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胡三沒想到他……
胡三沒想到他剛過去, 就看到王家這小子自己出來了,看着和之前差不了多少啊。
“胡三哥,你找我什麽事情啊, 我娘呢,我娘讓我睡一覺, 我起來了她人怎麽不見了”,王家小子叫了一聲胡三,連忙問他娘王大娘去哪裏了。
“你沒事吧”。
“我沒事了, 剛才就是摔了一下,現在已經好了”。
胡三聞言點了點頭, 這病秧子沒事就好,沒事就好。
“你娘去縣衙了,我剛好也要去, 要不咋們一起去”。
“好”。
王家小子王文知道自己身子不好,平日裏都很注重跟村民的關系,就是害怕有一日他去了, 他娘一個人在這村裏可怎麽辦啊,上次胡大醉酒打了他, 在他身子好的差不多的時候,他就開始勸他娘了, 他已經好的差不多了, 要不就算了, 反正胡家該請的大夫該買的湯藥都買了, 左右他現在也沒事了。
可他沒想到胡大居然還會動手推他,她娘居然還跑到了縣衙,一個村裏住着,王文知道, 事情不能鬧的太大,要不然他日後要是不在了,王大娘日後可怎麽辦啊。
他跟着一起去縣衙,到時候在勸勸他娘,這件事在村裏找村長和裏正解決就好了,鬧到縣衙總歸不好,日後兩家還如何相見。
講真的,胡大一到縣衙,差點就尿了褲子,看着坐在堂上的顧文軒他心虛不已。
醉酒打人,雖不致死,但可以和解,如果王大娘不願意和解,那他還得蹲大牢的,少則三五年,多則數十年。
顧文軒剛才已經說的很明白了,讓他們兩個先商量。
花了銀子租了牛車,一行人趕緊往縣裏走,期間王大娘看着臉色雖蒼白,但還有精氣神的王家小子,心裏有口氣上不去也下不來的,很是憋屈。
王家這小子剛才說了,願意和解,先把王大娘找回來在說,胡大娘也同意,不管是賠銀錢也好,土地也好,胡大是不能進大牢的,要不然一家人真的在這村裏就擡不起頭了。
“縣老爺,您得給我做主啊,趕緊把這個畜生扔進大牢啊,我不接受什麽和解,我就這麽一個兒子啊”,王大娘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哭喊着。
Advertisement
胡大跪在地上實在是不知道說什麽了,他本就不善于言辭。
胡蓉就在縣衙後院,她感覺自己的肚子有些疼,準備叫人,但是又不疼了,瞬間恢複了正常,就好像剛才是錯覺一樣。
不過為了穩妥起見,還是讓白嬷嬷去叫郎中了,白嬷嬷一聽到這裏,立馬就跑了出去,郎中還未到,胡蓉突然感覺腹部疼痛劇烈。
她要生了,胡蓉感覺自己好像要生了,褲子底下都已經濕了。
郎中和醫女瞬間進來了,一看胡蓉這樣子就知道要生了,所幸他們已經準備多日了,穩婆也跟着白嬷嬷進來了。
白嬷嬷想到什麽立馬去了前院找管家,管家立馬就去了大堂,顧文軒忽然感覺渾身有點不對勁,莫名的起了一股煩躁的感覺,他剛努力調整好自己的情緒,準備繼續審案子。
結果這時候管家慌慌張張的進來了,在顧文軒的耳邊說了幾句話,顧文軒騰的一下子站起來,讓一旁的下屬繼續審問,連忙去了後院。
胡蓉已經開始生産了,妻子撕心裂肺的哭喊聲,穩婆的聲音,一盆盆的血水就那麽從屋裏出來了,顧文軒看到這些瞬間怔住了。
冷風吹過,他清醒過後,連忙準備進去,卻不想被白嬷嬷一把抱住他的腰身。
“哥兒,産房污穢,男人不能進啊,對以後的運道不好啊,婦人産子開始都是這樣的,一會生了就好了”。
眼見顧文軒不在堅持,白嬷嬷放開他,去一旁給顧文軒倒茶水去了。
但一陣陣的慘叫聲讓顧文軒坐立難安,再次起身去了門口,直接就進去了,白嬷嬷張了張嘴,終是沒說什麽。
濃重的血腥味撲鼻而來,顧文軒直接去了屏風後面。
眼見胡蓉臉色慘白,顧文軒連忙抓住她的手。
“蓉兒沒事,一會就好了,生了就好了,就不會疼了”。
聽到穩婆說用力,胡蓉用盡了全身的力氣,孩子還是沒能出來,這下子顧文軒更着急了。
“快給夫人喂參湯”,醫女連忙開口說道。
早在開始生産的時候,參湯就已經熬制了,眼下正好,顧文軒結過參湯開始喂胡蓉。
過來一會,胡蓉感覺自己有些力氣了,便開始繼續用力,此時外面的天已經快黑了。
胡大娘一家帶着王文也過來了,一行人都在公堂上,王大娘不同意和解,最後這縣衙的文書劉浩判了,要麽胡家賠付這王家三十兩銀子,或者對等的東西,在打胡大五個板子,要麽胡大直接進大牢,三年的勞期。
聽到這這判決,胡大娘一下子就暈了過去,兒子是不能進大牢的,但是她手裏沒有那麽多的銀子啊。
除非把家裏的所有田地都賣了,可他們家裏已經分家了,如果把田地都賣了,那他們勢必會回到從前的日子。
胡大娘當即叫喊起來,過去給了胡大一腳。
胡老三也在後面聽着,他感覺這胡大娘估計為了他大哥會把家裏的地都賣了的,可他們眼下還未找到胡蓉,她和自家媳婦都已經等了快兩個月了,就沒見過胡蓉。
沒有了地,就會回到從前的日子,吃不飽穿不暖的生活,胡三是怎麽也不想過了的。
“王寡婦,我把我們家裏買的那十畝地都給你,你願意不”,胡大娘像是掙紮了很久終于是開口了,銀子沒有了可以在賺,但是兒子要是坐牢了,一家子的日子都不會好過的。
“如果以後你的兒子還對我兒子動手,那就不是這麽簡單的事情了”,終究是一個村的住着,王大娘也不想真的撕破了臉,之所以來着縣衙也是氣急了,眼下緩過來,倒也沒有之前那麽激動了,雖可以答應不把胡大送到這牢裏,但肯定是要給他們家裏長長教訓的,不然以後誰都想欺負他們孤兒寡母的。
胡三和胡二聽胡大娘答應了,兩人瞬間就變臉了,眼見胡大娘态度堅定,胡三實在是忍不住直接開口了。
“娘,蓉娘就在這縣衙裏呢,他現在是官夫人了,嫁給了縣老爺了,那天我和我娘子親眼看到的,這段日子我們都在這門口等着 可她就是不出來”。
相比于不知道何時才能相見的胡蓉,胡三心裏明白,手裏的這幾畝地才是眼下最重要的,大不了他當時候少分一點就是了,左右還有,還能保住自家的地,但是他不能直接去,胡大娘可以,誰胡蓉是胡大娘生的呢,生養之恩大于天啊。
胡大娘聽到這話和胡二一樣徹底愣住了。
等反應過來,眼裏都是狂喜,随後得意的看了王大娘一眼。
“王寡婦聽到了沒有,我女兒是縣令夫人,官夫人,我這兒子可是縣老爺的大舅子,識相的趕緊回去,還想要我們家裏的田地,做你的春秋大夢去吧”。
“你也不用審了,我們這就回去了”,胡大娘說過之後就準備帶着胡大一家子回去。
劉文書拍了一下桌子,随後看了王大娘一眼。
“今兒也到了下值的時候,你們先回去,明兒一大早在來,來人把胡大先下獄,明兒在繼續審”。
立馬有兩個獄卒把胡大拉走了,胡大娘看着這劉文書,瞬間就炸了,狠狠的瞪了他一眼,帶着兩個兒子先回去了,明來就明來,反正有胡蓉在,胡家人肯定沒事,胡大也不會有事的,但時候還能在拿一筆銀子。
這回可得問胡蓉多要點銀子,畢竟她都是官夫人了,胡大娘心裏思量着。
王大娘看了一眼自己的兒子有些不相信,王文只是讓母親放心,便帶着母親回去了,剛才要是那個縣老爺真的要包庇胡家,就不會讓他們在商量了,但他還是那麽做了,由此可見這僅是并不是胡大娘想的那麽簡單。
後院産房裏,顧文軒看着已經用盡全力快要昏迷的胡蓉,內心感到從未有過的痛苦,這時候醫女又端過來了一碗參湯,胡蓉喝過之後,在次用盡全力,突然之間傳來了嬰兒的啼哭聲。
穩婆把已經出來的孩子遞給了一旁的人,連忙探頭進去看,胡蓉肚子裏還有一個孩子,索性這個孩子已經出來了,她連忙剪短臍帶。
郎中檢查過後兩個孩子身體都還可以,男孩先出來的,随後是女孩。
郎中見胡蓉臉色慘白,下身不停的出血,床單都變色了,暗道不好,連忙讓人拿了止血的藥過來,還好他提前已經預備好了。
顧文軒直接讓人把兩個清洗好的孩子抱出去,他看着胡蓉因為失血過多,已經昏迷了,不停的叫她,這一刻從未有過的心慌讓他心底蔓延。
索性最後血止住了,郎中又給胡蓉灌了兩碗藥下去,胡蓉雖然還在昏睡,但好歹還有氣息。
“大人不必擔心,夫人雖失血過多,但好在孩子已經平安生産,等夫人醒了以後好好養上幾個月慢慢的也就恢複了”,郎中顫顫巍巍的擦了擦額頭的汗,對着一旁失魂落魄的顧文軒說到。
郎中十分慶幸自己提前搭配了這止血的藥,做了萬全的準備,要不然胡蓉是真的有可能血崩而死啊,到時候自己的小命說不定也沒有了。
顧文軒随後起身,輕輕的把胡蓉擁在懷裏,在她鼻息間探了再探才放心不少。
白嬷嬷安頓好了兩個孩子才進來,見胡蓉還在昏睡,顧文軒在一旁守着。
“哥兒,劉大人在外面等你,說是有事情找你,我來看着少奶奶吧”,白嬷嬷還是第一次見到這樣的顧文軒。
顧文軒又看了一會臉色慘白的妻子,整理好了自己的表情就出去了。
聽劉浩說完以後,顧文軒就讓他回去了,這胡家該怎麽辦就怎麽辦,明日務必把這件事情解決了,蓉娘也是通情達理之人,定不會怪罪他的。
話說回到家後,胡三哥和胡三嫂就遭殃了,兩人一個被胡大爺收拾了一頓,同一個被胡大娘收拾了一頓,其他幾房對胡三和胡三嫂的意見也很大了。
胡三和胡三嫂回去後就大吵了一架,一個怪男人嘴不嚴實,一個怪女人小心眼,當然夫妻兩個吵了一會就說起了明天的事情,他們該去縣衙找胡蓉了。
胡大爺和胡大娘準備明兒帶着家裏男人們一起去,女人們就在家裏看孩子好了。
胡三嫂不能去,但他不能放心自家男人,畢竟他這男人是個沒見識的,也沒自己聰明的,胡三嫂是這麽認為的,不說別的,就說今兒這事,完全不用說胡蓉在縣衙啊,胡大娘要給就給好了,他們以後也能自己添置啊,現在好了,眼看着胡蓉給的好處,一大家子一起分,到他們三房能有多少啊,好的估計也輪不到他們了。
胡大娘和胡大爺剛才怎麽收拾他們的,胡三嫂一想到這些氣的肝都疼,都怪這個不争氣的,嘴上沒把門的。
胡蓉迷迷糊糊間感覺渾身很熱,想睜開眼睛,但卻怎麽也睜不開,感覺眼前黑茫茫的,什麽都看不清楚。
沒一會又睡過去了,顧文軒時不時的就探胡蓉的鼻息,見一直有氣息才放輕松了不少。
夜半,終是擁着妻子睡過去了。
第二天天微微亮,顧文軒感覺懷中的人好像動了,他立馬睜開眼睛,眼見胡蓉醒了,直接就坐起了。
“蓉娘,你沒事了吧,有沒有感覺那裏不舒服啊”,顧文軒是肉眼可見的欣喜,妻子醒了,沒什麽比這個更好的了。
“沒事,我想看看孩子們”。
“躺着別動,我去讓人抱來”,顧文軒說完就出去。
胡蓉看着頭頂的紗賬,眼裏都是期待,懷胎十月,一朝分娩,總算是平安生下了孩子,這是她和心愛之人的孩兒,曾經滿懷期待的孩子。
顧文軒也是昨晚确定胡蓉沒事之後去才去看的兩個孩子,剛出生的孩子皮膚通紅,眼睛都未睜開,但顧文軒看着兩個孩子心裏還是有股暖流劃過,這是他的骨肉,雖不是第一當爹了,但到底還是很激動。
等顧文軒帶着兩個孩子進來的時候,胡蓉掙紮着要起身,但渾身沒勁,只能放棄,顧文軒快步過去,扶着胡蓉讓她靠在自己身上。
眼下天還未大亮。還未到上值的時間,屋內還燃着燭火,顧文軒特意讓人又加了好幾個炭盆,胡蓉坐月子,眼下正值冬季,可不能受涼了。
兩個小家夥還在睡覺,乳母把兩個孩子抱過來給胡蓉看,胡蓉看着他們,感覺心裏暖暖的,過了一晚上,兩個孩子的皮膚沒有之前那麽紅了。
顧文軒也只是讓她看了一會,就讓乳母抱回去了,坐月子期間最重要的就是修養身體了,尤其胡蓉懷的還是雙生胎,必須得好好修養,才能把身體養回來。
顧文軒想了想還是把胡家的事情告訴了胡蓉。
“顧郎,該怎麽辦就怎麽辦,不管是誰觸犯了律法就得受罰,我和他們之間已經沒什麽好說的了,也不想在見他們了,我們之前的情分,當初已經被那五十兩銀子買斷了,顧郎幸而遇見你你,要不如今的我還不知道在哪裏呢,或許都已經不在這人世了”,胡蓉說完之後一臉深情的看着顧文軒。
“說什麽啥話呢,你我是上天注定的夫妻,生生世世都是,你先好好休息”,顧文軒說完之後就開始哄着胡蓉,沒一會胡蓉就睡着了。
白嬷嬷這時候也進來了,還端着一碗雞湯面,眼見胡蓉睡着了,她就直接端到廚房了,等胡蓉一會起來重新做就好了。
這間屋子和隔壁是通着的,也方便胡蓉看孩子,內裏有個小門。
白嬷嬷先是用熱水幫胡蓉擦了臉和手,又從櫃子裏拿出了一套裏衣放在熏籠旁邊烘衣服,等胡蓉起來也好換。
顧文軒去上值,立馬讓人提胡大過來。
胡大在見顧文軒完全不慫了,不但不下跪,還面帶笑容上前,一口一個妹夫的叫着。
顧文軒皺了皺眉頭,一旁的管家直接就把胡大拉到一旁。
“這是縣老爺,可不是你的妹夫,在說了,我從沒聽過我們家夫人說有什麽兄弟姐妹,就算有,公堂之上,只看你有沒有觸犯律法,親戚關系沒用的”。
“還不跪下”。
胡大瞬間就慫了,連忙跪下。
胡大娘和胡大爺這時候也來了,但胡家幾個兄弟完全進不去縣衙,最後就王家母子和胡家兩個老人進去了。
胡大娘看着顧文軒想了一會,就想起來了,這人不就是那天去自己家裏給她五十兩銀子帶走她閨女的那個人嗎?
剛想叫女婿,但見自家大兒子一旁跪着屁都不敢放,胡大娘忍不住的瞪了他一眼,這個不争氣的,見自家親戚都這麽慫,真是個軟蛋,也不知道上去攀攀關系,蠢貨。
顧文軒直接一拍桌子,堂下幾個人立馬都跪下了。
“昨兒劉大人已經判決過了,本官看着沒什麽問題,合法合理合情,既如此就照做吧”。
顧文軒這話一出,堂下的人都擡頭看着他,有些不敢相信。
但眼見顧文軒眼神堅定,言之鑿鑿,就知道是真的。
“既如此,王寡婦,等會回去了,我就把地契都給你拿過去”,胡大娘咬咬牙,只能認了,先給了,等以後見到胡蓉她定然千百倍的讨回來。
“多謝大人給草民做主”,王大娘對着顧文軒就是一拜。
随後兩邊的衙役立馬拉着胡大,去外面打板子了。
“既如此那就下堂”,顧文軒說完就準備去書房處理公務。
“大人,草民有一女,如今在大人這裏,不知草民可否一見”,胡大娘咬咬牙最後還是說了出來,等見到了胡蓉一切都不是問題。
“你的女兒”?顧文軒說到這裏突然笑起來,但胡大娘看着卻有點怵,胡大爺也是。
“是啊,胡蓉,蓉娘她就是我女兒,我懷胎十月辛苦生下來的女兒啊,大人應該知道啊”,胡大娘說到最後聲音越來越小。
“本官要是沒記錯的話,她早已不是你的女兒了吧”,顧文軒說到這裏眼神一下子幾乎變了,這下子胡大娘是徹底的說不出話了,嘴唇動了動,終究還是沒說出口。
等一行人出來的時候,看着被胡大娘和胡大爺扶着的胡大,胡家幾個兄弟有些愣神,他們還以為會進去吃好的喝好的呢,怎麽眼下成了就這個樣子。
王家兩母子的臉色還挺好看的,但是胡家兩個就跟要吃人似的,一想到昨天自己說的話,胡大娘很不得抽自己一個大嘴巴子。
随後又開始咒罵胡蓉,這個沒良心的,早晚遭報應,自己發達了不說幫着娘家,居然還說娘家的壞話,真真是不要臉啊。
女人敢不要娘家啊,這個死丫頭,以後就是受了委屈也沒人幫他。
回到了上陽村,王家母子看着手裏的地契,在看一旁的胡家人的臉色突然覺得,心裏那口氣出了,拿走胡家人這些怕不是比打他們一頓還讓他們難受,母子兩人直接就拿着東西走了。
原本已經分給胡家兄弟的幾畝地這下成了王家的,如今他們家裏的地也就只剩下原先那五畝地了,日子就好像要回到從前一樣。
胡家人的臉色瞬間都變了,一個個看着胡大的眼神都跟仇人差不多。
他們算是知道了,胡蓉的便宜是沾不上的,顧文軒不認,胡蓉也不認,之前好不容易得來的地也沒有了,對農家漢子來說沒有了地,任憑你有天大的本事,也改善不了生活,胡三嫂氣的都牙都疼了,日子很快就又要成從前那樣了。
“娘”,胡三突然開口叫到,十分的不滿,這好日子還沒過幾天呢,就又回到了從前,這叫什麽事情啊。
胡大一個人縮在角落裏,什麽話都不敢說,本來就算胡蓉不認他們,但他們好歹還有地,現在好了,什麽都沒有了。
“好了,就先跟以前一樣,左右餓不死,等過段日子我在去找蓉娘,我就不信她還能真的不認我了”,胡大娘說話聲音雖然大,但也沒有地氣,聲音虛虛的。
胡家人也沒辦法,只能聽胡大娘的。
縣衙裏胡蓉在醒來已經是中午了,顧文軒親自端了一碗雞湯馄饨進來,一口一口的喂她吃。
胡蓉看着自家相公,臉上都是笑容。
這個月子她得做三個月,胡蓉對此并無意見,畢竟什麽都不如身體重要。
眼下孩子出生,滿月宴是肯定少不了的,但也只能白嬷嬷操辦了,想來如今永寧伯夫人已經收到信了。
孩子出生那天晚上,白嬷嬷就已經飛鴿傳書到京城了。
此時京城裏的永寧伯夫人,看完了白嬷嬷的信,笑的合不攏嘴,龍鳳胎啊,龍鳳呈祥,這京城的世家那家有啊,看誰以後還敢說他兒子。
當下就讓人準備禮物往松陽縣給兒子子一家送東西過去,她倒是想親自去,但她應酬不少,壓根沒時間,這京城的宴會都是你來我往的,有些還推不掉,有些還算是親戚關系,她還有诰命在身,有時候還得進宮陪伴太後皇後,壓根騰不出來那麽長的時間。
永寧伯夫人算着日子,等這年節一過,在過上一年多,二兒子一家也就回來了,到時候也能見到了。
胡蓉這個月子做的很是舒适,身子恢複的很好,整日裏吃那些阿膠,人參之類的補品,不但沒胖多少,氣色倒是好了不少。
孩子滿月的時候她就跟從前差不多了,顧文軒直接在縣裏最大的酒樓給孩子辦滿月宴,凡是這縣裏有名望的全部請了,下屬幾個村子的村長和裏正也請了。
他還親自去招呼了,小半個時辰,胡蓉和孩子都是在家裏養着,對外就說胡蓉生産不易,需的多靜養,兩個孩子還小,這冰天雪地的也帶不出來啊,縣衙後院也不夠大,肯定來不了這麽多人。
衆人也都表示理解,畢竟懷着雙胎不易,但禮物還是沒少準備,龍鳳胎多好啊,誰不羨慕啊。
孩子過了滿月,胡蓉雖沒有出屋子,但經常去對面的屋子看兩個小家夥,兩間屋子連着也都是燒着炭火的,暖烘烘的,兩個小家夥早已變了樣子,皮膚白嫩,渾身胖嘟嘟的,五官出顯,玉雪可愛。
男孩叫顧允珩,寓意允文允武,君子如珩。
女孩顧卿顏,寓意卿乃佳人,花顏月貌。
小名一個叫珩哥兒,一個叫顏姐兒,男孩的名字是胡蓉起的,當初兩個人一起商量孩子的名字,顧文軒讓胡蓉給兒子起名字,他給女兒起名字。
胡蓉如今也算是熟讀詩書了,取名到真的不難,顧文軒那就不用說了。
傳信回到京城,顧文軒的父母自然也沒有什麽意見,于是孩子的名字就這麽定了。
滿月宴一過,就是孩子的百歲宴了,顧文軒家人送的禮品也到了,胡蓉挑了好的出來,準備給兩個孩子用。
百日宴昨天晚上胡蓉和顧文軒商量過了,百日宴在家裏過,一家子一起就好了,要不來的人多,勢必要看孩子,也麻煩,等孩子百歲抓周的時候大辦就好了,那時候孩子也長大了。
自從村長和裏正參加孩子的滿月宴回去,村裏一下子就沸騰起來了,之前村裏人議論最多的就是胡家的事情,胡家的十餘畝田地如今都歸了王家。
可現在關注的都是龍鳳胎啊,這他們縣裏已經很久沒有龍鳳胎了,還是縣令夫人自己生的,多有福氣啊。
胡家人聽說了這個消息跟吃了蒼蠅一樣難受,胡大娘不是沒去過縣衙,可她進不去,胡三也知道,除非胡蓉主動找他們否則連人都見不到,如今這一家人已經歇了心思了。
馬上就要開春了,胡家只剩下五畝地了,一家只能種一畝地,比起之前差遠了,本該收租金的銀錢也飛了,胡大娘氣的連飯都快吃不下了。
聽聞縣令夫人生了龍鳳胎,胡大娘更是生氣,要不是胡蓉不幫忙他們如今的日子怎麽會成這樣,她倒好吃香的喝辣的,還生了一對龍鳳胎,真真是不孝,就該遭報應。
索性王大娘不是個話多的,要不然胡家人得被村裏人笑死。
如今胡家添了一家家規那就是不能飲酒,否則将來不能分家産,胡家的家産就只有這五畝地是他們手裏最值錢的了,将來還要靠這個糊口,房子要住人是肯定不能賣的,誰不想要這五畝地啊。
尤其是胡大,幹活最賣力,但也免不了被幾個兄弟排擠,畢竟是胡大娘為了他,才把家裏的地賠給了王家,這幫兄弟不敢怨恨王大娘,但是對他這個大哥還是不慫的。
王家的日子是肉眼可見的好,但他們家是真的不好,家裏幾個孩子因為沒有銀錢不能去讀書了,可以說是什麽都沒有了。
胡家的日子過得是雞飛狗跳的,在村裏又成了笑話,人都說胡家遭報應了,賣了閨女換來的銀錢田地還沒多長時間都沒了,果然啊,這人黑了心肝賺來的的銀錢就不能要啊。
胡蓉和顧文軒則在縣衙忙着養孩子,兩個小家夥胖嘟嘟的,長的也好拿,很是招人稀罕,百歲的時候,依稀可見其五官,珩哥兒不用說了像顧文軒多一點,眼睛鼻子都很像。
顏姐則是像胡蓉多一點,但她的鼻子和顧文軒像一點,比較挺拔,眼睛下巴像胡蓉,五官很是精致,将來不用說肯定也是個美人。
開春後,天氣是越發的暖和了,等太陽出來的時候,胡蓉就會個白嬷嬷把兩個孩子抱出來曬曬太陽。
胡蓉如今又恢複了從前的生活,開始繼續跟先生進學了,彈琴她不擅長,但是下圍棋是真的不錯,沒事的時候還和顧文軒一起下兩盤。
兩夫妻有了孩子孩子後,也是越發恩愛了,如膠似漆,羨煞了縣衙這一衆人。
今年朝廷派來的官員陸續都到了,顧文軒自然也沒從前那麽忙了,夫妻生活越來越越來越和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