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套話

宋敏舒陡然從夢中驚醒,眼中是鄭源辄焦急的臉。

“辄哥哥,你怎麽在這兒,我這是在哪兒。”

說罷,宋敏舒有片刻恍惚,夢中畫面歷歷在目,她不知道為何會突然夢到這些,已經過去那麽久的事,久到她幾乎忘了,就這樣突然出現在她夢中。心頭一酸,淚水滴滴墜落,宋敏舒無聲地哭着。鄭源辄抱着宋敏舒,輕撫她的肩頭。宋敏舒哭夠了,鄭源辄的衣襟濕了一大片。

“夢都是反的,有我在你身邊,不用怕。”

往常只要鄭源辄在身邊,宋敏舒就能安心,哪怕天塌下來,都有鄭源辄頂着,可是今日心卻無法安定。

“辄哥哥,李顏給我的那個荷包,你記得嗎?”

鄭源辄從袖中掏出荷包,荷包上只有一朵紅色絲線繡的一朵荷花,含苞待放,再普通不過。宋敏舒接過荷包,食指輕撫着荷花的邊緣。

“辄哥哥,我曾今在劉潛的身上看過這樣一朵荷花的印記。”

宋敏舒将幼年所見所聞一一告訴鄭源辄,鄭源辄聞言,心中疑惑轉濃。宋敏舒不是個信口胡言的人,鄭源辄知曉宋敏舒記憶力極佳,書讀兩遍就能記住,當年她遇到這些事年齡尚小,但是她的記憶力極佳,以夢的形式回想起來也沒什麽奇怪。只是宋敏舒當年遇刺是張權所為,和劉潛無關,他從宋敏舒嘴中得知劉潛走過皇莊的密道,随即命人細查劉潛,這才窺探當年一些事情的真相。而劉潛多年潛心醫學,于皇室無礙。李顏臨別贈禮的荷包花紋和劉潛身上的印記一樣,莫非李顏有什麽話要以這種方式告訴宋敏舒。

“你不要多想,外面的事有我。”

宋敏舒身懷有孕,不宜多慮。

宋敏舒撫了撫平坦的小腹,眼神堅定。宋敏舒和劉潛學醫,深得真傳,當年産下一對雙生兒,她為自己把過脈,身體受損嚴重,極難有孕,鄭源辄隐瞞她,卻選擇性地忘了她是一名醫者,醫者不自醫,說的不是她。鄭源辄不計較生兒生女,讓宋敏舒倍覺窩心,宋敏舒沒有重男輕女的想法,私心裏卻希望能給鄭源辄生一個兒子,古人注重宗族傳承,如果沒有兒子,就意味着死後無人祭祀。鄭源辄怕她傷心,從來不提納妾一事,宋敏舒投桃報李,幾年來一直用藥膳調養身體,只希望能給鄭源辄生一個孩子。這個孩子是宋敏舒期盼已久的,她怎會不在乎。

宋敏舒對懷孕一事表面上不在乎,實則擔心,她的脈象并不穩健。李顏精通藥理,宋敏舒的身體有李顏調理,宋敏舒安心,李顏離開,依賴的人突然消失,那根原本舒緩的弦驟然緊繃,宋敏舒心裏不好受,加之以往不好的記憶浮上心頭,她甚至有一種要失去什麽的錯覺。

“辄哥哥,你一定不要離開我。”

“我會一直陪着你。”

一直是多久,宋敏舒沒問,她希望睜開眼能看到鄭源辄,閉上眼能聞到屬于他的獨特氣息,等到白發蒼蒼,她也要先走一步,不用難過,不要悲傷。是呢,她對鄭源辄的依戀已如此深。當年沒有出宮,她或許只能一輩子帶着假面具和*鄭源徵後宮衆妃周旋,可現在有了鄭源辄,有了一雙女兒,肚子裏還有一個,她還有什麽不能滿足的,她一直是滿足的,卻害怕變故。

Advertisement

哭累了,聞着鄭源辄身上熟悉的味道,宋敏舒緊繃的心慢慢舒緩。翌日,劉潛給宋敏舒把脈後,宋敏舒屏退衆人,留下劉潛。

“師傅,你背上的花和李顏留下的荷包有什麽關系,李顏是不是已經不在了。”

劉潛聞言,唇角的笑容不變,眼中詫異一閃而過,卻沒有逃過宋敏舒的眼。

“這裏沒有王妃與劉太醫,只有師徒,所以我要聽實話,師傅。”

宋敏舒從袖袋中掏出李顏留下的荷包,遞給劉潛,劉潛擺了擺手。昨日看到荷包,劉潛已經認出荷包是李顏親手繡的,荷包很普通,可那朵荷花是李顏比對着他背上的印記繡的,知道他身上有一朵荷花印記的除了肌膚相親的随緣和意外得知的李顏,如今又多了一個宋敏舒。

“你什麽時候知道我身上有一朵荷花印記。”

劉潛的眼中是從未有過的認真,宋敏舒與之對視,甜甜一笑,劉潛仿佛見着以養病為由,逗留在皇莊中的六歲的小貴妃。

“巧得很,那一年你從水中上岸,換下衣服的時候,正好被我看見了,時間雖久,我的記憶力一直不錯。李顏來的突然,仿佛走的突然,仔細想來,并非如此。李顏熱衷于制毒,但不輕易使毒,何以那一日在坊市中出手,恰恰被我看見。以你對我的了解,能引起我感興趣的事不多,制毒恰是其中之一。從天而降的師叔,我一定不會放過,李顏必定能順利入住王府。李顏來王府這段時間,府中并無意外,按理我不該找你麻煩,俗話說小心使得萬年船,算我小人一回,有的事情不弄清楚,我睡不着。”

劉潛張嘴欲言,宋敏舒擺了擺手。

“你哄我也不是一回兩回了,這次說真的,不要哄我,被我發現,你絕對沒有便宜占。”

劉潛聞言,唇角輕揚。宋敏舒年齡在長,性子一直沒變,這樣也好,雖說無賴難纏,也就是糊弄起來多費些心思。事情并無不可說之處,涉及前事,沒事誰也不樂意說,今日當事人問及,劉潛也不願意撒謊騙人。

“我第一次見到李顏,也算與你有些關聯。你入宮之初,所中之毒出自李顏之手,那時她落入賊人之手,被利用煉制毒藥。令你險些喪命,消失幾十年的扶桑之毒出自十歲的李顏之手。李顏是制毒天才,我師傅發現她,便将她帶出那個地方,又費了不少力将賊人鏟除,過程我不好細說,但是自扶桑之毒後,李顏所制之毒,無一外流。”

“這些年李顏從未離開師門一步,前些日子偶然得知曾經中了扶桑之毒的人是你,有心補償,才央求我幫她入府,為你調理身體。她本想等你平安生産後再離開,誰知師門中有事,只得提前離府,哪知道你會生出這些心思。至于那荷包,是她親手所制,以特殊的藥水浸泡,适合用來放丸藥。所繡荷花與我身上的印記一樣,純屬巧合。”

“師門中全是男子,年幼入師門的李顏,一心研制醫毒,對男女沒什麽概念,有一次我回師門,沐浴時被破門而入的她瞧見身上的印記。至于這荷包,原是她當年贈我的新婚禮物。我記得婚後不久就收師門來信,讓我退還李顏的荷包,當時李顏聽了師兄的話,荷包不能随便送男子,她便要了回去,另補送一堆她煉制的大補丸作為我新婚之禮。我後來方知,那荷包李顏繡了半年,原想當一份特別的新婚禮物。荷包要回後,李顏不舍丢棄,便一直便随身攜帶,經過特殊處理,用以盛放特別的藥。這事随緣知道,你若不信,可以向随緣求證。”

劉潛的話九真一假,宋敏舒聽不出疏漏,本能的感覺有些地方不對。安逸久了,容易産生惰性,宋敏舒安逸了許多年,又不愛動腦子,心中雖有疑惑,一時半會兒也說不出個所以然,劉潛這話,她找不到疑點,不代表鄭源辄不可以。她現在的情況,不宜過度用腦,傷神。

“這話我聽着總感覺有些不對勁,等我想明白了再問你。九假一真,假成真的道理我還是懂的。你要是哄我,我總會想明白的。”

說到這裏,宋敏舒心思一轉,那年和鄭源辄從皇莊底下的密道出來後,她沒繼續關注後續,當年忙着安撫楊氏的慈母心,後來也沒有發生大不了的事情,她漸漸将腦子裏的疑問忘了。她曾當着鄭源辄的面說出劉潛通過皇莊地下的密道潛入皇莊之事,以鄭源辄的性子,不可能不做安排。劉潛哄她的那套說辭,肯定過不了鄭源辄的關。

“你知道皇莊底下的密道,上頭怎麽會放過你。”

宋敏舒關門過日子,也知道一些零星消息,當年那批強挖皇莊,将鄭源辄和她救出來的人,陸續失去了消息,換言之,那批人被滅口。楊氏當年急于救人,雖命人在皇莊強行動土,真正動手的只是一小部分守軍,畢竟皇家的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現在想來,劉潛能在得知密道存在還潇灑無比,身份定不是一個太醫這麽簡單。

對宋敏舒天馬行空的想法,劉潛見怪不怪,她這人說話做事沒太多邏輯可言,小時候尚且有些依據可循,這些年下來,給鄭源辄縱得無法無邊,想法也越來越古怪,不過那護犢之心一日比一日強烈。

“實話說吧,我懷疑你是三大家族的人。”

宋敏舒從劉潛臉上沒有看到任何可疑情緒,劉潛玩味的看着宋敏舒,一如當年宋敏舒偶爾胡鬧,他在一邊煽風點火看戲。

“你不該驚疑一回的麽?”

“你的想法想來古怪,我要事事驚疑,太累了。”

“這才是,你果然是三大家族的人,至少和三大家族有關的人。”

“何以見得。”

劉潛興味更濃,一副好奇聽故事的表情。

宋敏舒搖了搖頭,她今日要套劉潛的話,而不是回答劉潛的問題,以免被劉潛繞話。從她打算請劉潛入府之前,宋敏舒就在考慮怎樣讓劉潛多講話。要聽百分之百的真話,不可能,多少能知道一些東西。宋敏舒不妄想從劉潛的話裏推敲出什麽,她腦子不夠用,但探聽一些消息,再讓鄭源辄分析不難。所謂知己知彼,劉潛了解宋敏舒,宋敏舒何嘗不了解劉潛。人前專業人士深不可測,人後不羁,不論劉潛有多少個面,有多少心思,但劉潛有一個大秘密被晾在衆人眼前,當人們習以為常,不以為意後,宋敏舒一直惦記着,劉潛的夫人随緣曾是她的貼身丫鬟。

“其實我比較好奇,你當年執意迎娶随緣為妻的舉動。”

果然,宋敏舒沒有從劉潛臉上看到細微情緒變化。這話題她多年前提過,再度提及,算不上突然,可劉潛的表情不變就有點不對。她的問題表面看來毫無邏輯,實則與劉潛息息相關。宋敏舒這點小手段瞞不過劉潛,她也沒想着能騙過劉潛。劉潛可能沒有發現,他每每與她說話,表情總有細微的變化,如果表情長時間不變,那必定是他有事情不想她知道。而在宋敏舒抛出第一個問題後,除了看到劉潛眼中一閃而過的詫異,宋敏舒沒有看到其他表情,中間必有問題。

在宋敏舒看來,人是感情動物,就有感情盲點,表情是反映人內心世界的窗口。因為日子過得太舒服了,除了研讀醫書,無事時,宋敏舒便喜歡研究身邊人的表情。哪怕是常人以為的萬年不變冰山臉,宋敏舒也能從那張臉上找出情緒變化。這種雞肋屬性,放平時真沒有多少用,此刻卻給了她肯定的答案。劉潛和三大家族有關,娶随緣絕對不是因為日久生情。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處事方法,人們總想着以不變應萬變,可事情從來都是充滿變數,萬能鑰匙無法打開每一把鎖,通用定律不能套用在所有事情上。劉潛以不變應萬變的想法不錯,可惜用錯了對象。他的表情出賣了他,這一點宋敏舒不打算告訴他,下次可以接着用,不保證屢試不爽,但循環利用總是沒錯的。

看着宋敏舒忽而笑靥如花,劉潛知道宋敏舒的目的達到了。他自認為沒有露出馬腳,宋敏舒是怎

麽肯定自己的猜測是正确的。

“想知道我是怎麽知道的?不告訴你。”

宋敏舒眉眼彎彎,一臉得意,這德性實在欠抽的很,劉潛和宋敏舒相交多年,此刻也有些咬牙。不過,楊氏将三大家族的事情告訴宋敏舒,劉潛初聽驚訝,瞬間就想通了。三大家族雖然跟随聖祖皇帝打天下,随後帶着皇家的秘密隐退,手中掌有財勢,由始至終只是皇家的臣子,得失盡在皇室一念之間。可惜當年兩大家族的掌權人被手中財勢迷了心,奢求滔天權勢,卻忘了東啓立國兩百多年,帝位上坐的從來不是失德之君,才有滅族之禍。兩族叛亂,獨楊氏與皇家共進退,随後偏居一隅,實力得以保存,不得不說,楊氏一族才是最聰明的。

“三大家族曾讓皇家陷入險境,當年兩個家族全族被滅,想來漏網之魚還是有的,随緣是三大家族的遺孤吧。你是哪族人,或者是哪族的守護者。李顏也不是路人甲之流,你們應是兩個家族的人。”

作者有話要說:沒有感想,繼續碼字中~~~~~~~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