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11 酒的誘惑

馮宇叔侄二人正說着話,外邊有動靜了,羊、狗的叫聲合着呦呵,看來是有人回來了,兩人起身走了出去。

趕着羊群回來的是馮志滿,那個記性不好的三老爺子一脈的老大。

老爺子年齡大了,記性又不好,日常生活離不開人照顧,馮志滿一家作為長子留在村裏照顧老爺子。

“志滿叔。”馮宇走出大門打招呼。

馮志滿滿臉笑容:“雨娃回來啦,等着,滿叔把羊圈上,過來給你殺羊。”

馮德章在後邊喊了句:“晚上家裏別做飯了,領着三老爺過來吃一口得了,正好讓你媳婦過來拿東西。”

村裏的人跟着陸陸續續的回來了,不管是牛羊群數量都不大,多的也才二三十,少的就三五只。

“上邊三河改河道之後,咱們這邊河裏的水有兩年大了不少,河裏的魚也多了,那兩年沒少吃魚。

現在不行了,水越來越少,可能是沙河正改道呢吧。

撐不起大牲口群了,要不是照顧這些老的,現在也不讓大量放牧牲口了。”

馮宇點了點頭,準備明天到附近轉一圈看看,用甘木空間的功能感知一下具體的情況。

甘木雖然厲害,可還不能無中生有,在沒有水汽的沙子裏種出大樹來。

随着馮宇的二嬸,也就是馮德章的媳婦趕着牲口回來,村裏的人算是來齊了,二十來號人圍着雨布上的米面,跟馮宇聊着天。

馮宇的三叔馮德山也回來了。

馮德山名字起的‘壯實’,但身體打小就不怎麽好,平時慢悠悠的放放羊沒問題,幹不了重體力活,對馮宇那是沒得說,馮宇記得他小時候吃的魚,大部分都是三叔給抓來的。

細看下來,村裏連個頭發全黑的都找不出來,跟三老爺子一輩的,就剩下了另兩支的三個老人。

老馮家傳承下來的太爺爺輩的有三支,第一支傳下來是馮宇爺爺這支,現在爺爺輩已經沒人了,到了馮宇父親這代都已‘德’字為中間名。

也不能說沒人,但早就拖家帶口的搬走了,定居不久後就走了,馮宇叔叔們都沒見過他們。

至于另外兩支,其中一支就是三老爺子這一支,還剩下老爺子一個人,下一輩跟馮宇父親他們平輩,名字中間是“志”字。

最後一支剩了一對老夫妻和一個孤老頭,身體都還算硬朗,老兩口馮宇得叫四爺爺和四奶奶,天天放着幾只羊消磨時間,這會也過來了,另一個是五爺爺。

他們這一支到了馮宇父親這輩,名字以‘義’為中間字。

雖然按照家譜算,這都已經正式分開了,一輩人的中間名都已經分成了不同的三個字,但往上五代都是一家人。

至于到了馮宇這輩,馮宇給起了個好頭,名字什麽的就亂了套。

當然了,這事不可能怪馮宇,畢竟他也沒有選擇的權利。

主要就是到了他那一帶,都已經開始現代化了,那些老的傳統也都丢掉了。

馮德章拄着拐棍,站在邊上指揮人殺羊的殺羊,剩下的開始推着推車子,往家裏倒騰米面。

馮宇看着叔叔嬸子們用平時推牛羊糞的小推車推着面袋子,雖然都墊着點塑料雨布之類的,也讓他有點哭笑不得。

倒不是因為嫌棄髒,他小時候可沒少蹲在小推車裏,讓別人推着走,那時候車鬥裏可沒墊過什麽東西。

總感覺,滿滿的都是懷念,村裏雖然變化很大,可還是有很多東西,是讓他能勾起兒時的回憶的。

馮德山站在馮宇邊上,跟馮宇說着村裏有趣的事,他這三叔雖然身子骨不怎麽好,活得倒是樂呵,就一個閨女,也沒什麽愁事。

“……之後就開始選村長,我們幾個湊在一起一合計,老大叫德章,章子就他拿着算了,就這麽着,就把他推出來了。

你二叔也願意,有事都是他往鄉裏跑,其實是浩子沒事回來偷偷塞給他幾個零花錢,他跑鄉裏順路去喝點酒解解饞,還不敢多喝。

你大學走沒一年,他就喝出毛病來了,後來二嬸子就開始慢慢的斷他的酒,越給越少,不順心就不給,可把他饞壞了。

上回浩子兩口子帶孩子回來,他又借着引子喝了點,晚上飄小雪花,他出去就摔了,去醫院折騰了一圈。

打那到現在都沒撈着酒喝,浩子也不敢給買了。對了,你沒買酒吧?”

“忘了,我要想起來我肯定買,當時就想着怎麽實惠怎麽買了,把二叔這愛好給忘記了。”

馮德山笑着說道:“那還是別買了,省得你二嬸罵你,浩子被罵慘了,回來跟我說去醫院的時候被罵了一路。”

兩個人一邊說着一邊偷笑,惹得馮德章頻頻往這邊看。

米面和油分完後天就已經黑了,煤炭這玩意風雨不怕,也不着急,大夥架起火堆,開始烤羊和魚。

這是大西北這邊的吃法,不管是羊還是魚,都用沙柳的粗細枝條撐開了烤着吃,講究點的就連火炭也得是沙柳枝幹,據說這樣才是最正宗的,有種特別的香氣。

不過馮宇倒是不覺得,大小到大,每次遇到這樣的大場面,他都忙着猛啃呢,哪有功夫在乎什麽特別的香氣,好吃就完了,吃飽了還得去玩呢,哪有功夫細品。

馮德章家裏是一滴酒都沒了,馮宇的孝心沒敬到位,不過好在大家都有分享精神,馮志滿開飯前抽空回去拎了瓶酒。

馮德章接了小半杯,沒敢多要,就這也沒敢往馮宇二嬸那邊看,馮宇二嬸就那麽盯着馮德章的酒杯,看到小半杯後雖然面色嚴肅,但沒說什麽。

馮德山跟馮宇兩個坐在一邊,樂呵呵的看着這一幕,多吃了半塊肉。

“欸,都快忘了上次這麽熱鬧是什麽時候了,咱們這秀水村啊,等過了十年二十年我們這代人沒了,也就沒了。”

馮德山看着剛好能湊齊兩桌子人的小村子感慨了一句。

馮宇沒接話,因為他可不是這麽認為的。

如果秀水村的條件不差到連甘木都無可奈何,他就準備在這裏起步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