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一晃兩年就過去了,時間已經走到了1976年。左淮在這期間,逐漸學會平衡工作和家庭。
兩年時間裏,發生了很多事情,首先是中草藥成功培育出來并出口國外,為祖國掙來了不少外彙。
中草藥實驗基地的公社也從藤縣最貧困地區一躍成為最富裕的地區,比縣城的居民過得還要好。
由于草藥質量有保障,國外的訂單量也加大起來,價格還上漲了不少。
左淮便讓縣裏所有公社都開始中草藥種植。
本來這是不允許的,畢竟糧食要緊。但考慮到掙外彙,加上施化肥加良種科學化種植的落實,讓藤縣各大隊原有水稻産量翻了一倍不止,交了任務糧後,剩下的都可以讓家家戶戶都吃上厚實的白米飯外,還剩下不老少。
向縣委打了報告後,知悉獲得特殊情況特殊對待的通知,左淮便大包大攬的幹了。
因為實打實的糧食增産,農科所的良種和農機站的農具都趁此機會将銷路打出省。
左淮和淮東省的化肥廠關系不錯,年節都送禮過去,所以在大衆都清楚化肥是個好東西的時候,化肥廠還願意賣化肥給藤縣。
化肥供不應求,左淮也領情。
由于政策要求,草藥方面,依托農業局成立了中草藥外貿公司,負責人正是祁宇航。
祁宇航本身對這塊有興趣,家裏有背景支持,自身也有天賦,在适合不過這職業了。
值得一提的是,祁宇航跟黎靜雲的朋友宋雲走到了一起。
左淮收到請帖的時候,還驚住了,萬萬沒想到這兩人有一腿,自己居然還是媒人……
祁宇航樂呵呵的解釋,“當然你出差忙的那一段時間,不是拜托我去國營商店買東西給嫂子嗎?正巧碰到她,次數多了知道對方是自己以前就有好感的對象,就在一起了。”
左淮又是無語又是羨慕,祁宇航居然那麽輕松就抱得美人歸,哪像他就跟經歷九九八十一難似的。
Advertisement
不過這些經歷,左淮一直津津樂道。
兩年的發展高峰後,左淮的工作趨向于平穩,主要就是對農業上進行微小的休整和嘗試,不再大動幹戈。
平均兩個月下一趟鄉考察,其他的工作相對輕松。左淮更多的是将注意力集中在給孩子早教。
團團圓圓兩個都會叫粑粑麻麻了,把黎靜雲和左淮兩個喜得跟什麽似的。
兩個小朋友走路已經很穩了,天天都要跑出去外面和鄰居家的小朋友玩沙子,弄得衣服髒兮兮的。
一開始黎靜雲想阻止,不給他們出去來着。
還是左淮帶着黎靜雲一起,找相關教育孩子的心理書籍學習,明白得給孩子一定的自由,才沒阻止。
就是有些費衣服。
團團圓圓兩個覺得每天最幸福的就是在小區堆沙子建房子。最無奈的是要陪麻麻唱歌,陪爺爺奶奶叔叔阿姨聊天解悶,叫粑粑數叫數學的東西,他們每天都好忙。
不過誰叫他們是好孩子呢,陪無趣的大人也算是做好事了。
想着,團團圓圓兩個撅着屁股趴在叫收音機的東西旁邊,跟着學唱歌。誰叫麻麻太笨了,居然學不會。還膽小,沒有他們都不敢唱。
要是沒有他們在,粑粑麻麻可怎麽辦?雙胞胎兄妹兩對視一眼,都看到對方對大人的無奈。
左淮當然知道寶貝兒子女兒兩個的想法,沒有解釋,反而做一些讓他們确信自己的想法是對的。
這樣的早教才有趣生動不是,左淮愉悅的想着。
陪兒女和媳婦兒身邊的日子,左淮覺得連呼吸的空氣都是甜的。
家裏的氛圍和諧,外面的環境可不怎麽太平。
左淮當年雖然被動參加了跨年代的變形計,但是不知道是不是出于對歷史的保護,左淮對國家歷史的變革了解不多,而且随着時間的流逝,漸漸被一點點抹去。
左淮也沒有強求,他相信就是沒有那些記憶,他也能讓家人過得好,同時實現自己的夢想。
左淮的秘書還是陳津映,本來陳津映是有機會下到公社當書記的,左淮也願意放人,畢竟陳津映也是個有能力的,相信能為公社社員帶去更好的生活。
但是陳津映拒絕了,堅定要做他的秘書,左淮也沒強求,出于對人才的珍惜,越發給工作給他處理,自己從旁指導。
左淮吩咐陳津映将下午的行程放到他的辦公桌上,便按時下班回家。
不緊不慢的走進家屬區,買好菜便徑直往家裏趕。
路上不乏被陶侃,“左局長又去買菜啊?”
左淮習以為常的回複,“對啊,我家夫人照看孩子不得空。”
往往這麽說完後,對方都會閉嘴。不識趣的左淮也不再搭理。
罕見的黎靜雲在門口等着左淮。
左淮挑了挑眉,“怎麽突然坐在這裏?”
黎靜雲掐媚一笑,“上面是不是有什麽變化啊?”
因為左淮經常帶報紙回來,黎靜雲也養成了聽新聞看報的習慣,左淮也不意外她會這麽問。
多看點日報,對提高自身的政治素養,政治敏感度也是有一定幫助的,除非腦袋真的沒那根筋。
左淮換好鞋,将外套挂在牆上架子,才開口,“确實,現在雖然看着亂了些,但是以後估計就是高速發展了。”
黎靜雲對這評價暗暗驚訝,不過她想知道的不是這個,不想繞圈子,直接直白問,“我爸媽他們能不能回來?”
左淮接過黎靜雲手中的肉粥,邊喂孩子邊給自己的猜想,“已經有回來的先例了,相信爸媽不久就能回來。我猜國家傾向于恢複原職,沒收的財産也會歸還。職務比較高的估計會讨論幾年,爸媽的又不是什麽大問題,我之後問問朋友,估計不久就能回來。至于已經有了替代職務的,想要徹底恢複原來的職務估計不太可能。”
黎靜雲一聽,忍不住又哭又笑,“沒事,職務沒了就沒了,只要這污名洗去就好。”頂着個臭老九女兒的名頭,天天被人在後背說的感受不好,她也怕影響到自己的一雙兒女。
左淮放下碗,抱住她,“沒事的,一切都會好的。”
黎靜雲重重的嗯了一聲。
見團團圓圓睜圓溜溜的眼睛看自己,瞬間不好意思起來,“我沒事了,放開我吧。”
左淮聽話的松開手,聰明的将注意力轉移到團團圓圓身上,“團團圓圓,快點吃完最後一點粥。”
團團撇了撇嘴,張開小口吃下,心裏冷哼,男人!
左淮将粥喂完後,才開始和黎靜雲吃飯。
收拾碗筷後,才打開收音機聽中央最近開的會議。
都是讨論姓資姓社的問題,還有對被批為□□的處置辦法。
雖然沒有讨論出結果,但是已經陸陸續續有知識分子被接回城裏,左淮都可以猜測到未來。
這樣他走關系給爸媽通融也不算突兀。更何況,黎媽還是外科方面專家,黎爸機械方面知識也不差,都是在國外學成歸國的。
請他們回來也不難,比如機械廠和醫院都需要學識深厚的人來壓陣。
想好,左淮便行動起來。
約負責回城這塊的領導喝茶,咨詢內部相關的政策。
一番聊天後,發現下面其實有很大自主權,比如可以主動向上面申請讓知識分子回城,并且有撥亂反正的權利。
左淮一聽,便直接将黎爸黎媽的情況說了一遍。
“老方,我們認識那麽多年,你也知道我的。我這爸媽除了年輕出國留學,學成後被請回來,真沒別的錯處。縣醫院和機械廠的籌辦建立可以說都有他們的一份心血,現在醫院和機械廠缺的也正是能革新的專家。”
方宇眼光一厲,“你雖然是我的朋友,你岳父岳母的情況我也有了解,但是你不怕你這不一說,在我這裏打折嗎?”
左淮苦笑,“你從調來這裏工作就認識我,也清楚我的脾性,如果不是他們真有能力且跟那些不沾邊,我也不會突兀的讓你幫忙。”
方宇沉吟許久,緩緩搖頭,“其他省份有先例,但是淮西沒有,我不能做那個出頭鳥。”
聞話,左淮忍不住皺眉,“你怎麽知道是出頭鳥,而不是第一個吃螃蟹的呢?”語氣滿滿的蠱惑。
方宇不可否認心動了,“怎麽說?”
左淮沒有直說,“中央主導會議的領導是個有魄力,想要改變現狀,讓國家富強。”
方宇咬牙,決定信一次左淮,畢竟從收集到關于左淮的信息可以看出,這人是個心思缜密的。
左淮心下一松,露出笑意,“這次當我左某欠你一人情,只要不是違背原則的事,我都會努力去幫。”
方宇一聽,更加覺得此事可行,他可是聽說了,左淮這家夥估計職位又有跳動,不過是考慮這人年紀太輕,正壓着罷了。
左淮也沒多待,便朝附近公園走,黎靜雲和團團圓圓在那等着。
這是團團圓圓兩個除了回鄉下,第一次出小區,顯得有些興奮,雙頰紅撲撲的。
黎靜雲擔憂的望了左淮幾眼。
左淮沒有隐瞞,“爸媽估計不久就可以回來了。”
黎靜雲聽到這話,徹底壓在心頭的大事,輕松的跟左淮和團團圓圓逛公園,還到附近租了相機來拍照。
圓圓是個愛美的,知道可以拍照片,就找各種花花,擺好看的姿勢,讓左淮拍。
左淮都寵溺的應下了。
最後,讓照相館的工作人員幫忙拍了全家福,每個人都帶着微笑,比了個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