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開業

一番忙碌下來,總算将準備工作完成了,王秀英在幾個攤間穿梭,進行最後一次檢查。

當她停在林靖雅替陳嬌布置好的攤位面前的時候,外面傳來了爆竹聲聲。

在爆竹聲中一個洪亮的聲音響了起來:“Y縣稠平農貿市場開業!”

随着這一聲,市場的大門應聲大開,已經好奇了差不多兩個月的居民,紛湧而至。

首當其沖的就是王秀英那個一號位和十一號位。

按照先前的安排,五號攤出售的是兩位舅母從山民手上收的各式山貨,今天由二舅舅林海平夫妻主事,八號攤賣的則是王秀英外婆、舅母和表姐妹們做的手工藝品,由大舅母和大表姐林婷婷主事。

一號位則由王秀英和張青楊主事,十一號攤位則是林海東和林軒南父子,其他人暫時去了一旁,或在市場轉悠或站在不遠處觀望。

一號攤位上什麽都沒有,不,還是有一樣東西,那就是王秀英剛剛寫好的價格表。

“嫩綠小青菜,每斤一毛八”

“鮮嫩小黃瓜,每斤二毛一”

“無籽嫩茄子,每斤二毛”

“辣辣小尖椒,每斤二毛四”

“脆嫩新冬筍,每斤二毛”

“……”

有不少人在一號攤位停下腳步看起小黑板來,雖然這菜的價格看着的确有些讓人覺得後槽牙有些疼,不過圍在一號攤位的人卻越來越多。

到底是縣城,大多都是每月都有工資拿的工人,願意多花點錢吃新鮮的人自然也不少。

不過在看了小黑板以後,質疑的聲音就開始多了起來。

“你們聽說過這季節還有鮮嫩黃瓜的嗎?”

“我在冬天只吃過腌黃瓜,鮮嫩的小黃瓜?怎麽可能!季節不對啊!”

“小姑娘,你買這攤位就為了練字給大家看?”

“……”

各種議論都有,漸漸地矛頭指向了王秀英,畢竟當日抽簽買攤位的時候,王秀英可是大大出了一次風頭的,認識她的人還是有一些的。

王秀英臉上挂着十分得體的微笑,既然大家都說小黃瓜,那就拿出來給大家長長眼,給張青楊使了個眼神,張青楊立馬會意,轉身從身後的擔子裏拿出了兩根鮮嫩的黃瓜。

鮮嫩翠綠的黃瓜一現身,頓時引起了一陣驚呼。

“好像真的是黃瓜哎,只是不知道會不會是假的?”有個站得比較靠後的男人高聲喊道。

王秀英微微一笑,從張青楊手上接過其中的一根,輕輕一掰黃瓜一斷為二。

“哇,是真的,是真的黃瓜!水嫩嫩的小黃瓜,看着好想吃哦!”站在前面的一個有些富态的女士,盯着王秀英手上的黃瓜,只差流口水了。

“想吃就買啊,二毛一一斤,冬天能夠吃上鮮嫩的黃瓜,這個價不貴,就不知道小姑娘你們這黃瓜是怎麽保存到現在的?”一個頭發蒼白,氣質儒雅,看着應該是個退休幹部的老人問道。

王秀英可不正等着有人問這樣“專業”的問題呢,于是提了提聲音道:“大爺,我這黃瓜可不是貯存下來的,全是剛剛從地裏摘的,您老看看這藤多新鮮啊。”

張青楊這才明白,為什麽王秀英要讓他們在摘黃瓜的時候,多留一點黃瓜藤在上面了,開始的時候大家還以為王秀英是為了多占點重量才這樣要求的呢。

那老者湊近王秀英手上的黃瓜看了又看,最後得出結論:“小姑娘沒騙人,這果然是剛剛摘下的黃瓜。只是這大冬天你們是怎麽種出黃瓜來的?”

“大爺這個問題嘛,暫時容許我保密啦。”王秀英對着老者俏皮一笑道。

老者了然地笑了笑,沒在這個部裏上繼續追問,而是指着小黑板問道:“這黑板上寫的菜,你家都有?”

老者的這個問題,問出了現場所有人的疑問。

“有啊,黑板上寫的樣樣都有,不過每天能供應的數量不多哦。我大伯說了,只有市場開業前三天是這個價哦,從四號開始,每種菜的價格每斤将上漲五分錢,數量有限,優惠也有時限,大家欲購從速啊!”王秀英再次提高嗓子高聲說道。

站在他身邊的張青楊不由驚訝地看了她一眼,王秀英卻若無其事地繼續解答顧客的詢問,而這時也容不得張青楊多想了。

因為這時已經有好幾個人人拿出錢來要求買菜了,他得拿菜稱菜,配合王秀英将這些菜賣出去才行。

今天來市場的人,大多是來看熱鬧的,因此多半是空着手過來的,于是十一號攤位的竹編小菜籃就成了緊俏貨。

王秀英在讓老外公編菜籃子的時候,就沒讓老外公編那種大的,只讓他編可以裝下三兩斤蔬菜的那種看似有些秀珍的菜籃子。

有了第一個掏錢買的,就有第二個,第三個……

特別是看了王秀英和張青楊從身後蓋得嚴實的擔子裏拿出一樣樣的蔬菜時,就算原本只是看熱鬧的,也起了購買嘗鮮的念頭。

看看拿出的蔬菜,青翠的是小青菜、嫩黃瓜、小尖椒,紅通通的是西紅柿、大紅燈籠椒,紫的是鮮嫩茄子,拿到手上不用看摸上去的手感,就知道都是剛從地裏摘下的新鮮蔬菜。

還有放在黑板旁邊粘了泥土的冬筍,一看就是剛從山上挖來并且還去了老根的……

市場開業不過一個小時,王秀英和張青楊身後的擔子已經全部清空。

想要買菜的人卻還在增加,一些離市場比較遠的居民聽說稠平市場居然大冬天有新鮮的蔬菜賣,一傳十十傳百,紛紛湧進了稠平市場。

只可惜新鮮蔬菜已經賣空,想吃就得等明天。

這讓白跑一趟的大媽大嬸們十分不高興,七嘴八舌地說說開了。

張青楊初中畢業只在家待了半年就去當了兵,面對這種三姑六婆七嘴八舌的場面就顯得有些無措,反倒是王秀英雖然年紀小,臉上卻一直挂着淡定的笑容:“各位大媽大嬸阿姨姐姐們,首先感謝大家的捧場,然後是要對大家說一聲抱歉,我們也是今年剛剛嘗試着冬季種菜,因此目前只在摸索階段,每天的供應量實在有限。

不過我可以給大家一個承諾,雖然供應量有限,但是不會中斷,就算稠平市場年節的時候不開門,我們也會每天送菜來這裏。”

王秀英的一番話成功地熄滅了大媽大嬸們的火氣,開始慢慢地散開在市場上轉了起來。

稠平市場第一天開業,可以掏的東西不算多,不過也還是有的,那邊的山貨攤裏的幹蘑菇、風幹野雞、野兔,可不正是過年的好東西。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