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中州王

智者雲,不作死就不會死——雖然并不記得到底是哪個智者說過這句話。

果然,智者說的話,不管在哪個時間,哪個朝代,都是至理名言一樣的存在。

比如說這一次的高麗王朝。

王烨并不覺得,高麗國的國主不知道高麗公主和崔尚書之間有那說不清的暧昧,也不會不知道他的太子和七皇子都是人中龍鳳也都是人中人渣。

而他明知道的情況下還派遣這樣的隊伍來大宋,打着什麽心眼可就微妙了。往粗暴了說,那就是他就是想要打趙祯的臉,往陰謀了說,說不得就是希望高麗公主可以帶着孩子嫁給趙祯了,到時候大宋的某個皇子沒有大宋皇族的血脈,未來的走向那可就是真正的微妙了。

不過,不管高麗國主到底有什麽私心,他這次都是賠了夫人又折兵,不只和親失敗了,公主被爆出了醜聞還死了倆兒子,還要給大宋一個交代,簡直就是聞者傷心聽者流淚。

高麗那邊打算怎麽補償王烨不知道,反正他的狠話已經放了,這裏的危機也暫時解除,也到了回京複命的時候了,畢竟他不比八賢王深得皇上的信任,事情辦完了還能游覽下泸州風光,他一個外姓兵權王爺,還是辦完事兒就趕緊回去,才是正經八本的事情。

于是,在事情解決了的第二日,王烨就帶着他的飛雲七十二騎打算回京複命了。

王烨可不是龐太師那種把反派倆字寫在臉上的人,所以泸州的百姓和重要人物對他的态度都十分好,離開那天包拯和公孫策都前來相送,似有些依依不舍。

王烨笑了笑,倒也沒有拿王爺範,只是很真誠的對包拯和公孫策道:“看到大宋未來的血液是你們二人這等模樣,本王守着邊疆也是放心了許多。”

包拯和公孫策也沒想到王烨會這麽誇獎他們,也是很不好意思的直呼不敢不敢。

不管是真的謙虛還是真的不敢,王烨繼續道:“包拯,你讓本王見識到了什麽是真正的有智慧的人,也許你真的可以像……嗯,也許你真的可以成為一個掃清一切冤案的青天,還這個天下一個太平和公道。”

被這樣評價,就算是相對雲淡風輕的包拯也有些激動:“王爺言重了,草民不過是不想讓無辜的人受冤屈,犯罪的人逍遙法外。”

王烨笑了笑:“對你來說理所當然的理念,對于一些人來說卻是萬萬做不到的。還有公孫策……別忘記你答應本王的話,考取功名之後,來本王身邊,你這個人才,本王可是預定了。”

公孫策也是同包拯差不多的激動,尤其是被心中那個保家衛國的英雄這樣評價,沒激動的說不出話,就是他公孫策承受能力高了:“全憑王爺擡愛,這次科舉若能考取功名,定然會追随王爺,保家衛國。”

王烨的手分別拍了拍兩人的肩膀,很是真誠:“很好,你們兩個都很好,本王就在京城等着你們,考取功名。”

Advertisement

八賢王并未來送行,所以王烨也沒有繼續停留,便直接回京了。

******

別看王烨面對泸州一幹人等的時候一副高高在上,舉手投足之間霸氣十足的樣子,其實他心裏……糾結着呢。

而能讓他這般糾結的,也只有當今聖上趙祯了。

其實吧,趙祯一直都給他一種脾氣很好的感覺,比起高緯來說,那簡直就是一代賢君。但不知為何,王烨總覺得這個趙祯根本不像是表面上看起來那麽簡單,更主要的原因,是王烨覺得這個朝堂的走向也不是那麽簡單。

首先,趙祯年幼登基,政權大部分掌握在他的母後劉太後外加劉太後的外戚手中。然後八賢王雖扶持趙祯,但八賢王在趙祯登基之前一直都是個閑散王爺,沒有什麽實權,只是近期才開始在朝政上插手,也是仗着身份才能說上些話。而且,八賢王一直都是一個相對的和平主義者,卻也不能真正意義上達到幫趙祯擺脫這種被劉後把持的狀态。還有就是這個身子的爹龐太師……龐太師雖說是個太師,卻也是權勢滔天,更別說有他這個掌握着軍隊的兒子在,想來,當初趙祯封自己為王,多半也是希望拉攏自己。更何況,還有一個遠在襄陽虎視眈眈的襄陽王,不管怎麽看,這個趙祯能平安的活到長大,都不會是那種看起來十分簡單的人物。

不過……這般仔細一分析,自己和自家父親的權勢,似乎是趙祯想要拉攏的。那麽……若是有朝一日,趙祯可以擺脫劉後的控制,那麽自己和父親是否又會成為眼中釘呢?

就算再怎麽亂想,複命還是要複命的。

可王烨卻并沒有如同其他人所預料一般,好似立了大功般洋洋得意,而是直接單膝跪倒在趙祯面前,道:“臣辦事不力,還請皇上責罰。”

趙祯可一下子就傻眼了,這龐統沒回來之前,他可是有調查過泸州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對于趙祯來說,龐統總總作為可不只是保住了大宋的臉面,抓了大遼皇子也打了大遼的臉,讓高麗有苦說不出,不管從什麽角度來說,都是立功又怎麽會說辦事不力?

于是,趙祯連忙問道:“中州王所作所為朕也有所耳聞,分明是立了大功,又怎麽說是辦事不力?”

王烨連忙道:“臣畢竟是破壞了這次聯姻,浪費了八賢王好不容易才得到的聯姻機會。”

一聽高麗公主,趙祯也來氣了:“哼,那是高麗不知所謂并非愛卿的錯,愛卿不必介懷,若是高麗公主這等女子嫁入皇宮,反倒是麻煩了許多。”

王烨沒有說話,這種綠帽子的事情他還是不插嘴比較好。而趙祯也沒有糾結這個問題,而是頗有興趣的說:“聽聞中州王活捉了遼國大皇子耶律文才?”

王烨沒有否認,也沒有邀功只是很平靜的陳述道:“是的,一切都是這遼國大皇子從中作梗,臣抓了他,想着也許能從大遼換些好處。”

趙祯的眼睛一亮,可随後又猶豫了起來,事實上,王烨的想法趙祯顯然是覺得不錯的,但是考慮到名聲問題他又糾結了。可還不等趙祯發話表明意見,就聽到一個頗有威嚴的女子道:“我大宋乃是禮儀之邦,抓人換錢這等土匪行為,若是傳出去豈不是讓天下人恥笑?”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