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而能保住更多的婦人和幼兒,所能依靠的就是醫者這個群體。

只是,醫家整個群體,男性比例為百分之九十九,剩下的百分之一還是他們的親眷在日積月累的診斷中學會的一點醫理知識。

身為男性,盡管在醫家人眼中病人無性別,可是在病人眼中,醫者的性別還是非常明确的。

這也就導致很多醫家醫者非常擅長婦科等疾病,卻沒多少婦人上門看病尴尬境地。

趙燕歌和醫家的醫者們商量着道,“我們既然不能勉強婦人來你們這裏看病,你們可以培養出來一些醫家的女醫,這樣一來問題不就可以解決了麽。”

女病人男醫生會尴尬,女病人和女醫生可就沒有這方面的顧慮了。

“陛下,醫術這事向來只傳男不傳女啊。”醫家的幾位看着頭疼道,他們也對婦人諱疾忌醫這個問題感到苦惱,可是醫術不同于其他,都是老師手把手的教導,有時候還要脫了衣服認穴位,這讓他們怎麽教導啊。

“你們醫家人可以教導自己的妻子,這樣一來不就可以解決男女大防這個問題了麽,等妻子學成以後,她再手把手的教導女兒,女兒再教導更多的婦人,如此一來,只需要中間幾個步驟就能教導出一批女醫來。”

“只要你們想,不需要多久就能夠做到。”

“可是,我們醫家的傳承……”幾名老者不由遲疑道,自從母系社會轉入父系社會以後,女兒一嫁人就是別家的人了,他們當然是願意讓自家的孩子學醫術的,可是未來的夫家卻未必肯讓他們家的孩子繼續給病人們看診。

“兒女婚事講究一個三觀契合,別的不說,你們偌大的醫家,就不能讓晚輩們在醫家的圈子裏面找合适的對象。”趙燕歌道。

醫者們眼睛不由一亮,道,“是這個道理。”

他們醫家人數衆多,講究技藝傳承,幾乎都沒什麽血緣關系,別的不說,醫家的人對女醫的接受程度也比外面強。

“如此一來,關于婦科的問題迎刃而解,女醫的培養需要時間,醫術一事從來都馬虎不得,兒科倒是不需要忌諱,老朽等人會盡快鑽研出常見病的解決方案來。”醫家幾位老者道。

給趙燕歌送來了麻沸散,經費充足的醫家又回去埋頭繼續研究,看着麻沸散不同比例不同麻醉程度的麻沸散,趙燕歌讓人快馬加鞭的把麻沸散送到邊關去。

不提邊關那些外科醫者們的驚喜,随着科舉過去,大秦的莊稼就要長成,快要到收割的時候。

青綠色開始轉黃,是糧食們馬上就要成熟的标志,看着地裏面金燦燦的收成,不少百姓們臉上都露出了笑容。

他們辛辛苦苦忙碌大半年,為的不就是這點吃的麽。

接近農忙,趙燕歌帶着公孫起少見的出了宮,來到了鹹陽城外的農田間。

只見郊外區域金燦燦的一片,可是走近一看,卻發現這些糧食的生産量和後世沒法比,可以說後世一個普通家庭的産量都抵得上現在十家人的口糧。

更別提就這些糧食百姓們還要給朝廷們交稅,留給他們的只會更少,稅高糧食産量少,都是百姓們長年吃不飽的主要原因。

當然,這些産量是和後世相比起來自然要少,可是對于現在的百姓們,今年無疑是一場大豐收。

尤其是鹹陽城附近的糧食,地裏面都被施了肥,今年的糧食一看就比去年長勢喜人。

“也就是說,等這些糧食收了以後,這些地裏就什麽東西都不種了?”公孫起疑惑道。

“是啊,一是沒有适合的糧種,大部分糧食都活不過冬天,二來是讓土地趁機恢複地裏面的肥力,別頻繁的把地給種貧了。”

“等來年就讓他們種植玉米,那個産量比一般糧食要高一些。”趙燕歌道,不管是玉米紅薯還是土豆,都在溫暖的大棚中孕育着,來年作為糧種一定夠用。

看過糧食的産量,夫妻兩人回宮後又去玻璃大棚那裏轉了會。

玻璃大棚內的溫度稍微偏高,夫妻兩人進去,裏面郁郁蔥蔥的一片,其中不乏反季節蔬菜。

臨走時,趙燕歌回頭望了一眼玻璃大棚,神色若有所思。

公孫起跟着一同回眸,問道,“怎麽了?”

“沒什麽,只是在想,如果能把玻璃大棚種植技術給推廣開來就好了。”趙燕歌牽着公孫起的手道,回了他們的宮殿。

鹹陽城郊區外的一個村子裏,也就是機械工廠的所在地,随着時間過去,機械工廠內每天的收割機生産量已經固定了下來。

只是讓他們感到疑惑的是,第一批收割機已經運往各個郡縣,至今為止還沒有傳來收割機已經售賣的消息,最多的就是出租,次數還很有限。

這個他們一開始所想的暢銷簡直天差地別。

看到墨家和公輸家兩家人感到疑惑,老村長走過來為他們解惑道,“大人們為天下萬民所做的貢獻我們都是看在眼裏的,只是大人們不知,哪怕收割機的租金再便宜,身為普通的百姓們也是舍不得手裏那一兩個錢的。”

收割機頂多是幫助他們節省一點時間而已,他們多花費一些功夫同樣能夠做到。

盡管心裏很眼饞收割機的收割效率,百姓們還是用實際行動選擇去地裏面收割。

他們一年才存下幾個錢啊,哪有這麽簡單就花出去的道理。

“所以,我們的收割機是賣不出去了?”墨家和公輸家的人不由愣神道。

“怎麽會呢,只要大人們眼睛不再盯着百姓們,收割機那些貴族們有的是人要。”老村長道。

“可是,我們把收割機制造出來,不是專門給那些貴族們用的啊。”兩家人不由苦笑道,只覺得一盆涼水把他們火熱的心給澆的透心涼。

難得的,兩家人天還沒黑就回到鹹陽宮,無精打采的,讓龍衛內負責別的職位的人覺得奇怪,“你們這是怎麽了?怎麽感覺集體打蔫了?”

“收割機的行情不好,百姓們都不願意購買,也很少租。”兩家人道,如果他們沒猜錯的話,就連租的次數都應該是那些郡守級別的人花錢租的。

“說白了,這事還是窮鬧的。”

“在沒錢的時候,誰不是一個錢恨不得掰成兩半花,要是擱我以前那會,同樣也不會掏錢請人收割。”龍衛的人道。

“也就是說,我們的播種機也會賣不出麽?”說到這裏,一位墨家弟子嘴唇微微蠕動道,在輕輕的顫抖。

如果說剛才還只是心涼,現在他們就像是提前迎來了寒冬一般寒冷。

這樣一來,他們就算制造再多器械也沒辦法造福天下百姓啊。

“果然是這樣啊。”趙燕歌聽說這件事,也不禁嘆息一聲,然後召見兩家人過來。

見到墨家和公輸家的人面帶沮喪,渾身上下無精打采的,趙燕歌道,“你們的心情我理解,不過我們可以換一個思路來達到我們的目的。”

“你們兩家忘了,剛入龍衛時,我可是承諾過你們會幫你們推廣機關,造福天下萬民的。”

“陛下,還能有什麽方法?我們的價格已經是最低的了。”

“是啊,百姓們就是因為價格問題而對收割機這樣好用的一個器械望而卻步,既然如此,那我們就不要錢了。”趙燕歌道。

衆人下意識的“啊”了一聲,反應過來連忙說道,“陛下,這樣一來我們可就太虧本了。”

雖然他們對無人問津的心血造物感到傷心失落,可是不代表他們會傻得把成本不菲的收割機拱手相送給別人。

再說,那樣陛下未免也犧牲的太大了。

“你們別急,聽我繼續往下說。”

“我們租金的本意本來就是要方便百姓們的,所有租金加起來還不夠收割機的一個零頭,這說明我們并不在乎那些小錢。”

“既然這樣,我們就把少量的租金改為押金,等他們用完收割機再送回來的時候,就把押金全都退還給他們,而收割機的本來售價不變,這樣一來,就相當于百姓們免費的租用了一次收割機,等他們以後用習慣了播種機和收割機等便捷工具,形成了一定的依賴性,到那時我們再少量的收費,那個時候他們就不會像現在這樣抗拒了。”趙燕歌慢條斯理道,争取讓衆人都能聽的懂。

随着時間過去,越來越多的墨家子弟和公輸家的人眼睛亮了起來,“如果讓我現在拿開魯班尺,用自己的手丈量,我一定會感到非常的不習慣。”

“我也是,何止是不習慣,沒有魯班尺,總覺得自己用手比劃的不精細。”衆人紛紛道。

“那好,你們就用這個方法去打開天下萬民的市場吧。”趙燕歌笑着恭送兩家人道。

果不其然,花錢的東西一旦免費,哪怕數額不大,也會被百姓們徹底蜂蛹,更別說百姓們自覺他們這次可是占了大便宜。

那可是收割機,價錢比他們一家人賣身都還要值錢的收割機啊,之前他們只是遠遠的看着,現在居然有上手摸的機會,誰能不激動。

鹹陽城內,收到消息的趙燕歌對公孫起道,“看吧,這就是免費的威力。”

水泥路兩邊的公廁為什麽會這麽快的落實下去?還不是因為“免費”二字。

建設好的公廁趙燕歌要是敢開啓收費模式,就直接做好荒廢的準備吧。

免費有時候是最便宜的,也是最貴的。

免費的公廁讓大秦的百姓們養成了上廁所的良好衛生習慣,那免費的收割機體驗又能給大秦帶來什麽呢?

就讓我們拭目以待。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