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起兵

十一月底, 楊延帶着一萬的軍隊去了雲州,一路的後勤工作由洛晞親自調控指揮,确保補給到位, 不至于中途斷糧。

臨別前,楊延騎着高頭大馬,“等我回來,一起過年。”

洛晞放手,“好。”

到了離去的時間,隊伍漸漸走遠。送走了楊延, 洛晞感覺自己心裏也有些悵然若失,回頭就看見了洛昱複雜的眼神。

洛昱拉着洛晞走到偏僻的地方, 低聲問道,“二哥, 你哪來的這麽多人手?”

在他記憶裏, 仿佛刷地一下就多出了這麽多軍隊。

洛昱記得很清晰,整個漁陽也就五千的部曲, 這還是經過洛晞多輪磨合,收服了朝廷的人, 确保他們歸心後的數量。雖然漁陽現在也将要擴軍, 但明顯還沒開始。

“漁陽是只有五千, 但楊延自己也帶了四千過來,”洛晞玩笑道, “怎麽能沒留點後手?廣陽和湖廣的守軍被收編, 又多了四千人,我自己在莊子裏還有兩千人。”

洛昱:“……”所以他到底在擔心什麽?

雲州太守名為米皓,平日裏對百姓也還算妥帖,只是對上次不假辭色, 所以多年未曾升職,一直待在雲州此地。

各地叛軍,他不怕,雲州的城牆足夠堅硬,雲州內部民心穩定,縱然對當今局勢有些驚慌,可也不曾鬧出過亂子。但今日圍城的,是正規的軍隊。

眼見着雲州被圍,旁邊的幕僚格外焦急,“太守,所有的商路都被切斷了。”

城門緊閉,城牆高聳,固然保護了他們,卻也讓他們輕易動彈不得,不敢承受打開城門的後果。

米皓強自鎮定,“不必驚慌,一萬大軍外帶輔兵,如今各地缺糧,他們堅持不了多久,就算我們只有三千守軍,守城也不是問題。只要我們守住雲州一段時間,他們自會退去。”

楊延看着城牆,幹脆利落指引士兵安營紮寨,做好打長久戰的準備。

讓人堵住城門,米皓親自上城牆,守了城門一天,結果楊延什麽都沒做,只是讓人把這裏圍住,不允許任何人出入。

Advertisement

米皓臉色一變,終于看出了楊延的險惡用心。以往雲州缺糧,百姓們無法完全自給自足,還需要從湖廣等地再借一批糧食。

這次賦稅加重後,雲州就更缺了。原本他早已和其他商隊商量好,購入一些糧食,如今這主意自然要落空了。

要麽動用雲州備用的糧倉,消耗軍糧;要麽讓百姓恐慌出奔。幕僚小心翼翼看着米皓的臉色,竟不知哪一種選擇不那麽差勁。

雖說圍而不攻,但楊延也不可能就真的只是駐軍後便不動了,如今正是十二月初,這一次也是練兵的好時機。

米皓一天能接到十餘次楊延率軍攻城的消息,臉色漸漸麻木,最近半個月都沒好好睡上一覺,心裏怒火也愈發高漲,別以為他不知道,楊延刻意将人手分成四次,不同時段騷擾他們。

有一次,楊延叫所有士兵一起上,還險些把城門給攻破了。米皓原本都去床上躺着休息了,也不得不硬撐着爬起來,親自去城門上守着,督軍。

不知道哪一次人手最多,米皓不得不也将人手分批次,輪換防守分批休息,就怕哪一天守不住。

天氣越來越很冷,洛晞坐鎮湖廣,親自指揮糧草運輸和物資派送,不是沒有人想來燒糧草,都被洛晞給反殺了回去。

米皓的臉色一天比一天難看,看着軍糧和軍備的一天天消耗,他比誰都心疼。

十二月五日,岳清淩調兵三千至雲州境內,楊延開始改換陣型,繼續練兵。雲州壓力倍增。

十二月中旬,洛晞補充兵力三千。

十二月末,雲州太守米皓确定了朝廷已經鞭長莫及,在城內城外的雙重壓力下,願意投降,但要求湖廣等地赈濟雲州三十萬石糧食。

頂着來使淩厲的眼神,楊延臉不紅心不跳,慢悠悠寫了一封信,順便後面附上情話若幹,拜托信鴿跑一趟,飛去了湖廣。

隔了好幾日,信鴿飛了回來,楊延匆匆掃了一眼,“十五萬石,所有的事務由我們這邊派人接手。”

“不行,太少了。”來使據理力争。

楊延一笑,露出一口鋒利的白牙,“有本事,你就去找朝廷求糧。”

沒有下家,他們就是雲州最好的選擇。

來使臉一青,一開始,他們還以為陛下尚在,拼命寫信求援,結果京都那邊連一個回應都沒有。

要不是心灰意冷,他們怎麽會這麽容易松口?

不止是雲州有了結果,元宏放也帶來了新的消息。

最為一個守城不利倉皇奔逃的太守,元宏放自然得不到什麽好臉色,也正因如此,別人對他大多輕蔑或嘲諷,基本都以為他仕途已結束,只等京都安定下來,便會有了裁決。

沒人注意他,他也只是整日沉迷酒色,更無人注意跟他來了這裏的仆人。

整理完這裏的信息,再去各地商鋪裏将消息傳遞出去,仆人每日行蹤不定,十二月末,當地太守洪煥還在醉生夢死之際,便被仆人綁了。

城門從內部撬開,洪煥看見旁邊的元宏放,破口大罵,“我好心好意救你,沒想到你居然反倒刺我一刀。投靠亂臣賊子,你不想活了?”

元宏放哈哈一笑,“你是想看我笑話,還是真想救我,我心裏有數,你放心,我死不了,你也死不了,我的仕途才剛剛開始,你且看着吧。”

年底前,洛晞又收了兩座州府,報紙上只是歌功頌德,講一講湖廣等地的政策,順便誇一誇他底下軍隊的英勇,上攔叛軍下擴地圖,鼓勵百姓遷居。

不提洛晞私底下收到了多少痛罵的信件,至少天底下都為這個速度震驚。

“洛晞……他真的是臨時起意?”

“這些軍隊的人手,到底是哪裏來的?”

“楊延他不是個纨绔子弟?”

暗地裏,衆人交流完信息,感覺細極恐思。

合計六地,洛晞已經擁有了立足天下的資本。

巴鴻原本是漁陽的守軍将領,對洛晞口稱太守,只是洛晞造反一事暴露出來,巴鴻漸漸被邊緣化,可他們一族都是漁陽人,巴鴻不敢輕易得罪了洛晞,便一次次稱病。

洛晞也不計較,找了個地方讓他榮養,然後培養其他人。如今眼見一個個人走到前面,和他并列,甚至越發受重用,他自己卻沒什麽功績可言,巴鴻心裏有些不是滋味。

暗地裏,巴鴻看着天下大亂烽煙四起的局勢,內心微微嘆氣,如今他知曉天下大事的渠道,直接成了報紙,上面什麽都有,如今湖廣等地被好好保護,不必遭受敵人侵襲。

巴鴻暗自琢磨了許久,終于一拍腦袋,挑了個人多的時候去求見洛晞,不再稱呼太守,反而道,“主公。”

“哦?”洛晞手中還端着茶杯。

巴鴻道,“主公已掌六府之地,不适用太守、府君一詞,我等琢磨許久,當稱您為主公最佳。”

要不是洛晞還披着層匡扶百姓的衣服,京都的動向又不明朗,巴鴻都恨不得讓洛晞來個皇袍加身。

原本打算上前回話的人微微一頓,內心恍然大悟。

既然他們都打算争一争這天下,那自然不能再用朝廷的稱呼,不然未來算怎麽回事?

洛晞溫和叫起,轉而問起巴鴻近日的狀況,算是接了這麽話題。

稱呼一詞被這麽明朗點出來,不過一天時間,各個臣屬便自覺換了稱呼。

洛晞也願意讓他們安心,“諸位放心,爾等的功績,我都一一記下,等日後天下安定,自然會給出封賞。”

報紙上的文章也一一改了稱呼,底下的文人大罵不已,洛晞只當自己不知道。

隔日,京都傳來消息,朝臣商議許久,陛下臨終前立三皇子陸澤為太子,已于十二月二十五日在京都登基。

各地陷入冷凝氣氛中,一個之前沒有太子名分沒有功績的皇子,如今才十五歲,現在各地叛亂,還有外族趁機掠奪,誰管他?

但有名望的文人墨客卻越發騷動起來,一個皇子,一個成功即位已經登基的皇帝,這無疑使他們的目标,派人說服各地叛軍歸附皇帝,這是下一步的任務。

宋大家親自帶着人來拜訪洛晞,只稱太守,“敢問洛太守,前些日子,洛太守說願匡扶天下百姓,可還算數?”

洛晞眼睛一眯,大概猜到了這位宋大家想說什麽,只是道,“自然算數。”

宋大家一臉正直,坦然道,“如今陛下年幼,洛太守若有意,大可入京,清君側扶皇帝,肅清朝綱,誅盡逆賊。”

楊延冷笑一聲,直接戳破那一層窗戶紙,“讓洛晞累死累活替陸澤打下江山,最後再被除麽?豈不聞飛鳥盡,良弓藏。”

洛晞安撫捏了捏楊延的手,對着宋大家道,“我等遠離京都,一樣可以匡扶百姓,宋大家路經湖廣,可曾看見絲毫亂象?”

宋大家沉默,就是湖廣太好,百姓臉上有了笑容而不是惶恐,再對比其他地區百姓的驚惶不定,才越發讓人失落。

洛晞微微嘆氣,“宋大家不妨回去想想,三皇子陸澤便是登基了,怕也坐不穩這位置。”

沒錢沒人沒軍隊,怕是怎麽死的都不知道。

“公子,”羊禹氣喘籲籲跑過來,眼睛一亮,顧不得宋大家在側,匆忙道,“京都報紙商鋪有了動向,京都的報紙發了出來。”

自從京都緊鎖城門後,便沒什麽消息流出,就連洛晞自己,也和京都的報紙商鋪斷了消息。

洛晞一把搶過報紙,只見上面首頁一欄寫着:【三皇子陸澤系謀害先帝兇手,現已自盡,洛國公率軍守衛京都安穩。】

洛國公的軍隊不是在邊疆嗎?

洛晞的笑容頓時凝固了。

作者有話要說:  臨近年關,我也處于卡文中……因為已經到了重要的情節,再加上要慢慢收尾,但我不知道該怎麽收,我盡力存稿,争取準時更新,今天的更新對不住大家QAQ又遲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