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收獲之後的忙碌 …

接下來的日子,他們又開始跋山涉水的往家裏搬玉米了,因為路途比較遠,他們每一趟都盡量多拿一些。所以,每天傍晚回到家裏,巴亞還好一些,陳喬只有趴着喘氣的份了。

還好迪拉懂事,最近每天都是他在做飯,陳喬真是松了一大口氣。麥西有些不滿,不過看到爸爸每天這麽累,他也不敢吭聲,每次都乖乖的把自己的那份吃完,有時候還會幫他哥哥收拾碗筷。

太乖巧的孩子,總是讓大人越看越覺得心疼,陳喬覺得他們家的小孩值得最好的疼愛,把他們寵得無法無天他也絕對無怨無悔。

一天下午他們剛走到村口,就見到麥西晃悠晃悠的跑出來,還以為出了什麽大事呢。

“爸爸爸爸,豬媽媽生小豬了!”

“啊?”怎麽就生了?這好像也沒懷上多久啊,在陳喬的印象裏,懷胎總是十個月的。

“真的哦,生了六只小豬寶寶,不過有兩只死掉了。”因為家裏經常有小雞寶寶在孵化的過程中死掉,所以他對“死掉”這件事,還是很熟悉的。

陳喬他們趕回家裏的時候,迪拉正把小豬安置在獸皮上。現在是什麽狀況?就這樣,他的兩個兒子就成功接生了四只母豬嗎……

陳喬有些受打擊了,因為到現在他還不知道母豬是怎麽生小豬的,怎麽這麽幾個月就能生出來了呢?而他的兒子們,已經成功的扮演了接生婆的角色。他這個來自未來的現代人的自尊心啊……

不過家裏又誕生了四個小生命,依舊是一件值得慶祝的事,雖然是四頭小山豬。當天晚上他們商量着怎麽照顧小豬,他們都沒有經驗,所以最後還是決定丢個豬媽媽好了,是死是活,小豬寶寶們你們就認命吧。

當然,适當的監督還是十分有必要的,麥西和迪拉要随時注意着豬圈裏的動态,如有特殊情況,允許他們使用武力保護小豬。工具:兩根木棍。

當然,為了獎勵母豬生崽的功勞,陳喬最近都有在豬食裏添加一些玉米,有時候也會獎勵它一點果子啥的。照顧母豬的同時,提高她的産乳量,真是一舉兩得的好事啊。

不得不說,人總是見異思遷的動物,麥西最近一直圍着小豬轉悠,把那些小雞寶寶都給忽略了。

“麥西,你最近都沒有好好照顧小雞寶寶。”

“可是爸爸,他們長大了,要學會自己找東西吃。”看吧,理由總是很充分的。

等到玉米的收獲進入尾聲的時候,被陳喬選出來留種的那幾棵長勢特別好的玉米,也差不多完全成熟了。看着這一片被采摘得七七八八的玉米地,陳喬決定明天就不再來了,留一些讓它們自然生長吧。

Advertisement

最後一趟跑完了,他以為接下來就可以悠閑幾天了呢,誰知回來一看,收芋頭的時間又要到了。

部落中其他的人家都已經開始翻地挖芋頭了,這種活不重,婦女小孩都可以上陣,所以最近到處都是一片欣欣向榮的收獲景象。但是陳喬一想到他們家那麽一大快地,頓時覺得整個世界昏暗無光。

幸虧族長總是享受着優厚的福利,比如大家幹完了家裏的活,都會自覺的過來做免費勞工。自然而然的,陳喬沒做幾天就從一線轉後勤了,人家給你幹活,你們家總得管飯不是?

人多力量大,他們家地窖沒幾天就被塞滿了,地裏的活兒也順利結束。

從此就可以開始貓冬了嗎?陳喬幸福的想着。

當然,那是不可能的。因為巴亞族長,這個看起來并不是很有威望的年輕男人,現在出來說話了。

考慮到安全問題,不讓歷史的悲劇重演,他認為應該在村子周圍築一道圍牆。對于族長的這個決定,部落裏的人都沒有絲毫意見。

因為誰也不希望那個噩夢重新上演一次。

圍牆啊!那是好築的東西嗎?而且還是為了防禦強敵而築造的圍牆,這可真是一項大工程。

但是他也知道,巴亞的想法是正确的,所以作為“賢內助”,他也主動的參與到了他們的讨論當中。陳喬雖然不是專業人士出生,但是沒吃過豬肉還見過豬跑呢,何況他們家現在還養着一窩小豬呢,豬肉算什麽?圍牆算什麽?

不僅要造圍牆,還要弄點其他的,比如說——茅坑。

大家要知道,這個茅坑,也是很有文章的,如何把茅坑建在村子中而不影響空氣質量,如何盡量的儲存有機肥減少流失,等等等等,這都是有技術含量的問題。

随着以後肥料的需求不斷的增長,這個公用大糞坑肯定是不可行的,為了部落裏和諧的人際關系,每家建一個茅坑還是十分有必要的!

幹嘛幹嘛,你們幹嘛這麽看我?再過個兩三年,大家就會相信我現在所考慮的問題都是很關鍵的。

然後陳喬留下一堆糞坑理論和一個偉大的預言,留下一群頭昏眼花的男人們,回家做晚飯去了。至于這個晚飯,巴亞能不能吃得下,就不是他關心的問題了。

雖然他們對于陳喬的糞坑理論還是有些迷茫,但是大部分人覺得陳喬提出的圍牆的築造方法還是可行的。

他們兵分兩路,一路上山砍樹,選那種又壯又直的大樹,另一路圍着村子周圍挖壕溝。

等到壕溝挖好了,樹木也處理好曬幹了,他們要把這下木樁并排打在壕溝中,一頭埋進土裏,然後往壕溝裏填石頭,等到石頭堆到與地面平齊的時候,基本上這些露出地面二人高木樁子們,都已經緊緊的被固定住絲毫不能移動了。

然後才搬石頭過來,築圍牆,不需要很厚,只要築小臂那麽長的寬度,然後再往外面塗黃泥就可以了,中間他們甚至留了一些小孔,這樣部落裏的人可以通過小孔用弓箭射擊敵人。

因為小溪從他們村子中流過,所以遇到小溪的時候,他們的圍牆的基礎斷開了,中間用幾根很粗的木材架起來,往上面壘石頭的時候也有規律的加上橫置的木材。

最麻煩的就是大門了,因為工藝上的欠缺,他們目前都沒有做出來過帶門軸的木門。不過既然已經有了圍牆,怎麽能沒有門呢?

考慮到部落以後的發展需要,他們還不能做太小的門,陳喬真的是很怕麻煩啊,不過逃避從來不是他的風格。做門而已嗎,他長這麽大什麽門沒見過啊?

于是他給部落裏設計了一扇操作簡單又很實用的大門。

取一些木材做成巨型大木板,在其中一頭對稱穿兩個空,穿上特制的粗壯麻繩。每天晚上把門板嘿呦嘿呦的拉上,到早上再嘿呦嘿呦的放下來(實物請參考歐洲有護城河的城堡大門)。

好吧,他承認,這種門确實有些費事,但是安全啊,人住在裏面多有安全感。

話說這扇大門,他們硬是用了一年多,每天都嘿呦嘿呦的關門開門,直到第二年秋收後他們終于又有空閑的時候,才終于在大門的邊上開了一個小門——可以正常開關的那種。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