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陛下,南方的地下排水管道不好弄啊。”進宮來的能工巧匠們聽說了後道。

“不同于北方,多旱土,只要避開滲水的地方,就能快速挖掘出一條數十米的地下通道,南方多雨水,這就意味着它土地較為潮濕,非常不好挖掘,中途容易發生通道坍塌等問題。”

“這個工程急不來,你們慢慢做,中途注意好你們的安全。”趙燕歌對工匠們道。

既然負責南方的官員既然敢向趙燕歌申請這筆款項,這就說明在南方構建地下排水系統是可行的一件事,只是需要花費的精力比北方的要大而已。

不僅如此,地下排水系統必須得經過整個郡才能做到有效排水,這就意味着地下排水系統工程不僅需要動工地下,還需要動工地面,畢竟是一個郡縣級別的大工程,近乎給整個郡縣做個徹底修整。

提前給趙燕歌打好預防針,大秦施工隊的能工巧匠們分出了一批人趕往了南方的郡縣。

水泥和水泥管道也被開始運往南方,有成品,也有半成品。

南方多水的郡縣都在這次地下排水系統的規劃中,有專業人士去勘探地質和挖掘深度,還有更多的人跟随着去往南方充當足夠的勞動力去挖渠道給大河進行分流。

數以萬計的工人開始從北方趕往南方,南方還有陸續加入的,讓這個《地下排水建設工程》的總人數很快就突破到了十萬,并且人數還在持續往上的增長着。

一旦突破百萬的數量,帝王基本就可以在歷史上留下一個大興土木的印象了,可實際上大秦修路施工團隊的總人數已經破了百萬,民間卻沒有一個對趙燕歌心生怨道的,每一個人提起趙燕歌都是滿心的感激之情。

施工隊讓更多的勞動力有了賺錢的機會,他們不再只局限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以前地裏面沒活幹的時候人就只能閑着,現在好了,他們還能去施工隊裏面幹活。

大秦施工隊對前來的勞動力可以說是來者不拒,如果是百姓,不會認字不會別的,可以做最基層的工人,如果會讀書認字,或者手上有個什麽一技之長,可以做文職工作和管理員等,就連女人,也有後勤處的鍋竈處要人。

工錢每天現發,手裏攥着真實不虛的錢,每個人的心裏都極為的踏實,有想家的可以請假回家,把工錢都交回家裏面,可以說在施工隊裏面的工資比他們一年到頭種地來的多。

手裏有錢了,百姓們的手頭也跟着寬松起來,百萬工人的工錢帶動了市場上面貨幣的流通,讓不少地方都變得越發繁華,不過更多的錢財百姓們還是存到了銀行裏面,大秦施工隊的總人數突破到百萬以後,再加上國庫充盈,三公們就和趙燕歌商量了一下,讓趙燕歌把修路一事從國庫走。

有了國庫支持,大秦施工隊的人數又迎來了一次暴漲。

尤其是秋收過後,不少附近郡縣的百姓們都想加入進來,一下子就讓修路的速度推進了不少。

趙燕歌抽空看了一下,發現大秦施工隊如今已經覆蓋了大秦四成的道路,預計明年大秦道路施工隊就會迎來竣工。

知曉這個進度的三公們不禁咋舌,他們也算建設過不少工程了,可是哪個工程有大秦施工隊這樣做的速度又快質量又好的,就連當初的馳道和直道比起來,名聲上也落了下風。

當然,古人講究所謂的“慢工出細活”也是古代工程進度緩慢的一大原因。

這還是他們第一次受到基建速度所帶來的沖擊。

而那些大秦施工隊裏面親手鑄造出水泥道路的百姓們呢?當聽到他們已經完工了大秦四成的大路,頓時紛紛沸騰了起來,不敢置信這是他們親手締造出來的勞動成果。

“我們再加把勁,争取在冬季來臨之前修建好大秦五成的水泥路,到時候我們都帶着工錢回家過一個好年。”施工隊領頭人慷慨激揚的說道,滿臉的喜色。

“咦?我們施工隊冬天不繼續施工麽?”工人們驚呼道。

幹一天活領一天工錢,一整個冬天都不幹活,百姓們聽了心中宛若錯失了好幾個億。

冬天水泥路能繼續施工麽?這是當然的。

“這會是秋天還好,你們可能覺得沒什麽,可是冬天一來,你們哪有衣物可以擋寒啊,所以陛下的意思是,今年冬天不能動工。”施工隊的領頭人道,盡管他也覺得冬天不能幹活有些可惜,可是他知道他們陛下說的是對的。

一旦冬天開工,工人們幹起活來就會要錢不要命,現在他們又發放不了足夠的禦寒衣物,為了衆多百姓們的安危着想,今年冬天絕不能開工。

聽到領頭人說陛下關心他們冬天的寒冷,想起以往那些嚴寒難挨的冬天,百姓們不禁心中動容,紛紛打消了冬天繼續幹活的想法。

至于擋寒的衣物,現在是有價無市啊,他們就是有錢了,也沒有地方買去。

知道冬天施工隊會停工以後,百萬工人們對道路投進去了更大的熱情,似乎要把滿腔熱血都留在他們修建過的水泥路中一般。

鹹陽宮內,趙燕歌身上突然一暖,是公孫起為他披上了一件遮風的鬥篷。

“起風了,要小心着涼。”公孫起關心趙燕歌道。

秋風乍起,風的氣息已經開始轉涼,翠綠色樹葉已經開始有了轉黃的跡象。

握着公孫起熱乎乎的手,趙燕歌道,“我記得再過不久就是你的生辰了。”

“你要是沒說我還真忘了,畢竟不知不覺間時間就過去了。”公孫起道。

“到時候你想吃長壽面還是生日蛋糕?”

“長壽面吧,比生日蛋糕更有寓意。”畢竟奶油糕點什麽的鹹陽宮中并不缺,反倒是長壽面,一年才吃上那麽一次。

“我記得翻過年,就是你的生辰了。”公孫起回想道,她剛進宮前,趙燕歌剛過生日,趙燕歌的生辰并沒有大操大辦,而是和太上皇後一起簡單的吃了一頓飯,波瀾不驚的過去,沒有宴請群臣,公孫起自然也就沒參加。

随着天氣轉冷,讓人的四肢都變得僵硬起來。

“阿嚏。”聶糧不由狠狠的打了一個噴嚏,身子不由在風中抖了抖。

“打井進度進行的如何了?”

“回大人,現在就差最後一片區域了。”一位資深打井人說道,他們跟随着聶糧一連數月的輪軸轉,等最後這片區域的井打好以後,他們就能回家了。

這幾個月得到的報酬已經足夠他們用上一輩子了,接下來他們要做的就是把打井技術給年輕一輩傳承下去,盡管打井這事髒、苦、累,在井下待久了,老了還會生老寒腿,可是他到底是一項吃飯的手藝,比起單純的種地掙錢多了。

士、農、工、商,他們這些人就是所謂的‘工’,地位不高也不低,手藝比種地掙錢,日子比商人安穩。

只是,就是他們已經把北方地區的井都給打了,以後他們的後輩還能靠着這門手藝吃上飯麽?

聽到老打井人這麽說,聶糧道,“不用擔心這個問題,之前一個村子共用一口水井,現在是幾戶就近的人家共用一口水井,焉知我大秦以後會不會變成每家每戶都有一口水井,打井人這個職業消失的可能性不大。”

“是小老兒杞人憂天了。”這樣說來,他們打井人的未來比以前還要廣闊呢。

“這段時間辛苦你們了,等回去了,你們一定要好好的修養一段時間。”聶糧對打井人們說道,別的不說,井氣屬陰,數月下來衆人身上難免會陰氣入體,年輕時候身強力壯可能還不覺得有什麽,可是到年老了,身上就會像針紮一樣疼痛。

要不是為了解決北方幹旱問題,他們也不會這麽頻繁的挖井,是以聶糧覺得有些對這些打井人不住。

“大人您別為我們擔心,這一次我們過來一趟雖然辛苦,可是酬勞也豐厚,以後我們就是不再打井,這錢也夠我們花一輩子,更別說把錢存進銀行裏面還有利息,我們省着點花,這輩子絕對能夠安享晚年。”打井人們道,對于自己老年的處境看的非常開,畢竟從他們入這行起,就知道這是無法避免的一件事情,比起以前他們下井來,這次到手的豐厚酬勞,哪怕晚年身體痛點也完全值得了。

“那好,大家夥們再加一把勁,我們争取快點把井打完,這樣大家都好早點回家。”聶糧道,指揮着打井人們繼續工作起來。

按照打井隊伍目前的施工速度來看,他們在冬季來臨之前完成任務絕對不成問題。

向上面彙報了一下施工進度,聶糧在趙燕歌面前刷了一個印象分。

“又有一項工程就要竣工了。”趙燕歌道。

回到後宮,公孫起的生辰按照她的意思沒有大操大辦,而是讓後廚給她做了一碗長壽面。

長壽面由粗糧混合細糧做成,柔韌筋道,和平常吃的面條不同,長壽面是一整根,必須從頭吃到尾,有長壽的寓意。

面湯清淡,沒有添加多餘的調料,光是長壽面本身的味道就足夠美味。

公孫起夾起面條開始咀嚼着,然後就看到趙燕歌夾住長壽面的另一頭開始呲溜。

和公孫起一樣,比起生日蛋糕來,趙燕歌也喜歡長壽面,因為情趣。

因為是一整根面條,兩端吃到一定時候是會産生交集的。

公孫起小嘴咀嚼着,眼睛大睜,很快的,一根面就被兩人越吃越短,最後,趙燕歌印上了公孫起的唇,一根長壽面終結在了兩人的口中。

“恭喜,你又長了一歲。”趙燕歌笑着道。

吃完長壽面以後,接下來的正餐才剛剛開始,直到吃到八分飽,夫妻兩人才開始停筷。

除了一碗長壽面,兩人吃的飯和平日沒什麽區別,生日過的很是低調。

飯後,公孫起道,“皇莊內的棉花又收了一批,種子已經留種,你想好明年要在哪裏種植棉花了麽?”

“棉花喜溫,按理來說南北皆可種植,不過總體來說還是北方更适宜種植,明年的棉花先種在北方,等以後種植多了再往南方傳。”趙燕歌道。

等棉花大範圍的種植開來後,就能解決百姓們寒冷這一大難題了。

“棉花的确保暖,但是需要推行還需要幾年,你就沒有想到別的方法?”

“怎麽說?”

“毛衣。”公孫起示意趙燕歌看北方的方向。

“大秦是農業大國,不是養殖大國,牛羊基本都在外族人的手裏。”

大秦的本土羊,也就是現在養殖的羊種類基本都是山羊,毛衣是用綿羊的羊毛做出來的,基本都在外族人手裏,更甚者現在的外族也基本不怎麽養殖綿羊,他們以養馬為主,綿羊屬于小衆養殖。

“馬上就要臨近冬天,草原草木減少,匈奴估計會進攻,我們可以虜獲他們的族人來換取更多的戰馬和牛羊。”

至于匈奴人,大秦百姓們自己都還吃不飽飯呢,哪還有餘糧去接納那些人。

“除了羊毛,有些兔毛也非常的保暖。”

“這個我會注意的。”趙燕歌道。

“話說兔子不管是味道還是本身的生産力都非常出色,我們可以讓百姓們試着養兔子試試。”

“雞、鴨、羊、豬、驢是家禽,種苗好尋,兔子不一樣,這個時候大部分都是野兔子,擅長打洞和逃跑,還沒有人養殖,到時候我們可以把那些獵戶把抓到的活兔子買下來開始試着養殖。”趙燕歌想了一下道。

兔子養殖和別的家畜都不同,野兔未被人馴化,本性還很兇悍,不光如此,它們擅長打洞,地面上根本養不住,只能養在籠子裏面。

不過兔子的繁殖能力非常強,一年可以生五六胎,只要注意養殖方式,兔子将會是繁衍最快的家禽。

“陛下,冬季馬上就要來臨,北方匈奴一定會趁機過來騷擾掠奪我大秦,臣請命,願帶領一批霹靂雷火前去邊關支援。”道家的人,也就是負責用硝石硫磺制造火藥的負責人這天進宮來說道。

從他的神色可以看出,他非常想看看霹靂雷火的威力。

不能對自己人用,還不能用那些外族人使用麽,想到北方匈奴一般秋冬之際會來犯大秦,道家的衆人就覺得他們驗證霹靂雷火的機會到了,是以進宮來向趙燕歌請命。

上一次趙燕歌把面粉炸彈交給過公孫太尉,公孫太尉又教給了邊關将領們,為的就是防止匈奴提前來犯,給他們一記狠的。

可誰承想面粉炸彈的威力還不為人所知,大秦的後方就研究出來了更為厲害的霹靂雷火。

看到滿目期待的道家負責人,想到他們一直以來的兢兢業業,趙燕歌心不由一軟,道,“此去卿們可都要注意自己的安全啊。”

“喏,陛下。”道家負責人聲音響亮的回答道。

這一次前去邊關支援的道家人不少,因為有不少人都想看看他們做出來的霹靂雷火的真正威力。

而就在大秦大後方前去邊關支援,駐守邊關的人驀然發現草原處傳來異動。

長城最先修築的就是平坦開闊一帶,此時邊關的将領們收到前方斥候的通報,立馬登上城牆立于高處眺望,如果是以前,他們會先讓弓箭手于城牆之上紛射,可是這一次,他們為來犯的匈奴們準備了一份大禮。

士兵們把一麻袋一麻袋的面粉搬運到城牆上,将領冷聲大喝道,“大秦的士兵們都睜大眼睛看着,今天我們就讓那些外族們知道,什麽叫做犯我大秦者,必誅之!”

十萬頭戰馬的馬蹄聲驚天動地,前來進行掠奪的匈奴們沒有遮掩他們的動靜,也掩蓋不住。

終于,兩方的距離拉近,一在下方仰望,一在上方俯視,雙方都自信心十足。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