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桎梏

“朕聽言,你最近總去藏書閣。有中意的書拿回宮看便好,或是令掌閣派人給你送去,何必一來一回折騰自己。”

尋走在封的身側,手裏執着一株淡黃色的迎春花,拇指與食指輕輕摩挲着細枝,惹得花瓣旋轉。

“選秀之事有嬷嬷幫襯着,總歸臣妾撂了個清閑。藏書閣來回走幾趟,也算打發時光。再者,藏書閣裏安谧,讀起書來倒更有韻味些。”

封突然停了下來,令身後的江止步待命,莞和一衆随從也停了下來。

封和尋向湖中涼亭走去,微風中,衣袂輕搖。

“接下來一段時間,朕暫時不會來見你。”聽封的語氣,是還有下文的樣子,他卻止住了聲,似乎在等待尋的回應。

尋看了看側前方的封,卻瞧不清他的神色。沉默了片刻,尋終于開口道:“臣妾明白了。”

兩人已步入亭中,封轉過身來對着尋,眼中似乎已布上了陰翳。未等封開口,尋又說道:“皇上所愛,便是衆人所恨。臣妾心裏明白皇上是為了自己,又何怨皇上冷落?只恨臣妾因自己的緣故,讓皇上在前朝掣肘了。”

尋言罷,卻見封瞧着自己,眼神裏的意味令人讀不懂。像疲倦,似哀惋,卻又都不像。良久,封才開口道:“尋,謝謝你理解朕。”

尋望着封,突然淺淺一笑,捧起他的手,将手中的花遞進封的手心。“皇上怎麽會以為臣妾善解人意呢?臣妾可是要回報的!皇上,你可要将這枝迎春花擺在案頭的花瓶裏,每每看見了,可必須想起臣妾哦。”

封低頭,手中黃花玲珑,細枝纖弱。他輕輕拈着花枝,點了點尋的額頭。

“朕明白了。”

“诶,玖兒,我聽李嬷嬷說今個兒貴妃娘娘會來呢。”

“尋貴妃啊……當初皇帝還是将軍時,我便聽聞過許多尋貴妃的事情,倒是有幾分好奇她是位怎樣的女子呢。”

“皇上當年為了貴妃娘娘,連延靖帝的賜婚都拒絕了,想來定當是個絕色美人罷!”

“呵,有何好期待的?”一旁的女子盈盈笑了一聲,充滿嘲諷的語氣卻像給兩名良女潑了盆冷水。但聽她不以為然道:“你們進宮後若是得不到聖寵,還不是要嫉妒尋貴妃麽?現在就陽奉陰違起來了?”

“你……”

兩人望向那名女子,竟一時結舌。女子卻不再多言,走去了別處,只餘缈缈的清香籠在原地。

春日杲杲,不知照亮了誰的心思。笙在心裏暗笑:窮鄉僻壤裏出來的小門戶,如何能成為萬千富貴的主子呢?怕是連留下都不得留下。

另一頭,莞從掌事嬷嬷那取來了花名冊,遞給尋。尋阖上了書,接過名冊随意翻看了幾頁,又将其遞還給了莞。

“該留下的,定然會被留下。未選上的,不該留的,今晚也好生安頓。”

“是……”

莞離開了藏書閣。尋重新翻開案上的書,心卻難以再靜下來。

尋貴妃一直未出現在衆人面前,卻在翌日辰時初,駕臨西元門,此刻正是落選采女離宮之時。

衆人畢恭畢敬跪拜在地,都以為貴妃有事吩咐,不料貴妃只是平平淡淡地說了句:“各位舟車勞頓,只願一路安好。此行迦城,亦不必抱憾。”便無其他。

“娘娘關切,臣等不勝感激。”

尋微微颔首,示意衆人啓程。她的臉上帶着一分不多、一分不少的微笑,心中卻泛起了與歌離開那晚別無二致的感覺。

春暖花開的季節,後宮裏此起彼伏着莺聲燕語。

尋坐在轎辇上,經過儲秀宮時,睜開雙眼往裏瞟了瞟,又阖上了眸。莞亦往宮內瞧了兩眼,啧聲道:“胭脂俗粉,難登大雅之堂。”

尋睜開眼,笑了笑,指責莞道:“我讓你背《論語》,你可是都忘了啊?‘弟子入則孝,出則悌’的下一句是什麽?”

“嗯……”莞挑眉想了想,突然一拍手,“是‘謹而信,泛愛衆,而親仁’!”

尋點了點頭,望着遠方被宮牆擠壓成狹長狀的藍天,繼續說道:“謹言慎行,博愛衆人。本宮暫掌六宮之權,應該以身作則,如此,上行下效,後宮才能祥和。”

莞偏頭看了看尋,貴妃的話,她自是信服的,但“後宮祥和”這點……她實在無法茍同,不過莞還是點了點頭,應道:“娘娘說的是,奴婢謹遵娘娘教誨。”

話雖如此,莞的臉上仍然顯着疑惑之色,尋見了也不多言,重新閉目養息。其實她心中明白得緊,花枝招展的季節,後宮祥和,不過是天方夜譚。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