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怎麽又是你
為什麽伍子胥會出現在這裏, 他不是應該回姑蘇城去嗎?
宋辭覺得很奇怪。現在齊國和吳國正在打仗,吳國國內空虛,都城的守備比之前松懈了不少。按照伍子胥的性格, 應該會盡快趕到都城去,确保吳國的安定。他為什麽會跑到這裏來, 難道是出了什麽問題?宋辭感覺到有些不簡單。
很快, 更不尋常的事情出現在宋辭的面前。許多人正在往城外, 運送一批又一批的物資。宋辭簡單看了一下,他們運送的物資, 和之前自己在姑蘇城中看見的差不多, 都是行軍打仗必備的物資。難道他們是要把這些物資運送到前線去?
宋辭還在思考當中, 大批的士兵又出現在她的眼前。那些士兵們一個個整裝待發,看起來就像是馬上就要上陣的樣子。很快,更令宋辭驚訝的事情出現了,她居然看見那個射箭高手也從城中走出來。
這是什麽情況?
一連串的意外情況把宋辭搞懵了。在弄清楚發生了什麽事之前,宋辭不敢貿然行動。她換了一副面黃肌瘦的打扮後, 就混入了城中。城中更加熱鬧,就和姑蘇城之前的情況一樣,大家都在準備着各種打仗需要的物品。
在招攬婦女做軍需物品的地方, 宋辭混了進去。因為之前在姑蘇城裏邊看過, 又跟周圍的人偷師,宋辭很快就掌握了制作技巧, 成功混入婦女隊伍當中。
人群密集的地方,往往是消息傳播最快的地方。尤其是一群家庭婦女們,她們聚在一起幹活,怎麽可能閉上嘴不說話?宋辭一邊幹活,一邊聽着他們說話, 不久就搞清了事情的狀況。
說起來也很好笑,夫差幾乎傾全國之力,帶兵出征去打齊國。他才走了沒多久,姑蘇城中就發生了叛亂。前任大王的二兒子打着為父報仇,推翻夫差暴|政,保護吳國的旗號。趁着姑蘇城中空虛,占領了姑蘇城,還劫持了吳國太子和王後。
伍子胥到了姑蘇城的時候,整個姑蘇城已經被叛軍占領了。他帶的那些人,當然沒辦法打進城去。他只好退到北方大城,在這裏集結兵力,再去消滅叛軍。
搞清了事情的狀況,宋辭這才放下心來。怪不得那個射箭高手來得那麽快,也不見他繼續去追捕楚國世子。吳國發生了這麽大的亂子,一個逃跑的楚國世子,自然就不足為道。
一連在城中幫着幹了好幾天的活,宋辭搞到了許多食物和水。那些婦女們看宋辭孤苦無依,又一副可憐巴巴的樣子,都對她很照顧。她們悄悄給了宋辭許多東西,讓她拿回去。
同時,宋辭還打聽到,城裏面的确有去各國經商的商人。如果沒有發生叛亂,也有許多正準備去別的商人國家的。只可惜,現在吳國發生了內亂,許多商人們害怕受到牽連,更害怕路上不安全,都不敢再去了。
不過也有例外,現在吳國這麽亂,有一些外國來的商人,為了避免自己多年賺來的錢,就這麽毀在異國他鄉,準備舉家逃亡,回到自己的國家。還有一些商人瞅準了機會,想要借戰争來發一筆橫財。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其他國家來吳國的人,受到戰争的牽連,他們有的被驅逐,有的自行逃離。
總之,由于戰争的原因,現在這個城裏面,多得是去其他國家的人。逃難的人多了,自然也有瞅準時機,想要借此狠賺一筆的人。
宋辭就聽說,城中有商人開辟了特定的商船,專門供想要乘船離開吳國的人使用。只要坐那種船,可以走水路離開吳國。并且,一路上不需要接受沿途的審查,省去許多功夫。當然,想坐這種船,自然價格不菲。這也在情理之中,如果不是暴利,誰會铤而走險做這種生意?同樣的,要不是身後的關系十分硬,開辟這條商船的人,也不敢在這種時候,還做這樣的生意。
Advertisement
不管這背後,有多少複雜的利益勾連,得知這個消息的宋辭是很高興的。說真的,她已經受夠了,靠兩條腿來一直不停地趕路。一路上還風餐露宿,擔驚受怕的。
對她來說,這條商船的出現,可比自己之前的計劃好多了。現在到處是嘯聚山林的強盜,即便跟着熟門熟路、經驗豐富的商人,被打劫的概率也十分高。坐船就不一樣了,這個時期,能夠在船上打家劫舍的水賊,基本上沒有。同樣,到處拉壯丁、搜捕抓人的人,也不會出現在水上。
這樣的路線安全得多。坐上這條船,從各種意義上來說,都比宋辭之前計劃的要好很多。
打定坐船的主意後,宋辭就開始考慮錢的問題。
這個方法安全是安全,可是要花費大量的錢財。要知道,宋辭現在可是身無分文的狀态,她上哪去搞那麽多錢呢?俗話說一分錢難倒英雄漢。之前還沒什麽感覺,現在宋辭總算認識到了錢的重要性。
宋辭盤點了一下自己身上的東西:絕對不值錢衣服,林林總總的食物,若幹的草藥,還有一些必備的生活用品。除此之外,宋辭身上最值錢的,就是越女送給她的匕首。
那把匕首相當值錢。算起來,可以跟伍子胥年輕時逃命的時候,手中拿着的七星劍媲美了。不過,無論這把劍多麽值錢,宋辭都不會把它賣出去的。畢竟這是越女送給她的,還是她用來防身的重要武器,宋辭當然不會賣掉它。更何況,如果把這件劍了。恐怕還沒等宋辭走出城去,就會有大批的人來抓也。這種頂級的越國寶劍,實在是非常惹眼。
想要不偷不搶,在短時間內賺到大筆的資金,難度很大。宋辭想了好幾天,都沒有想到什麽,又不引人注意又能合理、安全、快速地大筆撈錢的方法。可真是愁死她了。
好在錢是死的,人是活的。想了許久之後,上次換了一個思路。沒辦法花錢坐船,她可以選擇不花錢坐船的方式。那條船上除了乘客,當然也會有其他人,比如開船的船工之類的。宋辭沒有駕船的技術,但是在船上打打雜什麽的,她還是可以做到的。于是,宋辭就把思路改到,如何去應聘船上工作上面。
那個時候,像這類在船上幹活的人,老板一般都只會找信得過的人。信得過的人,包括親戚、同鄉、鄰居之類的,總之是知根知底的。宋辭這麽一個外來人員,想要混上船去,也不太容易。
不過,宋辭還是找到了方法。這就歸功于那麽多天以來,她一直在跟那群婦女們一起打工。那其中就有一些婦女的丈夫,是在那艘船上幹活的。那個時候,船上并沒有什麽女人不能上船的規定。也有一些女子,為了貼補家用,去船上幹活。
因為戰争的原因,原本在船上幹活的一些人不幹了,就空出了許多位置。和宋辭一起幹活的女人中,就有幾個準備幹完這裏的活,去船上了做工。就是聽到她們說的話,宋辭才改變了自己的思路,決定去船上打工。
跟她們混熟了以後,宋辭就請她們也帶着自己去。女人們見她可憐,也就同意了。于是,宋辭就成功混上了船。
這艘船是從北方城鎮出發,逆江而上,向西開往楚國的。這也是發生戰争以來,從吳國開往楚國的第一艘船。本來宋辭是不想去楚國的,她的目标是秦國。
但是,現在吳國和齊國正在打仗。如果一路北上,到處都是軍隊。宋辭可不想再遇到,那麽多到處抓人的士兵了。往東走,出了吳國邊境就是大海。往南是越國。之前宋辭畫的吳國的東邊是越國,其實不太準确,準确來說,越國在吳國的東南方。
只有往北走,才能避開戰争,逃離吳國和越國。
好在現在,吳國和楚國表面上相安無事。之前楚國被吳國打怕了,表面上一直臣服于吳國。所以即使是戰時,吳楚兩國之間的往來也沒有阻斷,從吳國去楚國沒什麽問題。而且走這個路線,就可以一路走水路。
綜合考慮後,宋辭就選擇先去楚國。然後,再從楚國北上去秦國。這個時期的楚國面積非常廣大,基本上囊括了許多南方的地區,楚國的西邊就是巴蜀了。只要到了楚國的西部地區,從那裏去秦國,就很容易了。
上船之後,宋辭就安安份份地待在船艙內,做自己的事情。她可不想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只是越不想做什麽,就越來什麽。打算安分守己的宋辭,上船沒多久,就看見了一個她最不想看見的人。那個害她倒黴透頂的楚國世子。
就是有那麽巧。宋辭在船上當雜工,那楚國世子恰恰也是雜工,而且兩人還偏偏打雜打到一起去了。一看見那個掃把星後,宋辭大呼倒黴。
這船是去楚國,她怎麽就沒想到,會在船上遇到這家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