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蝗蟲
洛晞一臉溫和, “你看,漁陽這邊剛剛經過暴動,百姓不安, 自然不能缺少兵力。”
洛昱恍然大悟,迅速消除了內心的疑惑,“那确實需要擴軍。”
洛晞諄諄善誘,“巴鴻本只是一守軍将領,對陣殺敵的本識不夠,孫侍衛他們不能輕易離開我這裏, 想要去戰鬥外面的盜匪,我還缺一個監軍……”
洛昱拍了拍胸脯, “我來!”
忙忙碌碌半個月,洛晞又道, “河道清理完畢, 還缺個監督的人……”
“我來!”洛昱自告奮勇。
一個月後,洛晞再道, “百姓種地的情況也不知怎樣,最好有個人替我四處去看看……”
“我來!”
看着勤勤懇懇的小蜜蜂四處忙碌, 等洛昱一走, 洛晞終于抽出了空閑, 将那些暗地裏給他做手腳的人再次按在地上摩擦了一頓,又撸了一批人殺雞儆猴。
洛昱能夠歇口氣的時候, 已經是六月了。
洛晞特意替他斟了一杯茶, “外面——”
“莊稼我看了,抽了十來個村子檢查,基本上指令都下達了下去,沒人偷懶耍滑, ”洛昱脫口而出,“家裏人多的,連房屋都修繕了一遍。”
洛昱簡直是心有餘悸,他總算知道,洛晞這裏為什麽沒人內鬥了。
因為事情多,洛晞問的又格外細致,要求每一項資料都有具體的數據,所以需要官員不斷核查。
以往囫囵吞棗寫個數百可以過關,如今洛晞要求精确到個位,還不定時抽查,增加了無數了工作量。精力被消耗,內鬥的精氣也被消磨幹淨,自然沒幾個內鬥了。
洛晞無奈一笑,“我又不是什麽黑心人,怎麽可能讓你一直忙碌?我是想說外面都差不多忙完了,給你放幾天假,讓你休息休息,好好恢複精力。”
Advertisement
洛昱頓時松了一口氣,滿眼感激。
兩兄弟閑聊片刻,洛昱問起了正事,“那些叛軍要怎麽處理?”
洛昱對這些人的感情很複雜,一方面,他們裏面許多人都是當時被群體帶着走,自己本身憤怒交加;另一方面,他們的罪行也是實打實的,給漁陽造成的傷害,沒個好幾年都很難恢複過來。
洛晞不以為然,“全部修路去了,我給陛下上了折子,說人數太多,牽涉數目太廣,所以幹脆将人都留在了漁陽。”
兩千多個青壯勞動力,也就是兩千多個家庭,一旦破碎,漁陽內部怎麽也得再波動一次。
“正好,”洛晞展開了地圖,“中央區域的路,冬日就修完了,東方和北方也修完了,如今該修南方和西方的路,修完路去修堤壩,人手越多越好。”
洛昱問道,“二哥,你不會覺得,他們這些人實在太過,怕是于社稷有礙?”
主要是,這些人可是把上一任太守給殺了。
洛晞打了個哈欠,“所以啊,不能只折磨一陣子,要利用一輩子。人一死,也就沒了價值。”
天色已晚,洛晞回去睡了。
洛昱看着洛晞的背影,忍不住想,二哥讓他這幾日多多休息恢複精力,不會也是想着多次用用他吧?
信鴿哼哧哼哧朝着洛晞蹭蹭,洛晞捉住信鴿,取下了信件。
楊延春日選擇了外放,地區離洛晞不算遠,中間只隔了一個州府,離湖廣更近,兩地就是挨着的。
比起洛晞上下敲打拉一打一的手段,楊延就更加雷厲風行些,幹脆“請”了不少地區大族的青年優秀子弟,給了個高大上的名頭,讓他們進了軍隊歷練。
當然,軍隊裏面一切事務保密,最多半個月讓家人見一面。手裏捏着人質,楊延一邊加快速度給人質洗腦,一邊一腳把大族踢開,自己處理政務,時不時還得問一問洛晞的意見。
洛晞看的嘴角直抽,楊延這手段太過粗暴,怕是得罪了不少人,最近給他下絆子的人不少。
一邊寫信,附上解決方式,洛晞一邊思念遠方的人。
表面一本正經,洛晞悄悄畫了一幅畫,并在信件上注明,讓他蓋個印章,算是紀念。
等畫晾幹後,将信件和畫小心包好,洛晞戳了戳信鴿,“再幫我跑一趟。”
信鴿蹭了蹭洛晞的手,展翅從窗戶飛了出去。
楊延那邊收到信件後,二話不說,先給信鴿端來了點心,讓它好好歇息片刻。
看完信件,楊延還滿臉笑意,等展開畫——
畫上的人物纖毫畢現,就是在床上,衣衫半褪含而不露,比楊延看見的小冊子要更加讓人激動幾分。
畫上主人公的臉,一個是他自己,另一個自然是他朝思暮想的人。
這畫還能蓋私人印章???楊延咬牙,難道洛晞還想着流傳千古?
楊延下意識握緊了畫,看向信鴿,“他讓你送來的?你确定沒帶錯?”
“咕咕咕。”信鴿歪頭。
養了許久,基本的反應楊延自然能看懂,不由冷笑一聲。
“你出去!”楊延一把捉住信鴿,把它扔了出去,合上了窗戶。
“咕咕咕,”信鴿翺翔飛過來,氣的在他窗戶上一連戳了十來個洞,才解氣飛遠。
“整日就惦記這些,”楊延一邊腹诽,一邊手腳麻利蓋上了章,将畫偷偷放好。
預熱了許久的文會終于要召開,正是六月賞荷季,漁陽地區河流不少,荷花自然也多。
雖然一開始目的是為了圈錢,但洛晞還是認認真真做事,把漁陽認真清掃了一遍,又邀請了無數的文人墨客過來助陣,還邀請了江南的一批學子過來游學。
等到六月中旬,人們便漸漸過來了。
“我還以為漁陽應該還處于破敗之中,”一名文人感慨不已,“這地方雖然還比不上京都富裕,但百姓們個個面有紅光,無人乞讨,也算是治下有方。”
他們雖然是文人,但也關心朝廷的事情,尤其是像漁陽內亂這種在報紙上占了大篇篇幅的事情。
下面的弟子有些震驚,“我還以為漁陽今年沒辦法恢複過來。”
想想他們順流而上看見的一路金黃的麥田,鴨子在河水中游動,明明還沒到豐收的季節,卻也能感受到百姓的喜悅。
施家主有些激動,連日攜着重禮,前來拜訪洛晞。
洛晞秒懂,叫來洛昱,“我這些日子也極為忙碌,外面來了不少人,你替我接見一二,我還替你安排了幾個助手。”
施家主對着洛昱和藹極了,洛昱這些日子也和不少人打過交道,自然知道該流露出個什麽态度,熱絡和施家主走了。
文會定于六月二十五開始,七月初五結束,江南的規矩也摻雜在裏面,這些時間,各人可以開講壇,也可以互相辯論,互相挑戰,洛晞也下了血本,特意留出後面一期內容,準備專門報道此次文會。
如果有文人願意出書,洛晞也可以幫忙印制,放在自己的書店裏售賣。
看見這麽多外地人過來,本地人經營的商鋪和小攤小販都經過再三敲打,不允許宰客,不允許随意漲價,官吏會時不時檢查。
宋大家一行人進了城門,就恰好看見這一幕,小攤小販們個個臉上挂着笑容,向他們兜售自己的點心或是糕點。
好奇當地的民風民俗,宋大家幹脆讓自己的學生們都歇下,自己買了一碟點心,順便向周圍的人問一問太守如何。
說別的,老漢還真不怎麽會說,但說起太守,老漢倒是話不少,“太守真好,組織人手幫我們修了房子,還督促我們春耕……”
宋大家越聽笑容越多,時不時和老漢對話一二。
“哼,嘩衆取寵。”其中一位弟子不忿道。
有人喜歡自然就有人不喜歡,這位弟子倒是覺得,洛晞弄出個報紙揚名,文人個個投稿,倒是讓他們沒了心思去鑽研學問,盡去寫一些亂七八糟的詩詞話本。
那些先賢的文章,難道不更加值得鑽研?
宋大家搖頭,“你就看見了這,怎麽就沒看出報紙好的一面?”
弟子一撇嘴,“要不是報紙,漁陽怎麽會內亂?”
宋大家好笑,“那讓百姓什麽都不知道,今年漁陽會餓死一批人,還要誇上任太守仁慈,那就好了?”
讓宋大家選,他寧願有了報紙,好歹知道個一二,懂得自己是為什麽會餓死。
弟子一時語塞。
漁陽附近的村子裏,村長正唾沫橫飛,督促村民養鴨,“既然太守說了,那自然是有道理,便是養只鴨子,也花不得多少……”
底下的村民辯解道,“還不是我那媳婦,她懷了六個月孩子,正是嘴饞的時候。”這鴨子便因此進了鍋。
村長拄着拐杖,道:“那就再養一只。”
村民讪讪一笑,答應了,“其實我家也還有三只。”
傍晚,村長剛想說散會,就看見田地處一片黑壓壓的。
村長年紀已大,眼神不太好使,問身邊的人道,“那是什麽?”
村民仔細一看,驚恐叫道,“那是蝗蟲啊!”
地裏的糧食就是村民的命,村民心口一疼,就看見一只鴨子從水田裏跳出來,一口将離的最近的蝗蟲給吞了下去。
蝗蟲、鴨子戰成一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