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最正确的決定

王秀英正在打散做湯用的雞蛋,聽到王秀誠的話回頭笑道:“好啊,你們都洗了手沒有?洗過了,那就拿了碗筷去桌子邊坐好了,很快就可以吃了。”

王秀英早就防着王秀誠這一出,飯鍋裏多抓了兩把米,夠三個人吃的。

确定張家明要留下來吃飯,王秀英又割了小塊鹹肉,抓了把自家腌的雪菜,雪菜吵鹹肉又是一道極下飯的菜。

雖然沒人替她燒大竈,不過王秀英的動作還是很快,當張寶生和張青山父子從後院的大棚出來,張家明已經端着碗大口大口吃上了。

張青山上前敲了一下張家明的頭嗔道:“你這死孩子真是餓死鬼投胎的,怎麽又在秀英家吃上了?”

“秀英姐燒得菜好吃!”張家明嘴裏含着飯,含糊地回答張青山的質問。

張青山又是尴尬又是生氣,舉手又要給張家明來一記,卻被正從廚房裏端了菠菜湯出來的王秀英看到了連忙勸道:“青山大哥,你別怪家明,不過就是一口飯罷了,多大的事?”

看着一臉歉意的張家父子,王秀英笑了笑又道:“要不,大伯和大哥都留下來喝兩口?我自己釀的酒應該可以吃了。”

張家父子連連搖頭,只好叮囑張家明要聽王秀英的話,然後急急忙忙從王秀英家離開,生怕王秀英真的留他們下來吃飯一般。

王秀英心裏是極明白張家父子是絕對不會真的留下來吃飯的,因此燒飯的時候也只多加了張家明的量,現在見這對父子逃跑一樣的離開,不由咧嘴無聲地笑了起來。

吃完飯天也黑透了,王秀英點起油燈将廚房收拾幹淨,這才一手牽着一個與王秀誠一起送張家明回去。

雖然在一個村上,但是讓一個七八歲的孩子自己回家,王秀英還是不放心的。

在張家略坐了會,說了會閑話,王秀英就帶要着王秀誠回家,冬天實在太冷,還是早些洗洗躲被窩裏舒服。

張寶生不放心,喊了張青楊送王秀英姐弟回家。

王秀英連連搖手:“不用了不用了,我和秀誠自己回去就成。”

張青楊卻早已站了起來,拿過一件舊了的軍大衣穿上身,一把将王秀誠扛在肩上,對王秀英說道:“走吧,我正好要去地裏轉轉,順便罷了。”

王秀英知道村裏已經有不少人眼紅大棚種植,為了防止有人搞破壞,三人家商量着輪流去地裏轉悠。

只等來年賺夠了錢,再在地頭蓋間一屋,這樣就可以每天安排人在地頭守着了。

大棚蔬菜在稠平市場已經銷售了快一個月,一直十分暢銷,現在已經有人向他們預定春節期間的新鮮蔬菜了。

如此好的銷售,自然讓幾家人的腰包看着鼓了起來,王秀英投下的二百塊啓動資金,在第一周盤賬的時候,就已經全部收回了。

現在除了留出必要的開支,每周分一次錢,讓王秀英沒想到的是,她分得錢還是總利潤的一成,這讓她覺得極不好意思。

她的确很差錢,可是她不過只是在最初的時候投了二百元,事實上應該說是借了二百元給他們作為啓動資金,如今啓動資金全部回本不算,每周差不多可以拿到二十塊的分紅,這些錢讓王秀英拿着實在有些燙手。

可王興順他們卻個個堅持不能少了王秀英的一成紅利,因為最初的啓動資金是王秀英的,大棚種植的點子是王秀英提的,現在賣菜的攤位是王秀英的,連鎮裏的食堂、縣城的食堂也都走的是王秀英的路子。

在他們看來若不是有王秀英,他們一沒想到什麽大棚種菜,二沒有啓動資金,三沒有賣菜門路,因此王秀英拿這一成并不多。

“聽我爸說,你們準備在年前搬到門頭山那邊的房子裏去住?會不會太偏僻了些?”快到王秀英家門口的時候,張青楊開了口。

“嗯,我要搬進新房子過年。這邊早些空出來,你家也好早做規劃。那邊已經住了兩家人,又全與我家沾親帶故,再說那房子的圍牆建得結實,想要爬牆沒那麽容易。”黑暗中王秀英點了點頭,輕聲說道。

“三年不見,秀英真的長大了,再不是那個總躲在你爸媽身後的小女孩了。”張青楊發出一聲由衷的贊嘆。

“歲月催人老,自然也會催人長大。謝謝青楊哥送我們回來。”說着已經到了王秀英家院子外,王秀英拿出鑰匙打開自家院門。

“青楊哥哥再見。”王秀誠已經有些迷糊,不過下了地還是很有禮貌地向張青楊揮手告別。

張青楊看着王秀英姐弟倆進屋,聽着院門上栓的聲音,鐵棍頂門的聲音。

片刻之後,待看到裏面傳出了隐隐約約的燈光,張青楊才向地裏走去,心裏想的全都是剛才與自己并肩而行的姑娘。

回想退伍回來這一個多月,與王秀英接觸的機會并不多,可是每一次接觸都能給張青楊帶去震撼,沒想到家庭的變故可以讓一個人發生翻天覆地地變化。

張青楊從他媽媽那裏陸續知道了一些王興實和林玉娟身亡以後的事,真心心疼王秀英,有時他在心裏默默地想,若是他經歷那樣的一段日子,能不能做的比王秀英更好。

最終陳青楊的答案是确定的,他若還是十四歲,他絕對想不到自己帶着不過才七歲的弟弟自立門戶自己過日子,肯定會聽從爺奶的安排跟着叔嬸一起過。

可這個女孩子,卻膽大包天堅持自立門戶,最終還讓那麽不可理喻的爺奶簽下文書。

可見會讀書的人就是聰明!

要不然怎麽會想出那麽多賺錢的點子,要不然怎麽敢一下子買下四個攤位,要不然又怎麽敢換房……

這個才十四歲剛剛發育的姑娘,在張青楊的心裏頓時又高大了許多。

只可惜這樣的好姑娘終究只能遠觀,她是絕對不可能留在王家村,總歸會成為從王家村飛出去的金鳳凰。

接受替王秀英種田地,被張青楊認為是他的爸媽這輩子做的最正确的決定,同時也慶幸自己有一個和睦的大家庭,就算嫂子們偶爾有點小心思,可是在大家的利益面前都是拎得清的。

若他們張家是與王秀英爺奶叔嬸姑姑一樣斤斤計較的人,那麽絕對不會有今天!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