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上巳節
彼時朝陽正升,一群人馬背光而來,當先的一匹棗紅馬顧盼自得,神駿非凡,馬上那人一身墨色的衣袍,別的看不清,只覺得那墨色衣袍周身鑲着一圈兒金光,遙遙看去,如谪仙突降,讓人情不自禁心旌動搖。
身旁的張萱已經激動得滿臉通紅,揮舞着小手朝那邊大聲喊:“楊七郎,楊七郎……我在這兒!”
那幾騎人馬速度慢了下來,到了河岸,才勒住馬兒,紛紛下馬招呼。
張萱忙着上前和楊七郎說話,又向衆人介紹張芳,張芳忍不住朝楊七郎看去——
走得近了,才看清他的袍子原來不是墨黑色,而是近黑的暗竹葉紋的藏藍色,領緣袖口繡着銀絲的如意祥雲紋,攔腰系着牛皮革帶,帶上赤金的獸首爛漫生光,他的臉龐在張芳看來簡直俊美得過分,俊美中又充滿英氣和傲氣,讓她情不自禁地看了一眼,又一眼。
聽到張芳的名字,楊七郎目光淡掃了一下張芳,略略颔首,算是打了招呼,斜飛的黑眉下一雙鳳眼明光璀璨,張芳被他看了一眼,頓覺兩頰烘烘然發熱,心裏模模糊糊想:原來這就是名動天下的楊七郎……他竟然生得這般俊美軒朗……
“阿萱,芳姐姐這般溫柔美麗,你可給比下去了。”說話的是七郎身後一個紅衣少女,身量高挑,剛健婀娜,眉目間英氣勃勃,與七郎有些相像,和張萱說話也十分随意,看來素日是相熟的。
“豈只我給比下去……”張萱絲毫不在乎,笑嘻嘻說:“八妹你看着,被我姐姐比下去的人多了!”
楊八妹還未說話,周圍幾個人和他們一起來的少年們已經尋了各自相熟的朋友漸漸散開,約好一個時辰後再于河岸集合。
張萱毫不避嫌地跟在楊七郎身邊,興高采烈說道:“七郎,今年你肯定又是東君青帝,我一定還把花投給你!”
楊七郎聞言也不過清淺一笑,張萱又拉着張芳說:“今年我芳姐姐回來了,我看那個潘巧雙也得不到百花仙子了!總算有人能替我們出氣了!”
張芳正要謙辭一番,楊七郎的笑容卻消失了,繃緊了一張俊臉走到一邊去。
張芳有點不知所措,張萱在她耳邊悄悄說:“七郎最讨厭潘巧雙,只要聽到她的名字,就要不高興,待會兒你看着罷,她要來了,一準兒是圍着七郎打轉,你瞧七郎理不理她!”
身後卻有一個聲音不高興道:“張萱,你成日家說巧雙這不好那不好,可每年的百花仙子都是她得了,你不服氣,你也得一個看看啊!”
張萱氣紅了臉。回聲罵道:“龐歡,你得意什麽?你再追着捧着人家潘巧雙,她也不會看你一眼!你有本事怎麽不得個東君青帝看看?這一次我堂姐回了京,一定比潘巧雙強!”
龐歡是龐少保的獨子,自幼寵壞了,脾氣又暴烈,一言不合就要卷袖子揍人,獨獨在潘巧雙面前矮了一頭。
Advertisement
龐歡斜着眼睛瞧了張芳一眼,雖說他一顆心整個兒系在潘巧雙身上,也不得不承認,張芳确實是個美人兒,京都貴女裏也說得上數一數二了,可和潘巧雙比起來,卻還差着。因此便放了心,只沖着張萱威脅的揚了揚拳頭,才轉身徑直離去——那意思不言而喻。
張芳見龐歡一身蔥綠的寶相紋錦袍,腳踩青緞皂靴,戴着錦緞襆頭,鬓邊斜斜插着一枝豔豔的粉桃花,腰間系着軟革抱肚,白玉腰帶上又挂着扇套、小刀、荷包,琳琳琅琅的,一看就是個典型的勳貴子弟,長身玉立,頗為英俊。
張芳到了京城,才知道京城子弟們不論男女老少,都流行簪花,甚至有戴滿頭花的花冠的,她初來乍到,不免覺得新鮮,因此看到龐歡鬓邊插着桃花,由不得多看了一眼,結果卻看到他居然朝女人揚拳頭,不由抽了口冷氣,驚訝地微微退了一步。
“不用怕他!”張萱立即安撫堂姐,不屑地朝龐歡的背影哼了一聲,“他就是會吓唬人,可不會打女人。京都十八家功勳府邸裏,會打女人的子弟還沒生出來呢!”
楊八妹在一旁冷笑,看着龐歡遠遠去了,還一邊左右張望,顯然是在找潘巧雙,于是“哼”了一聲,對張芳和張萱說道:“你們等着瞧,今兒一準有好戲。那潘小二一見到我七哥就像打不死的老鼠甩不掉的牛皮糖,把我七哥煩得不得了,我早就想教訓教訓她了——看她以後見了我七哥還敢不繞道走!”
這世上最讨厭潘巧雙的人,無疑就是楊八妹了。
楊家世代将門,亂世當中,子弟們多有馬革裹屍,征戰而亡的,為防萬一有個意外斷了香火,因此每個男子都是廣納姬妾,以求子嗣繁盛,子孫衆多。
到了楊太尉時,天下安定,解甲歸朝,便安安心心在家裏享受賢妻美妾,因此七郎這一代兄弟姐妹嫡出庶出加起來足足有十個。
張萱聽潘巧雙一說今兒有好戲,頓時眼睛一亮,忙湊到楊八妹耳邊問:“是什麽好戲?”
楊八妹壞壞的一笑,只拿着手裏纏繞金銀絲的馬鞭順手甩了一下,“啪”的一聲将道旁一朵紅豔豔的杜鵑花齊枝打了下來,“到時候就知道了。”
龐歡從一個小販手裏重金買了一枝九頭蘭蕙,正打算将這花送給他想見的人,正巧,他遠遠看到岸邊一株合腰粗的垂楊柳下,站着一個淡紫的窈窕身影。
千萬條柳絲正吐着嫩綠金黃的柳芽,瀑布一般垂下長長的絲縧,那少女背對着人站在柳樹下,一只手挽着一根柳條兒,正對着水不知道想些什麽。上身穿着淺黃色的高腰春衫,腰下淡紫色的長裙上似乎綴了許多晶珠,在春日的陽光下不住地有流動的光芒閃爍,簇擁着她,讓她看上去如仙子一般,仿佛下一刻就要乘風而去。
龐歡大喜,連忙跑過去喊了一聲:“巧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