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孟則知花了整整一下午的時間将客廳裏的垃圾清理幹淨,然後将屋子裏的生活用品按照前身的習慣全都換了一套新的,連碗筷都沒放過。
第二天一大早,他開車去了京城大學。
作為教授,前身在京城大學是有自己獨立的辦公室的。地方不大,四十來平,配一張辦公桌,一組文件櫃和一套沙發茶幾,還有就是一整面牆的書籍和期刊。
許佳晴是在七月末出的事,當時正值暑假,因而前身雖然頹喪了一個多月,對工作倒是沒什麽影響。
正值開學,按照慣例,孟則知在學生群裏發了條消息,讓學生分批帶着論文來找他。
前身是研究數學的,但和恩師萬哲先教授主要從事典型群和幾何方面的研究不一樣,前身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數論。
他名下一共帶了六個博士生,十五個研究生,都是三年制的。
發完消息,孟則知走到書架前,循着記憶抽出兩本期刊。
期刊名字叫《華國數學學報》,在國內十九種數學核心期刊裏,《華國數學學報》的影響力只能排在中下游。前身被爆出學術造假醜聞的兩篇論文,就是刊登在這兩本期刊上。
主線任務孟則知暫時沒法做,蔣啓揚這會兒正在好萊塢呼風喚雨呢。至于陳應龍,能随随便便拿出五千萬來投資蔣啓揚的電影和電視劇的,又怎麽可能是個普通人——據說當年他爸咳嗽一聲,國內制糖業就要抖三抖。
他一個做學問的,無權無勢,真要上去和蔣啓揚兩人硬剛,實在不是明智之舉。
所以孟則知才決定從支線任務——恢複前身名譽入手。
前身身上的污點有三,家暴致使妻子流産、學術造假、私生活混亂。
留給孟則知的時間已經不多了,五個月後,這兩篇論文被爆剽竊,成為前身跳樓自盡的導火索。
孟則知将這兩篇論文粗略的過了一遍,心裏有了考量。
研究數論的,總是不可避免的會暢想自己有一天能解決一個或是多個世界性的數論難題——哥德巴赫猜想、孿生素數猜想、黎曼假設、費馬大定理……
其中最為國人耳熟能詳的,應當是哥德巴赫猜想。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以華羅庚為代表的華國解析數論學派興起。
1956年,王元院士先後證明了“3+4”、“3+3”、“2+3”、“1+4”問題。
1962年,潘承洞院士和蘇聯的巴爾巴恩證明了“1+5”問題。
1966年,陳景潤院士證明了 “1+2 ”問題,并在1978年證明了“1+1”上限公式。
正是因為華國數學家為證明哥德巴赫猜想做出了傑出的貢獻,使得這個猜想早早的就被國家打上了超越學術意義的‘政治标簽’,無時無刻不在激勵着後輩數學家。
受此影響,前身入選長江學者之後,就藝高人膽大的将研究方向轉移到了哥德巴赫猜想上面。
不過可惜的是,前身到底是沒能解決這個問題。但這并不是說他的研究沒有一點用處,三十五年之後,他的獨女在他的研究基礎上,成功證明了這一猜想。
只可惜,那孩子已經沒了。
孟則知搖了搖頭。
前身發表在《華國數學學報》上面的這兩篇論文,正是關于哥德巴赫猜想的。
那個時候,前身已經中了毒,智商的下降導致他的研究工作陷入了困境之中。偏偏學校方面有硬性要求,教授級別的導師每年至少需要發表兩篇核心期刊論文,論文數量和質量則是直接與科研項目和經費挂鈎。
拿不出研究成果,情緒也漸漸失控,變得易爆易怒,也正因為這樣,前身并沒有多想,只是把原因歸咎到了工作壓力太大上面。
沒有人會喜歡和一個一言不合就大動肝火的人打交道,一來二去的,系裏的同事漸漸地疏遠了前身,前身的那些學生也都被他罵怕了,不到萬不得已不會過來找他。
只除了一個人之外。
那個人就是前身的博士生弟子章方旭。
章方旭硬着頭皮抗住了前身的暴風驟雨,每天準時到實驗室報到。在他的幫助下,前身艱難的寫出了這兩篇論文。
想想也知道這兩篇論文的水平高不到哪兒去,但好在投《華國數學學報》還是可以的。
考慮到章方旭幫了他不少忙,前身也曾想過把他的名字加到論文裏,列為第二作者。
但是章方旭拒絕了,他問前身要了三萬塊錢,理由是他爸生病住院,腎衰竭,病情很嚴重,家裏醫藥費不夠。
前身聽了,答應了下來,畢竟這兩篇論文的水平本來就不高,再加上一個第二作者,含金量就更低了。
前身很爽快的給章方旭打了六萬塊錢。
事情怎麽可能這麽簡單——
章方旭的父親的确是住院了,腎衰竭,病情很嚴重。
然後陳應龍找上了他,許諾會承擔起他父親的醫藥費,直到他父親做完換腎手術為止,但需要章方旭幫他做幾件事情。
章方旭答應了。
前身萬萬沒想到,章方旭每次進實驗室,都會将前身的手稿拍下來,回去之後重新整理一遍收好,隔上一段時間就會裝作不經意間的向同學或者網友提起自己的研究進展。成果出來了,前身寫論文,他也跟着寫,寫好之後還專門請同學幫忙檢查有沒有格式錯誤,然後裝模作樣的拿着論文成稿去找了前身……
等到論文刊登出來,作者一欄卻寫着前身的名字。
前身的一幹學生根本就不知情,看見這個結果,一片嘩然。
這個時候的章方旭,演技直逼影帝,該憤怒的時候憤怒,該委屈的時候委屈,同學問起來,就一臉不甘的暗示他們前身給了他一筆補償。
看章方旭不追究,前身的那些學生也不敢貿然出頭,畢竟事不關己高高挂起,更何況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前身倒了,對他們來說絕對不是什麽好事就是了。
只是他們背地裏是怎麽想的就不得而知了。
五個月後,在陳應龍的指使下,章方旭跳出來指控前身竊奪他的研究成果,證據一擺出來,前身百口莫辯,直接就被打入了深淵。
要想破局,其實也不難。
說白了,還是前身分量不夠重,沒人願意保他。
孟則知左手食指敲擊桌面的動作一停,目光落在論文摘要裏哥德巴赫猜想幾個大字上。
他是研究物理的,主攻生物物理學,各門各科都不可避免的有所涉獵。他原本所處的世界雖然也是個小世界,但科技水平卻比這個世界高了一大截,起碼在他們那裏,哥德巴赫猜想已經成了定論。
孟則知雖然不知道這一猜想到底是怎麽證明的,但并不妨礙他相信自己的能力,尤其是在他有前身記憶的前提下。
最主要的是,在目前看來,他除了這條路之外,別無他選。
就在這時,耳邊傳來一陣敲門聲。
“進來。”孟則知收起兩本期刊。
辦公室門被推開,六個學生走了進來,在離着辦公桌一米開外的地方站定,其中就有章方旭。
“教授!”
“嗯。”孟則知也沒有和他們聊天拉近關系的打算,他伸手敲了敲桌面,章方旭連忙将自己手中的論文放了過去。
孟則知擡頭看了他一眼,章方旭長相一般,瘦瘦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鏡,面色如常,看起來一點都不像是做了虧心事的樣子。
突然對上孟則知一雙深邃的眼睛,有那麽一瞬間的錯覺,章方旭覺得仿佛自己全身的秘密都在這道目光的注視下暴露無遺。
他心跳一滞,定眼再看時,孟則知已經收回了視線。
他一臉驚疑,難道是錯覺!
他心底突然升起一股不安的情緒來。
孟則知花了十多分鐘将論文詳細的過了一遍,不得不說,章方旭的确是有點本事,前身這一年多除了正常上課之外根本就沒怎麽管過這些學生,他還能寫出這等水平的論文來,已經非常不錯了。
只是可惜了!
孟則知提筆在論文裏圈了兩處錯處來,然後把論文還給章方旭:“回去把這些地方再好好改改,改完了就可以發出去了。”
“謝謝教授!”章方旭欣喜若狂,瞬間就把剛才的事情抛之腦後了。
随後一個短發女生把論文遞給了孟則知。
孟則知翻看了幾頁,直接把論文扔了回去:“寫的什麽亂七八糟的東西,重寫。”
看見這一幕,短發女生幾乎就要咬碎牙關,卻敢怒不敢言。
“牛頭不對馬嘴,改!”
“你自己的東西太少了,過稿的可能性不大。”
“你這數據是自己編的吧!”
連着打發走三個學生,孟則知松了松脖子上的領帶,接過最後一個女學生手裏的論文,翻了兩頁,他愣了一下,然後打起精神來,繼續往下看。
周佳下意識的絞緊了手指頭,大氣都不敢喘上一口。
足足過了小半刻鐘,孟則知這才看完了整篇論文,他擡頭看向周佳:“這是你獨立完成的?”
不是周佳陰謀論,而是孟則知惡名在前,她下意識的想到,難道孟則知也想侵占她的論文?
她下意識的想要向其他人求助,結果身邊一個人都沒有,她這才想起來她是最後一個,其他人都已經走了。她心亂如麻,咬着嘴唇點了點頭。
“不錯。”孟則知由衷的稱贊道,他起了愛才之心:“碩士畢業之後有沒有興趣繼續跟着我讀博?”
周佳懵了一瞬,這又是幾個意思?
她下意識的想要拒絕,卻又怕得罪孟則知,只能是小心翼翼的說道:“我……我還沒考慮好要不要讀博,我年紀也大了……”
“哦。”孟則知有些失望。
沒有立刻答應就是拒絕這個道理他還是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