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一個星期的時間很快就過去,李延年專心準備比賽和訓練,對其他的事情一概不聞不問,卡恩這段時間也沒有主動招惹他,他也樂得清靜,至于埃德是不是幫他找到了新隊友,他也沒有興趣去過問。
終于銀河之光擂臺賽迎來了重新分組小組循環賽,這一次的選手只剩下了一百二十名,即便如此基數也十分龐大,組委會商量後決定以每組二十人為基準分成了6組,依次命名為黃金組、白銀組、鉑金組、水晶組、鑽石組和瑪瑙組,據說在是參考了上古時期地球上最流行的幾種珍貴礦石的名稱起的名字,組委會表示非常滿意,覺得高端大氣上檔次,公布出來之後溢美之聲也是不絕于耳。被随機分到黃金組的李延年卻抽了抽嘴角,無奈地朝天翻了個白眼。
黃金組的二十位成員的資料在比賽第一天就被公開出來,方便選手們研究和制定戰術,這和之前的小組淘汰賽不大一樣,畢竟都是過關斬将從衆多選手中脫穎而出的,沒點本事都來不到這裏,所以資料公開也是應當的,能讓選手們更好的發揮自己的綜合對戰能力,例如地圖選擇、戰術布置,戰略分析等等……李延年比賽第一天沒有比賽,就把時間都花在了分析對手的資料上。十九個對手,碰上哪個都有可能,反正是循環賽,每個人都會碰上一次,所以不管先研究哪一個都是有必要的。李延年為了提高效率,撿起了過去在電競聯賽上使用的分類方法,先将對手們的對戰風格分類,戰士等級分類,再分組進行整體分析。這樣一來,即使給他準備的時間不夠多,他至少能夠大致地對他們有一個了解,不會顧此失彼。
果然如李延年所料,他沒有更多的時間進行戰術布置,第二天系統就通知他黃金組的小組循環賽開始了,他的比賽在晚上八點55分。時間有些晚了,但也沒有辦法,循環賽就是這樣的,因為賽事很多,組委會必須在限定時間內讓所有選手比完,所以每天晚上都有二十多場比賽,也就是說平均下來一周內完成循環賽,根據各組積分發布晉級名單。
李延年第一場循環賽的對手是個ID名為“凱爾特人”的第十二戰階的S+級機甲戰士,也是戰網的老ID了,聽說上次也參加了銀河之光擂臺賽,打進了前二十,只可惜沒能進入前十。這次很明顯是沖着前十的席位而來,賽前打了幾個月的排位賽,積累了很多經驗,還有一大批高質量的朋友做陪練,實力絕不容小觑。
乍一眼看到“凱爾特人”這個名字時,李延年很不厚道的笑了,但他知道這個凱爾特人可不是他熟知的那個,凱爾特在這個時代的意思是——永不言敗的勇士。對手能起這樣一個名字,至少說明在性格上肯定是個難啃的骨頭,頑強、執着,有毅力,不容易被擊敗。李延年記得他的資料,這人擅長打防禦反擊,骨氣很硬,近戰遠戰都行,銀河、星河、雷鳴三個系列的戰甲都操縱的很好,不存在任何技術上的短板,是個全面型的選手。
要打敗這樣一個人可不容易,李延年想了想,決定還是要出奇制衡,而且必須以快打慢,不能被對方的節奏帶走了,如果讓他拖到五分鐘以上,他的贏面就非常弱了。
心裏有了打算,系統進行倒數時李延年快速調整熟悉,最後三秒入手一把三項聚能粒子刀,插在了背後,一臉的肅穆,落地後略顯緊張地看向周圍。這張地圖系統随機判定由“凱爾特人”選擇,他則挑選了非常規比賽地圖——傀儡山丘。
山丘類地圖李延年打的不少,可也算不上很多,因此落地時的确有些忐忑,但還不至于緊張。但他的動作卻故意慢了幾拍,這是為了給對方造成第一印象,讓“凱爾特人”覺得自己選擇的地圖讓他發憷了,從而放松一些警惕。
“凱爾特人”果然沒有像前幾場那樣等着對手先攻擊,而是掌握了主動,一個潇灑利索的莫倫小跳往半空中一躍而起就朝着他這邊沖了過來。莫倫小跳和莫倫大跳都是莫倫上将創造發明出來的騰空步伐,要求操縱者有快速的動作銜接能力,超高的手腳協調能力,不然是做不出來這樣高幅度的騰空小跳的。也因為有這樣一個小跳的動作,“凱爾特人”只在七八秒內就竄到了李延年的面前,擡手甩出一條長鞭,正是李延年曾經使用過的武器。
在知道對手喜歡用鞭之後,李延年就把目光确定在粒子刀或者黑隕刀上,這兩把刀具有利刃能砍斷光鞭,但卻是以短搏長,并不具備太大的優勢,而“凱爾特人”又練就一套獨特的鞭法,在控制距離方面相當厲害。
李延年在最後三秒準備時間買了一把三項聚能粒子刀,這個時候卻不打算要用,側身一個莫倫大跳接連兩個莫倫小跳便從他面前一閃而過,繞到他的背後,起手打出一枚能源彈,瞄準的是他的肩窩。
“凱爾特人”反應奇快,懸跳閃避而過,将能源彈插入了泥土裏,順手從距離自己不過三步之遙的地方拉過那一個傀儡,擋在自己身前。這張地圖的特點,就是随處可見木頭制作而成的人形傀儡,這些傀儡和真人比例是一比一,并不能完全遮擋住一個戰甲,但它只能要遮擋住關鍵部位,例如脖頸、頭、關節處,也能給對手造成很大的困擾。李延年放出的這枚能源彈完全是浪費了,在泥土中爆炸時除了将少部分泥土飛濺在“凱爾特人”和自己身上,沒有起到任何作用。
他立刻停止攻擊,抽身走位,轉身紮入一段密集的傀儡叢中,身形有些慌忙,好幾次走位都差點裝在傀儡的身上,從後面看過去狼狽而惶恐,似乎十分害怕對手的追擊。不過這也難怪,看臺上的觀衆都表示可以理解,“凱爾特人”好歹也是參加過銀河之光擂臺的老選手了,這次的成績也一直不錯,很多戰網上的用戶都壓他會贏,還拿出了詳細的戰術分析,覺得戰鬥風格不甚突出的新人“馴龍黑貂”絕對不可能是“凱爾特人”的對手,他的那點小伎倆會打贏那麽多場多少有些運氣的成分在裏頭,但“凱爾特人”是個穩定的選手,從來不會出現漏洞。現在看來,事實也确實如他們所料,這不還開場沒多久呢,“馴龍黑貂“就被”凱爾特人”一連串幹淨果斷的動作給吓退了。
李延年不知道這些外部言論其實在某種程度上幫了自己一把,這個時候只專注于制造退敗的痕跡,一路上撞了兩次傀儡,雖然很快調整了走位路線,但也顯露出一點操縱不夠老練的問題。“凱爾特人”是個性格正直的人,也不成遇到過打法猥瑣的對手,所以不疑有他從後面一路追趕過來,他精準的走位贏得了看臺上的些許掌聲,随後預判到“馴龍黑貂”的下一步走位方向,伸手一記長鞭從空中卷了過來!
這一記要是躲不過,李延年駕駛的雷鳴七代的後腿就會被光鞭卷住,拖倒在地。而“凱爾特人”的速度奇快,鞭子劃破長空就落了下來,然而出乎大家意料的是,看似笨重的雷鳴七代竟然在千鈞一發之際閃避了過去,以毫厘只差拉過一只傀儡扔在了自己背後,擋住了後面跟随而來的三個連招。
Advertisement
李延年背後沒有長眼睛,卻預料到了“凱爾特人”的招數,邊逃跑邊利用身邊的傀儡躲避掉對方的攻勢,一分多鐘過去居然也能做到毫發無傷。
這時“凱爾特人”才驚訝地意識到,這個“馴龍黑貂”根本不是運氣太好,而是早就遇到到他每一步的行動,否則怎麽可能躲避的這樣準确?
意識到這點的“凱爾特人”心裏頓時有些發毛,沒想到這次的對手會這麽厲害。他本來以為傀儡會成為自己擊敗對方的最有力的工具,如今卻反而成為了自己的障礙。“馴龍黑貂”在技術上其實根本比不過自己,但這種預判能力卻和自己持平甚至于高過自己一籌,也就導致他無法掌握先機,給出致命的一擊。
略一沉吟,他就決定放棄傀儡戰法,一個騰空飛躍,開啓腳底聚能從傀儡叢裏跳了出去,轉而來到了李延年的前方。這種騰空一般時候不會用,因為耗費的能源量會較大,不利于後期作戰。但“凱爾特人”此時很顯然放棄了拖延打法,不想再耗下去,一個長鞭從李延年正對面襲來,宛如一條長龍直奔他的脖子。
雷鳴七代在李延年的手中突地趴到在地,看着特別像摔了一個狗啃屎,惹得看臺上的觀衆們都哈哈大笑,然而高手們都意外地發現“馴龍黑貂”用這個不太好看的動作成功閃避開鞭子的軌跡,立刻就地翻滾離開鞭子的打擊範圍,反身站起,擡手拽過兩個傀儡朝“凱爾特人”扔了過去,同時抽出背後的三項聚能粒子刀,盈盈的藍色光芒在刀身上閃爍出明銳的流光。
三項聚能粒子刀比普通粒子刀制造的傷害更大,但有個弊端,那就是聚能冷卻時間太長,如果李延年在這時出了招,那接下來的五分鐘內他都不可能再使用這把刀了。
因此“凱爾特人”在一鞭子撕碎傀儡後看到他拿出了這把刀,內心的擔憂又小了些,穩穩站在原地做出防禦的姿勢。0.25秒之後李延年的刀鋒便到了,一股巨大的振動波在空氣中形成一彎新月,光華四溢,華麗的武器效果堪稱美豔。“凱爾特人”擡手就擋,光鞭纏繞在粒子刀上往後猛然拽起,是想用力量碾壓對手,讓他手中的粒子刀脫離。
李延年當然不能等着對方開啓反向聚能這個他使用過的招式,登時勾起一個壞笑,毫不猶豫地把手上的五枚能源彈在機甲彈倉裏瞬間融化,集體聚能,三項粒子刀的聚能系統剎那間到達了200%的爆發極限,不過一秒的僵持功夫,這把擁有三種內部聚能方式的粒子刀陡然間散發出驚人奪目的光芒,唰的一下變成平常兩倍的大小,硬生生割斷了“凱爾特人”手中的光鞭,對準他的頭顱就劈斬而下!
“凱爾特人”面色驚駭地看着撲面而來的巨大刀刃,心裏咯噔一下。
五秒鐘後,系統在比賽房間內響起歡快的提示音:“恭喜選手‘馴龍黑貂’擊敗選手‘凱爾特人’,目前積分為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