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搞鬼

宋辭老老實實站在勾踐夫人的身後,勾踐夫人行禮拜見,她就跟着拜見。她把頭低得老低,像是完全沒有感覺到,從四面八方射過來的,飽含敵意的目光。

吳國王後的目光一直停留在宋辭的身上,勾踐夫人說了什麽,她都不太在意。因為那個狐貍精實在是太美了,長成那個樣子,傳說中的褒姒和妲己也不過如此了吧。

要是大王真的把她弄進宮來,那以後宮裏還有她什麽立足之地?于是,吳國王後感覺到前所未有的危機。

勾踐夫人也覺察到了,吳國王後的情緒波動。同樣身為女人,丈夫同樣十分好色,她當然對吳國王後的心情感同身受。只可惜她們現在立場不同,她必須要幫助西施,完成越國大計。

“這位是西施姑娘,是同臣婦一同來吳國的。西施姑娘性格溫良,十分孝順父母,只可惜幾年前,她父母不幸染病去世。西施姑娘為表孝意,立志為父母守喪六年,其孝心聞名越國。我聽說後,就專門去西施姑娘的家鄉苎蘿村,見西施姑娘。一見之下,十分投緣。西施姑娘不僅心地純孝,還精通紡織。她織出來的紗,均勻細密,輕薄如無物。于是,臣婦就請她來幫助我,傳授鄉人織布紡紗技藝。此次前來拜見王後,臣婦特地挑選了數十匹,臣婦親手織的上等好紗,獻給王後。”說着勾踐夫人,便轉頭向宋辭示意。

宋辭和同來的人捧着布匹向前走,有人來接過他們手中的紗。吳國王後看也不看,随意揮揮手,讓人拿了下去。她現在哪有心思看這東西?

“此次前來,一是為了向王後問安,二來是請王後恩準,讓臣婦為太後她守喪,以表哀痛和孝心。臣婦願在太後靈前日夜陪伴,望王後娘娘恩準。”

一聽這話,吳國王後心中冷笑。她說這勾踐的夫人,為什麽主動進宮來拜見自己,原來是在這等着,真當她是傻子。要是讓勾踐夫人去守靈,那狐貍精不也得跟着去。她們這哪裏是守靈,根本就是守大王,想要借機勾引,日日要去拜祭的大王。

吳國王後用不冷不熱的聲音說道:“夫人有心了,不過,本宮身為吳國王後,為太後守靈,是本宮的分內之責,就不勞你們費心了。”

“王後仁孝,乃吳國之福,臣婦深感敬佩。既然如此,那臣婦願率領越國使團,去太後靈前拜祭。”

吳國王後心中又是冷笑,一計不成再施一計。合着怎麽着你們都想去太後靈前,本宮怎會讓你們如願?

“太後靈堂設于外宮門,乃是外靈堂,是群臣拜祭之所。夫人貴為王妻,不便與吳國外臣相見。宮內另外設有太後的靈堂,供宮中諸妃拜祭。夫人即有此意,可随本宮同去拜祭。”

吳國王後把話說到這個份上,勾踐夫人也無話可說了。她本想借此機會制造時機,讓西施能夠接觸夫差。可惜被吳國王後識破,此計不通了。

眼見勾踐夫人一再失利,宋辭心中毫無波動。她安安靜靜地跟在勾踐夫人的身後,随吳國王後一同去,設于宮中的太後靈堂。一路上,宋辭低頭垂首,看似目不斜視,實則暗中觀察着皇宮內的情況。

與越國不同,此時國力十分強盛的吳國,宮殿龐大華麗,氣象恢宏。宋辭曾經聽說過一個說法,連姑蘇城在內的所有建築,都是由伍子胥監督建造的。伍子胥精通風水,建造的都城頗有王都之氣。現在看來,吳國王宮的确十分不凡。

太後靈堂設置在,離王後所居的寝宮,比較遠的宮室內。從王後居住的宮殿乘車過去,也要半個時辰的功夫。為表親切,吳國王後邀請勾踐夫人,和她乘同一輛車,其他人乘別的車。

Advertisement

這正中宋辭的下懷。上車之後,宋辭透過車簾縫隙,小心翼翼地窺視王宮的地形。她當然沒有夜闖王宮的打算,她現在還沒有那種本事。即便有,也沒有闖宮的必要。只不過,宋辭現在情況不容樂觀,她必須盡可能多地掌握情報,沒準哪天就派上用場。

吳國正是國喪期間,宮中一片肅穆。往來的宮人表情十分莊嚴,不敢露出半點嬉笑的神色。就連坐在馬車中的宋辭,也感受到了一股十分沉重的壓抑感。宮裏真不是人呆的地方,宋辭不由感嘆。

很快,他們就到了太後的靈堂,吳國王後領着勾踐夫人進去拜祭。按照規矩,宋辭他們是沒資格進靈堂去的,只能在外圍行禮。到了這裏,宋辭忽然發現了自己計劃中的一個bug。不,應該說是,自己知識的一個盲區。

宋辭對這個時代的禮儀典制,不是很了解。之前她說出了要為太後守靈的話,按照這個時代人的尊卑觀念,是不切實際的想法。太後的靈,可不是誰想守就能守的。即便只是在太後陵前灑掃的人,也是要經過精心挑選的。不是家世清白身份可靠,備受信任的人,是不可能被派去的。

意識到了自己的bug,宋辭立刻斷定此路不通,想要借此逃離姑蘇是不可能的。

宋辭随即又産生了一個疑問,她沒有意識到古代的尊卑禮儀,不代表伍子胥不知道。為什麽昨天見伍子胥的時候,他沒有就此反駁?難道他是太過氣憤忘記了嗎?

站在靈堂外的宋辭,一邊跟随着衆人行禮,一邊在心中尋思。還是說,有哪些她不知道的地方,被自己忽略了。

很快,吳國王後和勾踐夫人從靈堂出來。宋辭暫時收起心中的胡思亂想,跟着她們上了車。

在車上,勾踐夫人又向吳國王後說道:“王後在宮中日夜操勞,十分辛苦,臣婦願入宮服侍王後,為王後端茶倒水,望王後不要嫌棄臣婦粗鄙。”

“不可不可,夫人為王妻,怎可為奴?”

“昔日,我夫勾踐曾為大王仆從,日夜服侍。臣婦身為勾踐之妻,理應效仿。”

“今時不同往日。如今越國乃我吳國臣國,夫人也是我吳國之臣。臣非奴,不可混為一談。”

見吳國王後一再拒絕,勾踐夫人便說道:“既然如此,請讓西施代替臣婦服侍王後。西施是我越國的百姓,也就是吳國的百姓。讓她來服侍王後,是理所應當的。”

繞了半天,又回到正題了,吳國王後心中冷笑。沒辦法把那狐貍精弄到靈堂去,就想弄到我身邊。想在我眼皮子底下去勾引大王,別做夢了。

“西施姑娘深受夫人喜愛,又不遠千裏随夫人來到吳國。本宮怎能因一己之私,奪夫人之所愛。夫人送來的布匹,本宮收下,夫人之心,本宮收到,夫人就在姑蘇城中安心住下,不必多想。想必夫人也累了,就不用陪本宮,回去休息吧。”不想再聽勾踐夫人口蜜腹劍的說辭,吳國王後就下了逐客令。

勾踐夫人之好拿着吳國王後賞賜的東西,悻悻然離開王宮。

回到越國使館,無功而返的勾踐夫人一籌莫展地說道:“吳國王後已經看破我們的計策,半點不給我們機會。如此,西施姑娘該怎樣接近夫差呢?”

“君夫人不必擔心。雖然事情并沒有如我們想象的那樣發展,但也沒往壞的地方去。今日吳國王後沒給我們好臉色,是因為君夫人帶着我,還想把我塞給她。既然她已經看破了,那我們就改變策略。從明天起,請君夫人務必天天進宮向她請安。當然,以後去就不能帶着我了。有我在,君夫人無論怎麽讨好她,她都不會給君夫人好臉色的。只要不帶我去,又曲意逢迎,總有能巴結她的機會。”

“可如此一來,西施姑娘又怎麽能接近夫差呢?”

“君夫人放心,範大夫已經傳我策略。只要去找一個人,那個人就是吳國太宰伯嚭。一直以來,伯嚭都想方設法讨好夫差。只要去找他,他定會樂意用我來讨好夫差,到時候不愁沒機會接近夫差。不過,範大夫囑咐過,我們剛剛來姑蘇城,暫時不能輕舉妄動,還要觀望一陣子,站穩腳跟。以後慢慢想辦法接觸太宰伯嚭,不能操之過急。”

宋辭的話,讓勾踐夫人看見了希望。事已至此,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勾踐夫人松了一口氣,宋辭可不好受。整天都要想方設法,編出各種說辭,來穩住勾踐夫人。看着勾踐夫人面露喜色的樣子,宋辭真的高興不出來,這種騙人的滋味可不好受。不過,不管怎樣,她的目的算是達到了。成功進了一趟吳王宮,把勾踐夫人的注意力,轉移到了吳國王後身上。還意外發現了自己的計劃漏洞,也算是比較圓滿了。

現在,計劃走出了第一步,宋辭要做的就是等。

功夫不負有心人,幾日過後,宋辭終于等來了自己想要的消息:

吳國王宮鬧鬼了,太後的幽靈出現在了王宮中,搞得宮中人心惶惶。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