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醒來的時候還以為是第二天早上,一拉開窗簾才發覺太陽剛下山。

原來還是下午。

這一覺睡得實在是太糊塗了,腦子頗為不清晰。

沒多久,蘇母就煮好了晚飯。

餐桌上,蘇父蘇母一直給蘇粥粥夾菜,都不帶歇。

蘇粥粥吃都吃不急,護着碗道:“你們也吃,別老管我了。”

“诶诶,吃!吃!”蘇母招呼着,這才收回筷子。

蘇父的心情的确不錯,今晚都倒了點小酒喝喝,往常都是不碰酒的。

“粥粥上大學了就是不一樣,變得活潑起來了 ,”蘇母看着蒙頭吃飯的蘇粥粥突然嘆起氣來,“這樣真好。”

蘇父小酌一口:“活潑點好,以前就是太安靜了。”

蘇父似是想起什麽,動了動嘴巴,想說什麽,卻一直沒說出口。

“對了,粥粥,在學校裏一定要吃飽,不要老想着省錢,錢不夠一定要說,爸爸媽媽一定會想辦法的。”一說到錢,蘇母的聲音就漸漸下去了。

盤下早餐店不易,兩口子還欠着不少錢。

幸虧蘇父的手藝好,店鋪位置又比較優越。

在一所小學的對面,每日雖然辛苦些,但收益還算可觀。

蘇粥粥知道家裏不易,聽着老兩口關切的話語,心裏也熨帖起來,她悄悄摸了摸自己腰間的肉,她才來了兩個月不到肉就長了好多了。

“我已經胖了很多啦!”她嚼着大雞腿。

蘇母聞言直笑:“你這哪叫胖?還得再多吃點。咱樓下那個小姑娘比你小兩歲,圓滾滾的可喜慶了……”

“胖有什麽好麽?老蘇家都是瘦子,別聽你媽瞎說。”蘇父打斷了蘇母的話。

……

家庭關系不複雜,算是融洽,所以自殺原因也不可能是因為家庭壓力。

蘇粥粥又犯了難,頂着個疑問趴在桌上。

原主書桌上的書不算多,都是些舊書,全部都是國內外名著。

蘇粥粥想,這些大概是原主之前上學時學校給的必讀書單、推介書目之類的書籍。

看得出來原主對這些書籍愛護有加,封面都用報紙給包了書皮,名字就寫在報紙上。

小小的字清秀又整齊。

她随意翻了幾本,內裏的紙張都已經發黃了,有些書特別幹淨,有些書倒是做了小小的注釋或筆記。

她将書本歸位,才發現有一本大相冊在書架的最邊上。

她取了下來,翻了翻,奇怪的是這本相冊裏面找不到蘇粥粥更小的照片,最小的時候就看着有七八歲大了。

與她床邊牆上的全家福中一樣大。

這本相冊有一個硬幣厚,可照片只放了四分之一。

除了各種畢業照,就是每年的全家福,但全家福到高中畢業就停止了更新。

“哦,原主大一的時候沒回家。”她突然腦子一轉心中了然。

不過又有了新問題。

為什麽每次的全年福都沒有哥哥呢?她想。

只有一種解釋,那就是,蘇粥粥誕生時哥哥已經不在了。

她趴在床上又掃了一遍相冊,畢業照倒是小學到高中都有。

就是為什麽沒有更小時候的照片呢?

滿月、周歲或者幼兒園的?一張都看不到。

好像她一來這個家就已經七八歲大了。

或許是下午睡得太熟,到了晚上,她一點睡意都沒有,像是喝了咖啡一樣,腦子活躍的很。

原主是一個內向且心思細膩的人,學的又是中文,這般人通常都喜歡文字。

蘇粥粥看了眼手機,既然她可以寫日記記錄胡建利,為什麽不能寫日記記錄之前的生活呢?

其他不說,高中是一個蠻有壓力的學段,作為喜歡文字又內向的原主來說,抒發壓力的方法會是什麽呢?

只有文字了吧。

蘇粥粥這麽一想,就合上了相冊,翻箱倒櫃找起原主可能存在的日記本。

只是……

有可能的地方都找完了,別說日記本了,就是普通本子都沒有瞧見影子。

蘇粥粥沮喪地抱着被子躺在床上,腦海裏想了很多,或許真是她多想了。

一夜無夢。

蘇父蘇母三四點就出門了,蘇粥粥聽到動靜,悄悄開了門。

“你聲音小點,粥粥還在睡吶。”蘇母不滿意蘇父鬧出的動靜,直唠叨。

蘇父低聲道:“知道了知道了,早飯熱在鍋裏了沒?”

“在鍋裏,只能等粥粥醒了自己熱一下。”

蘇父點頭,而後又道:“老伴啊,我跟你講……”

蘇粥粥站在窗口,看着兩個老人走出家門,越走越遠,她尋思着她也得找找工作了。

D城跟A城的經濟并不能相比,F城的暑假工一定沒有A城的工資高,不過眼下的情況就是有多少賺多少了。

蘇粥粥就着牛奶吃了蘇母溫在鍋裏的花卷和包子,吃得肚子圓滾滾後打了個飽嗝。

真好吃。

這樣的手藝不開店的确浪費了。

吃飽喝足的蘇粥粥打開電腦準備找工作了。

正在浏覽招聘信息時,蘇母的電話就打來了。

“喂,媽媽,怎麽了。”對着年齡差近50的人喊媽媽還真有點奇怪。

蘇母那邊正人聲鼎沸,她扯着嗓子喊道:“粥粥,早飯都在鍋裏吶,你自己熱熱吃啊。”

蘇粥粥摸了摸肚子,她這剛吃飽沒多久的肚子還沒消化呢。

“知道了,媽。”

蘇粥粥是在暑假的某一日跟随蘇父蘇母上山拜祭的時候才知道原來原主并不是蘇家父母親生的孩子。

蘇牧,原主的哥哥,與她差了23歲。

蘇家父母都是農民,也做過工人,育有一子,自小體格強壯,聰明機靈,長大後參了軍。

後被分配到了某城,做了武警。

一日,為了救某個溺水的小孩,蘇牧犧牲了。

等待兒子盡孝的時候聽到了兒子已不在人世的噩耗,老兩口是受不住了。

23歲,他正年輕,還沒來得及成家立業,沒來得及孝順爸媽,就被奪去了一條命。

家裏收到的撫慰金不少,可從某一角度來說,這筆錢是唯一的兒子用命換來的,兩口子就膈應了。

如果不是因為想再要個小孩,這筆撫慰金是萬萬不會動的。

蘇父30歲才生的兒子,短短23年後就沒有了。這個貧困又幸福的家庭一下子就成了失孤家庭,這對夫妻也成了失孤父母。

蘇父蘇母畢竟年紀大了,不可能再生一個小孩。所以,他們打算收養一個,只是收養的途中意外過多,手續又複雜。

漸漸的,兩個人就放棄了念頭。

直到幾年後的某一日從哪裏聽來了牙婆子的消息,兩個人再要一個小孩的念頭又起來了。

兩個人年事已高,沒精力再照顧太小的孩子,所以就挑了當時年紀相對來講較大又安靜的女孩子,也就是原主。

是的,不是收養,而是金錢交易的買賣。

這是游走在本國的灰色産業。

光靠兩人的積蓄和工資是買不起的,于是兩個人就動用了那筆撫恤金。

可能是原主到蘇家的年紀已經記事了,所以對蘇家父母的感情并不是很熱烈。

又或許是天性使然,親情淡薄。

雖然蘇家父母對她很好,卻一直沒有得到原主的熱烈回應。

老夫妻只以為她比較內斂,害羞,不善于表達自己,且原主的學習成績很好,對待學習認真又自律。

所以兩口子以為好成績就是原主報答他們的方式。

原主自小是學霸型學生,從小到大,從來沒有跌出過年級前三。

優秀簡單,但保持優秀并不容易。

原主一定為此付出了超大的努力,才能讓自己保持優秀,從而考入本國最高的學府——A大。

站在墓碑前的蘇粥粥望着上面的照片和名字而出神:蘇牧。

如果他活着,兩夫妻就不會像現在這麽辛苦了。

“粥粥傻站着幹嘛,過來跟哥哥說說話。”蘇母小聲地跟蘇粥粥說道。

沒等蘇粥粥應聲,蘇母就挽上了蘇粥粥的手臂,只聽見她說:“阿牧,這是你妹妹,粥粥。”

“你不是一直想要個妹妹嗎?這就是你的妹妹,雖然你們沒有見過面,沒有說過話,但是我知道你在上面一定會知道的。”

“粥粥很争氣,是大學生了,你在那邊也要好好的,保佑家裏一切順利,日子都是越來越好的。”

“爸爸媽媽剛失去你的時候的确特別難過,恨不得跟了你去,可是我們知道這不是你想見到的。”

“你爸從小就教你為人要正直正義,你學的很好,做的也很好……我們都很想你。”

……

“說好了沒?該走了……”

一直在小徑邊沉默抽煙的蘇父終于開口了。

蘇母擦擦眼淚:“好了,就來了。”

這兩個老人是書中連提都沒有提到的小透明。

在這一刻,她明确且清晰地感受到了兩個人的難過和遺憾。

想來在無數個日夜,他們也曾後悔答應讓兒子去當兵。

如果可以選擇,寧願他碌碌無為,按部就班的長大,也不願意他就這樣失去生命。

看着兩個老人羸弱的背影,蘇粥粥深呼了一口氣,快步走到了兩人中間,雙手挽住兩人,神色輕松:“爸,媽,我已經找到暑假工了,過兩天就去上班。”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