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這個時候,儒家的君臣父子思想還沒有深入人心變成一把把枷鎖烙印在人們的靈魂深處。

是以叛逆的年輕人并不少。

而當他們的家人收到庶子離家的請求時,紛紛覺得不好了。

誠然,庶子們的價值比不上嫡子們,可是不代表所有當爹的都是冷血的,頂多只是關愛少一點而已。

而現在,一旦脫離,不少當父親的都心生不舍。

“你年紀這麽小,怎麽可能在外面活的下去,簡直就是胡鬧。”當父親的對庶子斥責道。

“父親,我想了一下,同樣是被人撫養,我還是更喜歡被朝廷養大。”庶子低頭道,态度堅定,比起吃住用着家裏面,還需要承受着侮辱謾罵來,肯定是去了外面更好,起碼不會有人仗着自己的輩分,讓他連最基本的反駁都說出口來。

“好,既然這樣,那我的家産也不分給你了。”當爹的險些破口大罵。

聽到這裏,庶子不由苦笑,說的好像他留下就能分到家産似的,他就奇怪,他們家也沒有多少資産啊,人家高高在上的帝王後宮都才只有一人,他們家後院卻比人家皇宮都還要熱鬧。

大部分有心氣的庶子們見到這個機會都選擇了脫離家裏,畢竟只是提前和家裏面分開而已,血緣關系是斬不斷的,逢年過節也可以當成親戚走動,只是要想再仗着長輩的身份對他們指手畫腳,并任由他們擺布,那是做不到了。

一下子,脫離了家中束縛的庶子們只覺得海闊天空憑魚躍,有朝廷批下來的貸款,他們手裏拿到錢已經開始早早學會了如何規劃,比起在家裏面,他們在外面可以說成長的迅速。

偶爾走動時,那意氣風發的笑容讓人很難聯想到之前的唯唯諾諾。

這讓不少家庭的嫡子們都感到羨慕不已。

同樣的年齡,那些人已經可以掌握自己的新人生,而他們還在父母的羽翼下受着庇護。

不少自認不比外面那些人差的嫡子們也不由起了提前分家的心思。

“爹,我們也提前分家吧,你把我的那份家産給我,我也要出去。”一位嫡子向自己的父親提議道,他不是家中的嫡長子,以後也不會是家中的頂梁柱,既然早晚都要分出去,那還不如現在就走。

“啪。”他爹直接給他來了一巴掌,“你懂個屁啊,他們那是在家裏待不下去了迫不得已才離開的,你在家裏好吃好喝,還沒有人欺負你,出去了你也立不起來。”

他們一家一共就四口,小兒子眼看着就要長歪,當爹的和當娘的一合計,給自覺翅膀硬了想單飛的小兒子來了一計男女混合雙打,那滋味,渾身酸爽。

打完孩子,當父親的冷靜下來,對自己家裏面的兩個兒子道,“我們陛下是在有意的分化家族力量啊,先是站在嫡子的立場上支持嫡長子制度,挑起嫡庶之間本來就尖銳的矛盾,後又成立有關部門接收那些想要脫離家族,郁郁不得志的庶子們,可以說,這一手玩的不花是那些嫡子們對陛下心悅誠服,那些脫離了苦海的庶子們更是成為陛下的死忠。”

“到最後,除了家族力量被削弱,不管是那些嫡子還是庶子,誰都沒虧,陛下更是大賺。”

“那既然這樣,陛下後宮還會選秀麽?”他夫人不由關心道。

“這誰知道呢,反正我是不會摻和進裏面的。”他又沒閨女,自然也就沒有那種心思了。

朝堂之上,選秀問題被再次重提,這一次,百官們的态度越發小心翼翼,沒看見上一次提出這個建議後,一大批庶子都脫離了家族,這一次,他們可是把家裏後宅都特地清掃了一遍,争取沒有落下把柄才開口提選秀一事的。

“正好,既然卿們提到了選秀這個問題,那就看看這份賬單吧。”趙燕歌把每一個皇子和公主從小到大的花銷都仔細的羅列出來。

花銷包括不限于衣食住行,還有各種文化課程禮儀等別的各種附加花銷,身為帝王家的孩子,用的東西都是最頂級的,這是必須的,剛開始一點點的積累可能覺得還沒什麽,可是直看到最後那個大大的總數額以後,不少朝臣臉上都直冒冷汗。

第一次,他們如此直觀的看到看到一個孩子精養的花費,就這還不提父母額外的心血。

家裏孩子少的還好,至于家裏面孩子多的朝臣們則解開了心中多年的疑惑。

為什麽他們都官至士大夫了,俸祿也不少,家裏面還是存不下錢來,現在原因終于找到了。

“卿們可以好好想想,皇室的花費直接來自國庫,國庫內則是天下百姓們納的稅,皇室的子嗣一旦多起來,國庫就會有負擔,從而化作重擔直接壓在天下百姓們的身上,朕不是不喜歡孩子,而是不忍心給天下百姓們增加多餘的負擔。”

“所以從今以後,皇室的子嗣将會走少生路線,帝王也不需要充盈後宮,後妃們的花銷只會更大,用那些錢更好的造福于民不好麽?”

三公們被趙燕歌說的熱淚盈眶,帶頭支持,“我大秦有如此愛護百姓的帝王,是天下之幸,是百姓之幸。”

“陛下萬歲,陛下萬歲。”

三公們率先帶頭,後面的文武百官也跟着喊了起來。

話一出口,那些家中還有适齡女子的朝臣們就知道這選秀一事是徹底的沒戲了。

不光如此,他們的四世陛下還把後來的帝王後宮也給規範了範圍,也不知後面的帝王會不會恨他們四世陛下。

趙燕歌在這一聲聲的歡呼聲中起了一層雞皮疙瘩,尤其是知道實情的三公們,那演技真的讓人有些頭皮發麻。

于是趙燕歌讓右相趁機推出了婚姻保護法,規定了夫妻共同財産等一系列方案填補進了秦律現有的婚姻法空缺。

比如某些人靠着妻子的嫁妝發家致富,功成名就之後就踹了妻子,讓妻子下堂的事情,一旦事情被揭發出來,男方會得到淨身出戶的下場,算是徹底的打回原形。

這一律法讓某些僞君子們不再得志便猖狂,大秦律法可不像後世的不揭發就不作為,一旦周圍有了不平事,周圍的街坊鄰居們就有了揭發的義務,要不然官府後面查起來,那些知情不報的人也是有罪的。

不僅如此,大秦律法也有着人情味的一面,比如一個盜賊偷了錢,有人知道他錢來路不正卻并未揭發,這會被官府判處為有罪。

再比如盜賊偷的錢財用作消費,接了他的錢的那人不知道他錢的來路,則屬于無罪。

正當防衛導致人不慎死亡的無罪,故意殺人者有罪……

“問有一婦人為夫君原配,夫君困難之時選擇歸家而去,夫君另娶新婦,數年後,夫君再次發達,原配又想回來奪取女主人的位置,問兩位婦人哪一個才是律法承認的原配?”

離去的原配是第一任明媒正娶,上了族譜的,生有嫡子嫡女。

第二任夫人不曾嫌貧愛富,與夫君榮辱與共,雖不是第一任,卻也明媒正娶,有正當身份的。

正妻的身份只能有一個,兩個女人難免會針鋒相對。

這種情況下大秦律法會支持第二種。

如果第一任夫人離去有隐情,比如被第二任逼迫下堂,大秦律法則會支持第一任夫人。

以規矩化方圓,卻又在其內靈活變通,這就是大秦的律法。

對于大秦三天兩頭的添加律法進去,滿朝文武已經适應良好,可是民間大部分的百姓們卻對這些律法不是很熟悉。

這個時候就輪到那些既懂的律法,又能和百姓們良好溝通的年輕文人們出馬了。

新的婚姻律法很快就傳達到了各個郡縣,剛回到家沒多久,正在做王田制思想工作的學子們被拉到最前面,讓他們這些有文化的人給大家們解讀一下。

“這是,婚姻律法。”學子們看清內容後不由一愣,秦律本來就有婚姻法,現在卻又加上了很多內容。

比如婚後夫妻的共同財産;比如妻者,齊也,不能把妻子随意當成貨物任意買賣;還有合離時的財産劃分等等。

大秦的婚姻法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強。

甚至還設立了女戶,規定了女主外,男主內,婚姻法同樣适用于這類人。

“女戶?什麽是女戶啊?”百姓們疑惑道,之前的那些他們還勉強聽的懂,一般百姓也不會賣妻子和合離,因為他們沒錢娶第二個。

“所謂的女戶,就是女子為戶籍主,比如咱們民間的上門女婿,以後就是家中媳婦的待遇了,立了女戶,生下的孩子可以随母親姓,若是母親有個意外的話,男方想離開,那個孩子也會留下來,不會被男方家的人所奪走。”學子們為百姓們解惑道。

“跟女方姓,這不就是傳宗接代麽,女娃娃們也能傳宗接代了?”百姓們不由驚訝道。

“可不是,家裏沒有男丁的可以給女兒立女戶,這樣一來,家裏面的錢財就不會被外人搶走了。”學子們小聲道。

這話簡直說到了百姓們的心坎裏,雖然他們大部分都有兒子傳承血脈,卻也有不少人家中只有女兒,生不出兒子的。

一般這樣的情況,等家裏面的頂梁柱死後,他們家的財産就會被親戚們搶奪走,被外人們稱之為“吃絕戶”,幹這事的人名聲可不好,可是他們這些外人只能眼睜睜看着卻無法幹預。

現在,律法已經出規定了,這事以後他們就有資格管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