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全家一起賺錢
舒魚他們一家搬走後,李花花是氣得半死,之前舒魚踩了她兒子的事情她還沒找她算賬呢!
不過轉念一想,肯定是對方怕了她了,這才連夜跑了,可真是笑死她了。
至于得來的這五十塊錢,顧裏後來找李花花要,說是去做點買賣,李花花不光把五十給了,還把自己存的那點私房錢全給了。
想到舒魚怕了她,連夜搬走的事情,李花花怎麽可能不找小姐妹閑聊幾句呢。
“所以呀!錢雖然還了,但是拿李舒魚就是怕了我了,但是何必呢!我也不是那種不好相處的人,錢還了我還能為難她不成?”李花花無奈道。
“我聽說不是這樣的呀!不是說是之前李強國幫過的知青回報他們才接去城裏住的嗎?”
“怎麽可能?那早不接晚不接,錢還了就接走了?而且再怎麽說接去城裏了,還能管他們吃喝住呀?”李花花說。
“是有點道理呀!這搬到城裏了可怎麽過呀?在這裏好歹種種地還有口飯吃。”
“哎呀,等着吧!他們家呀後面還是得灰溜溜地跑回來喲!”李花花篤定的說。
“對了,他們搬走了,他們的地怎麽辦呀?”有人問。
“聽說是讓村長幫忙看着,不過光放着多可惜呀?”
李花花腦子一轉,有了主意,“不說了,我回去做飯了。”
等着回去,她就把蔬菜種子拿了出去,舒魚家有一塊地和她們家的并在一塊兒呢,這沒人了,不種不也可惜嗎!她這也算是做好事了。
剛搬進新的房子,做完了各種清潔,晚上大家打算一家人一起吃吃湯圓餃子之類的。
不過她們才搬來,最好還是要拜訪一下了鄰居,也看看周圍這些鄰居好不好相處。
二嬸三嬸自己做了餃子湯圓,王麗娟也在廚房李忙着,這送東西給鄰居的活兒就落到了舒魚身上。
Advertisement
舒魚租的這個三進的四合院是這附近最大的一家,除了這個院子,其他的最多也就是二進四合院,就這樣的還是寥寥無幾的,大部分都是一進的四合院。
給周圍的鄰居送完後,舒魚就去旁邊的那家二進四合院送了。
舒魚端着還沒煮的湯圓餃子去敲鄰居的門。
但是許久都沒有人來開,直到很久後,舒魚都以為沒人,打算走了,門才開了個縫。
那人露出一雙黝黑的眼睛,問:“有什麽事?”
舒魚聽出是個男生的聲音,想着大概是這家人的孩子吧。
“我們家新搬來的,做了些湯圓餃子送給你們。”
那孩子正打算開門,門卻一下子被人推上了,接着舒魚聽到了裏面的聲音。
“不要什麽不知道來路的人的東西都接!”那是一個尖酸的女聲,“晦氣!”
“媽媽,我知道了。”那男生語氣裏沒有半點情緒。
“還以為搬來的是什麽有錢人呢!住那麽大房子,結果是租來的!鄉巴佬也就過過瘾了,和他們交往沒半點用,說不定還把窮氣過給我們了。”女聲還不依不饒,“以後看到就避遠點,也不知道原來那家什麽毛病,住也不住,租出去還租給這樣的人。”
得了,也不用想着給對方送東西了,人家也不想要。
舒魚聳聳肩回去了。
房子租了,現在肯定就得想辦法繼續賺錢了,不然一個月兩百的房租,她那八百塊也就夠住四個月。
到時候要是還得搬回鄉下,她這八百塊就算花得毫無意義。
舒魚背後有二十一世界這個後盾在,其實真要論各種貨物,其實多得不得了,但問題就是,有很多東西,她都不能帶過來,來自于時代的局限。
既然想過了要帶着王麗娟搞服裝産業,帶着三叔搞木材家具産業,舒魚行動力還是十足的。
李國強搞來了工業卷,舒魚還剩下的六百塊用一百五十塊買了個縫紉機,去了趟二十一世紀帶了許多服裝設計和制作的書給王麗娟。
因為王麗娟不認識字,舒魚也就跟着她一起學。
至于金手指的事情,大家住在一塊兒肯定會露出端倪,舒魚還是相信自己的家人的,幹脆也就直接說了。
二叔三叔對于自己侄女兒能有這樣的機緣,也替舒魚高興,二嬸三嬸第一時間想到的卻和王麗娟一樣,注意安全,別讓別人知道了。
三叔手藝不錯,大家離開了村裏,也沒法種田了,還是要找點活兒來幹的。
舒魚剩下的四百五十塊又拿了五十塊租下了百貨商場裏的一個小商鋪,讓三叔試試做做玩具買買。
三叔确實厲害,籌備了幾天就帶着李建黨堂哥一起将整個鋪面都裝上了各種手工做的木制玩具。
開始确實沒人買,不過東西本身好,加上比起百貨商場裏其他的玩具,顯然這個便宜了很多。
李國光堂哥和李勇堂哥讀書去了,學了一個月,這兩人還真喜歡上了讀書。
二叔就顯得有些着急了,大家都有活兒幹,只有他不知道可以幹什麽,他能不着急嗎!
舒魚倒還好,已經想好了二叔可以幹的事情。
家裏除了二叔其實二嬸和三嬸也是沒事情幹的,舒魚想的就是搞速凍湯圓!
二嬸三嬸手藝都不錯,做的餃子湯圓都非常好吃,舒魚速凍湯圓的想法就是在吃了她們包的湯圓後出現的想法。
包湯圓當然只需要二嬸三嬸就夠了,但是跑銷售得靠二叔和堂哥了。
二叔的大兒子跟着三叔做玩具去了,三叔的大兒子李康沒有習得父親的真傳,最近在城裏各種找工作呢。
舒魚讓他不用找了,大家聚在一起,開了這個小會,就是談談速凍湯圓的打算。
舒魚手裏還剩下四百塊,買個冰箱還是有錢的,工業卷還是靠李強國搞來的,花了差不多二百二買了個冰箱,剩下的人就開始鼓弄起了速凍湯圓。
舒魚擔心二叔和康堂哥放不下面子去推銷,因為到時候肯定會遇到很多冷臉,于是還特地給他們補習了一些銷售的技巧。
二叔和康堂哥心态倒是很好,他們這個年代的人總是有些停不下來,不幹活了就有一種會餓死的擔心。
等給家裏人安排得差不多了,舒魚自己也要開始做新的買賣了。
政策馬上就要變了,到時候開公司買地皮都可以做了,在那之前,她得盡可能的多賺錢。
只是住在城裏,還不是她的最終目标,作為一個後世的人,那些城市後來會怎麽樣她也是知道的,所以她想去大城市先紮根。
舒魚自己現在要幹的,還是和王麗娟一起搞服裝,因為之前答應過元曉,要一起開服裝廠,現在自然要研究衣服和花樣什麽的。
而且冬天快到了,羽絨服這種好物該準備好了,到時候肯定能賺到一筆錢。
布料這一類的東西,舒魚還是回了一趟二十一世紀,從淘寶上買了,然後帶過來了。
因為衣服要做好久,舒魚也不急着先租門面,還因為人手不夠,李大和李強國倆個漢子也加入了制作衣服的事業中來。
舒魚自然可以從現代把成衣帶過來,但是之後開廠可不能一直帶過來呀,所以帶書過來學,其實是更好的方法。
李家人全都開始忙碌了起來。