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章節

母就去世了,我也不知道他們是什麽部落的。我被一對漢人夫婦收養,自小在中原長大,後來我的養父母告訴我原是契丹人,于是我就北上尋找我的祖先,誰知在途中遇到宋軍與蒙古人交戰,無論如何,我都是在漢族人中長大的,我不忍見宋人被蒙古兵殘殺,于是出手相助,但蒙古兵人數衆多,我最後也受了重傷,幸被新月公主所救,再後來就遇到耶律兄弟了。今日得見衆位族人,蕭峰終于是不枉此行了。”

耶律懷遼道:“原來你有那麽曲折的身世,難得的是,你竟如此懷故,我契丹族正處在風雨飄搖之際,正需要你這樣有勇有謀的人。”蕭峰問道:“我契丹自從建立大遼國以後,兵強馬壯,四方臣服,怎麽會落到如此地步?”耶律懷遼嘆了一口氣,道:“大遼國的輝煌都已成為歷史了,在我聖宗朝年間,大遼的盛世達到了極點。因年年得到宋朝所獻銀絹,國用富足,朝中的達官貴族不思進取了,生活也由儉轉奢,朝政逐漸腐敗,以致國運衰微。經過興宗、道宗二朝,直至天祚帝後被金軍所俘,唉,我大遼從此就亡了國了。”

蕭峰聽後,沉默良久,嘆道:“朝朝代代都是因為當道者昏庸腐敗而亡國,想不到我大遼亦是如此。”耶律懷遼道:“大遼亡國後,耶律大石曾率領部分族人西行,在虎思斡耳朵重建大遼國,但後來也被蒙古人所滅。我們契丹四周都是蒙古人,處處受他們的壓迫剝削,逼得我們都沒法活了,他們是怕契丹再次強大起來,所以想把我們都趕到中原去。”耶律英接着道:“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我們只有奮起反抗,雖然知道雙方力量懸殊,但我們也要拼一拼,總強過伸長脖子等蒙古人來宰割。由于蒙古近年來忙于東征西戰,特別是急于入主中原,竟無暇分派兵力來攻打我們,只是斷斷續續地派些散兵來擾城,他們也占不到什麽便宜。但是我們也損失了部分兵力,而且常常不敢開城門,百姓無法出城打獵牧羊,經常吃不飽穿不暖,還要協助守城,日子也不好過。我們想着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未等蒙古人打來,我們自己就先垮了。所以我決定冒險去擒新月公主,她是當今蒙古大汗蒙哥和手握兵權的忽必烈的親妹妹,他們倆一直很寵愛她,只要以她為人質要挾蒙古,他們必定會答應我們的要求。父親大人不同意我們去冒這個險,但我想孤擲一注,也顧不得這麽多了。”

蕭峰聽畢,沉思良久,道:“新月公主是我的救命恩人,我不希望她受到傷害。我曾與忽必烈長談過,發現他胸懷天下,是一個很厲害的角色,于我看來,即使擒到了新月公主,忽必烈也未必會妥協,到時可能會招來大批的蒙古兵,新月公主如果有什麽不測,他們必定會屠城,其時我們可能就進退兩難了。”耶律懷遼點頭道:“說得有理,蕭英雄果然見識不凡。”蕭峰搖搖頭道:“在下的見識實在是有限得很,現在南方的戰事不緊,忽必烈閑賦在家,他要是想徹底消滅契丹,必定會趁此機會出兵,而且出師有名了。蒙古大軍不日可能就會壓境,但我實在想不出什麽應對的辦法,唯有見機行事了。”耶律懷遼吓了一跳,失聲道:“不會吧?!蒙古從來不把我們放在眼裏,我想他們未必會興師動衆。”蕭峰輕輕嘆了口氣,道:“希望我的猜測是錯誤的。”

時已近黃昏,大家用過晚飯,耶律懷遼親自為蕭峰安排了住處,衆人各自安歇。

第二節 兵臨城下(二)

更新時間2005-2-7 8:59:00 字數:3304

第二天,蕭峰在耶律傑的陪同下,在臨潢城裏四處看了看,發現經過一百多年的變遷,其間又戰火不斷,臨潢城裏許多建築都已毀壞。東南西北四座城門均有不同程度的損毀,南門尤其嚴重,耶律傑說因財力有限,城門沒辦法完全修複。蕭峰暗暗嘆了口氣,心想這樣的城門如何抵擋大批敵人進攻。原來的開皇、宣政、五銮等殿也俱遭金人破壞,裏面珍藏的許多物品幾乎已被洗劫一空。蕭峰站在殘坦敗瓦的宣政殿前,想起當初跟着耶律洪基到此的奢華景象,不禁感慨萬千。

往後的幾日,蕭峰仔細看了看城裏百姓的生活狀況,發現許多人家生計甚為艱難。有一次蕭峰在路旁看到一個小女孩在哭泣,他上前問她怎麽回事,那小女孩擡起頭來,尖瘦的臉上一雙眼睛圓溜烏黑,她抽噎着道:“我肚子餓,回家找了一個馍馍頭想吃,娘一把搶了回去,還打了我一巴掌,說我不懂事,竟偷吃東西,那個馍馍頭是留給爹和弟弟吃的,不是給我吃的……嗚嗚……可是我肚子真的很餓……”蕭峰心裏一酸,快步走到街上買了幾個饅頭,遞給那小女孩,道:“拿去吃吧。”那小女孩伸手接了,拿起一個饅頭就往嘴裏塞。

蕭峰轉身往回走,忽聽得身後傳來哭叫的聲音,他回頭一看,見一群孩子正圍着那小女孩搶她手上的饅頭。蕭峰走過去喝道:“你們幹什麽搶東西?”那群孩子被他一喝,都吓得住了手,那小女孩忙奔到蕭峰身後,她拉拉蕭峰的衣角道:“他們也餓。”其它的孩子也跟着道:“是呀,我們肚子很餓。”蕭峰看看他們,嘆了口氣,道:“你們等着,我再去買些饅頭來,可不能再搶這小妹妹的。”衆孩子點點頭,齊聲答應。

蕭峰将饅頭買回來分給那些孩子後,看着他們狼吞虎咽,心裏很不是滋味,暗想這城裏都不知有多少餓着肚子的人,如何有力量抵擋蒙古的鐵騎呢?他皺着眉頭沉思了一會兒,邁開大步就往耶律府走去。

剛到府門前,恰巧碰到耶律英拄着拐杖從府裏出來,蕭峰問道:“耶律兄要往哪裏去?耶律将軍在家麽?”耶律英道:“今天是十五,我爹一早就到祖陵去了,每逢十五,我爹都要到祖陵拜祭先祖,雖然國已不國,但對祖先的敬奉還是不可缺失的。我在屋裏坐膩了,正想到街上走走,順便到城頭看看。”蕭峰道:“我剛才到處轉了轉,發現許多人家都吃不飽,街上有很多餓着肚子的孩子。我想現正是秋天,出城打獵倒也相宜,獵戶怕蒙古兵,就由我帶着一隊士兵出城捕獵,一來可以将打來的獵物分給窮苦的人,二來可以煅練士兵們的騎射功夫。”耶律英喜道:“好主意!有蕭兄做保駕,我們就沒有後顧之憂了!走,咱們現在就召集一隊士兵去。”蕭峰問道:“是不是要等令尊大人回來?”耶律英一面揮手讓侍從備馬,一面答道:“不必了,訓練士兵的工作一向由我負責,咱們現在就帶了一隊士兵到祖陵附近捕獵,我爹見了一定很高興。”當下蕭峰騎馬,耶律英坐馬車,兩人直往城西門奔去。到了城門,耶律英讓守城的将領召集了一隊士兵,各人騎上最好的馬,背上弓和箭,由蕭峰和耶律英帶領着出城而去。

臨潢城臨潢水,水草豐美,地沃宜耕植。其時秋風送爽,正是收獲的季節,但由于連年戰禍,原居住在臨潢城周圍的人幾乎都已遷走,城裏的人也不敢出來耕種。蕭峰舉目望去,只見荒棄的田地都已長滿了雜草,有些竟有人一般高,在風裏招招搖搖,如幽魂一般,仿佛在訴說着亡國之恨。蕭峰不忍卒看,催馬急走,忽見草叢間一只兔子一閃而過。蕭峰彎弓搭箭,拍馬急趕,忽然“嗤”的一聲箭風在空中掠過,那兔子應聲倒地。衆士兵齊聲歡呼,早有人奔過去将兔子撿起,他們都打過獵,知道兔子身小兼行動敏捷,又愛鑽草叢,一般的獵戶一路趕着發好幾箭也未必能獵中,此時見蕭峰手起箭落,一箭即中,心下無不佩服。當下衆人精神大振,一路打馬向西,途中蕭峰親自指點衆人的箭術,不少士兵都打到了一些諸如山雞、小鹿之類的獵物。

衆人一路馳來,前面忽出現一袋狀山谷,谷間泉水潺潺。耶律英道:“這就是祖陵了,我們先祖安息的地方,蕭兄想必是第一次來吧。”蕭峰從前曾來拜祭過,此時唯有含糊其詞地“嗯”了一聲,忽然他臉色一變,揮手讓衆人退後,然後他快速抽出兩支箭來,搭在弦上,猛地将弓拉滿。正在此時,叢林裏一陣騷動,随着幾聲吼叫,猛地竄出兩頭老虎來,揮舞着利爪朝蕭峰撲去。由于距離甚近,衆人都齊聲驚呼。蕭峰右手連揮,雙箭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