隔出來的外間,聽到了這個熟悉的喊聲,急急忙忙的披了一件衣裳就進了內室。

“老太太您怎麽了?”

鄒氏看到徐嬷嬷進來連忙朝她招手,然後靠在她身上喘息着道,“我剛才啊,做了個噩夢。”

徐嬷嬷吓了一跳,忙問道:“老太太您做的是什麽夢啊?可要去熬了安神湯來?”

“不必了。”鄒氏搖頭,帶着幾分氣憤道:“我呀,就是做了個噩夢,夢見去年冬天的時候,那個老不死的逼着淑姐兒嫁人。”

“可把我給氣的呀。”

“結果氣着氣着人就醒了。”

“老太太您別生氣,”徐嬷嬷拍着她的胸口安慰道,“這都過去了,這都是已經過去的事情了。”

鄒氏道:“我知道啊,但我這心裏頭啊,就是壓着很。一想到他們當初逼着淑姐兒嫁過去,我就恨不得把他們給吃了。”

“你說淑姐兒那麽好的一個孩子,怎麽就投胎到他們夫婦倆的肚子裏面去了呢?要是他是老二的女兒,那該有多好。”

“她打小就孝順。”

“對了,”鄒氏轉頭問道:“我讓你寫信給老二,讓他讓董氏趕緊回來,這信到沒到啊。”

徐嬷嬷聽得哭笑不得,她邊給老太太揉着胸口邊道:“老太太,這信才剛發出去呢,哪有那麽快到的。況且二老爺那邊收到信之後,也得安排一些時日才行啊,不會馬上上路的。”

“那你再寫一封信,去催一催。”鄒氏有些不耐煩地道。

“是是是。”

徐嬷嬷連聲安撫,“這就寫,讓二太太早些回來。如今這差不多是中秋了,這次二太太回來估計還會帶着三爺、五爺、還有四姑娘呢。到時候家裏頭可就熱鬧了。也不知這大半年沒見,他們長高了不曾。”

鄒氏聽到這話後也是一陣高興,剛剛那股憋屈的勁兒早就沒了。

“那你明天把他們的院子收拾出來,那些被褥什麽的都得拿出來曬曬才好,莫要藏了寒氣。”

徐嬷嬷道:“知道了,老太太您就放心吧。”

曾老太太鄒氏嘴上應着說要放心,但事實上啊她也是個操心的性子。反反複複的又叮囑了幾遍,然後說着說着就嘆息起來。

徐嬷嬷有些奇怪的問道:“老太太,您這是怎麽了?”

鄒氏沉思了片刻,然後道:“我這是想着這麽多年了,我為着這個家勞心勞力,頭發都不知道白了多少,但有些人卻半點也不知道感恩。總是把人的好心當做驢肝肺,這樣下去可不行啊。

雖然鄒氏這說得不明不白的,但是徐嬷嬷還是聽懂了。她有些遲疑地道:“老太太,你的意思是?”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