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不管王咨作如何想,他的長子賈珠已經七歲,而大伯家的賈琏也滿了八歲。看看賈赦與賈政兄弟,便知道公婆的習慣:孩子們十五六時先定下親事,對迎娶之事倒不怎麽心急。

王咨雖然不如嫂子水凝那般不動聲色又長袖善舞,但眼力和頭腦可都沒一點兒毛病:婆婆可是正經榮國公夫人,怎麽可能什麽樣的應酬都會出席?而嫂子水凝定是得了婆婆的囑咐,頻繁赴約也是為了給小叔子賈攸打聽、相看些人家——賈攸今年都十四了。

不過看看嫂子如今往來過的人家,王咨也明白公婆不想再給小叔子安排什麽世家貴女了,她和嫂子處得來,卻也難免擔心将來再來一位風頭極盛的妯娌到來,攪得大家也過不得安生日子。

王咨的憂慮,賈政不僅以為這是人之常情,亦是感同身受:以自家如今聲勢地位,不是三弟就是侄子賈琏,沒準就讓聖上指個宗女過來。

不過婚娶之事,也沒有賈政王咨挑剔的餘地,他們也就是能提個建議罷了。眼下夫妻倆更該關心的乃是賈政如何早早準備下屆會試——今年會試兩位總裁之一便是北靜王,為了避嫌,不僅是賈政,連林海都沒參考。不過甄應嘉卻因此撈着了個實權座師北靜王,以此為名,也算是勉強擠進了這個“圈子”,殿試名次低點都值了。

而三年之後,仔細算算該是兩年多一點,賈政二十八歲,林海二十六歲,在進士之中算是年少的,卻也不至于太惹人眼,省得讓有心人引導一些血氣方剛的士子誤會,賈政與林海乃是全靠出身才贏得功名。

賈政讀書,有志同道合的妻子王咨作陪;而林海亦有嬌妻相伴,只是入冬黛玉不時輕咳幾聲,害得這對年輕夫婦即使相對讀書也時常心不在焉,賈敏更是隔上一會兒便起身去暖閣看看女兒睡得是否安穩。

林家子嗣單薄,于是無論男女都愛若珍寶……不過自從一家人來到京城,黛玉即使犯了舊疾也比往年在南邊時輕了不少。

轉年便是年底,林家人口少,操持完自家賈敏便有心回娘家,到父母跟前“娛親”去,順便逗逗弟弟賈攸,等他成親就不好再擺姐姐的款兒了。

黛玉一聽要去外祖父外祖母那兒,興奮得眼睛都亮了,“好!小舅舅帶我騎馬!”

林海在一邊聽得很不是滋味:閨女,爹也沒少抱着你騎馬……不過看着媳婦興沖沖地收拾給娘家親戚預備的禮物,黛玉也拿了自己平素最喜歡的幾樣稀罕玩具,讓丫頭包起來好去送給表哥表姐們,林海也沒法煞風景就是。

他默默嘆了一聲,打算在見過岳父岳母之後,便去找二舅哥賈政閑聊打發時間了。

對于小姑經常回娘家,水凝和王咨并無意見:家裏不缺這點嚼用,再說賈敏為人處事頗有心得,回娘家都從沒空過手,平時不僅不挑撥不找麻煩還經常幫上她們一把,出言提醒也誠懇又及時……就算抛開這些,賈敏的丈夫林海将來前程似錦,家裏是個人都瞧得出來,興許有朝一日自家兒女還得拜托人家提攜一二呢。

榮府吃團圓飯,就是在榮禧堂的正廳裏擺上兩大桌,男女之間再隔上個屏風。

史令儀剛給女兒指了塊兒今年新糟的嫩鴨掌,賈敏笑嘻嘻地放到嘴裏,不意胃裏一陣翻湧,直接吐了。

在場的女人們都生育過,見賈敏這副模樣心裏都有了數,請進內裏躺下,不一會兒大夫到來,一摸脈,果然是大喜。

Advertisement

賈代善與史令儀聞言相視而笑,林海更是直接讓三位大小舅子灌倒在席上。

回到自家,林海燈下看妻子,只覺得她越發嬌豔動人,他坐在她身邊有心摟着她訴說衷腸,卻又怕一嘴酒氣唐突了她。

林家三代單傳,他林海卻将擁有第二個孩子,常人很難切身體會到他是何等喜悅和滿足。一向談吐風趣的他此時竟還有些結巴,“你覺得……如何?”

賈敏看得清楚,一向謙虛又從容的丈夫此刻卻像個青蔥少年一般,微紅着雙頰,雙眼卻溫柔得幾乎都能淌下水來,于是她笑答道:“哪裏都好,看見老爺這樣開心,我就更好了。”

林海一怔,旋即佯怒道:“居然連我都打趣上了。”

夫妻倆正說着話,剛梳洗完、換了衣裳的黛玉蹬蹬地跑進門來,先撲到父親腿上,又“轉戰”至側躺着的母親身前,小心翼翼又萬分好奇地摸了摸母親的肚子,“弟弟還是妹妹呀?”

賈敏笑道:“玉兒喜歡弟弟還是妹妹?”

黛玉認真道:“不挑,反正我是姐姐。”

夫婦倆聞言忍俊不禁,這是在外祖家裏上面全是哥哥姐姐,玉兒也想有個小的好照顧或者逗弄嗎?

林海甚至覺得兒女繞膝、盡享天倫的日子都近在眼前了。

不過這夫妻倆實在是高興得太早了。臘月都沒過去,賈敏已經在夜裏鬧了幾回腹痛,次次都把林海驚出一身冷汗。

專門請來了專擅婦科的名醫來瞧,直說這一胎不太穩,叮咛了半天,又開了些安胎的藥,讓賈敏先靜養并吃吃看。

賈敏也讓大夫給吓住了,連着在家裏躺了五六天,直到她無論如何都放不下心的爹娘實在忍不住,親自到女婿女兒府上探望。

史令儀心中堅信又是女婿無意坑了把敏兒:什麽卧床靜養,安心吃藥?女兒上輩子這麽“規矩又聽話”,結局便是生下的兩個孩子全沒活過成年。

攥着女兒的小手,史令儀的不滿之意當真是溢于言表,“跟女婿商量商量,你不妨回娘家住上一陣。”揉揉女兒瘦了一小圈兒的小臉,又補上了一句,“我親自照顧。”

賈代善與林海翁婿倆面面相觑:自從榮府顯赫,史令儀已經鮮少有過這般“激烈”的言語和神情了。

只是林海也頗能理解:岳父岳母三個兒子卻只有敏兒一個女兒,愛若珍寶自不用提。再說婦人懷孕生産若是有了疏忽,攸關性命,由不得岳母不心急,語氣不佳也是尋常。

賈代善拍拍林海的肩膀,看似在安撫女婿,實則……他道:“還是讓你岳母照看吧。”這樣大家才能放心,既然女婿你不會生就沒有反駁的餘地。

林海再好面子也不會拿妻兒性命當兒戲,更何況他頗有君子之風,為人處事又相當靈活:媳婦賈敏跟着岳父岳母回娘家暫住,林海一咬牙也抱着女兒黛玉跟了過去。

于是女兒女婿一家住到了榮府東北角上的梨香院:吃穿用度連下人都是從林府帶來的。史令儀也是讓女兒女婿住得舒坦一點——吃用娘家,也怕人說閑話不是?

賈敏此時卻仿佛回到年少之時,白天穿得暖暖的,和母親四處走走,賞賞雪吹吹風,人一活動,吃飯就香,血脈通暢,也就不像之前那樣畏寒,連屋裏炭盆都撤了,只靠地龍取暖足矣。

黛玉這回更是沒少和哥哥姐姐玩耍,看着日漸活潑開朗的女兒,林海也私下裏跟賈敏嘆道:“就算為了黛玉,咱們也得給她添個康健的弟弟或是妹妹啊。”

賈敏深以為然,她的靈便的腿腳除了母親有意培養之外,就是在弟弟年幼時,為了抓他而練出來的……

話說,林海賈敏夫妻倆前後在娘家住了兩個多月,再請相熟的太醫過來診脈,果然再無大事。

而新春之際,自然也少不了應酬和走動。進宮見過太後與皇後,除了宗室親王以及四王八公這樣的人家,也沒有幾家請得動榮國公夫人了。史令儀便又打發兒媳婦們去各家相看:今年攸兒就十五了,她最怕的就聖上施恩,将一位宗女指給自家幼子。

跟攸兒年紀配得上的宗女之中,義忠親王的女兒也赫然在列。前世義忠王可是舉兵謀反了啊!

而四王八公之中,其實也只有北靜王和寧榮兩府日子過得不錯,其餘幾家都是閑職,手中并無多少實權,哪怕最近和皇子走得頗近的南安王世子也是如此。

也正是因為南安王世子娶了忠順王家的郡主,南安王府與榮國府往來日漸稀少。本來,賈代善與史令儀曾經有心從南安王府挑個兒媳婦過來呢。

在賈代善看來,媳婦的擔心有些多餘:聖上已經看出義忠親王有不臣之心,正着手布局削了他呢。不過攸兒早些定下婚事并無害處,省得拖得久了還讓人算計,自家還得見招拆招。

榮國公出手,自然不同凡響,他挑中了他的下屬,一個趙姓青年俊彥的幼妹。按照榮府一貫的“風格”,史令儀還是尋了機會,讓兒子自己親去偷偷瞄了一眼。

這姑娘不算漂亮,可也有幾分姿色,尤其是一笑就有兩個深深的酒窩,配上她的圓眼和圓臉,看上去真是可愛又可親。

偏巧這姑娘還就是投了賈攸的眼緣,再經過水凝和王咨聯袂暗中觀察了下這姑娘的品行,妯娌倆一致覺得這姑娘性格随和,卻不會任由人欺負,便齊齊回去向公婆如實回報。

于是榮府與趙家順順當當地換了庚帖,這親事就算是定準了。

這姑娘的父親只是個舉人,母親亦是讀書人的女兒,夫妻倆在京城權貴雲集之地壓根不值得一提,卻培養出了個出色的兒子,而女兒亦是不凡。

等這些辦完,賈敏就在這會兒臨盆……約莫提前了一個多月。

月份不足有喜有憂,好事就是賈敏生産的時候并不費事兒;劣處便是……雖然是個小子,但一點也不肥壯……

不肥壯就不肥壯吧,看看女兒女婿兩口子,身上也都沒多少肉……史令儀抱着這個吃得香睡得更香的外孫子,再看看腦袋幾乎就快頂到自己胳膊,昏昏欲睡的女兒,心中又了卻了一樁憾事。

而“不中用”的傻女婿林海卻連着三四天都在吃飯喝茶時,都能毫無預兆地傻笑出聲……

之後的一年多,日子過得依舊平靜,直到大比之年到來,因為這回的主考之一可是對忠順王府與南安王府都較為友善的老尚書。

開春後,甄應嘉也在任滿三年後回到了京城,調至工部任職。

正好王家老太太八十整壽,王家向金陵其餘三家賈史薛,加上甄家都下了帖子。

這位老太太還是史令儀的長輩,又跟韓夫人很是合得來。

按說榮府正經發達之前,這幾家人便經常往來,如今賈家的威勢遠非這幾家可及,但長輩整壽,史令儀依舊不擺架子,帶着兒媳婦和女兒一起赴宴。

大家都覺得這位老太太恐怕熬不到下一回整壽了,所以人來得挺齊。各家的太太們湊在一處說話,而孩子們也借此機會認識新人。

寧榮兩府小一輩加在一塊兒,也只有兩個女孩兒,賈政的女兒賈瑗、賈赦的女兒賈瑛,她倆一個八歲,一個七歲,還帶着快要六歲的黛玉,還有不到五歲的史湘雲——湘雲有個堂姐,也就是史鼐的女兒碰巧病了,這才沒來。

賈瑗頗有長姐風範:榮府也一向如此,父母不在跟前的時候,就是年紀大的要擔起照顧弟妹的責任。遇上王家的姑娘,王熙鳳,還有薛家的兩位姑娘,薛寶釵和薛寶琴,彼此見禮後,主要開口說話的也是賈瑗。

這些女孩子雖然不常見面,倒也算相識,寶釵更是主動問起黛玉咳症可好了沒有,又提起家裏新近得了些上好的白燕,這就讓人包上一些送去。

黛玉謝過,又笑道:“家裏還有。若真是短了,定找姐姐開口。”

卻說王子騰剛從閩南任滿回京,帶了不少新鮮玩意兒,王熙鳳便備了南洋寶石鑲嵌的各色吊墜、給姐妹們做禮物。

這會兒偏巧甄元春姍姍來遲——她家的馬車在半路上出了點小岔子,這才晚到。她一露面,自然先是給姐妹們賠罪,大家也不見怪,見禮後各自落座,可那捧着放滿形色各異吊墜托盤的大丫頭卻從黛玉與湘雲眼前直接走開,把滿盤吊墜奉到元春身前。

寶釵與寶琴姐妹神色微微一滞,王熙鳳剛要開口,就聽湘雲奇道:“我還沒看完呢。”

黛玉道:“雲兒莫急,客随主便。”

賈瑗攥着帕子的手微微緊了緊,她硬是扯出一個燦爛的笑容來,安撫黛玉和湘雲的同時,也讓賈瑛暫且別開口,“玉兒說得是,咱們客随主便。”

作者有話要說:話說我還挺喜歡湘雲的,雖然這姑娘因為父母雙亡,叔叔嬸嬸又不好管教,而性子略有些擰巴,但至少她是個心直口快又很真性情的姑娘,而且……人不中二枉少年嘛。她開始跟寶釵親,後來跟黛玉更好……其實她跟黛玉還真是一路人。

順便一提,當初周瑞家的給姑娘們送宮花,到了黛玉這兒是最後一支,當時林爸爸可還沒死呢,周瑞家的就能這麽辦事,從這裏就能看出王夫人的意願了:至少她真沒把黛玉當回事,連基本的照顧和尊重都少得可憐。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