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光明頂上

陽頂天的遺書裏有地道秘圖,張無忌抱着宋青書循圖而行,地道中岔路雖多,但毫不費力的便走出了山洞。

只見遍地冰雪,陽光照在凍雪之上,一片明亮,兩人都有再世為人之感。

張無忌一低頭,發現他師兄又把人皮面具戴上了。眼睜睜地看着他俊朗的師兄變成了幹癟的中年人,張無忌大為不滿道:“師兄,你又帶那個面具做什麽?”

宋青書摸了摸臉,笑着道:“做你師傅還沒做夠呗,你讓我過過瘾玩玩。而且,你若想化解這場争鬥,我也就必須先隐藏身份。你這七年來身形相貌變化得很大,我卻沒怎麽變啊,我爹和師叔他們一見便知了。”

張無忌聞言為難道:“師兄,我要怎麽化解這場争鬥呢?”

“簡單啊,你怎麽救出銳金旗衆人的?江湖人用拳頭說話,你把他們個個都打贏了,不就都聽你的了嗎?”宋青書理所當然地說道。

張無忌一愣,他師兄的語氣裏,是全然信任他可以打贏六大派的人,一點都沒有半分懷疑。張無忌哪裏知道宋青書是早知道事情必然的發展走向,還以為是師兄對他的殷切期待。他練完乾坤大挪移之後,渾身精神力氣無不指揮如意,欲發即發,欲收即收,一切全憑心意所之,周身百骸,當真是說不出的舒服受用。當下長嘯一聲,抱着宋青書便朝那光明頂之上掠去。

待上到山頂之時,他的一聲長嘯居然還未停歇,風馳電掣般穿過兩處廳堂,眼前是好大一片廣場。

場上黑壓壓的站滿了人,西首人數較少,十之八九身上鮮血淋漓,或坐或卧,是明教的一方。東首的人數多出數倍,分成六堆,看來六大派均已到齊。這六批人隐然對明教作包圍之勢。

張無忌一瞥之下,見楊逍、韋一笑、彭和尚、說不得諸人都坐在明教人衆之內,看情形仍是行動艱難。

廣場中心有兩人正在拚鬥,在廣場上的所有人都聽見了張無忌的那聲霸氣十足的長嘯,以難以想象的速度升至山頂,并且以雷霆萬鈞的氣勢朝廣場這處而來。甚至連正在拼鬥的兩人都不約而同地同時住了手,所有人都在猜測究竟來者會是誰,聽這內功還有輕功的速度,絕對是江湖中超一流的高手。

難道是金毛獅王謝遜重回中土了不成?

待張無忌抱着宋青書出現的時候,所有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這等武功居然是一個十幾歲的少年所使出來的,并且他還抱着一個人。

張無忌奔到廣場外側,跳上一塊大石,用腳一點,陡然間身形拔起,在空中急速盤旋,連轉四個圈子,愈轉愈高,又是一個轉折,輕輕巧巧得落在了廣場正中央。

衆人只瞧得神眩目馳,若非今日親眼目睹,決不信世間竟能有這般輕功。青翼蝠王韋一笑自負輕功舉世莫及,這時也不禁駭然嘆服。

張無忌把宋青書小心翼翼地放在一旁的大石上,低聲對他道:“師兄,你坐在這裏等我一陣。”

Advertisement

宋青書笑着點了點頭,腦袋裏卻是被張無忌那空中炫麗的轉體四周半轉得頭昏眼花,一時也說不出來什麽話。

張無忌轉過身來,對廣場上的衆人朗聲道:“在下曾阿牛,這一切都是奸人的用計,在下鬥膽請諸位罷鬥,揭開過去的怨仇。”當下便把圓真乃成昆的事情原原本本地說了出來。但少林寺卻說圓真已經死去,這下死無對證,無法證明張無忌所言。明教衆人倒是知道他說的是實話,但六大派的人又怎肯相信?

“小子,你到底是誰的門下?”少林寺方丈空智上前一步問道。他見張無忌适才懷抱着一人都能使得出那絕世輕功,料想他師父不是尋常人物,這問題問的是他,實乃看向的是坐在那裏的宋青書。他早聞這少年接了滅絕師太三掌救下了明教銳金旗,可是六大派的人誰也不知道這對古怪師徒的來歷。

張無忌淡淡道:“我自然是我師傅的門下。在下既非明教中人,亦非中原那一派的門下。這次六大門派圍攻明教,實則是受了奸人的挑撥,中間存着極大的誤會,在下雖然年少,倒也得知其中的曲折原委,鬥膽要請雙方罷鬥,查明真相,誰是誰非,自可秉公判斷。”

滅絕師太道:“哈哈,憑你這臭小子一言,便要我們罷鬥?你是武林至尊麽?”

張無忌心念一動,問道:“請問是武林至尊便怎樣?”

滅絕師太道:“你便有屠龍刀在手,也得先跟我的倚天劍争個高下。當真成了武林中的至尊,那時再來發號施令不遲。”峨嵋群弟子聽師父出言譏刺張無忌,都笑了起來,別派中也頗有人附和讪笑。

以張無忌的身份年紀,說出“罷鬥”的話來原是大大不配,但他站立當場,昂然四顧,朗聲說道:“既然如此,小子不才,想要挑戰各大派高手,看看這武林至尊是不是好做。”

這番話說出來,別說六大派的人,就連明教衆人都覺得他太過于托大。在場中原來比鬥的是殷天正和崆峒派的唐文亮,唐文亮聞言便第一個應戰。宋青書知道張無忌跟謝遜學過七傷拳,便把他叫過來,低聲囑咐他千萬不要露出七傷拳的拳法,否則他們會知道他和謝遜有關系。

張無忌心下一驚,暗道萬幸。若不是宋青書叮囑了這一句,他肯定會用七傷拳對崆峒派的七傷拳,到時候滿身是嘴都說不明白,也別想再勸架了。

宋青書知道張無忌并沒有學過什麽掌法,當場便把天山六陽掌教與了他。

逍遙派天山六陽掌的精妙之處,就在于陰陽二氣的轉換,法門巧妙無比,氣随意轉,不論對手以如何狠辣的手法攻來,均能以這法門化解,而且化解之中,必蘊猛烈反擊的招數。而且天山六陽掌每一招一式所附帶的陰、陽之力也自不同,這一點與七傷拳原理相似,但比七傷拳卻要精妙得多。想那七傷拳一拳之內要融含七種不同的力道,不管練或者使用的時候都極費心力,所以傷身傷神。

張無忌本就學過七傷拳,當下更加精妙的天山六陽掌更是學起來十分快速,兼之內力超絕,正适合學習天山六陽掌。宋青書坐在那裏,只用雙掌比劃了一遍之後,張無忌便立時學會了。

宋青書教張無忌天山六陽掌時,各大派的高手都自持身份,避開不看。那些一衆小輩卻有舍不得移開目光的,可一旦有偷看的,全部神情呆滞,更嚴重者吐血暈倒,六大派一片混亂,對宋青書的身份愈發驚懼猜疑起來。

但那唐文亮見這個年輕人在比鬥前居然還要聽聞師傅的教誨,當下便輕視了不少。可當他交上手之後,駭然發現自己多年的武學居然在對方精妙的掌下走不過數招。更令他膽戰心驚的是這小子的掌法是初學,開始時還有些晦澀,但過了數招之後便漸漸融會貫通,倒像是拿他來練拳一般。而且那掌中蘊含的陰陽二氣,隐隐還克制着七傷拳。

宋青書滿意地看着唐文亮在第五十五招時被張無忌打敗,雖然用的招數比他預計得多了一些,但張無忌顯然也是在給崆峒派留面子。

唐文亮是崆峒派此次而來武功最高的,他自知功力不夠,自然也不會再讓門人去送死,當下便表示不再插手此事。

少林派的空性跳了出來,二話不說便和張無忌開始拼鬥,空性習武成癡,對手難求,哪管什麽理由不理由。張無忌對上他那三十六路龍爪手,初時只會躲避,但待看全了之後,把招式學了個遍,開始後發制人,無論空性用什麽招式,他便用那個招式應對,竟以龍爪手對龍爪手占得上風,最終擊敗了空性。

少林寺方丈空智當下便走了出來,高喧了一聲佛號,朗聲對宋青書說道:“令徒好高明的武功,不知道這位先生和少林可有何淵源?”他這一問固然為的是得到答案,但更多的是要轉移重點。況且張無忌雖然勝了空性,但也只是用少林的武功勝了少林而已,旁人也覺得空智有此一問實乃正常。

宋青書一愣,他正想弄點茶水零食,在貴賓席上看戲,沒想到居然還能扯得上他?他轉念一想,便知空智是看張無忌使得那龍爪手太熟練,以為是從少林寺偷學的,卻不知道因為張無忌練了乾坤大挪移,對普通招式那是一看便知,更容易熟練應用。宋青書想起當年鸠摩智用小無相功模仿的少林七十二絕技,一時好勝之心大起,笑着說道:“那少林的七十二絕技,也不算什麽,我也勉強會那麽幾個。”

他此話一出,群僧皆然變色,心想此人莫不是瘋了?少林的七十二絕技,就連少林寺的和尚都少有練成一兩門的,他居然還能輕飄飄的說他會那麽幾個?

只有張無忌并沒有任何表情變化,他師兄說他會,那便是會了,又有何難?

空智心中冷笑,但面上仍是謙恭和氣之色,道:“先生并非本門中人,難道連本門絕技也會嗎?”

宋青書笑而不答,他想着記憶中的畫面,右手食指與中指輕輕搭住,作拈花之狀,臉露微笑,神色溫和。左手卻緩緩伸起,向着不遠處廣場中央的大銅鼎彈了三彈。只聽得镗镗镗三響,銅鼎發出三聲巨響。宋青書這三下指力都隔空彈在鐘上,便如以鐘槌用力撞擊一般。

廣場上的衆人皆驚,這三聲都好似警鐘一般,均不約而同地想道,若這三下是打在他們的身體上,又會是怎麽樣的下場?

宋青書在谷中五年之中,心無旁貸,專心練功。他前世對《天龍八部》裏鸠摩智去少林逞威的那段大愛,自是倒背如流,學會小無相功後,經常在谷中模仿一二,所以此時使将出來,便震驚全場。

衆人感覺這個貌不驚人的中年人立刻便不一樣了,此時正當正午,和煦的陽光當空照來,就像在他的周身鍍了一層金光。那使出拈花指的雙手,更是晶瑩如玉,剔透得讓人難以相信那是一雙中年人的手。只見他面容安詳柔和,眼神清澈,雖然沒有落發,但仍給人以寶相莊嚴之感。

張無忌見狀一陣冷汗,心想他師兄不會是想出家當和尚吧?

宋青書此時雙掌一立,似是行禮,雙掌卻不合攏,呼的一聲,一股掌力從雙掌間疾吐而出,奔向那個銅鼎,正是般若掌的“峽谷天風”。銅鼎受到掌風,镗的一聲,跳了起來。掌不着鼎而銅鼎發聲,還不算如何艱難,這一掌明明是向前擊出,銅鼎卻向上跳,可見掌力之巧。

“不知空智大師專修的是哪幾個少林絕學呢?在下這幾招是不是能入得了您的眼界呢?”宋青書一邊說一邊袍袖一拂,那口銅鼎竟如活了一般,忽然連打幾個轉,轉定之後,本來向內的一側轉而向外,直轉了數個圈之後才轟然落下。

空智看他随意拂袖,潇灑自在,而口中談笑,袍袖已動,竟不怕發聲而洩了真氣,這袈裟伏魔功絕非一般功力所能及,不由得百感交集,再無心思糾纏下去,就那麽退回到本陣營。當下心中決定,等此事了結之後,定要詳細詢問此人的武功來歷。

接下來出場的是華山掌門鮮于通,張無忌為胡青牛報了仇,在衆人面前揭破了他僞君子的面具。華山派的高矮兩位老者卻要聯合昆侖派的鐵琴夫婦,施展正反兩儀刀法劍法迎戰張無忌。

宋青書聞言便把張無忌叫了過來,笑着對高矮老者和鐵琴夫婦道:“你們四個人對我徒弟一個,真是好大的威風。”

高老者哈哈一笑,打算打馬虎眼糊弄過去。宋青書眼眸一轉續道:“罷了,我和我徒弟兩個對你們四個吧,你們也占了好大的便宜。”

高老者立刻不笑了,因為在他看來,他們确實是占了更大的便宜。誰都看得出來這中年人是瘸腿的,他徒弟在打鬥中還要抱着他顧着他,這麽打鬥真的可以嗎?鐵琴夫婦卻并不反對,人家自己提出來的,他們又有何反駁的理由?

宋青書當下向他們致歉,說他徒弟沒有學過多少劍招,給他一些時間教他。衆人方才已經見識過他教天山六陽掌的威力,倒再也沒人敢随便偷窺了。

張無忌皺緊了眉,他當然擔心師兄會在比武中受傷,但宋青書卻信心十足,向明教中人借了兩把劍,便教張無忌使那全真劍法。

宋青書在古墓中時,曾經和黃衫女子練過這雙劍合璧一次,也可能是因為那次兩人合作沒有火花擦出,黃衫女子便死了心。但宋青書卻把這兩套劍法硬生生的記了下來。畢竟雙劍合璧天下無敵,楊過和小龍女武功不行的時候,都能打敗金輪法王,可見這兩套劍法合璧之後威力甚大。

張無忌見勸阻無效,便乖乖地學起那全真劍法。全真劍法本是道家心法支持,和武當有着異曲同工之妙,他看了一遍便會了,當下左手摟着宋青書,兩人迎戰華山派高矮老者和昆侖派的鐵琴夫婦。

那四人雖然互有心病,但四人刀法劍法卻已配合宛似天衣無縫一般,此攻彼援,你消我長,招數上反覆變化,層出不窮。

可卻始終破不了宋青書和張無忌兩人手中之劍。宋青書因為腿傷被張無忌抱在懷中,就好像兩人一體,成為一個人使那左右手的雙劍,配合無間。而且兩人都是關心對方安危勝過己身,正合上了劍法的主旨。宋青書在使着劍法之時,登然想起當初他和黃衫女子一同習練之時,後者對他說過的話。

“宋公子,如果以後能有人和你雙劍合璧,那麽那個人便會是愛你極深,切不要放過。”

宋青書一愣,高老者的刀鋒便刺了過來,張無忌急忙使了一招“花前月下”。這一招自上而下搏擊,模拟圓月橫空清光鋪地的光景,把宋青書的險情一劍撥開。宋青書這才回過神,單劍顫動,如鮮花招展風中,來回揮削,抵擋住了鐵琴夫婦對張無忌的進攻。

宋青書灑然一笑,暗想他和張無忌師兄弟情深,這麽關切倒也是正常的。這樣想着,便把黃衫女子的那句話抛諸腦後,打足精神迎敵。

旁人只見他們兩人劍招越來越怪,可是相互呼應配合,所有破綻全為旁邊一人補去,厲害殺着卻是層出不窮。這一番劇鬥,人人看得怦然心動。只聽得長劍上生出嗤嗤聲響,劍氣縱橫,刀光閃閃。一個不留神,只見眼前一花,六人一觸便分開來。

張無忌旁若無人地抱着宋青書從高矮老者兩人中間穿過,小心翼翼地把宋青書重新放在大石上坐好,又把他們用的這兩柄劍還給了明教中人。

這時,才有人看到,在高矮老者和鐵琴夫婦的身上,都各有着一處明顯的傷口,在慢慢地滲出血來。

他們傷到的還都是不重要的地方,但沒有人不相信,這是這對奇怪的師徒手下留情的結果。

其實宋青書還真不是故意手下留情,實在是雙劍合璧的劍招并沒有多大的殺傷力,倉促之間,他只能略改了幾處劍招,表面看上去他們好像占盡了優勢,實際上贏得也是很驚險。

這一戰,又是張無忌勝了。

這邊廂滅絕師太向宋遠橋叫道:“宋大俠,六大派中,只剩下貴我兩派了,老尼姑女流之輩,全仗宋大俠主持全局。”

宋遠橋道:“在下已和殷教主對過拳腳,未能取勝。師太劍法通神,定能制服這個小輩。”滅絕師太冷笑數聲,拔出背上倚天劍,緩步走出。

宋青書見他爹爹說話,已是心緒激蕩。他在一開始時,怕武當派疑慮,所以克制着自己不往那個方向看去,此時宋遠橋說話,他便順勢看去。只見他七年未見的爹爹,本來只有雙鬓花白的頭發,現在竟然大半都白了,想來應該是心傷他墜崖身亡的噩耗。

也不知道他的娘親怎麽樣了。宋青書覺得自己真是不孝,此間事了之後,定要多陪陪他爹娘。

宋遠橋只覺得那位貌不驚人的中年人朝他看來,目光中含着激動難已之意,當下也不明所以,只能回報微笑。

宋青書忍不住把爹爹身邊的幾位師叔都一一看了過去,發現衆位師叔都內功精湛,修為大漲。等他收回目光時,發現張無忌已經開始群鬥峨嵋派諸人,不知道為什麽,張無忌明明并不鐘情于周芷若,此時卻也單單沒有收去周芷若手中之劍,然後接着把從滅絕師太手中奪來的倚天劍交給她。

一切如原著上所寫一般,周芷若聽了滅絕師太的命令,無法判斷,直直地拿着倚天劍朝張無忌刺去。

宋青書一驚,他本以為這對男女并不會出現這一段,此時看到寒光一閃,張無忌卻并沒有傻傻地站在那裏任周芷若刺傷,反而側身一彈,把倚天劍又搶了過來。

這次張無忌卻不敢再把倚天劍交給峨嵋派的人,拿着倚天劍便走了回來,交給了坐在那裏的宋青書,還不忘告狀道:“師兄,那周芷若真是狠心,我念着舊情放過她一馬,她卻恩将仇報!我娘說的沒錯啊,果然長得漂亮的女人就是不能靠近!”張無忌一邊說還一邊看着宋青書的臉色,恨不得添油加醋,務必要毀壞周芷若在宋青書心中的印象。

宋青書卻沒在意這種小事,他手裏拿着那鋒利的倚天劍,心想這已經是他第三次拿着這把劍了。張無忌這小子真是給他拿回來了個燙手山芋啊。

滅絕師太冷冷地道:“峨嵋派今日已然落敗,你若不死,日後再行算帳。咱們瞧武當派的罷!六大派此行的成敗,全仗武當派裁決。”說罷竟連倚天劍都不要了,轉身回到峨嵋派的隊伍裏。她自然不怕倚天劍易手,等事情結束再搶回來就行了。

宋遠橋此時再也不能推脫責任,排衆而出,朗聲道:“武當宋遠橋,請曾少俠指教。”

張無忌一呆,他是絕對沒有想過要和武當的師伯師叔過招的。

宋青書嘆了口氣,把手中的倚天劍舉了起來,低聲吩咐他道:“去把這劍給宋大俠送過去吧。”

張無忌點了點頭,便拿着倚天劍朝宋遠橋走去。

衆人皆以為張無忌是要仗着倚天劍的鋒利和宋遠橋比劍,當下噓聲四起,就連宋遠橋也準備拔劍迎戰。可誰也沒想到,張無忌就那麽走過來,掉轉了劍柄,把倚天劍送了過去道:“宋大俠,幫我把這劍還給滅絕師太吧,她門下的女弟子很厲害,我怕了她們了。”

宋遠橋一怔,覺得這位少年的身上全無敵意,而且說話的語氣,好像他們之間甚為熟悉。他當下懷着疑惑接過了倚天劍,送還給了滅絕師太,又走回到原地。等他再一擡頭和這個少年面對面之時,才發覺他為何一直覺得他看起來非常的眼熟了。

因為他的眉眼像極了他那薄命的五弟!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