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上一世新春宴才藝比試過程很簡單,該出風頭的出風頭,該泯然衆人的泯然衆人矣。拔得頭籌的是琴仙子李彩鸾,樊妙真屈居第二,自己與靖蕊則都只是中等水平。

一切和往常一樣開始了。熟悉的開場白,熟悉的琴曲,熟悉的演奏者。時光的回溯令記憶與現實交錯在一起,一時靜君有些恍惚。前面四位小姐不過是中上水平,輪到樊妙真彈奏時境界就陡然提升,獲得一片喝彩。等再輪到衆人矚目的李彩鸾時,她也彈奏了和上一世一樣的曲目,并且在意境上更超出樊妙真一籌,成為當之無愧的贏者。看着揚眉吐氣的李彩鸾,靖蕊眼中流露出羨慕,靜君卻若有所思。既然一切都沒有改變,說明上一世的李彩鸾也遇到了恒王。

看來除了自己,別的事情都會按照上一世的軌跡進行,這樣就能未蔔先知助她行動了。接下來,再等十來個小姐表演才藝以後,皇後就會匆匆離席。

靜君安心之餘凝神觀看,等待記憶中的那個小宮女出現——這是她苦思半天才想起來的一個有用細節。地上會有什麽東西絆倒那個小宮女,然後她手中端着的茶壺會摔出去,燙傷一位重臣千金的臉孔。為什麽時隔多年還記得這場小小的騷亂,大概是因為那位倒黴的小姐就坐在離她們不遠的地方上吧。當時靜君既內向又膽小,初次入宮就遇到這樣的事情還很受了一番驚吓。這一次她卻要借這個機會提前出場。

端着茶盤的小宮女出現了,端莊地走了幾步後果然跌倒。靜君就在等待這一刻,別人還驚愕地睜大眼睛沒反應過來,靜君一拍桌子就已經飛身而出,淩空翻了個跟鬥,素手向下一撈穩穩托住茶盤,然後以一個極優美的姿勢落地,正面亮相于遙坐上方的皇後。

此時正在表演才藝的是安國公的孫女。這位小姐吹着笛子,眼見驚(變)氣息不穩,優美的笛聲立刻滑了一個詭異的音調。之後這位小姐就吓得手足無措,中斷了表演。春華殿格外靜谧。這裏面都是一群藏在深閨的夫人小姐,靜君的表現她們哪裏見過。一時跟看到怪物似的看着靜君,也有些眼神流露出驚豔的。

靜君随手把茶盤交給那個小宮女。小宮女已經吓得小臉慘白,哆哆嗦嗦接了盤子,茶壺颠呀颠的,盤子底上都灑了茶水。她接過盤子戰戰兢兢轉過身,低着頭對着上面的方面撲通跪倒,額頭深深觸地:“奴婢該死!”

蔡皇後臉上的表情還沒有調整過來。她本來因為淑妃的原因多看了靜君幾眼,剛才恰巧就看到了全場。靜君的動作那叫一個靜如處子動如脫兔,縱身起跳幹淨利落,還沒反應過來什麽事呢,危機就已經解除了。且看她現在氣定神閑,一派高手風範,把盤子還給那個冒失的小宮女以後也安靜地跪下,身姿禮儀比起精心(調)教的皇女也不差,脆聲道:“臣女舒靜君唐突了,望皇後娘娘見諒!”

皇後咳嗽一聲,一使眼色,立即有年長的女官前去将那犯錯的小宮女帶下去。小宮女臉色慘白,卻安靜地什麽也不敢說,可見宮中管束之嚴。不過上一世她燙傷了貴族小姐的臉孔,這次畢竟是未遂,懲處應該會小一些。

皇後看着靜君,真是滿眼驚奇,連淑妃娘娘都滿臉訝異。皇後緩聲道:“你剛才做得很好。你是平西大将軍的女兒麽?果然将門虎女,身手不凡。”

皇後視線一移,看到小臉漲得通紅馬上就快哭了的安國公孫女。這位小姐拿着笛子手足無措,吹也不是不吹也不是,只能淚汪汪地看着皇後。皇後啞然失笑道:“玉蓮剛才吹的曲子也很是悠揚動聽,方才是湊巧遇到了變故,這就先回席壓驚吧。”嘴裏這麽安慰,心裏卻覺得這個丫頭未免太軟弱,和她年紀差不多的舒靜君就鎮定多了,簡直一付泰山崩于眼前而面不改色的模樣。蔡皇後看着有趣,又問:“舒靜君,你方才的身手真是敏捷。聽淑妃說你想在新春宴上表演舞蹈,本宮現在倒有了興趣,既然你已經出列,不如就此舞一曲,也讓本宮開開眼界如何?”

靜君大大方方道:“娘娘擡愛了,靜君愧不敢當。不過是胡亂練了幾年,并沒有什麽真本領,更比不得在座的各位,還請娘娘不要見笑。”

蔡皇後知道這是客套話,眼前的少女雖然年紀幼小,卻落落大方,一雙清澈的眼睛充滿了平靜自信。蔡皇後性子直爽,不喜歡扭捏造作的人,眼見靜君如此坦然鎮定,心裏先喜歡上了三分。

“舒靜君,你今日要表演什麽舞蹈?又需要何曲伴奏?”

靜君道:“臣女表演的是劍舞,需寶劍兩柄,雲霄曲伴奏。”

蔡皇後對身邊的女官說:“去尋兩把寶劍贈予舒家小姐。”那女官應答以後趕緊下去了。皇後還未開口叫樂師伴奏,忽聽見下面傳來清甜的聲音:“娘娘,臣女不才,想替舒小姐伴奏,還請娘娘成全。”靜君循聲看過去,卻是樊妙真。她之前彈琴輸給了李彩鸾,神情卻不見沮喪,看來并沒有将輸贏放在心上。

Advertisement

蔡皇後笑了起來。樊妙真和她有親戚關系,也一直很得她的憐愛:“妙真想要替舒家小姐伴奏,倒也不失為一段佳話。本宮準了。”

樊妙真謝恩後出列,走到靜君面前二人互施一禮,她今年已經十六歲,比十三歲的靜君高一個頭,且容貌美麗,是京城有名的美人。靜君雖然身體還未長開,清麗的容顏也有些稚嫩,難得有一股不卑不亢坦然自若的氣質,與樊妙真相比竟也并不失色。靜君不知道為何她要自告奮勇,但反正任誰伴奏都不影響大局,因此微笑道:“靜君有幸,竟能再次聆聽樊小姐的琴音。”

“舒小姐行為別具一格,妙真倒也很期待舒小姐的舞姿呢。”烏黑的大眼睛流露出好奇,樊妙真笑得很和氣。

女官已經持着兩把寶劍奉上。靜君拔劍一看,寒氣森然水光滟潋,難得竟還是未開刃的,想必是怕她失手傷了貴人。也不知這女官在這麽短的時間裏究竟怎樣尋得。樊妙真抱着自己的古琴坐到西邊琴師的位置。靜君将寶劍绾了兩個劍花,試了一下手感,便朝樊妙真點頭示意。

一曲悠揚高亢的雲霄曲響了起來。不同于之前曲子的溫柔婉轉纏綿悱恻,這首雲霄曲是古代流傳至今的戰曲,彈起來頗為慷慨激昂。京城琴仙子之一的樊妙真傾心伴奏,整個春華殿的氛圍都為之一變!座上諸位女眷激靈靈打了寒顫,哪怕之前漫不經心的也開始凝神細聽,有些倦怠的也精神昂揚起來。

緊接着,舒靜君新穎的舞姿就吸引了絕大多數目光。若說她安靜時如同一枝清麗的蓓蕾,舞蹈時的她就像夏日怒放的鮮花了,鮮豔美麗且帶着濃郁的香氣。明明就是那個人,面容與衣裳都沒有改變,可舞動起來卻像注入一股源源不斷的靈氣似的,整個人的氣勢都變了!開始還有人覺得樊妙真琴藝難尋,恐怕會壓制住靜君的舞蹈,可現在舞蹈的光芒卻遠遠掩蓋住琴聲的動聽。誰能說在座的女眷沒有見識,可這樣熱烈奔放帶着強烈感染力的舞蹈她們是真沒見過,尤其跳舞者僅僅是個十三四歲半大不小的孩子!

李彩鸾美目緊緊盯着場中舞蹈的舒靜君。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平西大将軍女兒,可是将自己的風頭全搶光了。眼看樊妙真的琴聲相形失色,李彩鸾秀眼一眯猶豫起來,念着素來與樊妙真齊名,不願意自己的名聲被場中女子壓制住,遂将一雙素手撫上琴弦也彈奏起來,清越的琴音立刻響徹殿中,這時舞蹈和琴聲才堪堪匹敵,互為輔助相得益彰。

一曲終了,靜君回身收劍,緩緩行禮。場中先是一片靜谧,接着就爆發無數喝彩聲。

樊妙真眼含笑意,滿面驚嘆。李彩鸾神情複雜,眼神陰郁。汪氏既喜且憂,靖蕊則睜大了眼睛不可置信。縱眼望去,全場女眷皆為靜君的舞姿所震懾,竟沒有不動容的。

蔡皇後愣了半刻才回過神來,一連說了三個“好”字,遂将靜君召了過去。靜君将劍還給女官,朝伴奏的樊妙真和李彩鸾道謝後,快步走上去侍奉在皇後身側。皇後讓她走近,拉着她的手仔細打量,朝淑妃笑了起來:“當真是雛鳳清于老鳳聲!這麽小的年紀,這樣漂亮的舞蹈……究竟是怎麽練出來的?”

淑妃的笑容中帶着一絲擔憂。她喜歡侄女兒優秀,但又怕她太出風頭遭人嫉妒,看着靜君說道:“姐姐真是太誇贊小孩子了,妹妹倒覺得李、樊兩位小姐的琴藝更勝一籌。不過是她倆彈琴彈得好,我這個小侄女跟着沾光罷了!”

說歸這麽說,在場有眼力的又豈能分辨不出高下?皇後了然地看着淑妃,但笑不語。

作者有話要說:

下一章更新,明天晚上七點~~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