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青雲衣

越王出征後不久,寧王一派的人便提出要派一名監軍前去輔助周棠。

說這樣的話,他們自然是想要推舉己方的人,但此事遭到了洛副使的極力反對。

“人都已經走遠了,這時候再派監軍追過去,難免有疑心将帥的嫌疑。當然,越王首次出征,确實不太讓人放心,遣人去照應着也無可厚非。但就算要派一位監軍,也不該是由寧王定奪,該由陛下指名才是。越俎代庖,恐怕不合規矩。”

洛平一張利嘴,退一步,進百步,直把寧王逼得啞口無言。

此次越王回京述職,雖說停留時間很短,但寧王亦察覺到他的劇變。一個任性軟弱的孩子,在他們看不到的地方突然長成如此卓絕的男人,這讓他們深感不安。

如今四五皇子偏安一隅,不涉朝政,六皇子禁為人質,三皇子被迫守陵,二皇子原本以為只需安心對付小皇侄即可,孰料半路殺出一個越王,令他如鲠在喉。

偏偏他要在越王身邊安插自己眼線的計劃,也被洛平扼殺了。

——諸事不順。

最後小皇帝欽點了一名骁騎尉帶了任命書前往漠州。

退朝時寧王望了洛平一眼,神色陰鹜。

洛平躬身行禮,不卑不亢地送他出了真央殿的大門。

漠州。校場。

池廷正帶着剛從越州轉移而來的南山軍進行編隊訓練。

南山軍獲得小皇帝首肯後正式進編,目前這一千人被歸為定北軍的先鋒之中,連同原來的定北軍,歸屬越王即現在的定北大将軍管轄。

方晉從定北将軍府出來,一路行至校場去尋自家王爺。

問池廷,池廷指了指靶場。

Advertisement

方晉前去一看,只見越王除了外袍,赤裸上身,身上汗水在烈日下淋漓而落,臂上肌肉繃緊,拉弓搭箭,弦如滿月……

咻地一聲,箭矢破空飛出,射的卻不是場中标靶,而是南方高天。

方晉阖扇笑道:“青雲衣兮白霓裳,舉長矢兮射天狼。王爺好身姿,只是這一箭既高且遠,要是射中無辜百姓,王爺可就麻煩了。”

越王冷哼一聲:“此處千裏戈壁,哪裏來的無辜百姓。”

“莫非王爺是想獵鷹?”

越王不答,收了弓箭徑自回府。

方晉望着他筆直的背脊,搖頭哂笑:“恁是你有再大的臂力,這一箭也射不回秣城,射不到那人的心上啊。”

越王走了兩步,又回頭道:“有勞方軍師把本王的箭拾回來。”

方晉暗嘆,這主子倒是會找人撒氣。

尋着箭矢軌跡,方晉向着南方走了數百米,待看清眼前所見,不禁愕然。

一株枯朽的老樹上,釘着一條黃斑大蛇,蛇尾掙紮扭動,看它絞着的那根箭羽,正是越王射出的那支箭。

這小子什麽時候這麽厲害了?

方晉一邊感慨,一邊把黃斑蛇丢給了定北軍的火夫:“王爺獵的,給大家補補。”

臨近飯點,士兵們聞到蛇肉的香味,興奮得嗷嗷叫。

侍衛盛了一碗蛇羹給越王送過去,被越王冰冷的眼神吓了出來。

衆人問起怎麽了。

他答:“王爺說他最讨厭蛇,看也不想看見。”

于是衆人哄搶着把那碗蛇羹分了。

營帳外吵吵嚷嚷的聲音,絲毫沒有阻斷周棠的思緒。

他對着牆上一張老舊的烏木弓,始終默默不語,不知在想些什麽。

方晉來問:“王爺今日又不回府了嗎!這營帳哪有将軍府住得舒服。”

周棠擺擺手:“我一個人住那,有什麽意思。”

方晉無語,敢情王爺從來沒把他當人麽。

讪讪告退出帳,聽見越王恍惚地喃喃:“沒有他的日子,我一天也過不下去了……”

方晉搖頭嘆息:“王爺,沒有誰離了誰就過不下去的。”

慕權啊慕權,你可知這小子離了你,難伺候多了啊。

“先皇當真料事如神。”洛平看完禮官呈上來的朝賀清單,深深慨嘆。

“是,皇爺爺交到朕手上的社稷,許多事都已安排得好好的了。”

先皇知道自己駕崩之後,北淩必然不得安分,于是早早就給皇太孫留下了遺诏,漠州邊境的兵力也都調配妥當,只等着與北淩正式宣戰了。

果然,在此次為新皇登基而進貢的賀禮中,北淩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西昭和南萊一如既往地送來了賀禮,往日北淩雖然逐年削減貢品,但好歹還上得了臺面,而這次……

随北淩使者而來的只有一只重逾十斤的鐵匣,裏面鎖着的,是北淩王蒙蘇答的戰書。

小皇帝凜然回複:“爾等要戰,我大承自當奉陪到底!”

遣回來使後,小皇帝立刻下旨,讓越王好好備戰,同時命令漠州、礫州、瓊州三州将士全部聽命于越王,定要痛擊北寇,殺得他們片甲不留,再不敢來犯大承天威!

眼看聖旨拟好,洛平心中有種說不出的滋味。

如今那三州的将士加起來足有二十萬,相當于整個大承兵力的三分之一,周棠得此兵權,便是得到了大展拳腳的籌碼。

小皇帝放下朱筆,關切道:“洛卿,朕見你眉頭深鎖,是有什麽煩惱麽?”

洛平躬身:“微臣有一事想請求陛下。”

小皇帝笑起來:“此處無外人,有什麽事愛卿直說就是。”

“微臣請求皇上,将北淩盛裝戰書的鐵匣熔了。”

“嗯?鐵匣?那鐵匣怎麽了?”

“陛下,那鐵匣是北淩寒玄鐵所鍛,北淩用它來送戰書,旨在彰顯其兵力雄厚,裝備精良,這本身就是一種挑釁。陛下不妨把這種挑釁換個形勢,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洛卿的意思是?”

“将其熔了,重鑄成一柄利劍贈予定北大将軍,以示聖恩。令大将軍以此劍斬殺北淩王蒙蘇答,代天子行天道。”

“好!洛卿說的深得朕意!就這麽辦,朕立即讓最好的工匠打造此劍!”

“陛下聖明。”

洛平覺得,自己越來越像一個佞臣了,就和當年一樣。

監軍見了越王以後,受到了很高的禮遇。

越王親自帶他巡視練兵,帶他參觀軍營,尊重他的意見,還讓他督戰了一場定北軍擊潰北淩游兵的小戰役。

此戰中定北軍應激迅速,調度合理,在極短的時間內俘虜了大部分游兵,令那位監軍深為滿意,回禀給小皇帝的折子中對越王大加贊賞。

那日皇上的聖旨送到,周棠領旨之後,被交與一柄三尺長劍。

此劍通體銀白,劍鋒雪亮如有寒氣,削鐵如泥,斷口齊整,是把難得的神兵。

周棠一眼就認出來:“寒玄鐵?”

傳令官道:“大将軍好眼光,此劍乃是北淩寒玄鐵所鑄,皇上交托于将軍,望将軍用其斬盡北寇,不負皇恩。”

“那是自然。”周棠執劍欣賞,頗為中意,“不知皇上賜予此劍何名?”

“名字倒不是皇上取的。”傳令官直言,“因為是洛大人的提議,皇上便讓洛大人為此劍命名,洛大人取名為‘寸雪’。”

周棠撫劍的手一頓,很快掩飾起來,只應了聲:“哦。”

傳令官走後,監軍望着寸雪劍很是羨慕:“洛大人雖是文官,對北淩戰事卻很是上心呢。為了讓将軍安心應敵,也是他力排衆議,讓下官換下了寧王的心腹。”

周棠挑眉:“大人這樣說話,似有不妥。”

監軍坦然:“下官對将軍敬重,也很信任将軍,有些事便不需隐瞞了。朝中寧王一派實是希望将軍戰死沙場的,若不是洛大人出面争取,此時來的監軍,恐怕能把将軍煩死。”

“是麽。”周棠不置可否。是為了他?還是為了自己在小皇帝身邊的仕途?

“哎,只是洛大人鋒芒太露,下官倒是有點擔心他會被寧王整治。将軍有所不知,現下寧王可是把洛大人當作眼中釘肉中刺啊。”

周棠吞下那句“你有什麽資格擔心他”,陰沉着臉走入主帥營帳。

與方晉等人商讨完偷襲與宣戰之事,已近二更。

周棠回到自己帳中,寸雪嗆啷出鞘,随手劈了一張案幾。

餘怒未消,他把寶劍往地上狠狠一擲,再不去看它一眼,躺到蹋上蒙頭就睡。

睡到半夜卻又醒了。

地上銀光閃爍。

周棠夢游一般走過去,撿起寶劍收在懷裏,反複摩挲。

——青裳寸雪曳昆侖……小夫子,我知道這句詩的意思了!

——說來聽聽。

少年扯了扯自己的衣裳,又拽住男子的衣袖:“我是青裳,小夫子是寸雪,只要我們兩個在一起,就可以搞得天翻地覆!”

男子哭笑不得:“搞什麽搞,什麽亂七八糟的。這詩是太祖皇帝北征時所做,當年太祖皇帝率兵至西北昆侖,夜裏夢見昆侖神女一襲青裳踏雪而來……”

是夜,越王與寸雪同枕,淺淺入眠。

黎明時分,忽聞帳外一陣騷亂,周棠即刻驚醒。

探子來報:“将軍,北寇半夜壓境,鐵騎一千,步兵兩千,偷襲邊月關,邊月守将折損一千士卒,向我軍請求增援!”

監軍急道:“怎麽會這麽快!”

方晉道:“北淩馬匹行軍速度甚快,只一夜就悄然逼近了三十裏路,看來他們這次是勢在必得。”

“那我們快調兵啊!”

“不,将軍……”

周棠擡手制止了他們的争論,果斷下令:“棄邊月,退守夜郎!”

“将軍?!”

監軍很是驚訝,然而方晉卻露出了笑容。

周棠冷笑道:“讓他們一座關卡又如何?既然他們要玩偷襲,本王就陪他們好好玩玩!撥兩千虎贲軍給我!本王讓他們進得來,出不去!”

通政司。

一盞孤燈猶自亮着。

燈下的人提筆書寫,好似打好腹稿一般,筆端如行雲流水,娓娓道來——

安世元年,北淩進犯。

邊月關遭敵軍夜襲,越王執天子劍孤軍入漠,殺入敵軍後方,迅速反撲。

火燒邊月關,城牆熏至焦黑,關中北寇被困。

越王一舉斬北寇将領古阿裏,繳馬匹一百一十五匹,折敵軍七百餘人。

首戰告捷。

然……

洛平默寫《承天通鑒》到這裏,頓住了。

他有理不清的結。這一世,總歸會有變數。

想了想,他把紙張在燭火上燒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