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母親的電話是在元旦的前一天晚上打來的。
那天正好江煙的爸爸從外地趕了回來,一家人忙着慶祝。
何霧的電話放在房間裏,沒聽見震動。
是在晚上睡覺的時候,才發現有未接電話。
平日裏何霧用到手機的地方并不多。
而且平常也沒有什麽人聯系她。
當時莫城那邊,是有幾個玩得好的朋友,但在封閉期的那段時間,都一一斷了聯系。
來城北後,幾乎天天都跟江煙處在一塊。
有什麽事情江煙都會通知她,手機就用的更少了。
同母親的聯系也不會太頻繁。
母女倆的談話通常只在表層,不會詢問太多。
再加上何霧一邊要學習文化知識,一邊又得去學鋼琴。
聽說,即便是學鋼琴,以藝術特長生的身份去參加高考,光靠一樣樂器是不夠的。
通常要會聲樂亦或者是舞蹈。
二選一。
學聲樂就要學樂理知識和基本唱功。
Advertisement
學舞蹈就要開始學舞蹈基本功。
不管是哪一樣,開頭都很難。
何霧不是天賦型選手,能做的就是努力和刻苦。
但她現在也不确定自己是不是就一定要走藝術特長生這條路,如果确定要朝這個方向,心裏想着還是跟母親溝通一下的。
但一直都不知道怎麽跟母親開口。
本來就是半道出家,落下很多課程,再加上藝考的時間比高考早半年,滿打滿算,就只有一年的時間,即便沒有做好最終的決定,但該上的課,已經開始去上了。
這就是何霧心裏不踏實的原因之一。
她知道母親最不喜歡的就是先斬後奏。
要麽這件事她被瞞在鼓裏,什麽也不知道,要麽做這件事情之前,一定要跟她說清楚。
要不然,她整個人就會炸掉。
當時何霧也不知道怎麽的,就說出來了。
完全沒有打好腹稿,就是心裏想到了這件事情,剛好母親提及,就順道把話說完。
結果跟她預想的差不多,母親有微微怒意。
何霧的心情,也從高處跌落。
那是何霧跟江家吃完跨年晚餐時候的事情,在那之前,何霧的心情,還是很好的。
江父似乎也很喜歡她。
給她帶了很多禮物。
大多與學習相關。
其中何霧最喜歡的是鋼筆。
看上去質感非常好,顏色也是她喜歡的綠色。
這是她第一次收到這樣的禮物,挺特別的。
她忙說謝謝。
江父微微露出笑意:
“不用那麽客氣,希望你在這裏生活的開心順意。”
想必他也聽說了和何霧家裏的事情。
但也沒有就此說很多,跟江煙一樣用行動來說明。
何霧心生暖意。
即便是年過四十的江父,眉眼依舊俊朗,站在江母的身旁,說是郎才女貌一點都不過分。
歲月沒有讓他們變得不堪,反而更加有韻味。
在他們身上,何霧好像完全感覺不到婚後生活一地雞毛的感覺。
這或許也是為什麽在江煙的身上,何霧能感覺到她那種旁人身上沒有的純本。
這就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吧。
-跨年的晚餐是在家裏吃的。
江媽媽說她要露一手,特地放陳姨回家吃飯。
以往每年元旦江媽媽都會在家裏做飯的,只是江煙也不知道為什麽就是想不起來。
大抵是一直都記着,除夕夜的不愉快吧。
除夕夜是一定要回老宅過的。
大家庭的延綿性,講究逢年過節就要團團圓圓。
最好是一大家子人坐在飯桌前吃一頓飯,席間說的什麽話不重要,一定要将大家聚在一起。
以前元旦也是要回家過的。
是後來江煙不喜。
父母便争取,帶着她回自己的小家過。
細細想,生在這樣的家庭裏,父母能給她這樣的自由,真的是一般人都沒有的。
她那些個堂的兄弟姊妹們,可享受不了這樣的待遇。
哪個不是被父母寄托厚望。
以前江煙從沒有想到這個層面上來,她嘴上說,家裏人在不在都沒關系,她自己一個人也是可以的。
可心裏到底還是期待,父母能夠陪在她身邊。
至少在不想跟別人說話的時候,會把心裏的話,說給他們聽。
因為在這個世界上,很少會有人無條件的信任你,和做你堅強的後盾。
但愛你的父母,一定會。
前提是,愛你的父母。
雖然說父母也是第一次為人父母。
但有的父母,确實枉為人。
他們連做人都學不會,又怎麽叫他們學會去愛。
這是後來的江煙總結出來的。
總有父母打着為你好的名義,讓你深陷困囿。
用盡一生,都無法跟他們和解。
中國人講究萬事以和為貴。
但其實,很多事情,是和不好的。
只能逃。
逃得越遠,越好。
-江媽媽在廚房忙活的時候,何霧也想去幫忙,但被推出來了,“你們倆就在外邊等着上菜吧,裏面江總會幫我的忙呦。”
江媽媽圍着圍裙,一臉欣喜。
江爸爸在一旁打下手。
江爸爸會去廚房幫忙,這是何霧覺得特別意外的一點。
江煙早就習慣了。
“我爸什麽都會。
是因為他,我媽才學會做飯的。
以前我媽才不下廚呢。”
何霧好奇:
“怎麽說?”
不是一般有人會做,另外一半直接享受就可以了嗎?
大多數家庭不都這樣。
“我媽不是個女強人嘛,有好勝心呗。”
江爸爸的廚藝可是參加過廚師大賽的,做的菜系,那都是五星級酒店的水平。
江媽媽那時候跟江煙一樣,十指不沾春陽水。
是後來,兩人婚後生活太過于無聊。
其實就是江爸爸經常性給江媽媽喂投,還偶爾揶揄她,這菜你絕對做不出來。
其實就是想江媽媽誇他一下。
江媽媽當年可是個大直女。
非常耿直。
不像現在,甜言蜜語的。
都是後來經過江爸爸的引導,才慢慢變得柔軟。
那會受江爸爸的刺激,江媽媽為了證明給他看,就決定提高自己的廚藝。
沒有天賦的選手,當然要師父教的嘛。
本來江媽媽是打算到外面是拜師學藝的,被江爸爸給攔截了。
家裏都有現成的大廚,為什麽還要到外面去學?
于是,夫妻倆就開始了我教你學的模式。
也是從那以後,每次江媽媽下廚,江爸爸都會在廚房裏給她幫忙。
即便後來,江媽媽的廚藝可以獨當一面了,但江爸爸還是習慣站在她的身旁。
看着在廚房裏忙活的江父江母。
何霧突然想到了自己的父母。
他們的相處模式,并不是這樣的。
母親是一個做任何事情都要親力親為的人,怎麽來說呢,就是很多事情,她只有自己做才會放心。
總覺得別人做的,她不踏實。
有時候何霧在家裏幫個什麽忙,比如說,打掃衛生拖地之類的,要是何霧稍微有點沒拖幹淨,她就會重新拖一遍;還有做飯燒菜,也是。
她不會給別人慢慢成長的空間。
一開始就會把要求定的很高。
只要沒有達到那個高度,她就會呈現出失落的狀态。
這也是何霧為什麽拼了命的,一定要自己成為那個面面俱到的人的原因之一。
她害怕讓母親失望。
可每個人都有那麽一個成長的過程。
不是誰天生就會把所有的事情都做的很好的。
但太過于在意別人眼光和看法的母親,并不會想到。
有時候父親說進廚房幫她的忙,但都會被她給推出去。
一是嫌父親做不好,大男人毛手毛腳的,呆在廚房裏礙事。
但其實父親做菜很好吃的。
只是母親在家裏從來沒有給過他這個機會。
二是,母親喜歡什麽事情都親力親為。
她認為這本該就是她做的事情。
如果有人替代了這個位置,她就會感覺到不安。
甚至會開始焦慮。
她的這種焦慮,會讓整個家的氛圍,變得很詭異。
沒有人敢大聲說一句話。
父親又常年外出,正如母親所說,裏裏外外都是她自己在忙。
可很多時候,父親都會試圖想要去幫她。
但母親并沒有釋放出來,需要他的信號。
看到江父江母的相處,何霧好像突然明白了一些事情。
原來人跟人之間都是互相有牽連的。
雙方都是互相需要的。
不是一個人在努力。
“你父母的相處方式,可真好啊。”
何霧突然感嘆道。
江煙拉了拉她的袖子說:
“我們倆不也很好嗎?”
嗯?
突然來了這麽一句,何霧不知道應該怎麽想。
江煙笑着說:
“我說,咱們倆在家的時候,相處方式不也這樣嗎?”
事情都是互相幫着做。
沒有讓一個人在做,另外一個人置之事外。
并且也不會覺得對方做的不好,給予足夠的包容度。
何霧才明白過來,“是哦。”
來到這裏後,何霧感覺身上沒有那麽沉重的東西壓着。
以前總是生怕自己做不好,就會讓旁人失望。
但現在更多的是,她會在意自己。
是否願意。
很多以後,何霧回想起在這裏生活的這段時光。
這樣的改變和成長,便是大最大的收獲。
即便後來很長的一段時間裏——她一無所有。
也不會覺得孤獨和落寞。
因為她心裏裝着足夠的勇氣和底氣。
作者有話要說:
祝大家!
聖誕節!
快樂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