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錢放在那裏又不會升值,還不如換成有意義的事情。
那些遠一點的郡縣可能還沒覺得,鹹陽城附近的郡縣已經開始體會到了一條好路所帶來的通暢和便利。
不同于土路,陰天下雨路就很難行走,水泥路上面不會積水,道路不會泥濘,哪怕是下雨天也不用擔心褲腿上濺一腿泥巴,行程更是不會被耽誤。
路變好了,大家自然也都願意走動了起來,親戚之間的來往變得更加密切,人流帶動商機,讓鹹陽城內的商業變得更加繁華。
不知不覺間,鹹陽城內的繁華已經算是大秦的頂尖,不管是文人士大夫,還是商販走卒,都對別人口中的鹹陽城感到非常的向往。
就在秋試越來越近,各家學子在家中備考之際,活字印刷術的消息被趙燕歌給放了出去。
一時間在無數文人中間掀起巨大的風浪。
如果說民學是打破了士族的壟斷教育,科舉是讓下面的人看到了改換門庭魚躍龍門的希望,那麽活字印刷術就意味着從今以後,大秦将不會再缺少書籍的存在。
底層的學子們聽了都紛紛瘋狂,而那些壟斷無數孤本書籍和竹簡的世家大族則覺得心裏不妙。
活字印刷術的出現讓底層那些缺少書籍的文人眼前出現了一道光亮,而對他們來說,活字印刷術的出現則讓他們眼前驀然一暗。
一旦書籍能夠廣為流傳,他們這些世家還能有什麽優勢站在高處蔑視那些寒門。
那些獨一無二的知識就是士族們立足于這個世上的底蘊,如同一擊重錘,猝不及防正中士族們的胸口,讓他們心裏氣的想要吐血。
活字印刷術的技術并不是保密的,趙燕歌下了帝王诏令一一把活字印刷術的原理給公告天下,讓天下萬民都能用的起活字印刷術,只有民間流動起來,活字印刷術才能算是推廣成功,趙燕歌并不想用一己之力承包下天下書籍。
活字印刷術的技術含量并不高,可它巧就巧在這個心思着實出奇制勝,讓這些勤勤懇懇一字一筆老實寫書的文人們打破了傳統了固有思維,可謂是颠覆性的創新。
鹹陽宮內的書籍已經全部印刷完畢,負責稷下學宮修建的左相已經準備接手,看着自家數十年乃至數百年的積累,士族們看着自己汗牛塞棟的書籍,突然覺得他們手中的這些書不像以前那麽香了。
趙燕歌的帝王诏令一出,凡是知道又不乏腦筋靈活的人已經開始了民間的活字印刷術行為。
Advertisement
首當其沖的就是那些貴族們的書齋,已經開始請工匠去雕刻足夠的活字模板。
他們其實并不願意跟在秦四世的身後撿東西用,只是他們如果不用活字印刷術,到時候被那些民間的市井小民趕超在身後,那丢臉才更大呢。
民間最常見普遍的是泥模板,其次是木模板和石模板,對于有技術在身的匠人們上手活字印刷術并沒有碰到什麽困難阻礙。
而活字印刷術一出,就被百家之人奉為瑰寶,他們正愁自己的思想得不到擴展,手寫滿足不了他們的數量,活字印刷術的出現讓他們兩眼放光,甚至還無師自通的給書籍上配上不同的圖案。
比如醫家,以前如果想要表達藥草的外表,會用文字去敘述,并不如一副清晰的圖片來的直觀。
再比如墨家和公輸家,更是把大大小小的機關都拆解清晰,讓人看了可以做到一目了然。
最絕的是法家,把各種刑法圖片也給印刷下來,血腥冷硬的風格能止小兒夜啼,讓儒家出身的左相心中稍有不适。
一時間,從上之下的刮起了一場書籍風暴,各色各樣的書籍百花齊放,讓那些有心向學卻囊中羞澀的寒門學子們開心壞了。
盡管活字印刷術版本的書籍算上了紙張費油墨費人工費,可是依舊比以前的書變得便宜了起來,能夠讓他們花更少的錢買到更多的書籍。
冥冥中有民心正在往趙燕歌的身上彙聚,就像修路所帶來的持續性發展,活字印刷術在文人中的威力也可想而知。
體型巨大的黑龍龍身變得更加穩固,趙燕歌驀然撫上自己的胸口,那裏正有一枚肉眼看不見的黑色龍鱗在慢慢的生成。
哇,是龍的逆鱗,你現在已經開始化龍啦。系統開心道。
兩人之間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趙燕歌變得越強,對它來說就更有利,系統自然一心盼着趙燕歌好。
撫摸着心口的那片龍鱗,趙燕歌回過神來,死穴突然換了位置,稍微感到一些不适應。
從此以後,蛟龍的弱點将不會對他再起任何作用,龍鱗的出現意味着他變得更強了。
正想着,公孫起靠近了趙燕歌的身邊,摸了摸他的額頭,“你身上怎麽突然變涼了?”
是趙燕歌下意識的調整了自己周身的氣候。
“如果不這樣,你是不是就不會靠近我?”趙燕歌伸手抱住公孫起道。
“夏天兩個人抱在一起實在是黏糊了,會容易出汗。”公孫起嘆了一口氣道。
“你看,我們現在多像燒烤架上面的五花肉,再撒上一把辣椒和孜然,都能直接吃了。”說着,公孫起滾到了冰涼的竹席上,輕輕的舒了一口氣。
在有冰塊的室內還好,一旦到了室外,就是一塊塊正在行走的五花肉,鹹陽宮都這麽難熬,更別說民間了。
雖然沒有貴族們的冰塊,民間也有自己獨特的解暑方式,晌午日頭大了,衆人紛紛跑到大樹下面乘涼,首先就是衣服,雖然身為底層的老百姓他們本來就沒有幾件衣服,衣服穿單層,沒有裏衣服,把胳膊和褲腿挽起,就像後世的短袖和短褲,男女之間都不怎麽避諱,手中搖着大蒲扇,手邊放着一碗從井裏面剛打上來的井水,一口下去,井水清涼能讓人暑氣全消。
這是沒有幹活的,在大太陽底下幹活的衆人皆赤着膀子,臉上身上累的汗水直冒,擦都擦不及。
“水來了,甘冽清甜的山泉水呦,大家都先坐下來歇歇吧,等天上的毒辣子過去了再幹。”王生沙啞着嗓子說道。
聽到他的話,正在幹活的衆人紛紛停下,跑到樹下去“咕嘟咕嘟”的喝水。
王獵戶稍微慢了一步,跟在衆人身後排着隊。
等衆人喝完水,在樹下排排坐在地上,以手扇風,口中道,“這鬼天氣,真是太熱了,施工進度都給耽擱了。”
王生聽了在不遠處道,“我們的施工進度并沒有慢下來,反而比上面交代下來的更快呢。”他的手中拿着由上面分配下來的資料,和幹活的王獵戶不同,能夠識文斷字的王生一進施工隊就成為了管理層。
“确實是慢了,之前我們都是提前完工的。”施工隊內的工人們道。
“提前完工,大家還真是有幹勁。”王生道。
“誰說不是呢,提前完工我們就能去接下一個路段,争取早日讓我們大秦的每條道路都變成水泥路。”工人們笑着說道,被太陽暴曬的黝黑的臉上露出一口大黃牙來。
王獵戶湊到王生跟前道,“我現在算是相信大秦施工隊和別的地方不同了。”
來這裏之前,他最擔心的就是吃不飽飯拿不到工錢,可是現在懷裏揣着用自己勞動換來的銅板,他的心裏面前所未有的踏實。
“是啊,其實來到這裏之前我也是半信半疑的。”王生道,畢竟有時候上面下達命令,下面卻難以得到執行。
陽奉陰違向來不是什麽稀奇事。
只是讓王生感慨萬千的是大秦施工隊內的情況和他所得到的情報并無任何出入。
當然,這并不是人人的思想都得到提升,升華到了天下大同的境界,而是大秦施工隊內有監管們惹不起的人坐鎮。
想到這裏,王生悄眼看了一下不遠處樹蔭下正在休息的老漢。
老漢衣着樸素,面容滄桑,和工人們吃住同行,也會一起親自施工幹活,王生很難想象就是這樣一個普通至極的老者會是這個施工隊內的監督者,就是家的話本子上都不敢這麽寫。
好似感應到了被打量的目光,老漢尋着感覺望去,一眼就看到了臉色還算白淨的王生,那副斯文的儒生打扮在來到這裏之後就換成了一身粗糙短打,是這個施工隊少有的文職人員。
對于文人,大字不識的劉老漢從來都是心生敬畏的,沒有人會去不尊重文人。
一個村裏如果能有一個文人,那就确保了一個村子幾十年之內不會被地契田契等文人的文字游戲所诓騙,事關自己的身家性命,自然沒有人會去得罪自己這邊的文人。
等太陽下去一點,林間有風吹來,有人帶頭吆喝一聲,工人們複又熱火朝天的幹了起來。
琅琊山上,太上皇後細細品嘗着後廚為她做出來的紅豆冰沙,為盛夏時節中帶來不一樣的冰涼。
秦三世在山林間轉了一圈,乘涼回來,就看到太上皇後正在屋內吃着甜品。
随後走近一看,不由驚訝道,“這是什麽?”好像是用冰做的。
“這是冰碗,我兒子兒媳孝順的。”太上皇後不由得意道。
秦三世“……”
她恐怕忘了那也是他的兒子吧。
“我就說你為什麽不跟着我一起去山裏面乘涼,合着是在為自己偷偷開小竈啊。”說着,秦三世把玻璃碗貼在自己的臉頰上,瞬間為秦三世帶來了冰涼舒暢之感。
他要是早知道有這種解暑利器,何至于去山林中轉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